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阎锡山抗战期间与日军谈判,有汉奸之嫌,那么阎锡山真是汉奸吗?他内心究竟是怎么样想的呢?这个问题让以下历史事实来回答。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aIhUaU.COm)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
民国时期,阎锡山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
阎锡山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1940年,秉信“存在主义”的阎锡山派亲信赵承绶与日军在白壁关谈判,经过几轮谈判,1941年8月11日,赵与日军签定《汾阳协定》(据阎锡山秘书原馥庭回忆:表面是阎先生在前面谈,其实是重庆的蒋委员长在幕后指挥,阎和日本人谈判期间,阎秘派民政厅长驻重庆直接与蒋介石办公室联络,而北大教授李跃乾认为,《汾阳协定》只是一个缓兵之计,阎锡山从未打算向日军真的履行该协定)1942年5月6日,日军为了早日从山西抽调兵力侵略东南亚,催促阎锡山执行双方之前签定的《汾阳协定》,双方决定在山西吉县安平村展开谈判,阎锡山临行前嘱咐随身参谋:“你带上手枪,如果发现日本人在谈判时强迫我,你就开枪打死我,我决不能失掉我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