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种野生蘑菇好看却有毒!快告诉身边人!莫让悲剧再发生!2015-07-16 中国永嘉
夏秋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季,也是食用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近日永嘉桥下镇村民一家六口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让大家对食用野生蘑菇提高了警惕。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野生蘑菇的图片及特性,为大家作一次科普吧!
玫耳是腐生的,即透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养份。一般被列为食用性未明或不适宜食用。它们会在菩提树、枫树或榆树等硬木上生长。玫耳喜欢定期泛滥及较少阳光的环境。
俗称“精灵的梧桐”,是蘑菇的一种,毒性未知。它颜色鲜丽但是并不发光,未成熟幼苗时期时呈现蓝色。传说吃下后眼睛可以变成蓝色。
为典型的毒菇,是一种含有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鹅膏菌属之一。有一个大的白色菌褶、白色斑点,通常是深红色的菇类,是最广为认识的蕈类,并且在大众文化中广泛出现。
中毒症状:症状可以是有变化的,从恶心、痉挛,到倦睡、胆碱激素危机类症状(低血压、流汗与唾液过多分泌)、视觉和听觉的扭曲、情绪改变、兴奋、弛缓、协调失能和眩晕都有。
特质:毒蝇伞的毒性有效成分属于水溶性,只要将毒蝇伞加水煮沸,并且把煮过的水丢弃,就可以部分解毒。然而,把毒蝇伞干燥,会增加毒性。
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真菌。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由于夜晚时荧光蕈的样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称为绿色陆地水母。可能有毒,不可食用。
此种在四川南部地区群众视为毒菌,反应有中毒情况。另外,与松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此蘑菇极毒。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
中毒症状:主要对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极为严重。患者多以肝功能衰竭致死。死亡率高达90%,甚至100%。
其发病过程一般可分为6个时期:
①潜伏期可长达6-24(48)小时;
②胃肠炎期,即有胃肠症状表现;
③胃肠炎症状过后似恢复正常,为假愈期;
④在假愈期实为毒素破坏内脏器官开始为内脏损坏期;
⑤进入精神症状期后,往往会出现肝昏迷引起死亡。
轻者可进入恢复期,一般10-20天后恢复正常。
若及时判定为含此类毒素的菌中毒,应对患者尽快做好以保肝解毒为主的抢救治疗措施。
(此蘑菇即为桥下镇村民一家六口误食的毒蘑菇)
可能是被倒下的树枝、树干、有时是水果上发现的被子植物。 有毒,不可食用。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中毒症状: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症。如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面部肌肉抽搐或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死亡。一般发病快,病程短。一般经及时催吐、对症治疗,即能很快痊愈。
不可食用,但它是否有毒依然还存有争议。

10
鹿花菌
食用未处理的鹿花菌可以致命,中毒的征状包括在食用后几小时出现呕吐及腹泻,接着是头昏、昏睡及头痛。严重的可以导致谵妄及昏迷,5-7日后可能会死亡。但在斯堪地那维亚、东欧及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鹿花菌是一种著名的美食。一般在处理鹿花菌时会将之煮成半熟,处理后的鹿花菌可以作为西式蛋饼或汤的材料,或是可以嫩煎来吃。
死亡帽
为一种剧毒的担子类真菌,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千万不要将可食用的蘑菇种类同死亡帽混淆,后者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蕈碱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毫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此种蘑菇有毒,含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引起胃肠炎或产生四肢末端剧烈疼痛,流汗、吐唾液、流泪发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瞳孔缩小、眼花、视力弱及模糊不清等病症,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潜伏期30分钟至2小时,12-24小时后恢复正常。
夏秋季在松林或阔叶林地上群生或散生。此菌在四川等地被群众晒干,煮洗后食用。但在不少地区往往食后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病症,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精神错乱、昏睡、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一般发病快,初期及时催吐可减轻病症。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毒,不可食用。
有些植物美丽却有毒,有些只可远观不可近玩,有些亦毒亦药全在一念之间……
奉劝各位朋友还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误食中毒。也请你把文章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要再让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