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 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 3 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从事供用电技术工 作的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供电企业,从事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电能表修校 等工作,同时面向工
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配电部门,从事电气设备运行、维修等操作和技术 管理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2. 3. 4. 5. 6. 7.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掌握供用电网络、供用电设备、电能计量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具有电工工艺、电子工艺的基本技能。 具有识读电气图的能力。 具有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并能正确处理其运行故障的初步能力。 具有校验、调整和检定电能表、互感器的初步能力。 具有在工矿企业或城镇或农村供配电部门进行电气运行及设备维修的初步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德育 (186 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32 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 使学生了解职业、 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 ·1·
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 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 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 (34 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 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 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 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 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64 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 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 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 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 (56 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 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 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 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文 (230 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 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 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 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 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 (231 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 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 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微积分初步。通过教学,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 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4.英语(223 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 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 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 (99 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 ·2·
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 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 础。 6.体育与健康 (158 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 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 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 础。 7.文化基础选修课 (194 学时) 共开设 9 门,总计 388 学时,具体见“选修课程安排(供参考)” ,序号 1~9。各校可根据本 校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由学生自主选修,必须选满 194 学时。 (二) 专业课 8.工程力学基础 (64 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汇交力系求合力,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点的运动和定 轴转动问题,四种基本变形的强度计算问题,刚度问题和稳定性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工 程力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对简单的受力构件能进行受力分析或运动分析,对受力构件安全正常 地工作应满足的条件能进行初步分析。 9.工程制图 (64 学时) 通过制图的基本理论和识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工程制图的国家标 准,具有一般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的识读能力和电气图的识图、绘图能力。 10.电工基础及测量 (133 学时) 主要内容为直流电路、单相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和过渡过程简介,磁路 和铁心线圈、 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电工测试基本技术。 教学中着重基本概念、 基本计算、电工仪表的使用和电工测试技术。 11.电子技术基础 (96 学时) 主要内容为:常见半导体器件(集成组件) 及其外部特性,典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 原理分析,生产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具备识别 电子器件(集成组件) 、识读电子线路原理图、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判断常见电子电路故障 的能力。 12.电机与拖动基础 (96 学时) 主要内容为变压器、交直流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交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 性、起动及调速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 特性及试验的方法,重点放在变压器和电动机方面。 13.供用电网络及设备 (96 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供用电网络的概念,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电气主接线、 高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性,典型用电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成套配电装置 的类型和特点,具备电气计算、设备选择的初步能力。 14.变配电所二次部分 (96 学时) ·3·
主要讲授变配电所直流操作电源,绝缘监察和测量回路、断路器控制回路、信号回路,配 电线路、变压器、电动机、电容器的继电保护,变配电所的自动装置,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的 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变配电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15.安全用电 (48 学时) 主要内容为电气绝缘试验、过电压保护的基本知识,人身触电的防范措施和急救措施,电 气作业的安全措施,电气设备运行和检修的安全措施,防火、防爆措施,安全用具及使用管理, 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熟悉安全用电规程、 措施, 掌握触电急救及安全用电事故的调查处理知识。 16.电能计量 (76 学时或 28 学时) 内容为电度表、互感器的结构、原理、作用、接线,电度表的校验、调整,互感的校验, 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接线检查,由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及错误接线引起的退补电量、电费计算。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电能计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不同的专门化方向选用不同模块,讲述内容与课时均有所不同,详 见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 I、II、III、IV及相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7.用电管理 (56 学时;或 42 学时;或 28 学时) 主要内容为电力负荷及计算,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负荷, 电价电费,业扩工作内容,电力营 销日常业务,用电检查工作内容和方法,产品单耗,无功补偿,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 施,典型企业的用电特点,企业用户的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的基本途径、方法和节电技术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力供应与使用的基本知识及企业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方面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及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不同的专门化方向选用不同模块,讲述内容与课时均有所不同,详 见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 I、II、III、IV及相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8.会计与统计基础知识 (42 学时) 通过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统计方法、统计图表的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 具有会计与统计最基础的知识,能胜任抄表、核算收费岗位的工作。 19.微机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42 学时) 通过教学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力营销中的典型程序,了解电力营销中新技术的应用。各校 应结合本地区的微机管理系统进行教学。 20.专业选修课 (140 学时) 共开设 8 门课程,总计 350 学时, 具体见“选修课程安排(供参考)” ,序号 10~17。各校可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由学生自主选修,必须选满 140 学时。 21.认识实习 (1 周,折合 30 学时) 通过到发电厂、变电站、供电局、工厂和高层建筑及农村的供电部门进行现场教学,使学 生了解电力生产过程、输配电过程及本专业工作范围内各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22.金工实习 (2 周,折合 60 学时) 以钳工工艺为主,掌握一般钳工的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錾削、割削、锉削、钻孔、攻 丝、套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简单的热处理和电弧焊知识。 23.电子线路装配实习 (1 周,折合 30 学时) ·4·
通过电子线路的装配,使学生具有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使用,电子线路的组装、调试 技能。 24.电机检修实习 (2 周,折合 60 学时) 通过变压器的拆装、异步电动机拆装、绕组绕制、下线、端部接线、检测、试运行,使学 生获得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结构、检修、试验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5.电器检修实习 (2 周,折合 60 学时) 通过高低压电器拆卸、清洗、回装、调整及试验,使学生掌握高低压电器的检修、调整与 试验的实际操作技能。 26.二次线装配实习 (1 周,折合 30 学时) 通过对二次回路盘的设计、安装、配线、检查、调试,使学生具有二次线路的安装、检查 及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 27.电能计量实习 (3 周,折合 90 学时;或 2 周,折合 60 学时) 通过对常用类型的单相、三相电能表的拆卸、回装、内外部接线、调整及误差校验,互感 器的校验,常见错误接线及故障的检查处理,使学生具有电能表修校、互感器校验、电能计量 装置接线的实际操作技能。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不同的专门化方向选用不同模块,讲述内容与课时均有所不同,详 见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I、IV及相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28.变配电所综合练习 (2 周,折合 60 学时) 通过一个用户降压总变配电所的负荷计算、无功补偿、受电方案的确定、短路电流计算、 开关设备选择校验、继电保护配置、自动装置和仪表配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使用规程、规范、手册的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电气计算和绘制电气图的 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变配电所有一个整体概念。 29.毕业综合实习 (17 周,折合 510 学时) 毕业综合实习是在完成了全部理论与实践教学后, 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最后一次综合性 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按选定专门化进行,职业针对性强。实习结 束后, 学生应达到懂得所选定专门化方向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 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初步能力。 以下为本专业有关专门化另需开设的课程及其教学要求: 30.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28 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晶闸管可控整流的基本知识和有源逆变的基本概念,了解交流调压 器、变频器和直流斩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31.电力拖动控制实用技术 (42 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控制电器的原理、 性能及选用方法, 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 调试、运行维护技能,掌握典型机床控制电路,了解可编程控制器、变频技术及单片机在电动 机控制中的应用。 32.配电线路实用技术 (42 学时) 通过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组成、施工、运行、维护的教学,使学生掌 握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施工、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33.动力与照明实用技术 (42 学时) ·5·
通过对电气照明与动力设备的供电及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照明 与动力装置的电路及控制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34.变配电所电气运行 (28 学时) 主要内容为变配电所运行管理, “两票三制”, 变压器、配电设备、电动机、补偿装置的运 行巡视检查,常见故障处理。学生应掌握变配电所电气设备运行、常见电气设备的故障判断和 处理、倒闸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5.内线安装实习 (45 学时) 通过照明及动力布线、照明灯具、各种开关、控制电器、典型配电箱的安装,电缆头的制 作等训练,使学生具备内线安装及维修的实际操作技能。 36.外线安装实习 (45 学时) 通过绝缘子及金具的组装,电杆组立、装配,导线架设拉线安装、电缆头及中间盒制作安 装,电缆敷设等,使学生掌握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线路的安装检修技能。 37.保安电源的运行维护 (28 学时) 讲授不间断电源(UPS) 蓄电池组和柴油发电机组的构成、工作原理、选型、控制电路、运 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五、技 能 考 核
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结束后,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的需要,由技能考核部门组织,对学生的 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核,确定技术等级。
六、课程设置使用说明
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供电企业专门化方向按课程教学时间安排Ⅰ(供参考)组织教学,工矿企 业供用电、城镇供用电、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第一、二学年安排同课程教学时间安排Ⅰ(供 参考)。第三学年分别按课程教学时间安排Ⅱ(供参考)、课程教学时间安排Ⅲ(供参考)、课程教 学时间安排Ⅳ(供参考)组织教学。有的同名称的专业课因不同的专门化要求不同,各模块学时 不同,应按各专门化的要求和学时取舍内容和组织教学。 本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限选课程是根据不同专门化的需要所必须选择的学习课程, 适用于不同的专门化方向的学 生,相当于必修课程。 任选课程是指扩大学生知识,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深化拓展学生相关职业知识,反映当前 专业最新动向的各类课程,任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6·
Ⅰ 内 入学教育、军训 理论教学 认识实习 金工实习 实 习 教 学 电子线路装配实习 电机检修实习 电器检修实习 二次线装配实习 电能计量实习 变配电所综合练习 毕业综合实践 复习考试 公益劳动 毕业教育 机 假 总 动 期 计 4 25 1 6 27 4 25 1 1 1 1 1 容 1 学期 2 16 1 2 1 2 17 16 2 学期 3 学期
Ⅱ 4 学期 5 学期
Ⅲ 6 学期 合计 2 16 14 0 79
2 1 3 2 17 1 1 1 1 1 6 27 4 25 21 3
31
5 3 1 5 24 150
注:表中数字为周数。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I (供参考)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文化基础课 文化基础课 1 2 3 4 5 德育 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2,3 1 1,2 1,2 1 1,4,5 2,3 3 3,4,5 2 考 查 教学 时数 总 计 1321 186 230 231 223 99 2 5 4 4 3 2 6 7 3 3 2 3 3 3 2 2 2 4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学期 17 周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4 学期 16 周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6 学期
课程 性质
·7·
