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士 民国名士:蒋百里
蒋百里
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晚号澹宁,字百里,以字行。晚清浙江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人。谈到他的经历岂可是一个震撼可以言表。纵观近现代史恐怕没有机位如他那样拥有如此传奇的一身了。
自小就冠以“神童”美誉的蒋百里就心系国家社稷之安危,立志报效国家,中日甲午之战的颓败,深深地刺激了蒋百里。他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对于新思想的接受异禀于常人。因为天资聪明,学业优异,1901年,方县令、林知府、陈监院(陈仲恕)三人共同出资,送蒋百里东渡扶桑留学。1906年留学德国,随后,蒋百里被公派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将军(后为德国总统)下面的连长。1910年,他回国任京都禁卫军管带,在沈阳“以二品顶戴任用”。这一年,他不过28岁,在同龄人中却已锋芒毕露,声望无两。武昌起义后,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对于一个年轻的新派军人可谓是春风得意,对于上天赋予他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风华正茂的蒋百里获得了当时大权在握的袁世凯大总统的青睐;在1912年,年轻的蒋百里就担任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不久又担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熟知中国近代军史的人都应该知道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简称保定军校)的来头吧。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河北保定市区东风东路,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可谓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军事学府。1912年至1923年的十一个年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招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如果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可谓是中国近代史现代军人的摇篮和里程碑。
1911年,蒋百里在德国哈尔伯斯达特军营
袁世凯死后,蒋百里又获得黎元洪的信任,担任总统府顾问。五四运动爆发时,蒋百里正与梁启超等一起去欧洲考察。一年后回国正值国内提倡新文化,一时如风起云涌。蒋百里如鱼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去。梁启超深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决心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蒋百里积极参与,成了梁氏最得力的助手,号称智囊。蒋百里不仅出谋划策,更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战将。
早期的蒋百里在中国军事发展还严重不足的初期,将精力多投放于文化思想的宣传之中。蒋百里与胡适等人组织过新月社,并担任过吴佩孚部的总参谋长。1933年蒋百里赴日考察,对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的野心深感忧虑,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特意拟定了多种针对日寇的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以最高的警戒心态面对虎视眈眈的日寇。不久,蒋百里担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赴欧美等军事发达国家考察,回国之后大力倡议发展中国空军一面对突飞猛进的现代军事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这对于陆军出身的蒋百里而言难能可贵。1937年9月,他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8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实职由蒋介石担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是中国20世纪前半期著名的三大军事院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国民党中央军校)之一。1924年由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岛创建,故又名“黄埔军校”,1924年即招生三期,吸引大批立志投身革命的知识青年和国共两党党员报考军校,投身北伐革命。曾设步、炮、工、辎等科。1927年底随北伐成功定都南京的国民政府而迁往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往成都······这所军校在当时的作用无需我多讲了。此时的蒋百里在国共两党中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军事将领当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和校长。他的军事理论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军人,并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蒋百里几乎经历自清王朝覆灭后的所有领袖层面的人物,还包括具有改良思想或革命意志的人物。可谓是那一时代的最全面且权威的见证者。他历经了日本,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学习考察,对世界在那一时代的变幻莫测有一个相对全面的看法。所以他在《国防论》中并没有太看重日本当时的军事实力,而是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蒋百里,这个历任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陆军大学校长的军界泰斗,所具有的传奇故事颇多。谁能知道蒋家二公子蒋纬国曾经做过他的副官。
蒋百里与梁启超具有师生名分,政治观点上却相左,经常激烈争论。蒋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人的争论丝毫不影响感情,梁启超也是出名的豁达人。彼此间的情谊不是一般言语可以言表。
蒋百里与钱学森之父钱均夫同为林迪臣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就读深造,后与钱学森成为翁婿,钱学森迎娶的是蒋百里次女蒋英。
