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不侈于後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杂篇·天下》)
【译文】不使后世奢侈,不浪费万物,不炫耀礼仪法度,用规矩来勉励自己,以备担当世间的急难。
148、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庄子杂篇·天下》)
【译文】君子不求苛刻计较,不使自己为外物所役。
149、知不知,将薄知而後邻伤之者也。(《庄子杂篇·天下》)
【译文】强求知其不知,就会为知所迫而结果损伤自己。
150、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庄子杂篇·天下》)
【译文】以仁来施行恩惠,以义来建立条理,以礼来规范行动,以乐来调和性情,表现温和仁慈,称为君子。
15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後其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从没有讲仁义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
152、以五十步笑百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前者)只不过还没跑到一百步,但也是逃跑啊。
1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小孩。
154、权,然後知轻重;度,然後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凡事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15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为老百姓的快乐而快乐,老百姓也为他的快乐而快乐;为老百姓的忧愁而忧愁,老百姓也为他的忧愁而忧愁。
156、曾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曾子说:“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回报你”。
157、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君子创立基业,奠定传统,正是为了可以被继承下去。至于成功与否,还要看天命。
158、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子贡说:“学习而不知满足,是明智;教育而不知疲倦,是仁爱”。
159、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我懂得辨析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160、出於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突出于所属的类,超拔于所属的群,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
16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倚仗力量来使人服从的,并不是真心服从,只不过力量不足相敌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却是心悦诚服。
16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天降的灾难还可以躲避,自找的灾难那可就活不了。
16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退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164、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己,这就是同别人一起行善。所以君子最了不起的就是同别人一起行善。
165、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实行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
16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占据道义者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者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连亲戚都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全天下都顺从他。
167、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古时候的君子,他的错误呢,就像日食和月食一般,别人都看得见;等他改正了,别人都抬头仰望。
168、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讲人性本善的道理,言语之间不离尧、舜。
16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父子之间有慈爱,君臣之间有礼义,夫妇之间有区别,老少之间有等级,朋友之间有诚信。
170、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把钱财送给别人叫做惠,把善良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找到人才叫做仁。
17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走自己的路。
17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7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译文】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明智;对别人有礼,别人却不回应,那就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够恭敬。
17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文】凡是行为有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归向他。
175、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有办法:得民心,就能得到老百姓支持。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为他们聚积,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
17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谈论;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
177、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译文】仁,是人最安稳的住宅;义,是人最中正的道路。空着安稳的住宅而不住,舍弃中正的道路而不走,可悲啊!
17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仁的实质,就是侍奉双亲;义的实质,就是服从兄长;智慧的实质,就是懂得这二者的道理而不可离弃。
179、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都讲信用,做事不一定都果断,只看是否合乎义。”
180、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最终还是要回到简略地陈述大义的境界。”
181、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後知,使先觉觉後觉也。(《孟子·万章上》)
【译文】上天生育老百姓,就是要使先知者唤醒后知者,使先觉者唤醒后觉者。
182、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译文】不倚仗自己的年长,不倚仗自己的显贵,也不倚仗兄弟的势力来交朋友。所谓友,是以对方的品德为友,不可有所倚仗。
18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译文】人性的善良,就像水性趋向下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的。
184、《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译文】《诗经》说:“上天生养万民,事物都有法则。百姓把握常规,喜爱美好品德。”
18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救牺牲生命而去取义。
186、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译文】仁指的是人心,义指的是人走的路,放弃那正道不走,丧失了善良的本性而不知道去寻找,可悲啊!
