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 守静笃 守 靜
守 静
文/潇湘
“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万事随缘,你来,你便来;你去,你便去。我仍然端坐如禅,安详静宁。任浮云舒卷,岁月如歌。人生说到底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聚散,缘来缘去,皆有定数。花开花落去,燕去燕归来,守着一窗静寂,独自清欢着。
守静,守着心中静寂的山水。青山不语,兀自巍峨;碧泓无波,静水流深。任清风往来,拂我襟怀,神清气朗,灵思飘飞。觉光阴之迅驰,假大块以文章。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浅斟漫弹,叹浮生若梦,岁月婆娑。念天地之悠,前不见古人,后不闻来者。
守静,守着一窗幽卷清墨。拈一枝竹笔,染尽胸中颜色。浓浓淡淡,都是岁月的歌。灼灼风华,不言寂寞,清水洗心,都只为心中的清梦,梦里圣洁的山河。持一卷古韵,吟归去来兮,与花月对酌,飘飘兮沐风,茕茕兮临波,在唐风宋雨中归隐,只愿,化为那幽婉的清词一阕。
守静,守着一颗心的清澈。心如水晶,虽微,却映得见万事万物,天地岁月。“我有尘心一颗,久被尘关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在静中自省,拂去纤纤心尘,时刻保持心的澄明,不为物欲所染,不为浮华所迷,自会心如明月,清风自来。
守静,要守着一份清远的孤独。在孤独中求索,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你会发现,精神追求才是最可贵的。在这样的追求中,你的灵魂才会安宁,才会有长久愉悦感和满足感。也许我们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我们灵魂真正的故乡,才能安然的栖息。这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
岁月这条路,幽深而漫长,但愿我们都能有一颗守静之心,参透人生的奥秘,领悟生命的真谛,一步一步的,走向我们灵魂的故乡。从此,岁月静好,寂然欢喜。
更多阅读
接命法(南怀瑾老师传授 - 朱穗生整理) 广东省朱穗生2016
接命法补亏法 (又名接命法) (南怀瑾老师传授 - 朱穗生整理) 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而道家此法似乎较密宗及瑜伽术更为完备。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接命法。预备与姿势:练习本功法时,可采用坐、
慧空居士论《无为功法》 慧安居士
《无为功法》概述————慧空居士答疑录无为,在生活中就是顺其自然,不落边间,做人做事不偏不倚,公正无私,不强求;在练功时就是松空静,以达到虚静空定状态,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在此状态下,先天一气自然来,待真气充足时,自会循周天经络运
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经典语录 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
你没有把中国这种魂魄文化、精神文化长生的文化,死而不亡的文化掌握了,你的企业很难常青。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他说时间像水一样不停的流通,但是人都被功名利禄迷惑了眼睛,没有人追求道德、真理,也没有人追求解脱。 “修之以
致京极幼子_WS萧 父亲不慎摔倒压死幼子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吴菲 引言:“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马未都解释道:“就是说万物都在生长,我看着你轮回。境界很高。” 盛世兴收藏,马未都当然“时尚”。“大概这几年传统文化成了件时髦的事。”对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