续表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6 7 体育与健康 文化基础选修课 专 业 课 专业理论课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工程力学基础 工程制图 电工基础及测量 电子技术基础 电机与拖动基础 供用电网络及设备 变配电所二次部分 安全用电 电能计量 用电管理 会计与统计基础知识 微机在电力营销中 的应用 专业选修课 专业实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认识实习 金工实习 电子线路装配实习 电机检修实习 电器检修实习 二次线装配实习 电能计量实习 变配电所综合练习 毕业综合实习 教学总时数 周学时 5 140 930 30 60 30 60 60 30 90 60 510 3300 30 30 30 30 30 30 1周 2周 1周 2周 2周 1周 3周 2周 17 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10) 任选 2,3 3 3 4 4 4 4,5 5 5 5 1 1 考 查 1~5 1~4 教学 时数 总 计 158 194 1979 1049 64 64 133 96 96 96 96 48 76 56 42 42 4 4 5 3 6 6 6 6 3 3 2 4 3 3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2) 2 学期 17 周 2 (2)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2 (2) 4 学期 16 周 2 (6)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2 必修 任选 6 学期
课程 性质
注:① 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数的 40%和 60%。 ② 专业课中理论课学时和实践课学时各占 53%和 47%。
·8·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I (工矿企业供用电专门化,供参考)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文化基础课 1 4 6 德育 英语 体育与健康 专业理论课 17 30 31 32 33 34 20 用电管理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电力拖动控制实用技术 配电线路实用技术 动力与照明实用技术 变配电所电气运行 专业选修课 专业实践 35 36 28 29 内线安装实习 外线安装实习 变配电所综合练习 毕业综合实习 教学总时数 周学时 30 30 30 30 30 30 45 45 60 510 1.5 周 1.5 周 2周 17 周 限选 限选 必修 必修 5 5 5 5 5 5 5 28 28 42 42 42 28 98 2 2 3 3 3 2 (7) 必修 限选 限选 限选 限选 限选 任选 5 5 5 56 28 28 4 2 2 必修 必修 必修 考 查 教学 时数 总 计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学期 17 周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4 学期 16 周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6 学期
课程 性质
注:第一、第二学年的安排情况同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三年教学总时数、文化基础课总时数、专业理论课总 时数、专业实践课总时数与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相同。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II (城镇供用电专门化,供参考)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文化基础课 1 德 育 5 56 4 必修 考 查 教学 时数 总 计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学期 17 周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4 学期 16 周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6 学期
课程 性质
·9·
续表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4 6 英 语 考 查 5 5 教学 时数 总 计 28 28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学期 17 周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4 学期 16 周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2 2 必修 必修 6 学期
课程 性质
体育与健康 专业理论课
17 32 33 34 37 20
用电管理 配电线路实用技术 动力与照明实用技术 变配电所电气运行 保安电源的运行维护 专业选修课 专业实践
5 5 5 5 5 5
28 42 42 28 28 140
2 3 3 2 2 –10 1.5 周 1.5 周 2周 17 周
必修 限选 限选 限选 限选 任选
35 36 28 29
内线安装实习 外线安装实习 变配电所综合练习 毕业综合实习 教学总时数 周学时
45 45 60 510
限选 限选 必修 必修
30
30
30
30
30
30
注:第一、第二学年的安排情况同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三年教学总时数、文化基础课总时数、专业理论课 总时数、专业实践课总时数与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相同。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IV(农村供用电专门化,供参考)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文化基础课 1 4 6 德育 英语 体育与健康 专业理论课 16 电能计量 5 28 2 必修 5 5 5 56 28 28 4 2 2 必修 必修 必修 考 查 教学 时数 总 计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学期 17 周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4 学期 16 周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6 学期
课程 性质
·10·
续表 按学期 序 号 分配 课 程 考 试 17 18 32 33 34 20 用电管理 会计与统计基础知识 配电线路实用技术 动力与照明实用技术 变配电所电气运行 专业选修课 专业实践 27 35 36 28 29 电能计量实习 内线安装实习 外线安装实习 变配电所综合实习 毕业综合实习 教学总时数 周学时 30 30 30 30 30 30 60 30 30 30 510 2周 1周 1周 1周 17 周 限选 限选 限选 限选 必修 5 5 5 5 5 5 考 查 教学 时数 总 计 42 42 42 42 28 84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的每周学时数(或每学期周数) Ⅰ学年 1 学期 16 周 2 学期 17 周 Ⅱ学年 3 学期 16 周 4 学期 16 周 Ⅲ学年 5 学期 14 周 3 3 3 3 2 (6) 限选 任选 必修 限选 限选 6 学期
课程 性质
注:第一、第二学年的安排情况同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三年教学总时数、文化基础课总时数、专业理论 课总时数、专业实践课总时数与课程教学时间安排I相同。
选修课程安排(供参考)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号 课 健康教育 人文素质修养 公共关系 现代科技讲座 市场经济 环境保护 物理 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计算机语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 程 名 称 学期 1 1 2 2 3 3 4 4 4 5 5 课时数 32 32 34 34 32 32 96 48 48 70 70
·11·
续表 序 12 13 14 15 16 17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5 5 5 5 5 5 期 课 时 数 35 35 35 35 35 35 738
电力供应与使用法规 经济法基础知识 电力营销 企业班组管理 报警及信息系统 电力排灌与常用农机具及其电路 总 计
·12·
中等职业学校 供用电技术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
电工基础及测量教学基本要求
(133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和“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两专业共用的一门主 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必备的电 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电场、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 2.熟悉电路、磁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方法。 3.熟悉常见电工仪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熟悉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测量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识读电路图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计算电路的能力。 3.具有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 4.初步具有实施实验过程的能力。 5.初步具有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和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的能力。 6.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气电子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3·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静电场 1.库仑定律 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 2.电场和电场强度 了解电场、电场强度、电力线的概念,电力线的特点,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概念。 (二)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电路和电路模型 了解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的物理量 理解电位、电动势、电能的概念; 掌握电压、电流、电功率的概念,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 3.电阻元件 了解导体电阻的计算,电阻元件、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概念; 掌握线性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4.电压源和电流源 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5.基尔霍夫定律 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 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实验一 认识实验 了解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规范,安全用电常识,实验室电源的配置,直流稳压电源的使 用方法,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及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 电源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测试 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学习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 学习绘制实验曲线。 (三) 直流电路 1.电阻的串联、并联及混联 理解等效变换的概念;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 ·14·
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理解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 3.节点电压法 掌握节点电压法。 4.叠加定理 理解叠加定理的内容和条件。 5.戴维宁定理 掌握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实验三 电阻性电路故障的检查 学习用观察法检查电路故障; 学习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检查电路故障。 (四) 磁场和电磁感应 1.磁场 了解磁场的概念,磁现象的根源,磁力线的性质,载流直导线和载流螺纹管周围的磁场。 2.磁场的物理量 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导率、磁场强度等物理量的概念及单位。 3.全电流定律 了解全电流定律的内容。 4.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 理解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及平行载流直导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计算公式; 掌握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电磁力方向的判断。 5.电磁感应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掌握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6.自感与互感 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 理解同名端和涡流的概念。 (五) 电容和电感 1.电容器 了解电容器及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种类,电容器技术指标,电容器的测试; 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 2.电容元件 理解电容元件的定义,电容元件的储能; 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电容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掌握电容元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及电压的计算。 4.电感元件 ·15·
理解电感元件的定义、电感元件的储能; 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六)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理解正弦量的两种表示方法:解析式、波形图。 掌握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 平均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概念,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了解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及相量图的概念; 掌握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相量图之间的相互转换。 3.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平均功率 (有功 功率) 和无功功率,感抗、容抗的概念。 4.RL 串联电路和 RC 串联电路 掌握 RL、RC 串联电路的分析,阻抗、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的概念。 5.RLC 串联电路 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分析,阻抗、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的概念。 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理解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功率三角形的概念; 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 7.功率因数的提高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理解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 实验四 正弦交流电路的认识实验 学习使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学习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单相调压器; 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学习使用试电笔。 实验五 RLC 串联电路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理解 RLC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理解 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的特征。 实验六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学习使用功率表和功率因数表,学习日光灯的接线,了解各元件的作用,理解提高功率因 数的意义和原理。 (七)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6·
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理解对称三相正弦量及相序的概念。 2.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 掌握 Y、△两种联结方式,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接线。 3.三相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掌握 Y 和△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4.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 5.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6.对称分量的概念 了解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概念; 理解对称分量法。 实验七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掌握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方法; 理解对称三相星形负载的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 理解中性线的作用和中性点位移现象; 学习使用三相调压器。 实验八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掌握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方法; 理解对称三相三角形负载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观察三相三角形负载的故障情况,学习故障分析判断。 (八) 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1.非正弦周期波 了解常见的非正弦周期波。 2.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谐波的概念,几种常见的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叶级数。 3.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计算。 (九) 电路的瞬态过程 1.换路定律 了解瞬态过程的产生、动态电路的概念; 理解换路定律、初始值的计算。 2.RC 串联电路的瞬态过程 了解 RC 串联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及时间常数的概念。 3.RL 串联电路的瞬态过程 ·17·
了解 RL 串联电路瞬态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时间常数的概念。 4.一阶电路的分析 了解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 实验九 一阶电路的研究 学习测量 RC、RL 电路的时间常数;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 RC、RL 电路的响应; 观察改变电路参数对瞬态过程的影响。 (十) 磁路和交流铁心线圈 1. 磁路及磁路定律 了解磁路、主磁通、漏磁通、磁动势、磁位差、磁阻的概念,磁路基尔霍夫定律及磁路欧 姆定律。 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了解起始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磁滞曲线、基本磁化曲线,磁滞损耗的概念。 3.交流铁心线圈 了解正弦电压作用下铁心线圈的端电压与频率、磁通的关系,正弦电压作用下磁通和流的 波形,正弦电流作用下磁通和电压的波形,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模型及相量图; 理解磁滞损耗、涡流损耗、铁心损耗的概念。 实验十 磁滞回线的测定 学习使用磁通计; 学习测定铁磁材料的起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十一)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1.仪表的误差及准确度 了解仪表误差产生的原因; 理解误差的表示形式、准确度、准确度等级。 2.测量误差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测量误差的分类。 (十二)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1.磁电系测量机构 了解磁电系测量机构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2.磁电系电流表 了解磁电系电流表的构成,磁电系电流表量限的扩大。 3.磁电系电压表 了解磁电系电压量限的扩大。 (十三) 电阻的测量和万用表 1.电阻的伏安法测量 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18·
