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使用注意 作业保养 闲置保管
[中图分类号] S2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96-02
联合收割机是农田收割的主要机械,结构复杂、投资较大、工作时间短、存放时间长,因此联合收割机的保养和维修,对延长使用寿命是很重要的,保养好的收割机在工作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作业损失。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将其使用与保养技术总结如下。
1 使用主要事项
任何机器,其使用寿命长短、故障率高低、是否安全可靠等,除了机器本身制造质量外,跟机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情况也有很大关系。
1.1 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因为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尽管机器质量很好,但如果没有弄懂内部结构及使用方法之前,就凭经验随便使用,不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机器就很容易出现不该有的故障。
1.2 机器操作者上岗前一定要经过生产厂家、经销商或有关部门的正规培训。如果对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不清楚,就很难使用好联合收割机,因此在机器使用前一定要参加有关联合收割机的操作培训,并取得驾驶执照。
1.3 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是为了保护操作者及其相关人员的安全所设置的,因此机器运转或工作时不能拆卸,如果维修时已经拆卸下来,机器运转或工作前一定要重新安装上。另外在机器作业时,一定要按照相关安全警示标志的要求执行,以免出现意外。
1.4 因被收获的作物条件差别很大,所以使用联合收割机过程中,应针对作物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机器的各个相关机构,以保证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
1.5 多数情况下,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和整机参数从设计上是协调的,不能随意改动或改装。如提高发动机转速、提高粮箱高度等等,这样做不但作业性能不能保证,还会加速机器的磨损和损坏。
1.6 要经常、及时地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如检查是否缺油、缺水、是否有松动现象、是否有开焊的地方、是否有异常声响等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和修理,不能让机器带病工作,否则容易出现大的故障或损坏。
2 田间作业各阶段保养
2.1 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前的保养工作
2.1.1 收割机发动之前,首先检查动力有没有机油,柴油、水,再检查电瓶是否充足电,查看线路是否良好,按照说明书要求加满油、水,充好电,再检查皮带及其链条的松紧程度,必要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调整。
2.1.2 割台部分要注意切割器、动刀杆头联接螺栓是否松动,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易磨损地方要按规定添加润滑油。
2.1.3 打开脱粒部分后盖,检查脱粒齿杆有没有磨损过度,搅龙是否有异物堵塞,筛网是否破损,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清理、维修。
2.1.4 底盘检查时,首先用千斤顶支起车身,查看履带的松紧程度,用手摆动驱动轮等轮子,看间隙是否过大,必要时按说明书进行调整、维修,各个润滑部分要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润滑。
做好以上工作后,可以进行原地发动,无负荷运转2~5分钟,收割机在运行过程中无异常,即可进行田间作业,如有异常,应立即关闭发动机,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理,一直到可以正常运转使用为止。
2.2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中的保养工作
2.2.1 各磨损部位按说明书规定要求进行润滑,特别是切割器动刀与定刀处,应2~3小时添加一次润滑油。
2.2.2 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应立即关闭发动机,检查出现异常的地方,堵塞的地方要及时清理,破损的地方及时更换,不能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继续蛮干,引起其他好的零部件发生破损。
2.2.3 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油、水是否符合要求,不足时应及时添加。
2.3 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后的保养工作
2.3.1 卸下全部三角胶带,擦干净后,系上标签,挂在机库内墙壁上,卸下链条,放入柴油中清洗干净,涂上机油或黄油,存放在通风干燥处。