187、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人们有鸡狗走丢了,便知道去找回来;有丧失了善心的,却不知道去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找回来那丧失了的善心罢了。
188、五穀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五谷是庄稼中好的东西,可是如果没有成熟,还不如稗子之类的杂草。仁也是这样,关键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189、学者必志於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把弓拉满。技艺高超的木工教导人,一定要遵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遵循规矩。
190、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孟子·告子下》)
【译文】君子侍奉君主,应一心一意地引导君王走正路,用心于仁罢了。
191、先名实者,为人也;後名实者,自为也。(《孟子·告子下》)
【译文】把名声看得很重的人,是为了济世救民;不很看重名声功业的人,是为了独善其身。
192、人恒过,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虑,而後作。征於色,发於声,而後喻。(《孟子·告子下》)
【译文】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中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体现在神情上,生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明白。
193、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天打算把重要任务落实到某个人身上时,一定会先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干扰而不能如意,用这种方式去触动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能。
194、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译文】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的一种方式呢。
195、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知晓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
196、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寻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取决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以外。
197、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译文】反省自身发现自己是诚实的,这是最大的快乐。勉励自己依从推己及人的恕道行事,这是最近的求仁之路了。
198、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羞耻,是真正的羞耻啊。”
199、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行巧诈之事的人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
201、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译文】良好的政治,百姓畏惧它;良好的教化,百姓热爱它。良好的政治可以得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化可以得到百姓的心。
202、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译文】流水这种东西,不把小的坑洼灌满,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动。君子有志于追求大道,不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203、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做事情好比挖井,挖得很深还见不到泉水,仍是一口废井。”
20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就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强行拿来就是不义。
205、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居所在哪里?仁就是;道路在哪里?义就是。居住于仁,行走由义,大人所做的事就齐备了。
206、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尽心上》)
【译文】恭敬之心,应该是在送出礼物之前就有的。只有表面的恭敬,而并非实心实意,君子便不可以被虚假的礼节所束缚。
207、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天下政治清明,就终身行道;天下统治黑暗,就为道献身;还没听说过牺牲道来迎合人的。
208、於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於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对于不该停止的事却停止了,那么就没什么不可以停止的了。对于本该厚待的人而薄待,那么没有谁不可薄待了。
209、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
【译文】智者没有什么不想知道的,但急于知道当前该做的紧要事情;仁者没有什么不爱惜的,但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
210、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孟子·尽心下》)
【译文】仁人把施与他所爱人的仁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身上;不仁者把加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人的身上。
21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
【译文】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一个国家的,有这样的事;不施行仁德,却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不曾有过。
212、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译文】值得人喜欢便是好;好处确实存在于他自身,便是实在;使那些好处充满他全身便是美;不但充满而且能够光彩夺目地表现出来,便是大;大而又能化育万物便是圣;圣达到不可测度的境界,便是神。
213、人皆有所不忍,达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於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
【译文】人人都有不忍心做的事,把这种心推及到他所忍心做的事上,就是仁。人人都有不愿做的事,推及到他所想做的事上,就是义。
214、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
【译文】言语浅显但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所操持的简约,但成效广大的,是'善道’。
215、君子之守,脩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种别人的田地——要求他人的太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少。
216、养心莫善於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译文】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办法。为人如果欲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会失去很多;为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使善性有所保存,保留的也不会很多。
217、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篇》)
【译文】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乡邻,出游时一定要亲近有品学之士,用来防止沾染邪恶的东西、接近正确恰当的思想。
218、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篇》)
【译文】凡一种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根源。荣耀和屈辱的到来,一定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有对应的关系。肉腐烂后就会生蛆,鱼枯死后就会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灾祸就要发生了。
219、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篇》)
【译文】君子为学,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外散于身体仪态之中,而表现于一举一动之间。即使是极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人的楷模。
220、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篇》)
【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答曰:学习的方法,应当以诵读经文为起始,以研究礼法为目的。学习的意义,以做有志之士为起始,以成圣人为目的。
221、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子·劝学篇》)
【译文】山里有玉,连草木都会润泽,深渊有珠,连崖岸都不会干枯。为善而不积的人有,若积善,哪里有不为人知的道理?