理解电压表前接法和电压表后接法适用情形。 2.直流单臂电桥 了解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掌握单臂电桥的使用方法。 3.兆欧表 了解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掌握兆欧表的使用方法。 4.万用表 了解万用表的面板结构;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5.交流电桥简介 了解交流电桥的使用方法。 实验十一 电阻的测量 学习使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电阻; 学习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学习使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 学习使用兆欧表测量电阻。 (十四)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1.电磁系交流表测量机构 了解电磁系交流表测量机构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2.电磁系电流表和电压表 了解电磁系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构成及扩大量程的方法。 (十五) 功率的测量 1.电动系测量机构 了解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2.电动系功率表 了解电动系功率表的作用原理; 掌握功率表的正确接线,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3.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简介 了解低功率因数表的特点。 4.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 掌握用两表法和三表法测量三相有功功率。 5.三相无功功率的测量 掌握用一表跨相法、两表跨相法、三表跨相法测量三相无功功率。 实验十二 三相功率的测量 学习用两表法和三表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19·
掌握功率表的使用。 (十六) 电能的测量 1.感应系单相电能表 了解感应系单相电能表的结构; 掌握单相电能表使用。 2.三相有功电能表 了解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组成及接线,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组成及接线。 实验十三 电能表的使用 学习使用电能表; 学习用瓦秒法检验电能表。
四、说
明
1.适用范围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原则上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和供用 电技术专业(3 年制),也可供其他电类专业参考。 (2) 本课程分两学期授课,课时分配参见学时分配建议。 2.教学建议 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讲授、自学、讨论、习题课、辅导课等多 种形式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电教、CAI 等现代教学手段。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静电场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直流电路 磁场和电磁感应 电容和电感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电路的瞬态过程 磁路和交流铁心线圈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4 14 12 8 6 18 12 4 8 10 2 2 讲课 4 8 8 8 6 10 6 4 6 8 2 2 2 2 2 2 6 4 2 2 4 2 时 数 实验课 机动
习题课
·20·
续表 序号 13 14 15 16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6 2 6 6 动 计 13 133 86 8 26 讲课 4 2 4 4 2 2 13 13 时 数 实验课 2 机动
习题课
电阻的测量和万用表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功率的测量 电能的测量 机 总
·21·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 96 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 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机与拖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学习专业 知识和职业技能, 提高全面素质, 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电机与拖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 下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熟悉各类电机的用途、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2.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正反转及调速的方法。 3.掌握变压器及交直流电动机的基本试验方法。 4.了解变压器及交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日常维护和一般故障的处理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型号、容量、防护型式、转速及工作方式等。 2.初步具备正确选择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控制方式的能力。 3.会做变压器及交直流电动机的基本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初步具备常用电机的使用、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性教学
(一) 变压器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了解变压器的种类和用途,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变压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其作用,了解新型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变压器的冷却方 式; 理解变压器铭牌数据的含义。 2.单相变压器的运行分析 了解变压器空载、负载运行的物理过程,理解变压器空载、负载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等 值电路及相量图,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了解变压器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的目的,掌握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的方法,初步学会变压 器参数的计算。 3.三相变压器及其并联运行 了解三相变压器(单相组合式及三相心式变压器) 的磁路特点; 掌握三相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法,理解常用连接组别的含义,初步学会变压器连接组别的 测定; 理解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意义,掌握并联运行的条件; 了解变压器的使用检查和维护项目、内容及常见故障的检查、处理方法。 4.其他变压器 了解三绕组变压器用途、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了解自耦变压器的用途、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了解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用途,掌握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 互感器的误差概念; 了解电焊变压器的用途、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常识。 (二) 异步电动机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及用途; 掌握笼型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及主要结构部件的作用; 了解三相交流绕组的类别及常用三相绕组的连接规律和特点,理解三相旋转磁场的概念;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理解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的含义,了解常见异步电动机的产品系列。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掌握异步电动机空载、负载运行的状态,了解旋转磁场对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作用,理 ·23·
解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时的功率、转矩平衡关系及效率概念; 理解电磁转矩公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拖动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概念,掌握对异步电动机起动性能的要求;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常用起动方法、起动性能及适用范围; 理解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改善起动性能的原理,了解其常用起动方法; 了解深槽式和双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了解异步电动机常用调速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了解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掌握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接线,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法、制动原理及应用;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学会异步电动机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4.单相异步电动机 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反转和调速方法; 初步学会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三) 同步电机 1.同步发电机 了解同步电机的种类、用途、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励磁方式及应用; 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条件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2.同步电动机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特性及起动、制动方法;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使用、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四) 直流电机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掌握直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和直流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理解换向器在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 动机中的作用; 了解直流电机的用途和基本结构; 理解直流电枢绕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了解单叠绕组的特点及连接规律,了解单波绕 组的特点及连接规律; 了解直流电机励磁方式的分类,掌握各种励磁方式的接线及电路特点; 理解直流电机的型号、额定值的含义。 2.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理解电枢电位、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理解电枢反应的概念,了解影响电枢反应性质的因素及电枢反应对机电能量转换的作用; 了解换向的物理过程,掌握改善换向的主要方法; 理解直流电动机的电功势、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 ·24·
理解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和曲线形状,掌握改变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三种方法。 3.直流电动机的拖动 了解直接起动对电动机、负载机械和电网的影响,掌握直流电动机降压起动的原理、控制 线路及特点; 掌握直流电动机反转的原理、方法和控制线路; 掌握直流电动机调速的原理、方法、控制线路及特点; 理解直流电动机的制动原理,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种制动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掌握正确使用直流电动机的方法,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实践性教学
1.变压器的参数测定 学习单相变压器空载实验和负载实验的接线,学会空载参数和短路参数的测取。 2.变压器的连接组别测定 学习三相变压器的接线,初步学会变压器连接组别的测定。 3.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正反转实验 学习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学会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停止、 正反转控制的运行操作。 4.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实验 初步学会直流电动机起动、停止和调速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学会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停止和调速的运行操作。
四、说
明
1. 适用范围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 (2)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方案(见表) 是建议性的,使用时可作适当调整。机动学时可用 于介绍电机新技术或加强电机及拖动的实践性教学。 2.教学建议 (1) 教学时可密切结合“电机检修实习” ,采用讲授、实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加强 实践技能的培训。 (2) 在讲解各类电机结构和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教具、模型、实物和现代教育技 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 注意电机技术的发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4) 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及考试情 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25·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4 10 8 6 6 8 12 2 4 6 6 6 8 10 96 78 8 讲授 4 8 6 6 6 8 10 2 4 6 6 6 6 2 10 10 2 2 2 时 数 实验 机动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 变压器 单相变压器的运行分析 三相变压器及其并联运行 其他变压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拖动 单相异步电动机 3 同步电机 同步发电机 同步电动机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4 直流电机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直流电动机的拖动 机 总 动 计
·26·
供用电网络及设备教学基本要求
( 96 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 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供用电网络及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 提高全面素质,从事供电企业、工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有成为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职 业道德意识。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供用电网络的基本知识。 2.掌握供用电网络调压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4.掌握供用电网络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性。 5.了解成套配电装置的类型及特点。 6.了解典型企业主要用电设备的结构原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具备电气计算的初步能力。 2.具备低压配电设备选择的初步能力。 3.能看懂一次系统接线图并能分析一次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7·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供用电网络 1.供用电网络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力系统及供用电网络的构成; 了解电力网常用电压等级,掌握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 了解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了解供用电网络的基本结构; 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2.供用电网络的基本计算 掌握供配电线路参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掌握配电变压器参数的计算方法; 了解供用电网络的等值电路; 掌握功率损耗及电压损失的计算方法; 了解短路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初步学会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的计算; 了解不对称短路的概念。 3.供用电网络的电压调整 理解无功平衡及电压调整的方法; 掌握电力电容器补偿的原理及特点,了解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 掌握配电变压器调压的原理,了解 35kV 及以下无载调压及有载调压机构的工作原理。 (二) 供用电设备 1.电弧及触头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弧产生的原因及电弧中的物理过程; 了解影响电弧熄灭的因素、直流及交流电弧熄灭的特点及灭弧方法; 了解触头的基本知识。 2.低压开关电器 掌握低压开关电器的分类、工作制、正常工作条件及一般技术特性; 掌握闸刀开关、接触器、磁力起动器、自动空气开关等的原理、用途、结构及典型控制回 路。 3.熔断器 了解熔断器的作用、结构特性及工作原理; 掌握熔体的保护特性及选择方法。 4.高压开关电器 了解各类高压开关电器的用途; 掌握真空断路器、 SF6 断路器、少油断路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 了解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 ·28·
