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C,是我的冤家,大学毕业后我们每年都会见一面,wherever我在哪里。
他做通讯的,业内所有公司,朗讯,贝尔,阿尔卡特,爱立信做了个遍,德法瑞挪也晃了好几圈,现在刚刚换到华为做市场,也算脱离了技术的苦海。
我取笑他,说你真是验证了高数里面的一个词:ergodic,遍态历经性,你的下一站只能是中兴了。
他很认真说,是的,我觉得自己就快打通任督二脉了。刚到华为时很不适应,人家都是十几年兄弟,做什么一声招呼搞定,可是我谁都不认识。
但是慢慢聊开,突然发现,不管提到谁,不超过三个回合,我一定可以找出认识的人来。
因为通讯业界其实也不大,人员流动也很快,不是这家就是那家,很容易说到一起去。
人脉就像站街,只要你一直坚持在做,总会遇到熟客。
……
然后我问他,业界你做了这么多,有何评价?
他说,其实自从进了华为,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每天9点下班是常态。但是又不想还像以前在外企那样混日子,而且很多事你不跳槽实在是不好谈。虽然收入不见得增加多少,但华为那种奋发向上的势头,还是促使自己走向中年生活之前忍不住下了这个决定。这个你也应该懂的吧?
我懂的。老男人的理想,张江男的悲歌。
初同二十年聚会
很多同学几十年没见都会说,哎呀,你怎么一点都没变啊。
怎么可能?35岁,人到中年,笑起来一定有皱纹,坐5个小时一定会尿急。
不变永远都是相对的。
同学聚会对我的意义在于:相似的背景,大家都走了哪些路?对于哪些我不可能去走的路,会有哪些体会和经验。
人生再精彩,也只能一次。
所以通常的同学聚会,一定要有个成绩差但是当大款的,一定要有个出国的,一定要有对两小无猜但是劳燕分飞的,再狗血一点还要有个美丽校花一大排暗恋却从未表白的,以及当年互相打断一条腿现在抱头痛哭的。
但是我们班第一名D没来。D现在是电力出版社高级编辑,和我倒是不错。她总是在问我聚会怎样,但是我问那你为啥不来时,她很坦诚的说:不喜欢同学聚会的氛围。
班长也没来。班长现在是宜昌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大夫,说要随时待命,可能会来。
语文课代表也没来。据说她参加过一次聚会,只是默默地听着大家说话,不作声是。
校花R也没来。校花说要在家陪老公和儿子。
我来了。虽然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赚钱比我多,一定会有人拍胸脯说老子多牛逼,也一定会有人说你小子当年上课脱裤子,流着鼻涕被女生追打。
因为我确信自己能带来一些变革。除了吃喝,下午大家坐进一家咖啡厅,放上温馨的老照片一一辨认,每个人都做了一个presentation,介绍自己20年干了些什么。还有一直待在宜昌的同学介绍20年宜昌之沧海桑田变化,也有人分享育女心经,旅游心得,还有老婆的露背照。
创新,分享,尝试。是这一次聚会的主题词。
不完美,但是值得。其实就像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与其抱怨与回避,不如勇于改变。
相对于不变,改变其实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