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处世绝学 千古绝学——《止学》,曾国藩、李嘉诚的床头书

《止学》,这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当您开始学习此智慧时,您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制高点上!


《止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开国时的一批元勋魏征、李靖、徐世绩、房玄龄……。所以他对于开创唐代文化思想来说可谓功绩卓绝,此著作是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


《止学》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的学问。从事物之间的相互变化出发,水满则溢、月圆则缺,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余”就不好,“不足”就补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凡是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无不获得令人侧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当属为政的曾国藩和为商的李嘉诚。清人曾国藩少时就深爱《止学》一书,他一生的作为和成就,处处都有“止”的烙印。而今人李嘉诚更是按《止学》的要义身体力行,甚至将“知止”二字高悬于办公室的醒目之处,终使其成为一代商界至尊。他们均是“知止”的范和“止学”的受益者,这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止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任何人都不该忽视,欲成大事尤其如此。

十、修身卷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纔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行,人的纔能就会用於偏邪,他的下场便不是善终了。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庇,大节堪毁。敬人敬,德之厚也。

【译文】采纳他人的建议就没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会前功尽弃。小的地方存有缺点,大的节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这是提高品德的关键处。


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於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险其德焉。

【译文】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祸患由於自身而产生,小人很难战胜自己。对诽谤的话不惧怕,对势大的人不放纵,以此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德了。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译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会识别人。能识人却不能任用他,就不能说是德高者了


转自:诺德文正轩

 

曾国藩处世绝学 千古绝学——《止学》,曾国藩、李嘉诚的床头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551/145780712489.html

更多阅读

曾国藩后代人才济济组图 毛主席为什么不进故宫

□陈广标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下 》 百家讲坛mp3下载

名 称: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集 数:13首播时间:2012-01-01首播频道:CCTV10产 地:中国大陆年 份:2012来 源:百家讲坛语 种:中文本系列节目主要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还会遇到别人的故意刁难陷害,面对这样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可见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本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为人处世之道

前些天写了关于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一文,今又觉得不过瘾,特写下这篇文章。曾国藩的一生无论从政交际还是带兵打仗均以一“谦”一“隐”一“诚”三字取胜。我们先来看看曾国藩的“谦”。曾国藩为保持自己来之不易的功名富贵,他事事谨慎

声明:《曾国藩处世绝学 千古绝学——《止学》,曾国藩、李嘉诚的床头书》为网友你最珍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