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
绝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伴随着牙龈萎缩的症状,调查发现,在45岁以上的人群,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现象,而牙龈萎缩,也一向被口腔医学界视为不可逆转的生理退化现象。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遗传、环境、食物安全方面因素的影响,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有逐年低龄化趋势,据最新的研究发现,由于成年人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或停止,会导致口腔及牙龈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出现严重障碍,从而带来口腔和牙龈严重的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反应在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大大提前的现实,这也是尽管人们对于刷牙等口腔清洁重视之后,牙龈萎缩仍旧日趋呈现低龄化的根本原因。
牙龈萎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保护牙齿及龈下牙周组织的天然屏障被打开,导致口腔内各种食物残留及污垢,得以越过健康牙龈的保护而侵入龈下,在这种常规刷牙无法清洁到的口腔卫生“死角”,长时间地累积形成牙石。
牙石是龈下各种牙周有害病菌滋生比不可少的“载体”,由于牙龈萎缩,而令厌氧菌在龈下得以滋生、扩散,长期侵袭着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健康;同时如前面所说的由于牙龈的营养不良,此消彼长之下,进而导致成年人口腔抵抗疾病侵害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大幅衰退的结果,从而引发各种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症状。
这些炎症当中,尤其是牙周疾病,在传统治疗手段之下难以完全治愈的无奈,正是由于牙周疾病可以不断复发的特征,又进一步危害牙龈健康,回过头更加剧了牙龈萎缩的退化,从而造成牙齿松动而提前脱落、缺失,也使牙周病成为了导致牙齿“非健康”疾病的主要根源。
各种炎症引发的牙痛给患者带来的痛楚自不必说,由于每颗患病牙齿,本身都是一个不断生产、复制大量病菌病毒的温床,每天都在通过血液向全身传播,进而侵害整个身体健康,在这个时候,传统的口腔牙病治疗方法,不得不采取破坏性的拔牙疗法(包括拔牙、镶牙、根管治疗等),来阻止口腔疾病恶化对身体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然而,这种“亡羊补牢”式的破坏性的疗法,却是以牺牲牙齿为代价的。
因此,如何从及时发现口腔牙齿的“亚健康”状态开始,如何及时对各种口腔牙齿疾病隐患进行预防及康复护理,才是从根本上杜绝牙周炎,避免口腔牙齿状态向“非健康”恶化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