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浓妆淡抹都是女人从未改变的爱好之一。但是,古时候增白类的化妆品都是含砷(砒霜)的,那时候的女子用含铅、水银、砒霜之类的东西美容,甚至不惜每天服用微量砒霜以保持美白效果。
今天

小芽就带大家来扒一扒
那些被禁锢在深闺的古代女子
每天是如何“对镜贴花黄”的......
以唐代女子为例:
唐代女子的妆容别出心裁,她们的上妆顺序大概分为这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涂唇脂。
但是,在古代的中国,女子的妆面千变万化。单单眉毛的画法,粗略数来就有几十种:鸳鸯眉、远山眉、垂珠眉、却月眉、涵烟眉、拂云眉……
▼
接下来,小芽带泥萌一起走近科学,去发现关于古代化妆,那些不为人知的小蜜蜜~~
1敷粉(底妆)
中国古人最早使用米粉敷面,随后又发展出铅粉、紫粉、珍珠粉、水银粉、檀粉等。那时候的女子,甚至不惜每天服用微量的砒霜达到从里到外的美白效果!屏幕前的美妞千万不要学∑(っ °Д °;)っ
2施朱(腮红)
胭脂从商朝甚至更早之前就有了。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3眉妆
中国传统妆容不重眼妆,但极重眉妆。
这是唐代不同时期盛行的画眉样式:
数一数,2、4、6、7、8…那些画眉无能的美妞,如果你们穿越到了唐朝,能活的下来吗 ╮(╯▽╰)╭
4面饰
面饰是女子饰容的常见手法,主要分为“斜红”“额黄”“面靥”和“花钿”四种:
斜红
起源:相传魏文帝曹丕的妃子薛夜来眼角碰伤流血,后人效仿。
画法:在面颊两侧,鬓眉之间,用胭脂涂画月牙状。
额黄
起源:南北朝时,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遭到启迪,将额头涂成黄色,后来渐成风习。
画法:又称“鸦黄”、“花黄” 等, 就是将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
面靥
起源:起初是宫廷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便在脸上点上小点,表示不能接受宠幸。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
画法:又称妆靥,就是在面颊酒窝处用胭脂等材料点上小点。
花钿
又称面花、贴花,并非用颜料画出,而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粉饰。
5点唇
古代点唇的手法以娇小浓艳为主,他们认为最好看的唇形就是像樱桃一样别致和鲜艳。
因此,女子在点唇时,往往先以铅粉涂抹整个嘴唇,然后再以唇脂点出唇形。是不是很像咬唇妆的画法呢╮(╯▽╰)╭
据书记载,杨贵妃到了夏天所流的汗都是红色的...虽然以现在的审美,看不惯那时候胭脂厚涂的做法,但现在的潮流是复古,那么…
“百合髻+桃花妆”
送给泥萌~喜欢的美妞可以模仿,也鼓励美妞在美芽APP上发帖给大家示范哦~~
发型
▼
Step1:将头发梳成双马尾于头顶。两马尾不可分得远,靠近些。将每股马尾分成三等份,注意发量尽可能相近。
Step2:如图所示,以其中一等分为基准,将另一等分绕一个竖立的环,第三分围绕这两份绕圈,绕弯头发,然后固定住。
Step3:绕完后,基准那股再盘于双马尾的基底部。然后按以上同样的方法,盘绕另一边发束。
妆容
▼
Step1:首先是打底,并用粉底盖住嘴唇。画出细细弯弯的眉形,唐朝称“却月”;在掌中调匀胭脂,施以两颊及眼部周围。
Step2:“桃花妆”必然少不了在眉心画上桃花瓣,需要注意的是颜色渐变,掌控上淡下深的原则。最后就是画出樱桃红唇,描出的轮廓要比原嘴唇小一圈。
完成妆效
……
错了 错了 是这个
▼
看习惯了 感觉还挺美的呢~
完成妆效正经版
总有美妞在问“咬唇妆怎么画”“一字眉怎么画”…看完古代女子的“十八般武艺”,你们有没有觉得汗颜呢?那就快戳下面文章标题,查看小芽独家变美秘笈↓↓↓↓
传 送 门1. 修眉&画眉,拯救手残党!
2. 朝5晚9火了石原里美,逆袭唇美人全靠它?
3. 伪天然大眼三大招!网红眼妆心机大公开
4. 水润底妆这样画!妆成韩国女神脸!
小芽爱叨叨:戳文末【阅读原文】,PONY限量彩妆刷免费送!
.END.
↓↓猛戳【阅读原文】PONY彩妆刷免费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