了解操动机构的作用、种类及典型机构的动作过程; 了解重合器、分段器的功能及特点。 5.电气设备选择 掌握 35kV 及以下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的原则;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设备和导线的选择及校验。 6.用电设备 了解工业企业(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 典型用电设备结构及原理。 (三) 供配电所的主接线方式及成套配电装置 了解供配电所的一般知识; 掌握供配电所常用主接线的形式及特点; 了解供配电所配电装置的构成及布置特点; 掌握新型成套配电装置的构成及特点。 (四) 实践性教学 1.供用电网络的基本计算练习 掌握 35kV 及以下线路和变压器参数计算; 掌握 35kV 及以下线路和变压器等值电路绘制; 掌握简单开式网功率和电压计算,了解两端供电网的功率和电压计算。 2.电气设备选择 掌握 35kV 及以下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的原则; 掌握低压电路短路电流计算; 掌握低压配电电路导线截面选择及校验; 掌握低压电路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及校验。
四、说
1. 适用范围
明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 分配建议。 2.教学建议 (1) 对于计算公式不必推导,只讲清物理意义即可。 (2) 对于电气设备应该尽量结合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讲授 35kV 及以下常用的电气设备。 教师应注意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引进、更新教学内容。 (3) 用电设备部分应结合本地区产业布局情况组织教学内容。 (4) 本课程的教学,应尽量与“电器检修实习”“变配电所综合练习”等课程相结合,做 、 到讲、练、实训为一体。 学时分配建议 ·29·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8 16 6 4 8 4 10 12 6 12 10 96 74 讲授 8 10 6 4 8 4 10 6 6 12
时
数 练习 机动
供用电网络的基本知识 1 供用电网络 供用电网络的基本计算 供用电网络的电压调整 电弧及触头的基本知识 低压开关电器 2 供用电设备 熔断器 高压开关电器 电气设备选择 用电设备 3 供配电所的主接线方式及成套配电装置 机 总 动 计
6
6
10 12 10
·30·
变配电所二次部分教学基本要求
(96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 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变配电所二次部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从 事供电企业、工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构成和基本原理、二次回路接线图 的识读方法,掌握变配电所继电保护及常用自动装置的配置、作用和工作原理,获得分析、解 决变配电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变配电所控制与信号回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变配电所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理解变配电所直流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了解变配电所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识读变配电所二次设备的接线图; 2.能分析变配电所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行为; 3.初步掌握变配电所微机保护的使用方法。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敬业精神。
·31·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性教学
(一) 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 1.了解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识图方法; 3.了解变配电所二次设备的布置情况。 (二) 变配电所的操作电源及控制信号回路 1.了解操作电源的作用、种类及特点,掌握其接线方式和工作原理; 2.了解变配电所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掌握其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3.了解变配电所测量、信号及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的工作原理。 (三)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1.了解变配电所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掌握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了解继电器的种类及其特点; 4.掌握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常用接线方式。 (四) 供配电线路保护 1.掌握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动作特性和整定原则; 2.掌握速断、限时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动作特性和整定原则; 3.了解反时限电流继电器的结构,理解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性; 4.理解功率方向概念,了解方向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5.掌握母线绝缘监察装置的工作原理,了解零序过电流保护装置及微机型接地选线装置 的原理; 6.会阅读 35kV 线路的控制、信号、测量及保护接线图。 (五) 电力电容器保护 1.了解电容器组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现象及相应的保护配置; 2.了解电力电容器常用保护的主要类型、接线和整定原则。 (六) 电力变压器保护 1.了解变压器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各种异常现象,掌握相应的保护配置; 2.了解瓦斯继电器的结构和动作原理,掌握瓦斯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3.掌握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和整定原则; 4.掌握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 ·32·
5.了解过电流保护的作用,掌握各类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和整定原则; 6.会阅读 35kV 典型双绕组变压器的控制、信号、测量及保护接线图。 (七) 变配电所自动装置 1.了解变配电所常用自动装置的作用; 2.理解备用方式概念,掌握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接线及工作原理; 3.掌握变配电所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接线及工作原理; 4.了解电力系统低频运行的危害性和实现按频率减负荷的基本原则,了解自动按频率减 负荷装置的工作原理。 (八) 微机保护 1.了解微机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微机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3.掌握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监视和操作方法。 (九) 变配电所监控技术 1.了解变配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了解配电系统采用的几种通信手段及其特点。
实践性教学
1.两段式电流保护实验 学会检查保护电路,会调整保护定值; 初步学会模拟故障状态下保护装置动作正确性的检验方法。 2.反时限电流保护实验 学会检查保护电路,会测定和调整保护定值。 3.差动保护实验 了解差动继电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特性; 学会调整继电器的动作安匝。 4.重合闸装置实验 学会检查重合闸装置接线,初步学会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的整组检验方法。 5.微机保护装置实验 了解微机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学习调试微机保护的一般方法。
四、说
1.适用范围
明
·33·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 (2) 课程学时分配方案(含实践教学) 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4 12 8 14 4 12 12 14 6 10 96 76 10 动 计 讲授 4 12 8 10 4 10 10 12 6 10 10 2 2 2 4 时 数 机动
实验与练习
二次回路基本知识 变配电所操作电源及控制信号回路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供配电线路保护 电力电容器保护 电力变压器保护 变配电所自动装置 微机继电保护 变配电所监控技术 机 总
2.教学建议 (1) 课堂教学中注意借鉴现场的工程图纸,提高学生阅读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教学中注意结合本地区特点和新设备、 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适时引进和更新教学内容。 (3) 本课程的教学应尽量与“二次线装配实习”“变配电所综合练习”相结合,做到讲、 、 练、实训为一体。 (4) 本课程中有的内容(如断路器控制回路等) 授课安排要与“供用电网络及设备”相互协 调。
·34·
安全用电教学基本要求
(48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 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提高全面素 质,从事供电企业、工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供用电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初步掌握安全用电规范及法律法规知识,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相应职业 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安全用电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 2.理解与安全用电有关的安全用电规范及法律法规。 3.了解用电事故的调查处理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具备正确使用常用的电气绝缘试验仪器仪表并初步具备根据试验数据进行试验结 果分析的能力。 2.能识别现场中过电压防护设备并能简单说明各设备的作用。 3.能正确使用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4.具备触电急救的技能。 5.能正确使用常用灭火设备。 6.能正确使用常用安全用具。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5·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性教学
(一) 电气绝缘试验 1.了解电气绝缘材料的种类和绝缘介质的极化、电导、损耗、老化、击穿、闪络的概念; 2.理解绝缘预防性试验、耐压试验的概念并了解其种类及应用范围; 3.掌握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耗角正切、泄漏电流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4.了解耐压实验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二) 过电压防护 1.了解过电压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理解防雷器具的基本原理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3.了解变电所、输电线路、电机的防雷保护措施。 (三) 人身触电的防护 1.了解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 2.熟悉常见的几种触电方式; 3.掌握安全电压、保护接零、保护接地的概念、简单原理及应用范围; 4.了解接地装置的组成及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5.掌握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应用、接线及参数; 6.了解安全用具的种类,掌握常用安全用具的使用及管理规定; 7.了解电气作业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8.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四) 电气设备安全 1.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 2.掌握安全距离的概念及有关规定; 3.了解变压器、电容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力线路的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的有关 内容; 4.了解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技术要求及管理制度。 (五) 电气设备防火与防爆 1.了解火灾与消防的一般知识; 2.了解引起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3.熟悉电气火灾的扑救措施; 4.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六) 用电事故的调查及管理 1.掌握事故的分类及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的方法; 2.了解用电事故管理及其考核指标。 ·36·
实践性教学
1.绝缘电阻、吸收比实验 掌握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兆欧表测量变压器、电缆的绝缘电阻、吸收比的实验步骤; 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绝缘状况。 2.tgδ测试实验 了解 QS 型电桥的使用方法; 掌握用 QS 型电桥测量变压器及变压器套管的 tgδ值的实验步骤; 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绝缘状况。 3.泄漏电流实验 了解实验所需设备的作用及实验方法; 掌握用便携式直流发生器测量试品泄漏电流值的实验步骤; 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绝缘状况。 4.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实验 了解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选择; 掌握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方法。 5.常用灭火器实验 利用变电站常用灭火器进行真实灭火演示; 学生进行模拟灭火训练。
四、说
明
1.适用范围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 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4 5 6 电气绝缘试验 过电压防护 人身触电的防护 电气设备安全 电气设备防火与防爆 安全事故的调查及管理 机 总 动 计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12 6 10 6 6 3 5 48 33 10 讲授 6 6 8 6 4 3 5 5 2 2 时 数 实验 6 机动
·37·
2.教学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安全用电的新发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2) 课程中绝缘试验部分的内容,可利用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尽可能地采取讲、演、练一体 化的教学方法; (3) 课程中过电压防护部分和人身触电防护部分的内容,应尽可能地采用现场教学和实物 教学的方法;其中触电急救部分必须采用模拟人进行训练; (4) 课程中电气设备安全部分、电气防火与防爆部分的内容,应采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 学方法; (5) 课程中用电事故调查部分的内容,可采用现场案例讲解的形式。
·38·
电能计量教学基本要求
(48~76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 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能计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提高全面素 质,从事供电企业、工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电能计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形成分析问 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相应职业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 辩证思维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电能计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能表、互感器的构造、原理、特性、内部接线、误差和调整原理。 3.熟悉电能表、互感器检验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4.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5.了解电能计量的新技术。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正确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初步能力。 2.具有检查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及接线错误的初步能力。 3.初步具有计算因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及接线错误引起的退补电量的能力。 4.初步具有电能表的检验、调整能力。 5.初步具有检定互感器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9·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基础模块 1.概述 (1) 理解电能计量装置的概念; (2) 了解电能表的发展概况; (3) 了解电能表分类; (4) 熟悉电能表的铭牌标志。 2.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掌握感应式单、三相电能表的结构; (2) 理解感应式单、三相电能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无功电能表 (1) 了解测量无功电能的重要性,无功电能表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 60°、90°二种类型无功电能表的结构特点、内部接线; (3) 掌握 60°、90°二种类型无功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4) 掌握 60°、90°二种类型无功电能表的适用范围。 4.电能表的误差特性和误差调整装置 (1) 了解电能表误差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电能表负载特性、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3) 了解运行条件对电能表示数的影响; * (4) 掌握误差调整装置的结构及其调整原理。 5.测量用互感器 (1) 理解互感器误差(比差和角差) 的概念及其补偿方法; * (2) 了解互感器二次导线电压降引起的比差和角差的计算、测量及一般补偿方法; (3) 掌握互感器误差的测试方法,典型互感器校验仪的使用方法; (4) 了解电压、电流互感器变比的合理选择; (5) 了解互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6.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1) 掌握单、三相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的正确接线方式; (2) 熟悉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检查分析方法; (3) 掌握因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和错误接线引起的退补电量的计算。 7.电能计量新技术 (1) 了解全电子式电能表的结构、用途及工作原理; (2) 了解多功能电能表、低压载波表、预付电费电能表、长寿命电能表等的结构特点、用 途及工作原理。 (二) 选用模块 1.电能表的校验与调整 ·40·
(1) 了解电能表检定装置的构成; (2) 掌握电能表检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3) 掌握电能表的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步骤及调整方法。 2.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1) 理解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综合误差的计算及降低综合误差的方法。 (三) 实践性教学模块 1.基本实验 (1) 起动及潜动试验 初步学会使用电能表检定装置; 学会电能表检定接线; 掌握起动、潜动试验的要求和检定方法。 (2) 负载特性的试验 掌握负载特性的作法; 了解负载电流大小、负载功率因数对电能表基本误差的影响。 2.选做实验 (1) 标准电能表法校验单相电能表 熟练使用电能表检定装置; 掌握用标准电能表法检定单相电能表的基本误差。 (2) 三相电能表的校验 掌握三相电能表的检定方法; 学会用现场校验仪校验三相电能表。 (3)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试验 学会用互感器校验仪检查 PT、CT 的极性、比差、角差; 学会判断被检互感器合格与否。 (4) 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实验 掌握电能表的正确接线方式; 学会识别电能表的各种错误接线类型,并能够纠正错误接线; 学会使用现场校验仪测绘错误接线相量图并计算更正系数。