222、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篇》)
【译文】过去瓠巴鼓瑟,水中的鱼也会浮到水面来听;伯牙鼓琴,六马仰首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小而听不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不被看见。
223、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则避之。(《荀子·劝学篇》)
【译文】凡所问非关礼者,不必告诉他。所告非关礼者,不要再去多问。有人说到与礼无关的事,也不必听。有意气求胜而无意者,不要同他辩论。所以抱着求道之心而来的,才能与之交往,不是为求道的就回避他。
22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篇》)
【译文】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身,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获取其他东西。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身心;小人学习,只是想用所学的东西向他人显示。
225、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篇》)
【译文】射一百支箭,有一支没射中就不能叫善射。驾车行千里,而差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善御。学者为学,而不能尽知其伦类,不能专一于仁义,就不能叫善学。
226、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篇》)
【译文】有德操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应变外来事物。内有应,外有定,才可称为全人。天之所贵在其大,地之所贵在其广,君子所贵就在其全啊。
227、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荀子·劝学篇》)
【译文】君子知道不全不纯不足以为美,所以诵说经典,以求贯穿其大义,研读思索以求其精旨,设身处地,以古人所做的事情为楷模,而求其所处之法,根除害道之事,以保持学之所得。
228、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篇》)
【译文】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恶它如同灾祸。
22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荀子·修身篇》)
【译文】批评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誉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献媚阿谀我的人,是害我的谗贼。所以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对于谗贼而深恶痛绝。
230、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修身篇》)
【译文】用善引导人的是教诲,用善响应人的是和顺,用不善引导人的是谄佞,用不善附和人的是阿谀。
231、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後温温然。(《荀子·修身篇》)
【译文】人没有礼法,则无所适从;有法而不知其深义,则茫然无所遵从;依据礼法,又能深明其统类,然后才能优游不迫。
232、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篇》)
【译文】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我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233、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非相篇》)
【译文】相人的形貌不如观察人的立心,观察他的立心不如研究他的所行所学。相貌不能决定人的内心,而内心又受到所行所学的影响。所学所行正,心也顺着它,那么形貌虽然丑恶心术也会善,不妨碍成为君子。所学所行不正,那么形貌虽好心术也会恶,终究还是小人。
234、类不悖,虽久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荀子·非相篇》)
【译文】只要同类事物不相背离,即使时间相隔很长,道理还是一样的,所以面对邪说歪理也不会迷乱,看到杂乱无章的事物也不会困惑,这就是因为按照正确的道理推测一切事物的缘故。
235、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於锺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无厌。(《荀子·非相篇》)
【译文】人都喜欢谈说自己崇尚的东西,君子尤其如此。所以赠人以善言,比金石珠玉更有价值;用善言劝勉人,比华丽的衣服色彩更美好;听从善言,比听钟鼓琴瑟之音还快乐。所以君子对于善言,津津乐道而从不厌倦。
236、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荀子·非相篇》)
【译文】君子严于律己,好像用绳墨量木材,对待别人,就应该用引导的方法,这就像用舟楫接引人上船,这样才能做到宽广包容,依靠众人而成天下之大事。
237、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荀子·非相篇》)
【译文】辩说小事,不如把握好事情的头绪,把握好事情的头绪,不如抓住根本。辩说小事能够精察,抓住头绪能够明白,抓住了根本就能得到辩说的根本意义。
239、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荀子·非相篇》)
【译文】君子自己贤能却能包容才劣之人,自己智慧却能包容愚钝之人,自己广博却能包容浅陋之人,自己专精却能包容只是驳杂之人,这就是兼容之道。
240、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译文】古代的君主痛恨混乱,所以指定了礼仪来加以区分,使人们有贫穷与富裕、高贵与卑贱的差别,使自己能够凭借这些差别来全面统治他们,这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尚书》上说:“要做到整齐划一,关键在于不整齐划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41、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译文】选用贤良之人,提拔忠厚恭谨之人,提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收养孤儿寡母,资助贫穷的人,像这样,百姓就服从统治了。百姓服从统治,然后君王的统治地位才能稳固。古书上说:“君王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浮起船,也能掀翻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42、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荀子·王制篇》)
【译文】仁德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亲近他。道义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尊重他。威严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谁敢与其为敌。
