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雷击措施 雷击事故的预防

  一、什么是雷击事故

  (一)雷击事故的概念

  雷击是一种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积雨云情况下出现。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开始游离放电,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击电流并随这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击,或称为闪电。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内闪电、云际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又称为地闪,对人类活动和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造成隆隆雷声。在电闪雷鸣的时候,由于雷击释放的能量巨大,再加上强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常常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损毁,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

  (二)雷击事故的类型

  雷击通常发生在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多的场所,也是最不易受人们重视的自然危害,它的严重性表现在巨大的破坏性上。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雷击伤人大致有四种类型: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

  1、直接雷击是指雷击流直接击中人体。通常都会致人于死地。由于雷击流的通道一般均不超过30cm,因此只可能造成一人死亡。

  2、接触电压是指人的身体直接接触到被雷击击中的物体。这时接触点与地之间的电压称接触电压。这种雷击几率较小。

  3、旁侧闪击是指人在落雷点附近。雷击流通过被雷击中物体产生的高电压,击穿人与被击物体之间的空气,闪击到人身上。为了躲避它,在雷雨天气应远离大树和引下线。

  4、跨步电压是指雷击流泄入大地,由于土壤有电阻,因此地面就会产生电压。规定两脚相距0.8米间产生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它的大小与雷击电流的大小和与雷击点的距离有关。一般30kA的雷击电流,在距雷击点5米处的跨步电压高达2.6万伏;相距10米处的跨步电压可达7000伏。这么高的电压足以造成雷击点附近的多数人员伤亡。

  (三)雷击事故的成因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与地之间发生放电。放电有的发生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闪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打雷”,即雷击。打雷放点时间极短,但电流异常强大。放电时产生的强光,就是闪电。闪电时释放的大量热能,能使局部空气温度瞬间升高1万-2万摄氏度。如此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造成电线杆、房屋等被劈裂倒塌以及人、畜伤亡,还会引起火灾及易燃物品的爆炸。雷雨云,云层低,天空带阳电或阴电的云层靠近地面时,即会和地面上的阴电或阳电之间形成高电压,击穿潮湿的空气形成闪电雷鸣。因为这种雷离地面很近,场称为落地雷。落地雷能劈开大树,打坏房屋,还能击死人或牲畜。雷击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尤其是近几年来,雷击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我们应当加强防雷意识,与气象部门积极合作,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雷击事故的伤害

  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

  1、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博停止,严重时会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出现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

  2、当雷击电流伤害大脑神经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

  3、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点灼伤或肌肉点性麻痹,严重者导致死亡。

  (五)雷击事故的特点

  1、放电时间短,一般约为50-100微秒。

  2、冲击电流大,其电流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

  3、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点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万伏。

  4、释放热能大,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至数千度以上。

  5、产生冲击压力大,空气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个大气压,因此,雷击极具压力。

  (六)雷击的对象及形式

  1、雷击的对象

  雷击“喜爱”在尖端放电,所以在雷雨交加时,人在旷野上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大树下躲雨,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点的对象而招来雷击。建筑物的顶端或棱角处,也很容易遭受雷击,此外,金属物体和管线可能成为雷击的最好通路。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易遭受雷击的地点和物体。

  (1)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盐场、苇塘、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高的地方;

  (2)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和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线路的拐角处;

  (3)土壤中电阻率不续的地点,比如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处、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石裂缝、露出地面的岩层、河沿,以及埋藏的管道的地面出口处等等;

  (4)地势较高的旷野地区;

  (5)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

  (6)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7)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8)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

  (9)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旗杆等;

  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2、雷击的形式

  雷击一般有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种形式。

  (1)直接雷击包括雷击直击和雷击侧击。它是在雷击活动区内,雷击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设备等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

  (2)间接雷击:所谓间接雷击主要是指雷击辐射脉冲的电磁场效应和通过导体传导的雷击流,如以雷击波侵入、雷击反击等形式侵入建筑物内,导致建筑物、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的电击现象。

  雷击波入侵是指雷击发生时,雷击直接击中架空或埋地较浅的金属管道、线缆,强大的雷击流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雷击反击是指直击雷防护装置(如避雷针)在引导强大的雷击流注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线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对周围与它们邻近却又没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

   二、如何预防雷击事故

  (一)预防雷击的基本原则

  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一般来说,应掌握两条原则:

预防雷击措施 雷击事故的预防

  1、要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

  2、在室外时设法使直击及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

  按照防雷避险学、听、察、断、救、保六字口诀,就可能避免遭受雷击的伤害。

  (1)学,要学习有关雷击及防雷知识。

  (2)听,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12121”电话、车上天气报警显示、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步的雷击预报遇警信息,但不可听信谣传。

  (3)察,密切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现象,要立即采取防雷避险措施。

  (4)断,在防雷救灾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二次灾害的点、煤气、水等灾源。

  (5)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尤其对受雷击严重者要进行及时抢救。

  (6)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和单位的经济损失。 (二)预防雷击事故的措施

  1、防直击雷

  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击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击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2、防雷击感应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另外,建筑物屋顶也应妥善接地;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面钢筋网络,连成通路,并予以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应在屋顶加装金属网络,并予以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0.1m时,每20-30m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管道与金属设备之间距离小于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其接地装置也可以与其他装置共用。

  3、防雷击侵入波

  为了防止雷击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 2-3mm的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欧姆。阀型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当因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冲击波,这时进入被保护物的电压仅雷击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雷击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以便系统正常运行。

  4、新型防雷装置

  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世界各国专家都在研究消除雷击的新技术,以提高防雷的效率。经过多年努力,发明了一些新型装置。例如,电离防雷装置,放射性同位素避雷针,高脉冲避雷针,激光防雷装置以及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简称SLE)等,这些新型的防雷装置效果如何,还要靠时间来验证。

  (三)如何避免户外的雷击

  1、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逐渐释放能量。此时,行走过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雨后,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和用手扶避雷针危害一样大。因此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远。

  3.不要在水体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或者山洞中避雨。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会有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击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接触雷击或者旁侧闪击。

  6、雷暴天气出门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

  7、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8、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

  9、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以及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和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10、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11、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2、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13、油罐车防雷,可以在油车后面拖一条铁链。

  14、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击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功能。专家提醒,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车外。

  15、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16、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篷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击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17、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等。

  18、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车,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或自行车。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该立刻倒在地上,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四)如何预防室内的雷击

  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击直击室内或者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气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击侵入波的心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4.房屋无防雷装置的,在室内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洗衣机、微波炉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5、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6、保持屋内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7、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8、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事件发生。

  9、不要在孤立的凉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10、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11、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等。

  12、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13、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三、雷击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

  (一)雷击灼伤的急救处理

  雷击人体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点灼伤。不过,电灼伤与一般烧伤不用,尚有电休克,如神志丧失、头晕、恶心、心悸、耳鸣、乏力等现象出现,重者可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还有雷击后较迟出现的白内障及神经系统的损伤等。

  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身上泼水,或用厚外衣、毯子将身体裹住以扑灭火焰。着火者切勿惊慌奔跑,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注意观察遭受雷击者有无意识丧失和呼吸、心跳骤停现象,先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再处理电灼伤创面。

  电灼伤创面的处理: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把清洁手帕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若无敷料可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将伤者包裹后转送医院,如当地无条件治疗需要转送伤者,应掌握运送时机,要求伤者呼吸道畅通,无活动性出血,休克基本得到控制,转运途中要输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且注意减少途中颠簸。

  (二)“假死”以及人工呼吸

  受伤者被雷击的电灼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通常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雷击“假死”的现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如果不及时抢救,受伤者就会因缺氧死亡。另外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5171/559451286.html

更多阅读

预防雷击措施 雷击事故的预防

  一、什么是雷击事故  (一)雷击事故的概念  雷击是一种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积雨云情况下出现。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

亚健康的预防保健措施 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及预防措施

  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取决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程度,要正确的了解预防的方法和措施。接下来,爱华网小编为你分享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及预防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及预防措施一:狼吞虎咽速食型  狼吞

预防雷击措施 预防雷击的措施

  雷击是一种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积雨云情况下出现。那么,你知道怎么预防雷击吗?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预防雷击的措施,以供参考。  预防雷击的基本原则  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一般来说,应掌握

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 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如交通安全委员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单位所有的车辆、船只和驾驶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应与安全生产同布置、同考核、同奖惩。  2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监督、考核、保

声明:《预防雷击措施 雷击事故的预防》为网友梧桐听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