四、说
明
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不同专门化方向。 2.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理论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含基本 实验、选做实验) 。基础模块(除带“*”号的内容) 、基本实验适用于所有专门化方向,基础 模块中带“*”号的内容、选用模块和选作实验适用于供电企业方向和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 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分别采用 48 学时或 76 学时的学时分配建议。 ·41·
3.本课程中能力目标的第二、三、四、五条仅用于供电企业方向和农村供用电专门化 方向。 学时分配建议(48 学时)
(含基础模块和基本实验) 学 序号 概述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无功电能表 电能表的误差特性和误差调整装置 测量用互感器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电能计量新技术 机 总 动 计 课 程 内 容 合计 1 2 3 4 5 6 7 2 6 4 13 6 4 8 5 48 37 6 讲授 2 6 4 9 6 2 8 5 5 2 4 实验 机动 时 数
学时分配建议(76 学时)
(含基础模块和基本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概述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无功电能表 电能表的误差特性和误差调整装置 电能表的校验与调整 测量用互感器 电能计量新技术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机 总 动 计 课 程 内 容 学 合计 2 6 4 14 6 10 10 12 4 8 76 54 14 8 讲授 2 6 4 10 2 8 10 8 4 4 4 4 2 时 数 实验 机动
·42·
用电管理教学基本要求
(28~56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 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力供应与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提高 全面素质,从事供电企业、工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电力供应与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具备运用国家有关用电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能胜任供 电企业、工矿企业、城镇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 思维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力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理解与用电管理工作有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 3. 掌握供电质量的概念及一般知识。 4. 掌握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知识。 5. 理解企业节电降损的方法、途径。 6. 掌握无功补偿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运用与用电管理工作有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会计算电力负荷和线损。 3. 初步具备从事企业节电降损工作的能力。 4. 初步具备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力市场营销的技能。 5. 初步具备从事需求侧管理的工作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3·
3. 树立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基础模块 1. 供电质量 (1) 理解供电质量和电能质量的概念和区别; (2) 掌握供电可靠性的含义及其标准; (3) 掌握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及其影响因数,了解改善供电频率偏差的措施; (4) 掌握电压变动幅度的含义及其国家标准,了解供电电压超过允许偏差的原因、危害及 其改善措施; (5) 了解谐波和电压闪变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2. 电力负荷 (1)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了解电力负荷的分类; 了解用电负荷的特性; 掌握计算负荷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电力负荷调整 理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负荷的基本概念; 理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负荷的重要意义; 掌握调整负荷的原则和方法。 3. 需求侧管理 (1) 了解需求侧管理与传统负荷管理的区别; (2) 理解需求侧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3) 了解需求侧管理的对象; (4) 了解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方案及实现的技术手段; (5) 了解需求侧管理的工作内容。 4. 企业无功补偿 (1) 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测量和计算方法; (2) 了解企业功率因数的影响因素; (3) 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产生的效益; (4) 掌握电容补偿无功功率的原理、原则及补偿方式; (5) 了解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及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 5. 企业节电降损 (1) 企业节电降损的意义 了解我国当前电能的开发利用情况及节电现状; 了解企业节电降损的意义; 了解我国重点推广的节电技术措施; ·44·
理解企业节电降损的方法和途径; 掌握企业供电的电能利用率。 (2) 企业供配电损耗及降损措施 掌握线路损耗电量,变压器损耗电量,电容器损耗电量的计算方法; 掌握降低线路和变压器损耗的技术措施; 了解降低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的管理措施; 了解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条件。 (3) 企业典型用电设备损耗及降损措施 了解电动机的功率损耗分布情况; 掌握电动机的节电措施和运行管理方法; 了解电动机技术改造节电的方法; 了解泵与风机能量损耗的分布情况; 掌握泵与风机的节电措施; 掌握电光源的基本类型,了解节能型电光源的特点; 掌握电气照明节电的措施; 了解电子节电技术、蓄冷节电技术、余能发电技术、转移高峰电力的措施。 6. 电力市场营销 (1) 电价 了解电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 掌握我国现行电价的分类及实施范围; 理解各种电价制度; 了解我国电价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了解国家对电价、电费监督管理的规定。 * (2) 电费计算 掌握依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有关规定及调整方法; 了解丰枯、分时电价的有关规定及时段的确定; 了解两部制电价的有关规定; 掌握执行单一制电价、丰枯电价、分时电价、两部制电价用户的电费计算方法。 * (3) 电费管理 了解电费管理的作用、工作内容及基本工作程序; 了解抄表工作的要求及抄表方式; 了解自动抄表系统的工作原理; 掌握退补电量、电费的计算方法; 了解电费核算、收费的工作流程及收费方式; 掌握抄表、核算、收费的管理方法; 了解电能销售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 (4) 业务扩充 了解业务扩充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 ·45·
了解工程检查与装表接电的内容。 (5) 日常营业工作 了解日常营业的工作内容; 掌握日常营业的具体业务工作方法; 了解供电营业的有关法律规定。 (6) 供用电合同 了解供用电合同的含义和签订供用电合同的目的、意义; 了解供用电合同和供用电协议的主要内容、形式、种类; 了解供用电双方应承担的义务。 * (7) 电力市场开拓 了解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及潜力; 了解电力市场特点; 了解在电力营销方面开拓电力市场的措施; 了解面向市场做好业扩报装工作的方法; 了解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开拓电力市场的方法; 了解开拓电力市场与优质服务的关系。 * 7. 用电检查 (1) 了解用电检查工作的方针、原则; (2) 掌握用电检查的内容和范围; (3) 了解用电检查的程序及其纪律; (4) 掌握用电检查的基本方法; (5) 了解用电检查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二) 选用模块 1. 典型行业的用电特点及节电降损 (1) 了解电炉炼钢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2) 了解电解铝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3) 了解煤炭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4) 了解合成氨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5) 了解棉纱和棉布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6) 了解水泥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7) 了解造纸的基本生产流程、用电特点及主要节电措施。 2. 供用电监督管理 (1) 了解供用电监督管理的依据和目的; (2) 了解供用电监督检查的内容和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责; (3) 了解供用电监督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4) 了解供用电监督管理的有关国家规定; (5) 了解进网作业电工管理的要求和原则。 (三) 实践性教学模块
*
·46·
1. 结合本地区情况选择某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 掌握应用二部制电价进行计算的方法; 掌握应用峰谷电价进行计算的方法; 掌握电费核算的具体操作方法; 掌握应用本地区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系统进行电费核算、电费管理的方法。 2. 结合本地区某供电企业的收费方式,进行一些模拟实训 掌握本地区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电费结零的操作方法。
四、说
明
1.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不同专门化方向。 (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基础模 块包括基础内容和拓宽内容,拓宽内容用“*”表示。基础内容是工矿企业供用电专门化和城 镇供用电专门化方向的学习内容(28 学时);基础内容加拓宽内容是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学习 的内容(42 学时);基础模块的内容加选用模块的内容是供电企业方向的学习内容(56 学时);实 践性教学模块的内容是供电企业和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的学习内容。另外,选用模块的内容 也可供各学校按各自专业的需要来选取。 (3) 机动学时是按总学时的 10%预留的, 供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学校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使用。 (4) 能力目标中的第四、五条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和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学生应达到的要 求;对工矿企业、城镇供用电专门化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 (5) 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28 学时)
序号 1 2 3 4 5 6 课 供电质量 电力负荷 需求侧管理 企业无功补偿 企业节电降损 电力市场营销 机 总 动 计 电价 供用电合同 程 内 容 学 合计 3 4 4 5 6 2 1 3 28 25 讲授 3 4 4 5 6 2 1 3 3 时 数 实训 机动
·47·
学时分配建议(42 学时)
序号 1 2 3 4 5 课 供电质量 电力负荷 需求侧管理 企业无功补偿 企业节电降损 电
电 力 市 场 营 销
程
内
容
学 时 数 合计 3 4 4 3 3 2 讲授 3 4 4 3 3 2 2 2 2 2 2 3 2 4 34 4 4 2 2 实训 机动
电 电 业
计 管理 业
4 4 2 2 2 3 2 4 42
6
供 电力 7 电 机 动 计
电合
学时分配建议(56 学时)
序号 1 2 3 4 5 课 供电质量 电力负荷 需求侧管理 企业无功补偿 企业节电降损 电
电 力 市 场 营 销
程
内
容
学 合计 3 4 4 4 4 2 讲授 3 4 4 4 4 2 2 2 2 3 2 3 3 7 1
时
数 实训 机动
电 电 业
计 管理 业
4 4 2 3 2 3 3 节电降损 7 1 6 56
2 2
6
供 电力 7 8 9 供 电 机 电 业 电 管理 动 计
电合
6 46 4 6
·48·
2. 教学建议 (1) 讲授本课程应尽量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讲授、练习、模拟操作紧密结合,尽量多给 学生实际训练的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 (2) 必须安排适当的习题,必要时可安排习题课。习题中应包括一部分综合性练习题,让 学生在综合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现场教学,尽可能密切联系实际,做到学以 致用。 (4) 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应注意新法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引 进、更新教学内容。 (5) 讲授典型行业的用电特点及节电降损时,学校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有 选择性的重点讲授几个行业,不必全部讲授。
·49·
电能计量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60~90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配合“电能计量”课程进行 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 能计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从事供电企业和农村供用电技术工作打下 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电能计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相关检验、检 定规程,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相应职业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 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电能表、互感器的构造、原理、特性、内部接线、误差和调整原理。 2. 熟悉电能表、互感器检验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 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4. 了解电能计量新技术。 5. 熟悉电能计量相关的检验、检定规程。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使学生熟悉电能表常用检修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电能表、互感器的校验设备。 2. 初步具有检修电能表的能力。 3. 具有检定电能表的能力。 4. 具有检定互感器的能力。 5. 具有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和更换能力。 6. 初步具有电能计量装置常见错误接线和故障的检查处理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0·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电能表检修 1. 学会使用螺丝刀、扳手、尖嘴钳、镊子、铜封钳等电能表常用检修工具; 2. 掌握单相电能表检修的内容、要求及工序; 3. 掌握单相电能表的内部结构及装配方法; * 4. 掌握三相电能表的内部结构、接线及装配; * 5. 了解多功能电能表的结构特点。 (二) 电能表的检定与调整 1. 了解电能表检定装置的组成; 2. 掌握电能表检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各种有功电能表的检定与调整方法; 4. 了解无功电能表、全电子式电能表的检定与调整方法。 (三)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 了解电能计量装置中常见错误接线或故障的检查处理方法。 (四) 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试验 1. 掌握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伏安特性的测绘方法; 2. 掌握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检定方法; 3. 会使用典型的互感器校验仪。 (五)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与更换 1. 掌握单相电能表的外部接线及安装; * 2. 了解三相电能表及互感器安装更换方法及要求。
四、说
明
1. 适用范围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结构,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供电企业方向(90 学 时)和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60 学时)。其中带*号的内容仅用于供电企业方向。 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2. 教学建议 (1) 本实习是培养电能计量技能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足够的实 验、实习设备。如条件较好的学校,在“电能表校验与调整”部分,可配合程控校定装置,采 用微机校表,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并打印报告。在“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部分,可 配合使用“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模拟实验台” ,模拟出各种错误接线,引导学生作出判断,并改 正接线。 ·51·
(2) 本实习教学应注意与“电能计量”课程密切配合,相互衔接。 学时分配建议(60 学时)
序号 1 2 3 4 5 6 单相电能表检修 电能表检验与调整 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试验 电能表的安装与更换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 写出报告、成绩考核 机 总 动 计 实 习 内 容 实习时间(天) 1.5 2.5 1 1 2 1 1 10
学时分配建议(90 学时)
序号 1 2 3 4 5 6 电能表检修 电能检验与调整 电流、电压互感器误差试验 电能表的安装与更换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 写出报告、成绩考核 机 总 动 计 实 习 内 容 实习时间(天) 2 3 1 2.5 4 1 1.5 15
·52·
