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食评论家 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简介

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简介

储安平出生于江苏宜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人。大概是为江南水独特的文艺气质所熏陶,储安平以其知识分子的身份进入大家的视线。在储安平简介里,说的最多的莫过于他这评论家的身份,以及他独具一格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

储安平照片

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的储安平,在祖母和伯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储安平因为爱好文学创作,文人墨客潇洒不羁的生活令他心生羡慕。所以,他选择了在光华大学读新闻和英国文学专业,在曾向鲁迅先生主编的杂志《奔流》投过稿子。储安平成为“新月派”的一颗璀璨的新星,作品也多在《流沙》、《国文周报》等杂刊上发表。

储安平的文学梦是美好的,但是它太美好了,干净得像童话,甚至有点不切实际。若是就此在文学的道路上发展下去,安安静静做一位文人也就罢了。可偏偏,在储安平简介里有一个不得不让人注目的转折点。他虽然写了二十多篇小说,但终究没有什么大作为。于是,储安平意识到,或许自己并不适合文学,也成为不了一个多么有作为的文人,便弃文从政。

储安平漂洋渡海来到伦敦大学学习政治学,毕业后做过驻地记者,后来进入新闻社做编辑。他分析问题的视角独特,并且总是针对一些尖锐易起争执的问题做出评论,所以经常会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而这些使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饱受折磨。

著名美食评论家 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简介

储安平衣冠冢在江苏宜兴落成解读

前段时间储安平衣冠冢在江苏宜兴落成,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位惨遭迫害,后来一直下落不明的政治评论家已经去世。落成当天,无数人赶来追悼这位伟人,冢前摆满了人们献给这位政论家的鲜花,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储安平衣冠冢落成仪式

说起储安平,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一位政论家,却也因为言论而惨遭迫害,被当做是右派关在九三学社,此后便一直生死未卜,直到前段时间他的衣冠冢落成。落成当天,储安平的儿女们全部到场,参加父亲的追悼。作为子女代表的小儿子亲吻了父亲衣冠冢前的石碑,表达了对父亲的尊敬和思念之情。由于储安平先生在文革之后便生死未卜,连尸骨都未曾被找到,所以在埋葬时,只有一个空的骨灰盒,实在是令人感到心痛。随后,小儿子作为代表,将储安平生前仅留下来的几本《观察》杂志,和他的几篇手稿等全部上交给国家,放入博物馆内。有人说,储安平与其说是一位政论家和学者,不如说是一位报人来的更贴切一些。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的杂志可是风靡一时,收到人们的追捧,几乎无人不知,名气更不亚于现在的某些时尚杂志。但是无奈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的杂志便变了味道,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政论见解。

储安平衣冠冢在江苏宜兴落成,无疑是为其平冤昭雪,令人欣慰。

储安平悲剧命运的启示有什么

储安平曾任《光明日报》的总编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评论家。他的笔锋犀利,视角独特,曾经风光一时。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江南之子,颇有古代文人墨客潇洒飘逸的风骨。谁能想到,储安平那清瘦的身材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写出如此犀利的文字。这或许就是储安平悲剧命运的启示吧。

储安平照片

若干年前,那个刚失去父母,寄人篱下的储安平不会想到,有一天他竟然自掘坟墓,埋葬了自己的后半生。将时间坐标再往后推移几年,那个将全部精力投于文学,痴狂喜欢写文的储安平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亲手书写的文字竟然将他的前程就此断送。储安平悲剧命运的启示给我们以警钟,却不能唤醒他自己。或许,即使他知道有这样悲惨的一天到来,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储安平先是修读了英国文学,后来又在伦敦大学修读了政治学。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在国外学习的政治知识,让他在评论家的位置上如鱼得水。但是,是否外国政治的开放性和宽容性造成了储安平对政治敏感度的迟钝,我们无从得知。他曾多次直书争议很大的政治问题,矛头直指敏感中心。这些一次次地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每次他都有经无险地平安度过了。但是最后他还是凄惨的死去。储安平悲剧命运的启示引发我们深思,在这个舆论时代,到底怎样发表意见才最妥当。

储安平的妻子是谁

储安平的妻子,有两任。第一任妻子是端木新民,他们曾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并相识、相爱、后来结婚生子。但是,他们的爱情没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最后以离婚而告终。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易吟先,但是后来他们的婚姻也没有持续下去,最后还是落得离婚的结局。

