《物质由微粒构成—分子》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气这一章的内容,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能确信氧气的存在。这节内容所接触的是抽象的分子,正如学生对空气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及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也为将来化学学习垫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3) 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4) 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归纳
五、教学器材
仪器: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小型喷雾器
药品:水、酒精、方糖、氨水、高锰酸钾晶体
其他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与内容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启动与引入
展开
一、探索物质的结构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2、分子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
2、 分子之间有间隔
小结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读古诗,品自然:《吟桂花》
风多桂花香,
微雨最撩人。
欲求尘外物,
独望白衣影。
【老师提问】1、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2、学校里有种着很多桂花,桂花哪一点能吸引你们呢?
3、那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没有接触到花为什么能闻到香味
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物质有微粒组成》,这堂课后我们能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了。
ppt展示建筑物的图片
【教师提问】1、这高大的建筑物
是由什么堆砌起来的
2、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是不是也像大厦一样由无数块“砖块”堆砌而成的呢
【教师讲解】我们现在手上有一块方糖,把它分成两块,接着再一分为二,一直不断分,直至分到保持糖的性质的最小微粒,我们把它称为分子。
因此我们说方糖是由方糖分子构成的。
根据方糖,同学们回答一下水、CO2是由什么构成的?
过渡:下面我们就有请分子出场,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教师讲述】一滴水里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面的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要9000年。
【教师总结】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很小,3×10-26kg
教师拟人引入: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
【实验】高锰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溶解
将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放入水中,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教师拟人引入: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实验】水和酒精混合
取一根玻璃管,一端封口,在观众注入约五分之二容积的水,然后再小心的注入等体积染成红色的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上标记。接着,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竖直后再观察,看液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0ml黄豆+10ml芝麻是20ml吗?
为什么没有达到20ml呢
根据这个,同学们能解释刚才的实验现象了吗?
【教师提问】请同学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思考:
1、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分子存在?
2、打足气的球,为什么会渐渐瘪了?
3、有一滴体积为10-9 m³ 的油滴在水面上,形成一个10㎡ 的油层,则该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少 ?
4、分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分子还能能再分吗?无限的分下去吗?大胆猜想,查阅资料
作业本《物质由微粒构成1》
查阅资料 分子还能继续分吗?
欣赏诗句
【学生可能回答】
1、桂花
2、 桂花很香
桂花的颜色很漂亮
3、等待老师解答
学生讨论
学生由生活中的经验很容易得出时候由一块块砖堆砌起来
学生讨论回答:水由水分子构成。CO2由CO2分子构成。
学生惊叹:一滴水竟然有那么多的水分子
得出结论:一滴水那么小,那水分子就非常非常小了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并得出实验结论:分子是在运动的
学生观察、得出实验结果:V水+V酒精不等于2V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理解,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回答】:
1、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
4、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引发学生兴趣
进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探究物质结构的愿望
方糖这个粒子接近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分子这个概念
检验学生对分子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
使学生对1.5万亿亿这个数字有形象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把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现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及时巩固较深印象
检测与调整
第四题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最铺垫
板书设计:
物质由微粒构成
一、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方糖—方糖分子水—水分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