毕业综合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510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重要的 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任务是:通过专门化岗位的实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 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职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应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 供电企业专门化方向 1.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供电企业专门化方向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 专业技能,懂得本专业专门化方向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初步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1) 知识教学目标 ① 了解《电力法》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供电营业规则》 、 、 、 、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规范》《电能计量器具调整和检定及检修技术规范》 、 等与本专门化方向 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和规章制度; ② 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电力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③ 理解市场经济下用电管理的新观念; ④ 掌握有关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接电,电能计量器具的 修理、调整、检定的基本知识; ⑤ 了解微机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2) 能力培养目标 ① 具备用电检查的初步能力; ② 具备抄表、核算、收费的初步能力; ③ 具备利用微机进行电量、电价、电费核算及管理的初步能力; ④ 具备正确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能力及进行电能计量装置异常处理的初步能力; ⑤ 具备电能计量器具的修理、调整、检定的初步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 ①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53·
②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内容和要求 (1) 用电检查 ① 能看懂客户主要电气图纸; ② 了解新建、改建客户配电工程有关图纸资料的审核和施工中的检查及接电前的检查验 收工作的主要内容; ③ 了解 35 kV 及以下客户变配电设备运行中的定期或专项检查项目; ④ 具备检查、指导客户安全、合理、节约用电的初步能力; ⑤ 了解违约用电和窃电的检查处理方法; ⑥ 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查项目,具备检查及发现异常后处理的初步能力; ⑦ 了解客户自备电源的安全检查项目; ⑧ 能说明安全用电季节性大检查的项目; ⑨ 了解客户重大电气事故调查、分析方法,学习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及反事故措施的制 定; ⑩ 具备检查客户电能质量、督促客户加强无功管理的初步能力; 11 具有电力环保的基本知识,能说明电网中谐波“污染”的治理措施。 (2) 抄表、核算、收费 ① 能看懂各种表格、账簿,并学会正确填写各种报表、单据、账簿、表格、日志; ② 能准确抄读各种电能表读数,并正确计算电量、电费; ③ 具备检查客户电能装置的工作情况及正确处理异常情况的初步能力; ④ 了解微机抄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⑤ 会进行各类客户的各种电量、电费计算; ⑥ 会进行线损、变损及功率因数的计算; ⑦ 了解客户电量异常原因和正确处理方法; ⑧ 具备正确处理各种差错电量、电费的初步能力; ⑨ 正确收取电费; ⑩ 具备利用微机进行电量、电费的核算及管理的初步能力。 (3)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接电 ① 能看懂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接线图,并能正确安装电能计量装置; ② 能说明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和投运后的检查项目; ③ 具备检查、分析、判断电能计量装置的常见故障和错误接线检查处理的初步能力; ④ 会安装、更换电子式电能表和防窃电电能表; ⑤ 了解电能计量及管理自动化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4) 电能计量器具的修理、调整、检定 ① 电能表修理 能看懂各种电能表的内外部接线; 掌握电能表检修工序,初步学会感应电能表的拆卸、检查、修配和组装; 学会正确使用检修电能表的工具、仪器和专用设备; ·54·
初步学会单相和三相电能表的修理,了解电子式电能表的检查、修理和一般零件的更换方 法。 ② 电能计量器具的实验室内调整、检定 能说明电能表检定过程及检定项目; 学会多功能电能表校验台和互感器校验仪的正确使用; 初步学会单相、三相电能表及互感器的实验室内调整和检定; 学会电能表检定误差数据的处理; 具备根据检定数据判断电能表性能的初步能力; 了解电子式电能表和长寿命电能表的校验方法; 学会正确填写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定书。 ③ 电能计量器具的现场检定 能说明运行中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定周期和检定项目; 会检查电能表的电压、电流、相序,利用电子式校验仪进行电能表误差检定; 会测试和分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电压降; 能说明新装和改装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的现场检查和试验项目; 学会填写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记录。 3. 实习时间分配(见表) 实习时间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4 用电检查 抄表、核算、收费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接电 电能计量器具的修理、调整、检定 机 总 动 计 实 习 内 容 学时数 4周 4周 3周 4周 2周 17 周
(二) 工矿企业供用电专门化方向 1.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工矿企业供用电专门化方向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 和基本专业技能, 懂得本专业专门化方向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 初步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1) 知识教学目标 ① 了解《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规 、 、 、 程》《继电保护规程》等与本专门化方向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及规章制度; 、 ② 掌握变配电所一、二次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及操作的基本知识; ③ 掌握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基本知识; ④ 掌握车间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运行、维护及维修的基本知识。 (2) 能力培养目标 ·55·
① 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 ② 能阅读变配电所一、二次系统接线图,用电设备的电路图; ③ 初步具备借助规程、手册等工具书以及产品说明书和安装图纸等资料进行选择、更换 及安装低压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能力; ④ 具备变配电所运行、操作及维护的初步能力; ⑤ 具备变配电设备维修的初步能力; ⑥ 能正确处理低压配电设备、用电设备简单故障。 (3) 思想教育目标 ①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②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变配电所的运行、维护及操作 ① 熟悉工矿企业变配电所电气运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要求; ② 能说明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的名称、规格、作用、使用和保管注意事项, 并能正确操作使用; ③ 熟悉主要电气设备的型式、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及极限运行参数; ④ 能正确阅读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和自用电接线图,主设备及线路的测量、控制和保护 回路图; ⑤ 学会监视主要设备运行参数,正确填写运行日志和值班日志; ⑥ 能说明主要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运行、维护和巡视检查的项目及要求; ⑦ 能说明变配电所二次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巡视检查的项目及要求; ⑧ 能说明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简单的工作原理,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 和巡视检查项目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⑨ 熟悉变配电所主要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常见故障的现象、危害及处理方法, 能正确处理变配电所的简单故障; ⑩ 能说明防止误操作的安全措施及“两票三制”的主要内容; 11 能说明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能正确填写简单操作票,并在指导和 监护下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投退操作; 12 学会填写简单工作票; 13 能说明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的作用以及相互切换的条件、步骤及要求,能在指导和监 护下进行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操作; 14 能说明企业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意义,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 作用、运行中的巡视检查项目;能正确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操作; 15 能说明箱式变电站的组成、特点及运行监视和维护检查项目; 16 了解全封闭免维护电池的运行知识,了解微机控制直流电源柜的组成、控制功能、运 行中的维护和检查项目; 17 了解交流不停电电源 UPS 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及运行监视 和维护项目; ·56·
18 了解变配电所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2) 变配电设备维修 ① 说明 35kV 及以下变配电设备维修周期、基本维修项目和质量要求 ; ② 能在指导和监护下对低压配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工作,学会填写设备检修测试记录; ③ 能借助规程、手册、产品说明书等工具选择、更换及安装低压配电设备; ④ 能说明电气设备定期试验项目、标准及要求,并能参与试验工作; ⑤ 能正确选择、更换和安装低压电路载流导体及常见低压电器; ⑥ 了解电缆终端头的制作,会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 ⑦ 了解接地装置的制作与测量; ⑧ 能说明 10kV 及以下架空线配电线路的施工操作、维修、运行维护的要求和检查项目; ⑨ 了解继电保护装置定期维修项目,能排除二次回路简单故障。 (3) 车间动力设备和用电设备及其控制电路的安装、运行、维修 ① 能看懂动力配电线路和室内照明线路的平面图和设备安装图; ② 能借助规程、手册、产品说明书等工具选择、更换及安装低压配电设备; ③ 能进行车间电动机的运行监视、维护,学会分析电动机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的故障并 进行常见故障排除; ④ 能看懂典型用电设备的控制电路,并能说明其工作原理; ⑤ 能说明变频器的作用、意义,了解变频器在工矿企业中的应用及运行维护和常见故障 处理的基本知识; ⑥ 了解电力电子设备在工矿企业中的使用及维护; ⑦ 具备电力环保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矿企业谐波“污染”的抑制措施; ⑧ 了解车间生产管理和专业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3. 实习时间分配(见表) 实习时间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实 习 内 容 学时数 6周 5周 4周 2周 17 周 机 总 动 计
变配电所的运行、维护及操作 变配电设备的维修 车间动力设备和用电设备及其控制电路的运行、安装、维修
(三) 城镇供用电专门化方向 1. 教学目标 本实习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城镇供用电专门化方向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 本专业技能,懂得专门化方向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初步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1) 知识教学目标 ① 了解《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规 、 、 、 程》《继电保护规程》等与本专门化方向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及规章制度; 、 ·57·
② 掌握供用电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及维修的基本知识; ③ 掌握配电设备倒闸操作的基本知识; ④ 了解城镇建筑弱电系统运行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2) 能力培养目标 ①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 ② 能阅读配电设备的一、二次系统接线图,用电设备的电路图以及城镇建筑弱电系统的 安装图; ③ 具有借助规程、手册等工具书以及产品说明书和安装图纸等资料进行选择、更换及安 装低压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初步能力; ④ 具备配电室运行、操作及维护的初步能力; ⑤ 具备低压配电设备维修的初步能力; ⑥ 能处理低压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和弱电系统的简单故障。 (3) 思想教育目标 ①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②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内容和要求 (1) 配电室运行、维护及操作 ① 能说明配电室主要电气设备的归属及本单位的责任范围; ② 熟悉配电室电气运行工作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要求; ③ 能说明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的名称、规格、作用、使用和保管注意事项, 并能正确操作使用; ④ 熟悉主要电气设备的型式、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及极限运行参数; ⑤ 能正确阅读配电室电气主接线图,主设备及线路的测量、控制和保护回路图; ⑥ 学会监视设备运行参数,正确填写运行日志和值班日志; ⑦ 能说明主要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运行、维护和巡视检查的项目及要求; ⑧ 了解微机在配电室运行和管理中的应用,了解智能型低压配电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 功能; ⑨ 熟悉配电室主要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常见故障的现象、危害及处理方法,能 正确处理简单故障; ⑩ 说明防止误操作的安全措施及“两票三制”的主要内容; 11 能说明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能正确填写简单操作票,在指导和监 护下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投退操作; 12 学会填写简单工作票; 13 能说明工作电源和保安电源的作用以及相互切换的条件、步骤及要求,能在指导和监 护下进行工作电源和保安电源的切换操作; 14 能说明企业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意义,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 作用、运行中的巡视检查项目,能正确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操作。 (2) 供用电设备维修 ·58·
能说明 10kV 及以下变配电设备的维修周期、维修项目及要求; 能在指导和监护下对低压配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工作; 能借助规程、手册、产品说明书等工具选择、更换及安装低压配电设备; 能说明电气设备定期试验项目、标准及要求,并能参与试验工作; 能看懂动力配电线路、室内照明线路的平面图和设备安装图; 能正确选择、更换和安装低压电路载流导体及常见低压电器; 了解室内外照明线路及动力线路施工的基本知识; 能看懂动力设备的主电路图及控制电路图, 并能说明动力设备的工作方式和保护方式; 能进行室内外照明与动力电路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 能在指导和监护下对动力设备的控制和保护电路进行安装、检修及试验; 11 了解电缆终端头的制作,会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 12 了解变频器的作用及使用,了解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检查及常见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 13 能说明配电室二次设备和二次回路的维修项目。 (3) 城镇建筑中报警和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 ① 了解报警和信息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规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② 学会阅读报警系统、视听系统、电信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接线图; ③ 能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日常运行监视、维护 及简单故障排除; ④ 学会视听系统、电信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 3. 实习时间分配(见表) 实习时间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配电室运行、维护及操作 供用电设备维修 城镇建筑物中报警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 机 总 动 计 实 习 内 容 学时数 6周 6周 3周 2周 17 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四) 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 1. 教学目标 本实习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农村供用电专门化方向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 本专业技能,懂得本专业专门化方向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初步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1) 知识教学目标 ① 了解《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设备运行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 、 、 等与本专门化方向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及规章制度; ② 掌握配电室运行、维护及维修的基本知识; ③ 掌握配电设备倒闸操作的基本知识; ·59·
④ 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电力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⑤ 理解市场经济下用电管理的新观念; ⑥ 掌握有关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接电,电能计量器具的 修理、调整、检定的基本知识; ⑦ 了解农村用电设备安装、维修的基本知识; ⑧ 了解农村架空线路的施工、运行及维修的基本知识; ⑨ 了解微机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2) 能力培养目标 ①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 ② 能阅读配电设备的一、二次系统接线图,农村用电设备的电路图; ③ 具有借助规程、手册等工具书,以及产品说明书和安装图纸等资料进行选择、更换及 安装低压配电设备和农村用电设备的初步能力; ④ 具备配电室运行、操作及维护的初步能力; ⑤ 具备低压配电设备及农村用电设备维修的初步能力; ⑥ 能处理低压配电设备和农村用电设备的简单故障; ⑦ 具备技术安全检查的初步能力; ⑧ 具备抄表、核算、收费的初步能力; ⑨ 具备正确安装农村电能计量装置的能力及进行电能计量装置异常处理的初步能力; ⑩ 具备利用微机进行电量、电价、电费核算及管理的初步能力; 11 具备单相电能表的修理、调整、检定的初步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 ①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②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内容和要求 (1) 配电室运行、维护及操作 ① 能说明配电室主要电气设备的归属及本单位的责任范围; ② 熟悉配电室电气运行工作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要求; ③ 能说明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的名称、规格、作用、使用和保管注意事项, 并能正确操作使用; ④ 能正确阅读配电室电气主接线图,主设备及线路的测量、控制和保护回路图; ⑤ 熟悉主要电气设备的型式、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及极限运行参数; ⑥ 学会监视设备运行参数,正确填写运行日志和值班日志; ⑦ 能说明主要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运行、维护和巡视检查的项目及要求; ⑧ 了解微机在配电室运行和管理中的应用,了解智能型低压配电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 功能; ⑨ 熟悉配电室主要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常见故障的现象、危害及处理方法,能 正确处理简单故障; ⑩ 能说明防止误操作的安全措施及“两票三制”的主要内容; ·60·