243、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荀子·王制篇》)
【译文】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礼仪是治国的本源,君子是礼仪的本源。制定礼仪,推行礼仪,培养礼仪,到达爱好礼仪的地步,是成为君子的本源。所以天地生养君子,君子治理天地。
24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译文】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究义气,所以人在天下万物中最为尊贵。人的力气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牛、马却被人役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能结成社会群体,而它们不能。
245、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篇》)
【译文】能够按礼仪来侍奉父母的叫做孝,能够按礼仪来侍奉兄长的叫做悌,能够按礼仪来侍奉君主的叫做顺,能够按礼仪来差使臣民的叫做君。
246、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篇》)
【译文】万物都得其(天)调和以生,都得其长养以成,看不见它化生万物的痕迹,只见到它的功效,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啊。人们都看得见大自然所生成的万物,却不知道它生成万物的那种无形过程,这就是称其为天的原因。天道难测,所以只有圣人才知道只尽人事,而不费力气去寻求了解天的道理。
24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篇》)
【译文】君子尊重自己的努力,而不羡慕那些由上天决定的事;小人放弃了自己的努力,而羡慕由上天决定的事情。所以君子日益精进,小人每日退步。248、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荀子·正论篇》)
【译文】浅的东西不足以测量深的东西,愚昧的人不足以与智慧的人相谋,坏井里青蛙无法和它谈论遨游东海的乐趣。
249、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篇》)
【译文】礼,上是用来祭祀天的,下是用来祭祀地的,也是表示对祖先和君师的尊重,这是礼仪的三个根本。
250、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荀子·礼论篇》)
【译文】厚重的德行,是积累礼仪所致;君子博大的精神,是处处遵循礼仪所致;君子高尚的品德,是推崇礼的结果;君子能够明察,是因为完全做到了礼的要求。
251、礼者,谨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篇》)
【译文】礼,对于生死之事的办理最为慎重。活着,是生命的开始;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生与死都能按照礼处理得十分妥善,人道就全了。所以君子敬畏生命而慎重对待死亡,态度如一,这就是礼义文理了。
25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馀,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故文饰、粗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荀子·礼论篇》)
【译文】礼,就是用来取长补短,减少多出的,弥补不足的,既要达到爱慕崇敬死者的礼节目的,又能养成按照礼的规则去做的美德。所以文饰与粗恶、声乐与哭泣、恬愉与忧愁,这些情感是对立的;然而礼都能兼用,随时变换使用。
253、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篇》)
【译文】所以说: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质;人为,是盛大的礼法文理。没有本性,那么礼法文理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变得美起来。
25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後分也。(《荀子·礼论篇》)
【译文】天地和谐,万物才能生长,阴阳相接,世界才能变化,人的天性和后天的礼义结合,天下才能能到治理。天能产生万物,却不能治理它;地能养育人,却不能治理人;世界上的万物和人类,必须依靠圣人制定礼法,然后才能各得其位。
255、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荀子·礼论篇》)
【译文】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 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
256、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礼论篇》)
【译文】刻薄死者而厚待活着的人,这是墨家的主张,刻薄活着的人而厚葬死去的人,这是糊涂,杀死活着的人去陪葬死者,这是害人。大致模仿一个人活着时候的情形去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终无不合宜完善,这是礼义的法则仪式,是儒家的主张。
257、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篇》)
【译文】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人们共同居住、和谐统一的道理全在这里了。
258、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译文】人不可能没有快乐,有快乐就不能不有所表现,有所表现而不去引导,就会流于乱。先王憎恶这种乱,所以制作了雅、颂的音乐以引导它。
260、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译文】音乐生于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变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不陷于纷乱。
261、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改善人心,它的声音感人至深,容易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引导百姓而使其和睦。
262、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篇》)
【译文】所以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金石丝竹之声,是用来引导道德的。音乐得到推行人们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263、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荀子·乐论篇》)
【译文】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小人喜欢音乐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用道来控制欲望,就会喜乐而不悖乱;欲望过分而忘记了道,就会迷惑而不快乐。
