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食在哪里
在全球美食大赛中
中国如果当了第二
敢自称第一的
我中华儿女全当看不见
殊不知
我们钟爱的一些中华美食
如果少了丝路上的洋玩意儿
如今真的上不了餐桌
被丝路改变的中华名菜
火锅:西域美食荟萃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中国人对火锅的热爱
吃火锅少不了蘸料
香油料少不了蒜
涮肉料离不开芝麻酱
个别同志还要加一筷子香菜
你可知大蒜、芝麻、香菜
都是张骞出使西域后
带回中原的
火锅界的扛把子
当属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最不能少的
是辣椒
辣椒原本长在美洲
被哥伦布带回欧洲
到明朝末期
经由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分两拨进入中国
自从有了辣椒
我们与全球人民
共同进入
无辣不欢的美食新境界
涮羊肉作为火锅界另一帮派
江湖地位也不容小觑
其清简的食法
与西域人的煮肉法异曲同工
一种名为“羌煮”的烹饪方法
简单描述就是
清水煮肉加少量调料提味
此法大约在汉代
由西域传入
此后在黄河流域传开
饺子:节日美食西进
窥火锅而知全貌
感谢西域人民
提供诸多食材
成就众多中华美食
当然中华名菜
也充当着丝路上的味蕾使者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
是西晋至唐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
1960年
这里发现了几枚唐代饺子
▲新疆博物馆展示的饺子。1960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出土,小麦面质。
皮儿薄大馅形如月牙
和今天吃的水饺无异
看这制作手法
当时的西域人
已经熟知这种中原美食
节日美食最能代表一个民族
高昌人民吃饺子
是不是为了过春节呢
这不太好说
但他们很可能过中秋
1972年
还是在阿斯塔那墓
出土了唐代的月饼
这精致的做工
搁今天也是月饼柜台上的高档货
▲宝相花纹月饼。1972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直径6.5厘米。
拉面:东方美食竞技
兰州拉面号称
中华快餐业三大巨头之一
▲三大巨头的另外俩,据称是沙县小吃和黄焖鸡米饭。
而拉面界国际知名度更高的
是日本拉面
其中福冈的博多拉面
更是出名
这要感谢円尔法师
他从南宋取经同时
把南宋的面食带回福冈
福冈由此成了面食
在日本传播的起点
如今博多区承天寺的庆典中
荞麦面条还是祭品之一
感谢円尔带回面食制法
▲日本拉面的重点不在“拉”,而是浓厚的汤。
被神器改变的吃相
凳子
丝路交流改变了吃什么
也改变了怎么吃
东汉后一种名为胡床的家具
传入中原
▲胡床最初的样子其实是凳子。源于西北惯于迁徙的游牧民族,是一种以绳条为面、可以折叠的凳子。
要知此时的汉族人
跪坐才是正经的姿势
但坐上胡床两脚垂地
妈妈再不担心我吃顿饭腿脚发麻
从此在中原
高足家具越来越受欢迎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可见各种桌椅,跪坐吃饭的方式已经改变。
筷子
中国人的筷子
也影响了一大批丝路友邦
尤其是亚洲国家
筷子大约唐初传入日本
那里最早出现“箸”的著作《故事记》
写作者大多是
日本朝廷里的中国文官
朝鲜半岛喜欢筷匙同用
这和我国先秦时习俗一样
1515年
葡萄牙人托梅·皮雷斯
在一本《东方诸国记中》
第一次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筷子
看了他这描述
我好像知道为什么
筷子没在欧洲流行
“他们用两根小木条吃饭,左手捧着陶碗或瓷碗。碗凑在嘴边,用两根小木条将饭拨进口里,这就是中国人吃饭的方法。”——《东方诸国记》
被发扬光大的中餐
今天的一带一路国家中
不管用不用筷子
中餐都是下馆子的重要备选
海外吃货的培养
中国人立下汗马功劳
海外中餐馆超过40万家
这个数字让麦当劳望尘莫及
海外华人华侨
大约九成从事餐饮及相关产业
▲中餐馆数量前十强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据主力。
称霸中国的重庆火锅
众多品牌组团走出国门
海外门店超过200家
以服务好出名的火锅店海某某
海外每家店营收超2亿元
是国内单店的7倍
中餐火了
在有些国家就有了“冒牌”
新加坡“国菜”海南鸡饭
并不是海南人常见的做法
日本的中华料理名菜天津饭
和天津没半毛钱关系
但一想到在中国
存在榴莲披匹萨
有北京烤鸭匹萨
这些奇葩
那些“冒牌”中餐
也没什么不能原谅的
编辑:陈璐 实习生:杨可 制图:张妍 校对:郭利琴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