蒋百里与徐志摩为亲族,曾共同组织新月社。在徐志摩经济最为拮据的时候,蒋百里将自己在北京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帮其度过难关。1930年蒋百里受唐生智牵连入狱,徐志摩竟然扛上行李到南京陪蒋百里坐牢,一时天下轰动,新月社的名流纷纷效仿南下,一时“随百里先生坐牢”成了时髦的事情。
冯玉祥本是蒋百里将军好友故交,在军中办教育班,内容多是“孙子曰”、“岳飞曰”、“华盛顿曰”,其中竟然还有“蒋方震曰”,对将军的推崇可窥一斑。
蒋百里和蔡锷将军是同年秀才,又是同学,相交莫逆。蒋百里在《国防论》中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日后白崇禧、毛泽东等人的相关言论、理论均有百里的影子。相信这绝对不是巧合。
1936年,蒋百里与夫人左梅暨女儿蒋英(右一)、蒋和(左一)在德国参观柏林动物园时合影
话说“中国三杰”蒋百里,蔡锷,张孝淮三人势必引出一段传奇。
蒋百里毕业获奖的场面颇为传奇,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第一个名就是“蒋方震”。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获得,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学生。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得主就是后来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蔡锷。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一下--不幸的是第三名叫张孝淮,也是中国人。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增加的两个日本人是谁呢?一个名叫荒木贞夫(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此外,这一期里面的日本毕业生还包括: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皆惨败于蒋百里、蔡锷之手。从此以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蒋百里受了日本人这样的荣誉,谁知道百里将军的评价却是说了这样一段话,意指中国从日本学了两件东西最不可救药,一个是教育,一个是陆军……然后飘然到德国,以德意志国防军第七军营长的身份,继续考察军事去了。
不过这个传奇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了。首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建校于1874年,一直到旧11期才改制。第一期始于1890年,而蒋百里则是1904年入学,应该是第17期。蔡锷是1904年毕业回国,应该是16期,两个人不是同一期毕业生,也就不存在同期前两名的传说了。还有就是小矶国昭是从陆士第十二期毕业的,并且陆士优等生的赏赐品一开始是军用望远镜,后来换成了天皇御赐银表。只有陆大前六名毕业生才能获得天皇御赐军刀,就是所谓的军刀组。而进陆大需要陆士前20名的成绩和所在部队的推荐才有可能进入,外国人只能是旁听生,没有哪个中国学生是真的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这也是当时日本陆军最高学府特有的规定,纯洁大日本军官的血统,鄙视外军是其毕业生不可一世的最大特色。当年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都是陆大毕业的,和陆军士官学校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不可同日而语。居于这些线索,所为“中国三杰”的传闻自然不攻自破了。
蒋百里曾经自杀过一次,原因却非常之蹊跷。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灰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一身戎装,全副武装地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地对学员们说道:“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随后,蒋百里掏出手枪,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一枪。这一枪并没有让蒋百里生死毙命,可谓大难不死。却因与养病期间看护他的日本女子佐藤屋登相好结成伉俪,后者最终成为百里第二任妻子,改名蒋左梅。可谓因祸得福。
蒋百里家书
蒋百里此次自杀的缘由众说纷纭,有说是愤于军校学风浮躁,有说是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也有说是对中国当时军界、政界之绝望。总的来看是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的一种彻底失望。其实不论何种说法,都只能部分成立。蒋百里自杀,最大原因是他性格上的骄傲。自杀者往往是最骄傲者,懦夫不敢也不配自杀。如果蒋百里这一枪体现出一种军人为国用命的决心的话,那就未免有些书生意气,傲气使然。真正的军人的生命一定是赴死与战场,更何况是在那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年代。
谈到蒋百里在军事理论和文学上的造诣更有些匪夷所思。他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肃然起敬,作为职业军人,很难有此建树。蒋百里著书颇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国防论》。蒋百里在《国防论》的主要论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蒋百里并且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蒋百里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从蒋百里的《国防论》中可以看得出,他深谙中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经济军事格局,分析之下,不难看出蒋百里也认为:中国虽然疲弱,可是有着四万万不屈的民众和广袤的国土,就日本一国之力很难彻底征服。不能力敌,却可以做长久的斗争,以消耗敌人之国力和军力,获得最后的胜利。
蒋百里除了《国防论》等多部军事论著为世人所传导外,在其他领域也是造诣颇深,尤其是文化思想交流中。他力主引进西方先进的治军思想和政治优点,以取代当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的弊端。在蒋百里主编的《改造》杂志发刊,成为当时仅次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少数几家全国性刊物之一,影响深远。并著有《同一湖谈自治》、《联省自治制辨感》等著名实论。蒋百里也写了《我的社会主义讨论》、《社会主义怎样宣传?》等文章,更加引起梁启超、陈独秀等政治人士的密切关注。
蒋百里家的五朵金花(左一为蒋英)