264、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篇》)
【译文】礼乐的关键是能约束人心。源于人心,极尽情感之变化,是乐的本质;表达诚心,去掉虚伪,是礼的原则。
265、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荀子·解蔽篇》)
【译文】大凡人的通病,是被片面的认识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正确的道路。纠正了片面的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对正道三心二意则必然产生疑惑。
266、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只看到远处能成为蔽,只看到近处能成为蔽,博学能成为蔽,浅薄能成为蔽,泥古不化是蔽,知今不知古也是蔽。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差异,有差异就会互相形成蔽塞,这是人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267、“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彊之,其福必长。”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能够识别贤良的叫做明,能够辅助贤良的叫做能,在这方面勤奋努力,他的幸福一定长久。”这就是不被蒙蔽的福气。
268、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译文】圣人知道思想方法偏颇的坏处,看到了蔽塞的祸害,所以不特别喜好一样东西,也不特别憎恶一样东西,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强调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远,不过分博大,也不过分浅近,不泥古,也不薄今。
269、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译文】人天生有认识的能力,有认识能力就有记忆。有记忆就是贮藏,然而也有所谓虚,所谓虚,就是不因为已经获得的去妨碍将要接受的。
270、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译文】思想分散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心思不专一认识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会疑惑。专一于道,并用来帮助考察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被认识了。一个人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尽力去做了,就能做到身美,凡万事万物的道理,都不能执两端而得,所以明智之人选择一端而专心以赴。
271、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译文】虚心、专一,安静,才能达到认识上的极其透彻、没有遮蔽的境界。进入这种境界,世界万物没有不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的都能加以归类、排列次序,能排列次序的都会让其各得其位。
272、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译文】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可以让他来治理这一类事物,精通于道的人,却可以治理各种事物,所以君子专一于道,能够用道帮助考察万物。专心于道,心志就纯正不偏,用它来帮助考察万物,就能明察,用纯正的思想,明察的行为去对待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得到治理了。
273、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仁者推行道,并不刻意去做;圣人推行道,不必勉强去做。仁者在思虑道时,是恭敬的,圣人在思虑道时,是乐在其中的。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274、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
【译文】不羡慕过去,不忧念未来。没有忧愁或怜悯的心情,时机合适就行动,事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什么是治,什么是乱,什么要肯定,什么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275、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译文】做了却无益于成功,追求却无益于得到,忧愁却无益于解决危机,对于这样的事,就应当将它抛弃得远远的。不因为它而妨碍自己,也不让它对心有片刻干扰。
276、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荀子·解蔽篇》)
【译文】大凡人的通病,是被片面的认识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正确的道理。纠正了片面的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对正道三心二意则必然产生疑惑。
277、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後成谓之伪。(《荀子·正名篇》)
【译文】天性中所表现出的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叫情。情有所欲,心对它进行选择判断就叫思虑。思虑以后,人体官能照着去做就叫人为。思虑长期积累,官能反复去做,然后所形成的言行规范叫作伪。
278、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篇》)
【译文】出于利的目的而又不失其正去做的,叫做事;符合义的标准而去做的,叫做德行。人固有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能叫做知,这种本能与客观万物相合就叫智慧。人固有的掌握外物的能力叫做本能,本能与外物相合的叫做才能。
279、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荀子·正名篇》)
【译文】天性,是人天生的东西;情,是天性的实质内容;欲望,是情的感应。以为自己的愿望是可以达到的,而去追求它,这是人之常情所不可避免的;以为是可以做的而去做它,这是人的智慧所要求的必然选择。
280、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篇》)
【译文】欲望虽然不可完全满足,追求的人有时候依然会接近于完全的满足,欲望虽然不可以完全去除,所求也有所不得的时候,智者之士则懂得节制欲望的追求。按照道来行事,能够满足欲望的时候就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时候就节制欲望,天下没比这更好的原则了。
281、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尝粹而来也;其去也,所恶未尝粹而往也。故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荀子·正名篇》)
【译文】大凡人想要求得某件东西,所想的未必都能得到;而他不喜欢的,也未必都会离开他。所以人的一举一动,没有什么能离开权的标准。
282、权不正,则祸托於欲而人以为福,福托於恶而人以为祸,此亦人所以惑於祸福也。(《荀子·正名篇》)
