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传说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之所以成为老子是因为他一生下来眉毛和胡须就是白的。关于老子的传说比较经典的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他的出生,一个是他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说。
老子铜像
首先是他的出生,据说老子的母亲是在湖边洗衣服的时候,上游有一个李子漂了过来,当时她正好渴了,所以就捞起来吃掉,之后就怀了孕。据传是怀孕了几十年才将他生出来,并且一生出来救会讲话,指着自己家院子的李子树说这个是自己的姓氏,后来又由于他的耳朵非常大,他的家人就给他取名为李耳。
另一个说法是老子在看到周王朝衰败后,决定离开故土,想要去四处游历。函谷关总兵尹喜的见紫气东来,再一看是老子骑着青牛来到了这里,他就不舍老子离开,便为难他要他留下一篇著作,老子果然拿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道德经》。而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著名的意象,更是神仙道士的坐骑,老子也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而老子离开函谷关之后,据说是直接成了神仙,后面便没有他在世上活动的记载了。
关于老子的传说,大多是比较玄乎的神话论的东西,虽然并不可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子之所以会被后世人神话,是因为他的成就使得人们对他非常尊敬,以至于将他当成神灵来敬重,毕竟当时的人们对于神灵还是非常相信的。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而后世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讲的也是一则传说。
老子图片
据传说,当时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他看到紫气东来的同时,老子正好骑着青牛出现,所以他认为老子是贵人。
但是老子去意已决,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想了一个为难老子的办法,让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如果老子写不出来,那么就要留下来。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子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就将一篇文章写给了他,于是轻松的出了函谷关。而他留下的这篇文章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道德经》。
而老子离开函谷关之后几经周折,来到了临洮,并在这里留了下来,直到最后消失了去世。而他的去世在世人看来是飞仙而去,成了太上老君。所以他所乘的青牛成了道家文化中非常著名的象征,也是神仙道士的坐骑。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其实表示了他对周王朝的不满,因为他主张无为而治,当时纷乱的战火年代和他的思想相差了太远,所以他游历的另一目的很有可能是为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可以让他享受无为的一个地方,而他最后选择的临洮确实也是一个山清水秀,远离世俗的地方。
老子三宝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第一次提出“三宝”的概念,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天下人都认为他所讲的“道”很大,不具体,不能很好地把握了解其中的寓意。所以他就讲一个好记好了解的“三宝”便于人们把握。这就是“三宝”的由来。
老子像
三宝之首的“慈”,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体现了老子珍爱生命的思想。只有能够像珍爱自己的性命那样珍爱天下人的生命的人,才可以信赖他将天下交付于他。宽容,更是“慈”的中心思想。这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一个人如果能严格的孔子自己的思想行为,宽容的对待他人,以德报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必然能受人尊重。
二宝“俭”的根本在于养性。“俭”的原则是指人活于世应该多为他人着想。老子是想让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把“俭”作为自己处事的标准,从为社会和他人付出中获得幸福快乐,就能得到延年长寿之道。
三“不敢为天下先”为养心之道,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在于告诉世人要具有一个谦逊卑微的心态。只有谦逊卑微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放低自己的姿态去感受道家思想。感受老子思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启发。
2015-12-21 14:14:23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s0条评论
老子生平
老子,他的本名叫做李耳。在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公元前471年死去,公元前770年周朝时期的人。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大家、教育大家、哲学大家,因为老子担任过管理书籍的官职,所以他在学习了前朝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成一派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老子像
相传,老子从一刚出生下来,眉毛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所以被人称为老子。老子在春秋时期,曾在现今的河南洛阳做过国家的图书馆馆长。老子博才多学,孔子在游玩的时候,去过老子所在的地方,专门向老子问礼和学习。在老子老年时期的时候,相传是乘着青牛西去,并在函关谷,现如今的河南灵宝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道”解释宇宙之间所有事物的演变,认为世界原本是一片模糊。然后从中分出了天地,再出现了万物生灵。《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唯物主义观点。老子认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且认为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不仅是对立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到后来,道教出现之后,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开始被人当成神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从汉代开始,每一代的皇帝都会去老子所在的庙祭拜老子。可见,老子的生平活着的时候,威望是很大的,不然不会从汉代开始,会让每一代的皇帝都去祭拜。因为,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龙,龙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除非遇到能让他所尊敬和崇拜的人,而老子恰恰就是那个人。
老子的道
《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能够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真正恒久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
老子像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主要意思是万物是从“道”中衍生,道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级,阴阳两级生三才,三才生万事万物。老子虽然没有非常的具体的指出一二三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具体的事物,但明确的指出了宇宙世间的所有物体都是由道所衍生出来的,这个产生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老子所谓的“道”也可以说是相对应的,就像人,有生死,有轮回,万物也一样,都是相对应的。所以老子嘴中的“道”都是化无形为有形,有形化无形,若有若无,一切都要看你怎么想,“道”是千变万化的,所以“道”里面蕴含着很多力量,只要人们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就都能做的很好。
如今许多研究老子思想的大家们普遍认同一个观点:认为老子思想中所说的道,是指自然界运转变化的规律,例如星系的运转,日月的交替,天气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人的生老病死,祸凶福吉等等。这些规律广泛存在宇宙自然中,人们只能被动的顺从这些自然规律,而不能妄想打破这些自然规律。
老子养生
在老子看来,人如果想要长寿,就必须顺其自然。因为大自然是顺着自然界的规律发展的,人如果想要维持生命的机体,就必须生命的自然发展。这样才能祛百病,才能延年益寿。除此之外,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懂得取舍,减少自己的贪念。贪念是无穷无尽的,人疲于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会使人内心狂躁,不尽意。尽可能做到清心寡欲。恬淡的生活状态才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
老子像
养生要养正性,要注意一年四季的变化,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不同的饮食,并且要适宜周围环境的变化,更要有调节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顺应自然的核心。人每天的情绪不宜过多波动,大多时候应该平心静气。养生时期,什么该饮用,什么该忌口,什么时候不失平衡才是养生根本。尤其该注意个人的神清气爽。老子也认为人应该减少主观猜疑。
当然平心静气也应该是人的追求,柔和的心态让人的身体都会净化,所谓的以柔克刚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柔和的心态会使人拥有像婴儿那样的光芒。老子养生的理念,无非是清心寡欲,静心养气,保持一个中正的态度,固守自己的本心。同时也应该是心灵上的寂静,坚守清净,万事万物都在自然生长,尽管世间变化万端,可最后都会落叶归根,这就是静。守中养生,顺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