11 能说明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能正确填写简单操作票,在指导和监
护下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投退操作; 12 学会填写简单工作票; 13 能说明工作电源和保安电源的作用以及相互切换的条件、步骤及要求,能在指导和监 护下进行工作电源和保安电源的切换操作; 14 能说明无功补偿的作用、意义,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无功补 偿装置正常运行维护和检查项目,能正确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操作。 (2) 配电设备维修 ① 学会各种常用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② 能说明 10kV 及以下变配电设备的维修周期、维修项目及要求; ③ 在指导和监护下进行低压配电装置和各种低压电器设备维修; ④ 了解电缆敷设方式,了解电缆终端头的制作,会测试电缆绝缘电阻; ⑤ 能说明配电室二次设备、二次回路的维修项目。 (3) 技术安全检查 ① 能看懂客户配电室一、二次接线图; ② 能说明 10kV 及以下客户变配电设备投运前的检查项目及运行中的定期或专项巡视检 查项目; ③ 了解违章用电和窃电检查处理方法; ④ 能说明新增、增容低压客户接电前工程的检查项目; ⑤ 熟悉电能计量装置正常运行中的检查项目,具备检查及发现异常后处理的初步能力; ⑥ 具备检查、指导客户安全、合理、节约用电的初步能力; ⑦ 能说明安全用电季节性大检查的项目; ⑧ 能说明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及测试项目; ⑨ 具备检查客户电能质量、督促客户加强无功管理的初步能力; ⑩ 了解客户自备电源安全检查项目; 11 了解客户事故调查、分析方法及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方法,具备事故调查处理的初步 能力; 12 能看懂低压配电线路电气接线图; 13 能说明低压线路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检查项目; 14 能说明低压线路运行中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具备低压线路事 故处理的初步能力。 (4) 抄表、核算、收费 ① 能看懂各种表格、账簿,学会填写各种报表、单据、账簿、表格、日志; ② 能准确抄读农村常用电能表读数,并正确计算电量电费; ③ 了解微机抄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④ 能发现客户配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正确处理; ⑤ 能发现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情况,并正确处理; ⑥ 了解违章用电和窃电的检查处理方法; ·61·
⑦ 能核算农村客户的各种电量、电费; ⑧ 能计算线损、变损和功率因数; ⑨ 了解正确分析客户电量异常原因和正确处理方法,具备各种差错电量、电费正确处理 的初步能力; ⑩ 正确收取电费; 11 具备利用微机进行电量、电费核算及管理的初步能力。 (5)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接电 ① 能看懂低压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图,能正确进行安装; ② 能说明低压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和投运后的检查项目; ③ 具备检查、分析、判断低压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常见故障和错误接线检查处理的初步能 力; ④ 会安装、更换电子式电能表和防窃电能表。 (6) 电能计量器具的修理、调整、检定 ① 能看懂单相电能表的内、外部接线; ② 学会正确使用修校电能表的工具、仪器和专用设备; ③ 学会正确使用多功能电能表校表台; ④ 学会单相电能表的修理,了解电子式电能表的检查、修理和一般零件的更换方法; ⑤ 学会校验单相电能表; ⑥ 了解电子式电能表、长寿命电能表的校验方法; ⑦ 学会填写电能表的检定书。 (7) 农村配电线路施工、运行、维护、检修 ① 能看懂简单的低压线路施工图和电气接线图; ② 学会配电线路常用施工工具的正确使用; ③ 了解低压配电线路施工操作的主要内容; ④ 能说明 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⑤ 了解低压线路检修的主要内容和事故处理方法; ⑥ 了解电缆线路敷设方式。 (8) 农村用电设备的安装、维修 ① 能看懂低压电器设备的安装图、接线图; ② 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维修工具和安全用具; ③ 正确选择低压电路载流导体和常见低压电器; ④ 了解照明工程施工内容,会进行照明电路日常维修和故障排除; ⑤ 正确选择电动机的保护方式,具备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安装、日常运行监 视和维护检查、维修及处理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⑥ 具备电力排及其他常用农用电设备电路的安装、维修的初步能力; ⑦ 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了解漏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和测试项目。 3. 实习时间分配(见表) ·62·
实习时间分配建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实 配电室运行、维护及操作 配电设备维修 技术安全检查 抄表、核算、收费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及接电 电能计量器具的修理、调整、检定 农村配电线路运行、施工、维护、检修 农村用电设备的安装、维修 机 总 动 计 习 内 容 学时数(周数) 2周 1周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17 周
三、说
明
1.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3 年制)。 (2) 本课程各专门化方向中各单元实习时间仅作为建议实习时间,学生在实习中应根据自 己今后从事工作岗位的需要和选定职业技能鉴定考级的工种,相应增删与调整。 (3) 每个专门化方向的实习时间中包括该专门化方向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及规章制 度的学习时间和实习内容完成后的考试时间。 2. 教学建议 (1) 毕业综合实习地点应根据不同的专门化方向相应选在供电局、大中型厂矿企业供电部 门、某一设施完备的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部门或高层建筑电气安装部门、规模较大的农村供电所 或地方电力公司。 (2) 学生在实习中,应始终贯穿对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并注重企 业安全文明生产。 (3) 实习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看录像、在仿真室模拟操作等,以加强教学效果,同时,学生 在师傅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多动手操作,提高自身实践技能。 (4) 建议学生在每个专门化方向中各单元实习完成后,进行现场考试(笔试、口试、操作) 并评定出单元实习成绩,作为毕业综合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5) 17 周实习完成后,学生应写出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63·
中等职业学校 供用电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供参考)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
1. 通过社会调查和就业形势分析,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 需要进行了必要的论证。 2. 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 3. 有完备的申报和审批手续,符合规模效益和合理布局的原则。
二、专业教学组织
1. 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机构,可设置供用电技术专业科、专业课教学研究组。 2. 专业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从事教学 10 年以上,专业实践 1 年以上,有较强的 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 教学研究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教学工作 5 年以上,专业实践 1 年以上, 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专业师资配备
1. 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 2. 以每年招生两个班为基数,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不少于 12 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 于 40%,具有高级职称者不低于 10%。 3. 专业设置的课程中的 60%以上的授课任务由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有中级以上职 称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 4. 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可聘请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 科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 5 年以上。 5. 每年至少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
·64·
四、专业教学设施
1. 本专业应配备电工基础与测量、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室和电能计量、继电 保护、安全用电专业实验室。 2. 各实验室主要实验设备见附件。 3. 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 90%以上。 4. 具有专业教学所需的挂图、教具、视听教材等,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 总数不低于 10 册/生。 5. 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放像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备有相应的 专业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
五、实训、实习以及实施产教结合场所
有相对固定的实训基地、实习单位和实施产教结合的场所,能完成教学需要的所有实训、 实习项目,能满足结合专业教学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六、教 学 文 件
1. 有市(地)及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认可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有完整 的实施性教学方案、教学基本要求、实验和实习基本要求等。 2. 有完善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 实验室及实验设备配置 附件:
1. 电工基础与测量实验(10 组) (1) 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万能表,单臂电桥,双臂电桥,万能电桥,兆欧表。 (2) 自耦调压器,滑线变阻器,三相负载箱,日光灯,电容箱,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电流表,单相瓦特 表,相位表,电度表,电感线圈,铁心线圈 (3)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2. 电子实验(10 组) (1) ZH – 12 型通用电学实验台。 (2) DA – 16 型晶体管毫伏表。 (3) 双踪示波器。 (4) 数字万能表。 (5) 投影设备一套。 (6) ZH – 12 型设备配套元器件。 3. 电机与拖动实验(5 组)
·65·
(1) 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 (2) 单相调压器、三相自耦调压器。 (3) 交流电机实验台。 (4) 笼型异步电动机。 (5)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6) 直流电动机。 (7) 可控硅电源。 (8)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转速表等仪表,交流接触器、Y/△起动器、自耦降压起动器、变阻器。 4. 电能计量实验(4 组) (1) 电子式三相电能表校验台,互感器校验仪,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互感器现场校验仪各一套。 (2) 钳形表,相位表,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三相四线无功 电能表,单相电能表,电能表检修工具。 (3) 计量柜,模拟可调电源,标准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各一个。 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4 组) (1) 单相交流电流表,电秒表,滑动变阻器,单相交流电压表,三相移相器,单相相位表,单相调压器。 (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重合闸继电器,万能表。 6. 安全用电实验(2 组) (1) 兆欧表,秒表,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高压硅堆,静电电压表,直流微安表,稳压电容器,电力 电缆,操作箱,西林电桥,标准电容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保护水电阻。 (2)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电流脉冲型漏电保护器,电动机,灭火器,模拟人。
·66·
附录
中等职业学校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研究与开发报告
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职成司研究确定了 , 《面向 21 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 建设规划》的首批研究开发项目,组织对 83 个重点建设专业进行“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与 开发。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被列为首批研究与开发项目,电力职业教育教 学指导委员会十分重视该项工作, 1999 年 12 月电力行指委工作会议上组建了以成都水力发 在 电学校牵头的项目研究开发组,并对具体研究开发工作提出了原则意见,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 部署。 本课题的研究是电力行业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它 将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专业设置的规范、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等方面有较大 的突破,对推动中等职业学校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
本次研究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 在开发过程中,要深入研究 21 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在第一线工作的中初 级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 ·67·
三、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 明确课题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21 世纪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 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 不仅需要高 层次的创新人才,也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 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必须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次课 题组开发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 养模式、教学制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必须有大的突破,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课题开发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科学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是本课题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 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 是本课题研究开发的 原则和依据。加拿大 CBE 模式、电力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热动、电运两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 一些做法及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开发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要面对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 展的现状,避开与大专和高职的交叉。要根据学生入口的实际水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符合实际的定位,即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 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 研究开发的步骤 1. 调查本专业的设置情况、教学现状,找出问题,提出改革重点和措施。 2. 为了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应根据实际调查和新专业目录确定的专业覆盖岗位,对各 岗位进行能力分解,再对分解出来的专项能力进行知识技能结构分解,从而得出本专业的综合 能力分解表及各专项能力的知识技能分解表。以此作为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界定的依据。 3. 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综合能力分解表及各专项能力的知识技能分解表进行课程体系的 开发,得出课程设置表和各门课程的结构表,努力克服学科本位弊端。 4. 制定课程设置。 5. 制定专业设置标准。 ·68·