【译文】标准不正确,那么灾祸已经蕴含在他所希望的事情中,人却误以为是福,福气已经蕴含在他所希望的事情中,人却以为是祸,这是人对灾祸产生迷惑的原因。
283、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荀子·正名篇》)
【译文】没有根据的话,没见人做过的事,没听人说过的谋略,君子一定要慎重地对待。
284、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後出於辞让,合於文理,而归於治。(《荀子·性恶篇》)
【译文】一定要有老师和法制的教化,礼仪的引导,然后才能出现谦让,才能与礼仪秩序符合,达到社会安定。
285、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所谓本性,就是天生的东西,不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不可以经过努力从事而做成;礼义,则是圣人制定出的,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可以通过努力从事而做成。
286、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不可以学习、不可以经过努力而做成,出于天生的,叫做天性,可以学习、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做到,取决于人自己的,叫做伪,这就是天性和人为的区分。
287、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荀子·性恶篇》)
【译文】如果只凭着本性,那么人就没有礼仪,不知礼仪。人没有礼仪就会混乱,不知礼仪就会悖谬。
288、善言古者必有节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荀子·性恶篇》)
【译文】善于谈论古代的人,一定能在当今得到验证,善于谈论天道的人,一定能在人间得到验证。大凡建言立说,重要的是要有证明、有根据。所以坐而论道,站起来就应该能够张设,张设了要能施行。
289、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现在人性的恶,一定要经过圣王的治理,礼义的教化,之后才能够得到治理,符合善的标准。由此看来,人性恶是很明明白白的了,人性之善只是后天人为的东西。
290、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於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为之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人之所以推崇尧、禹、推崇君子,是因为他们能变化天性中的恶,能兴起后天的善,兴起后天的善就产生了礼义。所以说,圣人与礼、义、积、伪的关系,就好像陶人用水和泥制作陶器一样。
291、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於神明,参於天地矣。(《荀子·性恶篇》)
【译文】如果让普通人掌握道术的方法,努力学习,专心致志,认真思索,仔细考察,日积月累,积累善行而不停息,就会达到神明的境界,与天地相参。
292、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荀子·性恶篇》)
【译文】仁之所在,虽贫穷,不以为苦,仁之所无,虽富贵,不以为乐;天下人知道他,则愿与天下人共乐;天下人不知道他,则岿然独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惧。
293、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於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得到贤师并师从他,那听到的都是尧、舜、禹、汤之道,得良友并结交他,那么所见到的都是忠、信、敬、让的行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懂得了“仁义”,这都是环境的力量所造成的。
295、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言语多,但文雅而有条理,终日议论其所以如此主张的道理。言语少,简洁直接,有条例有章法,就好像用绳墨量过一样,这是士君子的智慧。
296、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前必有衔辔之制,後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驭,然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篇》)
【译文】骅骝、骐骥、纤离、绿耳,这都是古代的良马,然后一定要前面加上辔头制约它,后有鞭策的威慑,加上造父精良的驾车术,然后才能日行千里。一个人虽有好的素质,又有较好的辨别能力,但一定还要找到贤师并师从他,选择良友并结交他。
297、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荀子·性恶篇》)
【译文】现在的人,受到了师法的教化,积累了文化知识,行为出于道义的,就是君子;放纵本性,任意胡作非为,违背礼仪的,就是小人。
298、“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性恶篇》)
【译文】“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大禹。”为什么这么说呢?答:禹之所以为禹,因为他能实行“仁义法正”的缘故。这样说来,仁义法正就有可以知道,可以做到的道理,这样说来,普通人都有能够知道仁义法正的材质,都有能做到仁义法正的条件,所以他能成为禹的道理是很明显的。
299、天非私曾、骞、孝己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己独厚於孝之实而全於孝之名者,何也?以綦於礼义故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老天并不是偏爱曾参、闵子骞、孝己而嫌弃众人,然而只有曾参、闵子骞、孝己注重孝的实践,而完全获得了孝的美名,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能尽力于礼仪的缘故。
300、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荀子·性恶篇》)
【译文】人们之所以推崇尧、禹,推崇君子,是因为他们能变化天性中的恶,能兴起后天的善,兴起后天的善就产生了礼仪。
301、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荀子·性恶篇》)
【译文】有可能做,但未必一定能做到;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不妨碍有可能做。如此,则能不能做到与有没有可能做,期间差别太大了。它们之间不能等同看待是很明显的。
302、直木不待隐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荀子·性恶篇》)
【译文】不依靠隐栝而直,因为它天生是直的;曲木必须要经过隐栝、加热矫正之后才直,是因为其天性不直。现在人性的恶,一定要经过圣王的治理,礼仪的教化,之后才能够得到治理,符合善的标准。
303、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荀子·乐论篇》)
【译文】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小人喜欢音乐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用道来控制欲望,就会喜乐而不悖乱;欲望过分而忘记了道,就会迷惑而不快乐。所以,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金石丝竹之声,是用来引导道德的。