储安平妻子照片

端木新民又名端木露西,江苏苏州人,著名的江南才女。她出生于江苏的大户人家,父亲曾任电报局局长。所以,生活优越的端木新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端木新民曾赴英国留学,回国后担任报社编辑,后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她积极活跃于女性运动中,对女性解放等之类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多次发表相关论文。

端木新民一直就读的都是女校,一直到大学。她就读于光华大学,并在这里认识了储安平,并在后来成为了储安平的妻子。说到她和储安平浪漫的校园爱情,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年代才子佳人花树下谈书写诗的场景。储安平当时还正痴迷于文学,作为“新月派”的后起之秀,他骨子里的浪漫堪比徐志摩。当时喜欢优美文章、诗情画意的端木新民特别仰慕和欣赏浪漫而多才的储安平。所以,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一介贫寒书生,做了储安平的妻子。

但是后来,储安平转而学习政治,思考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思维偏激,所以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而这些性格上的差异也最终使他们结束了婚姻。

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传

储安平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评论家。他的一生就像一本厚厚的分为上、下两部的书,若是真有这样一部书的话,那书名一定叫《储安平传》。在储安平传里,浪漫的文学梦是上部书的主旋律,悲惨的牢狱之灾是下部书的背景音乐。储安平一辈子的生平事迹,被后人像做时间轴一样,一件事、一件事地列罗出来。

储安平照片

很早就失去父母的储安平,在祖母和伯父的抚养和关爱下渐渐长大。伯父储安强不仅给他衣食供他保暖,更是在知识上给他以启迪。在伯父的熏陶之下,储安平显现出对文学浓重的兴趣,并将成为文人作为他一生的人生目标。大学时期,储安平修读了英国文学,还给多家文学社、杂志社投过稿。但是,热忱的感情和所在的努力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他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没有看到太大希望。

储安平在意识到自己或许不太适合文学道路后,转而去伦敦学习政治。毕业后,储安平做过驻地记者、编辑、大学教授和中央政治大学的研究员。储安平的才华让人赏识,经人推荐他成为了《光明日报》的总编辑。但是,他犀利的文章也将他带进了痛苦的深渊。

后来储安平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后来,他因不堪“批斗”所带来的耻辱和痛苦,投湖自杀,但是没有成功。自杀事件发生后,储安平被看管了起来,但是不到半个月,他就彻底消失。有人说他自杀了,有人说他出家了,也有人说他被打死了。这次储安平传落下句号。

储安平向人民投降是怎么回事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无数的政治评论家,他们把政治评论作为自己的事业,储安平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我国上世纪的政治评论家,储安平是很受人尊敬的。他曾经创办的杂志,风靡一时,被无数青年学生所热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储安平还发表过一篇《向人民投降》的文章?

储安平遭遇画像

说起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作为政治评论家的储安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辞去了杂志的社长,做了书店经理这样的闲职。但是他却十分热爱自己的政论工作,于是小心翼翼的在一次民主人士座谈会上发表了自己的政论见解,大体意思是向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提提意见。在这次发言中,储安平的言语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大胆泼辣相比,显得委婉许多,但是仍然遭到了当局的反感。而且当时流行偶像崇拜,储安平的一番言论也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批评,一时之间他成为众矢之的。

无奈之下,储安平便在报纸上发表了这篇《向人民投降》。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篇检讨书。文章内容大抵上都是储安平在承认错误,承认自己以前在党天下的发言是绝对错误的,并且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在文章的最后,储安平还请求得到全国人民的原谅,字字真切。

储安平被迫发表《向人民投降》,实在是令人心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651/157333394751.html

更多阅读

民国时期的西北马家军 西北马家军阀史

马家军,是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他们基本以家族、血缘和宗教为纽带,起于草莽,兴于乱世,在各种势力间纵横捭阖,一度占据了甘肃、青海、宁夏的全部,新疆的大部,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北,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大学英语教材 民国时期大学

提起国民党和民国政府,大部分和我一样接受官方教育10几年的,都离不开一个词:反动派。其实吧,你说它独裁,有那么回事。但是,民国时期可以有私立大学,私营报刊,反对党派。最令我惊异的是,号称独裁专制的民国政府,居然没有新闻检查制度。于是常常

民国时期人名款识一 民国时期的人名

2012-04-25 17:07:02|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订阅人名款是标明瓷器作坊主人、工匠、收藏者及监造者等人姓氏名称的款识。前文所讲的三国时青瓷虎子上的铭文,也是最早出现在瓷器上的人名款识。人名款识历代屡见不鲜,书写或刻划位置

声明:《著名美食评论家 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储安平简介》为网友面朝阳心亦朝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