2.3.2 向各传动轴承加注黄油,对摩擦部位,如拨禾轮、搅龙伸缩杆套,张紧螺杆等,要涂上机油或黄油,防止锈蚀,对生锈的外露件和油漆已磨掉的地方要除锈后重新涂油漆。
2.3.3 卸下蓄电瓶,单独存放,保存的方法如干存法,将蓄电瓶完全放电,倒出电解液后用蒸镏水多次冲洗,直到水无酸性为止,倒出水后,晾干拧紧孔盖,密封通气孔,可长期存放。
2.3.4 用木头或砖块将联合收割机垫起,使履带离开地面,把割台、拨禾轮降到最低位置,平稳放置在垫木上。
2.3.5 将机器内外的泥土、碎秸杆、籽粒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开进机库。
2.3.6 全面检查机器上易磨损件。如搅龙伸缩杆套、动刀片与定刀片等,发现过度磨损、变形、损坏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2.3.7 将发动机水箱放水开关打开,放净水,向气缸内注入适量清洁机油,并转动飞轮数圈。
3 技术保养措施
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对象是泥、水和作物,面临暴晒、 雨淋的恶劣作业条件,客观上由于泥、水、尘的长期渗入造成了对机具技术状态的破坏,技术保养是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恢复机具的技术状态,延缓磨损,增加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3.1 每日技术保养
每日技术保养又分为班前、班中和班后保养,其中班前、班中保养着重于检查润滑和必要的调整,而班后保养着重于保证机器的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准备新一天的工作。
3.1.1 班前保养的主要内容;检查油箱、水箱的油水的存量,不足时给于补充。按机器铭牌所示润滑点加注润滑油,对各传动带,链的张紧情况予以检查,并进行适度张紧。 3.1.2 班中保养一般在作�I4小时左右,利用中午休息时作重点工作部件的检查,清除缠草和杂草,对各轴承的发热情况予以关注,重要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3.1.3 班后保养是在结束一天的收割作业,各工作部件连续负载8小时左右,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
(1)检查各工作部件的紧固情况,各轴承位的正常位置,对松动件应加以紧固。
(2)对已严重磨损的三角带和链节要进行更换。
(3)清理机器上各工作部件上的颖壳、碎草禾衣、泥土等附着物。如切割器上的残草、割刀驱动偏心轮轴的缠草,散热器上的尘埃,筛面上的残余,滚筒凹板两侧壁间隙中的残茎杆、驱动轮、支重轮及轴附着的泥等均应完全清除。
(4)对液压升降系统进行油箱油位,管路的渗漏情况、密封情况的检查和确认。
(5)清理空气滤清器的保护网和滤芯,必要时应进行清洗,待干后浸机油装回。
(6)检查变速箱、燃油泵,及时添加机油,疏通燃油箱盖通气孔,清洗燃油滤清器。
(7)对操纵杆操纵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予以仔细的检查,对刹车和左右制动状态进行鉴定。
(8)全面按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3.2 季节性技术保养
每年夏、秋两个收割期完成后,必须对联合收割机进行入库前的季节性保养,否则不准入库,季节性保养应遵循如下程序;
3.2.1 彻底清除机器上的泥、草、尘等附着物,排净水平和垂直搅龙、粮箱及中间输送装置上下交接口处的残留籽粒。
3.2.2 放松全部传送带、链及弹簧、履带张紧放松。并对链和弹簧加润滑油封好,皮带需用肥皂水洗净后,擦干存放。
3.2.3 清洗干净的切割器、链轮均要涂防锈油防止锈蚀。
3.2.4 检查各工作部件的零部件的损坏情况,并视情况予以修理或更换。
3.2.5 对各球面轴承可拆下轴承,从外圆小孔加注润滑脂。
3.2.6 对各滤清器进行清洗,包括散热器片。检查变速箱机油,液压油箱,视状态进行更换。
3.2.7 检查行走离合器及主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视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换。

3.2.8 拆除蓄电池电源线,倒出电池液,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电瓶和锌片,并待干后,封口。
3.2.9 对各运动部件进行充分的润滑。
3.3 保管
联合收割机每年纯作业时间约2个月,除此之外,有10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停放保管,保管的好坏,直接关系机器的技术状态是否下降,使用性能是否下降,因此,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必须重视保管。
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板金结构件,容易变形和锈蚀。应选择通风、干燥的室内存放,履带不得与汽油、机油等物接触,禁止露天摆放,并遵守如下规程:
3.3.1 入库保管之前必须完成收割季节后的保养。
3.3.2 割台放到最低位置并在其下垫木架空,履带放松后最好在下面垫两块木板。
3.3.3 放松全部传动皮带和链轮、弹簧。
3.3.4 卸下蓄电池。
3.3.5 在保管过程中每月对液压操纵伐和分配伐在每个工作位置上扳动15次,转动发动机曲轴几圈,使活塞、气缸等重新得到润滑。
3.3.6 在切割器和链轮涂防蚀油。
3.3.7 加盖蓬布,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