四、专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我们采取了以点代面的方法进行专业现状调查。我们向华东、 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电力学校发出函调表格,请他们代为调查,内容包括 各地区、各专业设置情况、教学现状、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情况,各专门化岗位设置、人员素质 及需求情况等。 各学校十分重视和支持这一工作, 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 按要求填写了调查表, 并陆续寄回课题组。西南地区的调查由成都水电校进行。 由于调查地区覆盖了我国绝大部分 地区,调查结果具有普遍代表性。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如下综合分析。 (一) 专业设置情况 新设置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以前它是以用电管理、工业企业电气化、 农村电气化、企业供电等专业形式,分散在各类型的工科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某一专业的工 作范围基本上就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类型企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各地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 比如 20 世纪 80 年代期间用电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 各地区的电力学校纷纷开办此专业,但 90 年代以来人才需求量逐年减少,招生规模随之逐年 减小,现在大部分地区已停止招生,改办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其他专业,如工厂供电、农村供电 等。但有的学校由于开办新专业时缺乏必要的调查论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计划 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需要进行规范。各地区今后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各不 相同,对教育的需求也不相同,有的地区随着供用电部门新技术的应用及经营观念的改变,对 职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职工培训量大,急需合适的培训计划和教材。总之,社会和经济是 发展的,产业结构也要随之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是必然的,设置只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 一类型企业的单一专业的办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变化的人才市场的需要了,所以设置适应人 才需求变化及各种教学需求的大口径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二) 专业教学现状 专业的教学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1. 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以前分散设置的各专业学制普遍为 4 年,过长而无弹性,培养目 标强调与技工、 职高的区别, 而教育内容与专科和高职又有较多交叉, 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特色, 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2. 专业划分过细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知识技能面向单一、就业面窄,不能适应人才需求变 化和职业变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大口径专业的要求。 3. 有的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内容繁杂深奥,有的内容陈旧、观念落后,不能反 映当今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 4. 在教学组织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上岗过渡 时间长,就业竞争能力差。 5. 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 6. 文化基础课时普遍安排过少,课程安排刻板,基本没开设选修课,不利于学生全面素 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制约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69·
(三) 本课题重点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专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确定了本次研 究开发的重点: 1. 把以前分散设置的各专业,合并设计为宽基础、大口径、小方向的新型供用电技术专 业。拓宽专业面向,扩大业务范围,以满足社会需求和职业分化及变化的要求。 2. 对分散在各小专业的课程进行整合改革,建立适应新的大口径专业和人才培养规格的 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克服学科本位体系的弊端,坚持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 原则。 3. 放宽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以满足受教育者不同的职业教育需求。 4. 改革单一课程设置为模块式课程设置,便于宽基础、大口径、小方向专业的操作及多 种形式办学的操作,为在职、下岗、转岗职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5. 规范专业设置。
五、研究开发过程
(一) 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分解及各专项能力知识技能分解 这一阶段工作是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是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设置制定的依据,是教学指 导方案职业性和实践的保证,也是工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的一个阶段。 此项工作的前提是确定专业覆盖的工作范围及岗位。根据先期的调研和新专业目录的要 求, 我们认定本专业各专门化的毕业生, 应具备在大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基本能力, 以及选定专门化直接上岗的能力。与其他几个专门化相比,供电企业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差 很大, 所以本专业的工作范围实际就分成四个小方向, 从而确定了本专业的工作范围及岗位为: 供电企业中的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电能表修校等。 一般工矿企业中的配电所(室)运行,配电设备维修,车间维修电工。 城镇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宾馆、住宅小区的供配电室运行及配电设备维修,一般维修电 工。 农电所(电管站)地方电力部门中的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电能表修校,装表接电,配 电室运行,配电设备维修,农村配电线路的施工、运行、维修,农村电工等。 前提确定以后,我们开始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分解及专项能力分解,这项工作我们借鉴了华 中电管局课程体系专题研究组的一些做法, 由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专家和学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 教师共同开发,以前者为主。我们首先选择各专门化方向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将企业中经验 丰富、技术全面的专家和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四个开发小组,即由成都青羊供电局高工万 孝云、成都无缝钢管厂动力分厂高工杨秀平、成都国泰物业管理公司工程师罗光宏、成都青羊 供电局主管农电的业务班长黄丹文分别和成都水电校教师组成供电企业、 工矿企业、 城镇、 农 村供用电四个专门化方向的开发小组。 接下来的工作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所设专业进行工作分析,所谓工作分析就是对 所设专业的工作岗位进行任务分解,把各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即工作内容填写在相对应的 ·70·
表中,即为专业综合能力分解表。第二阶段为任务分析,即对每项任务(或称专项能力)进行知 识和技能分解。把要完成该项任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别填写在表格中,即为专项能力知识技 能分解表。 在此之后,由课题组制作各专门化的综合能力分解表和各专项能力的知识技能分解表。由 企业专家先填写以上两种表格,教师下到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写出第一稿。再将第一稿发到车 间班组,请工人和技术人员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返回各小组修改成第二稿。之后在成都水电校 召开了供用电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邀请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营销部、成都电 业局、青羊供电局、成都无缝钢管厂、岷山饭店、成都国泰物业管理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等单位的各专门化方面的专家, 和开发小组的人员等一起对各专门化的能力分解表逐条进行讨 论、审查,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会后各小组又进行修改,完成了第三稿。 第三稿完成后由课题组对各专门化的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归类。把综合能力归成了 两类,一类是大专业所覆盖的所有工作岗位必需的基本能力,称专业基本综合能力。第二类是 各专门化特殊的能力,称专门化专用能力。作出了供用电技术专业综合能力分解表和各专项能 力知识技能分解表,以此作为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界定及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 (二) 课程体系开发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充分借鉴加拿 大 CBE 模式和国内先进开发经验。课程体系开发的依据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 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及综合职业能力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遵循教学规律。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 为本位。第二,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第三,要便于宽基础、大口径小专门化的操作。 第四,要体现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对各专项能力分解出来的知识条目和技能条目进行教学分析, 按一定规 律将有相互关联、内在联系的知识和技能条目组合在一起,设计出一门课程。这样的若干组合 就可设计出若干门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并不完全按照以上方法生搬硬套,而是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尽量 避免重复和交叉,并且要便于课程设置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尽量将各专门化都需要的知识技 能条目归并在一起,设置专业共用课,即将某两三个专门化都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并在一起设置 共用课,按各专门化不能合并的特殊要求设置各专门化的专业课。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知识技 能学习及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按教育部要求和专业需要设置,结合专业特点和全面素质培养的 要求设置选修课,这样就构成了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力求模块化,例如经大力度整合改革开发出的用电管理课程,就把立足点从供电 企业扩展到各专门化,并采用模块式结构;再如电能计量,也分为模块 I (讲结构、原理、作用、 接线)、模块 II (讲检定、调整、错误接线检查、退补电量计算),不同的专门化要求不同,学 时不同,模块组合也不同;其他如配电线路实用技术等均采用了模块式结构。 在教学内容上克服了学科本位的弊端,专业课程完全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简化了深奥的 理论推导,复杂计算,着重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内容要反映当代的新知识,新技术,比如微 机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变配电所二次部分中微机保护、计算机监控方面的内容,电力拖动控 制中的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及变频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71·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尽量采用讲授、练习、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如供用电设备与 电器检修、电能计量与电能计量实习、配电线路实用技术与外线安装、动力与照明实用技术以 及内线安装等课程,都可在一体化教室边讲、边练、边操作。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 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要求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仿真、录像等。 (三) 制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素质、职业能 力、就业范围、转岗适应能力等。课程设置的制定必须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 养为主线,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要便于宽基础、大口径小方向专业及多种形 式办学的操作,要为构建人才立交桥打下基础。 我们打破了单一的课程设置框框,采用模块式课程设置,分两个模块,即基本模块和各专 门化模块。通过前两年的文化基础课、主干课及一般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大专业 各岗位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最后一年专门化专业课的学习和分专门化方向的综合实习,突 出了职业的定向性和针对性。学生毕业时即可直接在选定专门化方向的岗位上岗,在大专业的 各岗位上又有很强的转岗适应能力。 对于课程设置,我们在进行模块式改革的同时,制定出了学分制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进 行弹性学制的操作,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有的课程还可以通过自学或远程教 学手段学习,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教育需求。 在课程设置最后一学期的综合实习中, 学校要会同职业等级鉴定机构为学生安排资格或职 业等级的考试,学生在取得某种资格证书或职业等级证书后,就可直接上岗,大大增强了毕业 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为突出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并设置了一定的选修课,有利于人才立交桥的构建。
六、研 究 成 果
这次课题开发任务重、时间紧,经过半年多的艰辛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研究成果凝聚 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参与开发的职业技术专家们的心血。 研究成果包括:专业现状分析、专业综合能力分解表和专项能力知识技能分解表、课程设 置表和课程结构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标准。 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特点及重大突破: 1. 将原来分散设置、面向单一的几个小专业,合并设计为宽基础、大口径的新专业,学 校按大专业招生,学生学习两年后,根据个人愿望、条件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再确定专门化,专 业有四个小方向,拓宽了专业业务范围,避免了学生过早确定专业方向,保证了学校专业设置 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解决了面向单一的小方向专业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 需要,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变化需要的问题。专门化方向相对稳定又能灵活设置,可充分发挥学 校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大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对原来分散于各小方向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大力度的整合改革,以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 ·72·
要求和宽基础、 大口径新专业所覆盖岗位的综合能力分解表和专项能力知识技能分解表作为课 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界定依据, 建立了新专业的课程体系, 其中主干课 9 门, 一般专业课 7 门, 各专门化专业课程 10 门,文化基础课 6 门,选修课 16 门。 新的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始终突出了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克服了对文化基础课认识的偏差和对选修课的忽视,紧扣人才培 养目标的要求,精选了 6 门必修文化基础课和 16 门选修课,为构建人才立交桥打下基础。经 大力度整合改革开发出的专业课克服了学科本位体系的弊端,突出了职业性和实践性,内容上 紧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深入浅出,并力求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 新观念,具有一定前瞻性。 在课程结构上,力求模块化,便于大口径专业的操作。 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讲、练、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 操作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手段上注重效果,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3. 对教学制度进行创新改革,转变观念,增强职业教育的服务意识,放宽招生年龄限制, 可以实行学分制,为将固定学制改为 2~5 年的弹性学制提供可能性。允许基础好的学生提前 毕业,允许经济困难的学生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需求,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 4. 将单一的课程设置改革为模块式课程设置。模块式课程设置设计精巧,可操作性强, 便于大口径小方向专业操作,也便于进行职业培训,为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以及 学生根据个人愿望和条件及人才需求情况决定专业方向提供了方便。 5. 在教学组织上注重实践环节,体现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精神。学生通过 学习考试合格(修满学分)可取得学校毕业证书。通过学校的理论学习、平时实习及最后一期定 向性、针对性很强的综合实习,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等级证书,可直接上岗,增强了毕 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有利于学校进行多种形式办学,为在职职工、下岗、转岗职工提供教育和 培训机会,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任务重、时间紧和水平有限,研究开发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73·
后
记
中等职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 出的“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 的一项重要成果。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工作, 是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教育部职 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组织下,由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承担,一些地方教育行 政部门和教研机构、用人单位、有关学校参与了方案的开发和审订工作。林东、黄幼莹同志担 任本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组负责人,罗建华、裴熹伟、左能、羊本勇、周敏、刘景峰、 李俊、崔海文、刘庆恒、马安仁、姜侦报等同志参加了课程设置、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设置标准的调研和起草工作。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崔红珊、唐以志、李璞、刘 启娴同志承担了本方案的整理加工工作。 根据《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教育部在“ 面向 21 世 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 专项经费中对本方案的开发提供了资助,相关单位提供 了配套经费。 值此方案出版之际, 我们对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 各项目承担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本方案开发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 者
2001 年 8 月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