304、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荀子·乐论篇》)
【译文】乐,是和谐人心的根本;礼,是区分上下等级的原则。音乐使人心达到和谐,礼使人们区分上下等级。礼乐的关键是能约束人心。源于人心,极尽情感之变化,是乐的本质;表达诚心,去掉虚伪,是礼的原则。
305、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乐论篇》)
【译文】音乐是统一天下人的重要东西,是和顺人性情的纲要,是人情所不能没有的。
306、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孔子仁爱智慧而且无所蔽,所以他的学术和治理天下之道,足以与先王媲美。孔子得到道的全体,按照它去做,就不会蔽于平时所积累的成见。
307、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能够认识事物,是人的本性;可以被认识,是事物的自然之理。以人的认识的本性,去探求可知的事物的道理,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所止,那就会终身辛苦,甚至到死也不能穷尽事物的道理。
308、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荀子·解蔽篇》)
【译文】心要了解道,才能赞同道,赞同道,才能坚守道而不做不合于道的事。用合于道的心选取人才,那一定会选择有道之人,而不选择不守道的人。
309、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译文】仁者推行道,并不刻意去做;圣人推行道,不必勉强去做。仁者在思虑道时,是恭敬的,圣人在思虑道时,是乐在其中的。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310、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荀子·解蔽篇》)
【译文】盲人抬头看不见星星,人们并不因此判定天空没有星星,因为知道这是视力不清造成的。如果有人用此时的情况来判断事物,那就是世上最愚蠢的人。那些愚蠢的人,用不清楚来判定不清楚,其判断肯定不会恰当。
311、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荀子·正名》)
【译文】天性,是人天生的东西;情,是天性的实质内容;欲望,是情的感应。以为自己的愿望是可以达到的,而去追求它,这是人之常情所不可避免的;以为是可以做的而去做它,这是人的智慧所要求的必然选择。
312、凡人莫不从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而恶北无寡。(《荀子·正名》)
【译文】大凡人,没有不顺从自己所认可的,而舍弃自己所不认可的。知道世界上没有比道更好的了,却不跟从道,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假如有人想向南走,那么无论路程多远,他都愿意;假如他讨厌北边,那么无论路程多近,他都不会去。
313、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尝粹而来也;其去也,所恶未尝粹而往也。故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荀子·正名》)
【译文】大凡人想要求得某件东西,所想的未必都能得到;而他不喜欢的,也未必会离开他。所以人的一举一动,没有什么能离得开权的标准。
314、易者以一易一,人曰无得亦无丧也;以一易两,人曰无丧而有得也;以两易一,人曰无得而有丧也。计者取所多,谋者从所可。(《荀子·正名》)
【译文】交换,就是以一个换另一个,人们会说这是没得到也没损失;用一个换两个,人们会说这是没有损失而有所得;用两个换一个。人们会说这是损失了而没有得到。会计算的人愿意以少换多,会谋划的人能照有利自己的方面去做。
315、以两易一,人莫之为,明其数也。从道而出,犹以一易两也,奚丧!离道而内自择,是犹以两易一也,奚得!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然且为之,不明其数也。(《荀子·正名》)
【译文】用两个换一个,谁都不会做这种事,因为明白其中多寡之数的道理。依照道去做,这就好像用一个换两个,怎么会有损失!背离道而由自己任意选择,这就好像用两个换一个,怎么会有所得!累积了很长时间想得到,却换来了自己讨厌的,然而却会去做,这就是不明白得失间的数量关系。
316、有尝试深观其隐而难其察者,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
【译文】又曾经试着深入观察一个隐蔽而难以觉察的道理,内心轻视道而不重视物质欲望的人,是没有的;重视物质欲望而内心不忧虑的人,是没有的;行为背离大道而不遭遇危险的人,是没有的;遭遇危险而内心不恐惧的人,是没有的。
317、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絻,其与无足无以异。(《荀子·正名》)
【译文】所以本来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却放纵了自己的情欲,本来是为了保养自己的生命,却危害了自己的身体,本来是培养快乐的心情,却伤害了自己的心,本来是为了建立名望,却扰乱了自己的行为。像这样的人,就算是封侯称君,其实与盗贼无异;乘车戴冕,其实与衣食不足的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318、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芦庾、葭稾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荀子·正名》)
【译文】心情平静愉快,那么所视之物不如平常之物也可以使眼睛舒服,音乐不如平常之声也可以使耳朵愉悦,粗食淡饭也可以满足口欲,粗布的衣服、粗麻的鞋子也能保养身体,狭窄的屋子、芦苇做的帘子、草做的褥子、破旧的桌几,也可以满足形体的需要。
319、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荀子·王制》)
【译文】仁德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亲近他。道义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尊重他。威严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谁敢与其为敌。
320、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
【译文】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人们共同居住、和谐统一的道理全在这里了。
321、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
【译文】只看到远处能成为蔽,只看到近处能成为蔽,博学能成为蔽,浅薄能成为蔽,泥古不化是蔽,知今不知古也是蔽。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差异,有差异就会互相形成蔽塞,这是人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322、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
【译文】音乐生于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变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不陷于纷乱。