1920年,蒋百里就海外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涉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发展精神。他指出:“文艺复兴,实为人类精神界之春雷。一震之下,万卉齐开。梁启超对此书评价极高,评论此书为“极有价值之作,述而有创作精神”。 蒋百里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共学社丛书》,从1920年9月到1935年7月,15年间,共出丛书16套、86种,是旧中国规模最大的学术文化丛书之一。蒋百里在文史方面亦有建树,写过《宋之外交》、《东方文化史与哲学史》、《主权阶级与辅助阶级》等,颇有独到见地。他在抗战初期写了许多文章,其中最出色的当推《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这篇文章剖析了日本经济,军事发展形势,极大地激励了四万万同胞的抗日斗志。就文学思想上的造诣,蒋百里可谓是功不可没,他的著作更多的涉及到新思想,对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激励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斗志和激情。
纵观蒋百里的一生,他一定是个奇人,但绝对不是军神。近年有舆论将他过度的拔高,所谓“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第一次日本军校第一名毕业,第二次提出对日持久战理论)的说法,更貌似一种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期,需要的是一个精神领袖,尤其是在军人当中。在某些层面蒋百里无疑是被神话了,原因就在于他不可思议的经历给了后续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务实而言,蒋百里对于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文化交流与思想的开拓是不可抹杀的。
就军功而言,蒋百里教育出许许多多卓越的军事将领,在日后抗击日寇输送了大批功勋卓著的人才。可是他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这不可谓不是蒋百里一生的缺憾。一位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将领不可能让所有人信服他的全部。他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只是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就当时的时弊而言,他不顾私情反过袁,支持过二次革命北伐。在大义面前到没有过多的缺失,至少在那个时代他的许多选择和立场是正确的。可是在忠义面前却令人费解。所以给蒋百里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蒋百里女儿蒋英(钱学森夫人)
我们看《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回忆他的文章,或者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都审慎地使用了“军事学家”一词。在“老虎总长”章士钊的挽诗里,甚至说他“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或许黄任之的挽联相对客气一点:“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
当时在日本军校期间共有四位中国学生,蒋百里,蔡锷,张孝淮等被称为“中国三杰”,日后也都成为非同一般的人物,尤其是在民国早期。三人生年差不多,却天妒英才,死的也都较早。蔡锷1916年死于日本,年仅34;张孝准1925年死于饮酒过量,年仅44;蒋百里死于1938年,享年56,是“三杰”中活得最长的。(另:同期共有四名中国留学生,另一人为许崇智,粤军名将。)
蒋百里将军的夫人,日本籍的左梅女士也是一位奇女,自22岁嫁给蒋百里将军就断绝了和日本的联系。抗战中她和中国女性一样为中国伤兵治疗裹创,不辞劳苦。将军去世后,在误解和怀疑中抚养五个子女,皆以中国文化传统为教育,不习日语一字,获得了中国人的普遍尊敬。
蒋百里与夫人左梅,及儿蒋昭、蒋雍、蒋华合影(1925年)
1938年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病逝后就地敛葬,1947年其好友陈仪等协助迁葬,起棺时竟然尸身不朽。其生前至交竺可桢大哭,曰:“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一时众人泣不成声···蒋百里将军遗骸火化后迁葬西湖。
且以黄炎培先生挽联告慰将军:
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嗟君历尽尘海风波,其才略至战时始显;
一个中国人,来写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后结晶文字,有光芒使敌胆为寒。
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更多阅读
介绍一下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岳母左梅 介绍一下钱学森
介绍一下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岳母左梅 将此文置顶,以纪念钱老逝世一周年钱学森的父亲叫钱家治,字均夫。钱学森夫人蒋英的父亲名方震,字百里,后以蒋百里的大名传世。蒋百里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
轻松一下:金庸、徐志摩、钱学森、琼瑶,蒋百里的亲戚关系
金庸、徐志摩、钱学森、琼瑶,蒋百里原来都是亲戚关系浙江海宁硖石与袁花两镇相距仅14公里。袁花查家非常富裕,有田地3600余亩,佃户百户之多,家中雇有不少男女佣仆,世代读书,到金庸应该十几二十几代了,家史上诗人不少,当官的就更多了。金庸
留日四同学---蒋百里、蔡锷、张孝淮、许崇智 许崇智
蒋百里:一个令日本陆军尴尬的中国将军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这位陆军上将、兵学泰斗同时还是徐志摩的密友,西方美术史专家,为兴登堡器重,用个副官都叫蒋纬国少尉,若是谈他的传奇,得用一本书来写。说起来,在
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二 民国著名的教育家
三、著述文才 蒋百里与蔡锷同庚,同为秀才,在日本留学期间一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遂结成生死之交。蔡锷是维新派领军人物,梁启超的弟子,那时梁启超在日本避难,由蔡锷介绍,蒋百里结识梁启
蒋百里 论持久战 蒙古煤矿争夺 神华陷持久战
持续了一年之久的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争夺战仍然没有落下帷幕。近日,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宣布,外资公司参与塔本陶勒盖(TavanTolgoi)煤田的开采问题,将于今年年末解决。 7月10日,记者就此联系蒙古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