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指向表达的阅读思辨课
——何捷老师《晏子使楚》赏析
何捷老师的课一向灵动、睿智,匠心独具,既扎扎实实,又情趣盎然。他执教的《晏子使楚》在保持这种特色的前提下,又有了新的发展。整节课在聚焦语言,指向表达的同时充满了浓郁的思辨情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一场生动的理性阅读、对话式的阅读、批判性阅读、建构性的阅读。可以说这是一节典型的指向表达的阅读思辨课。具体说,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节课的教学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指向表达。教者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语言(尤其是对话),通过精读、细品,体会、把握文本语言之特点——精准妥帖,让学生在如何做到“精准妥帖”表达方面获得启迪,形成写作的知识储备,为日后表达能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教学指向在转化为教学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时,又呈现了三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切合文本自身的特点,符合编者的意图,做到了集中、准确、适切。因为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积累语言。从另一角度讲,学生表达上的笼统、虚泛也是常见的毛病,因而这种教学意图也是很吻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的精确,是这节课成功的前提。
其次,将教学目标转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何捷老师开课之前就在黑板上书写了“精准妥帖”几个大字,一开课即把学生阅读注意力引向这个目标;紧接出示单元导读,再一次提醒本课的阅读要聚焦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精准妥帖”的特点;然后出示学习目标:1﹒快速浏览,熟悉三个故事;2﹒关注对话,感受语言魅力。这样的转化与提示,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
再者,将教学目标细化——把学习课文“精准妥帖”表达特点这个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知识点。如,学习“开狗洞迎宾”部分,让学生明确“表达的精准就在运用的‘唯一’”,表达的效果就在于“言行合一”;学习“质疑齐国人才”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表达的魅力就在于‘礼尚往来’”;学习“取笑偷盗事件”,让学生感悟“语言的德性,得理要绕人,理直气要和”。在课的总结环节,除了展示三个故事品读的侧重点——“精准选用关联词、精细描写提示语、精确选用反问句”外,还通过梳理,让学生从每个故事重点不同,细节的描写也不相同这一现象中,清醒地认识到:“表达的实力就藏在每一个细节中”。
正是有了这些细化的表达知识,才使得“学习文本‘精准妥帖’表达的特点”这个总目标变得具体化,具有了可操作性,就易于落到实处,同时也使得整节课的效果有了可检测的标杆。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指向是表达,但是何老师很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方法的指导。
在课的结构方式上,何老师利用课文三个故事并列出现的编排特点,采用了“举一反三”式结构。教师引导学生精读第一个故事,总结学习方法——精读、细品、演说,然后将“精读”“细品”的阅读方法沿用至二三两个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何老师的“举一反三”并不是机械的、概念化的“反三”,而是灵活地取学习策略之精华,引导学生紧扣细节“精读”,从不同层面去“细品”,着力于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何老师用一个总问题:“你看到哪些不一样的细节?”贯之始终,使得学生的阅读着眼点十分明确。而在对每个故事的精读、细品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的切入点又是各不相同,同时运用了直接推论、预测、解释文本、评价鉴赏等阅读策略。
例如,教读“开狗洞迎宾”部分,何老师侧重于两点:一是对关联词“只有……才”的品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换词比较,让学生领略词语选用的“唯一性”,这样学生就对晏子说话时精确用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对“表达的精准就在运用的‘唯一’”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提示语中对晏子说话神态,通过演说,体会表达的效果就在于“言行合一”。
在赏读“质疑齐国人才”部分时,何老师在两处着力:其一,引导学生抓住三组对话中关于楚王与晏子说话神态的变化这个细节,通过有感情朗读、联接生活现象,理解“礼尚往来”,明白“表达的魅力就在于‘礼尚往来’”。其二,出示《晏子春秋》片段,让学生用课文语句解释说明“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三个词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在赏读“取笑偷盗事件”时,教学的角度、方法又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在让学生充分发表对“不一样的细节”的看法后,出示了两个问句:大王怎么不知道呢?还不是因为水土不服吗?一个陈述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的不同,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让学生发现差别,觉察表达之妙。紧接着讨论晏子为什么第三次不连续反问、咄咄逼人,还能以状声势?让学生从晏子说话语气的变化推测晏子的意图,理解人物形象。接着,何老师再次联结生活,展示周总理妙答外国记者的智慧对话,让学生在体会总理有礼有节、不亢不卑的同时,对“语言的德性,得理要绕人,理直气要和”留下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正是由于采用多种的阅读策略、方法指导,使得学生的精读、细品有了方法、策略的拐杖,理解就变得更为顺畅,对文本语言“精准妥帖”这一特点的感悟也就更为深刻,从而较好地达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语言与思维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源泉。正如方鸣先生所说:“语言活动的背后是思维活动。” 何老师这节课中充满了思辨的味道。
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用词的精确、用词的变化,实际上也就是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品质;而在体会晏子说话语气、说话分寸的把握,实际上也在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除此之外,教者还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思辨的环节,使得本课思辨的味道更为浓厚。比如,在课堂预热时,何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语境不同,词语感情色彩有变化”,就已经为本节课的思辨训练埋下伏笔。再如,课伊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之后,何老师出示三组问题:谁是好人or谁是坏人?谁聪明or谁愚蠢?谁胜利or谁失败?让学生快速回答自己的直觉。经过齐搭、个体答、再齐答三轮的问答,学生在不确定且富有变化的答案中,经受了辩证思维的挑战,他们已经朦胧或潜意识地感觉到要整体地看待事物、评价人物。这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有一定力度的思辨训练。借由这一训练,老师巧妙地引出“说不明道不清”的春秋话题,使得这节课又增添了一定的文化色彩,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更妙的是在全课即将结束之时,教者让学生课后联系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继续思考:晏子真的就那么厉害?真的可以靠语言解决一切问题?楚王后来为什么做出灭掉齐国的决定?等问题,以此说明“学不完的晏子,读不完的春秋”,最后引出课堂结语:“和晏子告别,和春秋相约。”这个设计,既呼应了开头有关“春秋”特点,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辨,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将学生的阅读视野从一篇课文引向一段历史。
综合课前的预热,课始的快速回答,课中的精读、细品,课终的再启发,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经历了一场颇有力度的思辨过程,他们在理解文本内容、认识人物形象的同时,初步学习了要全面、历史、客观地看待、评价事件与人物。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笔者以为,经由一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一段历史的关注,催生学生经久的深入思考,应该是教学的最大收获,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样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我为主,是站着读,是对话,而非跪着读。它有益于学生当下的生活,有益于鲜活的生命,有益于学生的人格发育和文化成长。
若说这节课的遗憾之处,笔者以为由于容量大,造成课堂必须以快节奏的方式进行,而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节学生静思的时间比较仓促,教师导的力度的加大。为此,笔者建议教者对教学环节进行一些整合,比如,观看微电影《智取威虎山》是否必要,可以再斟酌一下。
(福建省特级教师 陈宝铝)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
千课万人 语文在线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