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刃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肱外上髁综合症”、“肘内侧疼痛综合症”、“肱骨外髁膜炎”等,是肱骨外上髁肌腱处的慢性损伤肌筋膜炎。由于此处着力较多,久而久之,使肌腱局部轻度撕裂出血机化,在不断的自我修复过程中,逐渐形成疤痕、粘连、累积或卡压该处的神经血管束。由于上述原因,限制了肘部应有运动的范围,使肘部软组织内部动态平衡失调,而引起肘部疼痛,这种疾病在基层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30至50岁的人群。

一、病例

本组8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病程在2个月至2年不等,且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后,而来我诊所接受刃针治疗。

二、治疗方法

患者肢屈肘90度角平放于治疗台上,在肘骨外上髁最疼痛和敏感处定点,常规消毒,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 + 维生素B12注射液50微克+2%利多卡因注射液3毫升,配置好后在定点处给予扇形阻滞,轻轻按摩2至3分钟,然后在定点处进针,深达骨面后先纵行上下疏通,再横行剥离,刃针要紧贴骨突面及骨突内缘,把痛点下骨突的周边软组织剥开,最后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健以利于恢复骨突处的力平衡出针。术者左手握住患者肘关节骨突处,右手握住患者肘腕关节处,作内旋转动作3至5次,术后定时隔7天复诊。

三、疗效观察

我诊所于2014年至2015年共收治肱骨外上髁炎80例,其中男性60例,女20例,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30岁,治疗1至3 次均获痊愈,随诊一年未见复发。

见下表:肱骨外上髁炎


四、典型病例

王某,男,50岁,家住红星牧场,于2014年12月份,因右肘关节疼痛运动受阻,不能提重物,曾多次给予局部封闭、理疗及药物对症状治疗,但仍未见好转。于2015年4月来我诊所就诊,诊断为肱骨外髁膜炎,即用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 + 维生素B12注射液50微克+ 2%利多卡因注射液3毫升,给予患者局部扇形阻滞,在肱骨外上髁疼痛点处用刃针松解减压治疗一次,并施以手法,7天后复诊,右肘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能提重物,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五、疗效体会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刃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刃针对肱骨外髁膜炎粘连处的剥离、疏通、松解、减压,把局部疤痕粘连累积和卡压的神经血管束分离开,使肘部的动态平衡得到纠正。通过临床病例体会认为,痛点也就是最敏感的压痛点,即是刃针的治疗点,也是最有效的治疗点。此种刃针疗法,简单、廉价、省时、微创,对神经血管几乎无损伤,这就是创始人田纪均教授的高明之处,也最适合基层广大医生的技术。

(东北三省  米长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651/197073617157.html

更多阅读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旱作适宜覆盖栽培

 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山区旱地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楚单12、豫玉、路单等品种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抗旱高产的特点。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是解决山区旱地玉米需水的重要途径之

红花的种植技术 川红花的种植技术

  川红花可以作为中医妇科要药,天然色素和染料又是红花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下面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川红花的种植技术。  川红花的种植技术  1. 红花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耐

声明:《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刃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为网友丶音乐的节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