323、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後圣人也。(《荀子·非十二子》)
【译文】安逸而不懒惰,劳作而不懈怠,遵守着根本原则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变化,各方面都做得恰当,这样才能成为圣人。
324、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荀子·非相》)
【译文】人有三件不祥之事:年轻而不肯侍奉年长的,地位低而不肯侍奉地位高的,才智驽钝而不肯侍奉贤能之士,这是人的三种不祥。
32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修身》)
【译文】用善引导人的是教诲,用善响应人的是和顺;用不善引导人的是谄佞,用不善附和人的是阿谀。
326、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
【译文】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我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
327、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荀子·修身》)
【译文】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就不会超出常人多远了。
328、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後温温然。(《荀子·修身》)
【译文】人没有礼法,则无所适从;有法而不知其深义,则茫然无所遵从;依据礼法,又能深明其统类,然后才能优游不迫啊。
329、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
【译文】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身上的不善,一定要畏恶它如同灾祸。
33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荀子·修身》)
【译文】批评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誉我而所言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献媚阿谀我的人,是害我的谗贼。所以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对于谗贼则深恶痛绝。
331、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於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荀子·修身》)
【译文】君子有无往而不善之道,用它来治气养生,则寿命可追随彭祖;用它来修养品德,那名声就可同尧、禹相比。既适宜于通达之时,也适宜于窘困之时的,只有礼和信。
332、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译文】偷东西的是盗贼,隐瞒自己行为的是欺诈,轻率乱言的是放诞。取舍没有定准的叫做无常,为了利益放弃道义的叫做至贼。多闻者为广博,少闻者为浅陋;多见者则娴雅,少见者则孤陋。
333、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於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荀子·修身》)
【译文】君子有无往而不善之道,用它来治气养生,则寿命可追随彭祖;用它来修养品德,那名声就可同尧、禹相比。既适宜于通达之时,也适宜于窘困之时的,只有礼和信。
334、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译文】容貌、仪态、进退、疾走、慢走,有礼就雍容儒雅,无礼则倨傲偏邪、庸俗粗野。所以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
33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劝学》)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水性特别好,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3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的广阔。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远处的人却看到;顺着风呼叫,声音并没有加大,闻者却听得很清楚。
3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译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又多高;不亲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有多么博大。
338、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
【译文】君子为学,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外散于身体仪态之中,而表现于一举一动之间。即使是极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人的楷模。
33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译文】土堆起来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精神境界。
340、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译文】凡一种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根源。荣耀和屈辱的到来,一定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有对应的关系。肉腐烂后就会生蛆,鱼枯死后就会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灾祸就要发生了。
3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译文】刻一下就停下来,腐烂的木头也不能断;坚持不断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成形。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上能吃到泥土,下能喝到黄泉,原因就在于它用心专一。
34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译文】木材经过墨线量过才能取直,刀剑经过磨砺才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多多反省自己,就会聪明智慧,行为没有过错了。
343、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子·劝学》)
【译文】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不被看见。山里有玉,连草木都会润泽,深渊有珠,连崖岸都不会干枯。为善而不积的人有,若积累,哪里有不为人知的道理?
344、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後止也。(《荀子·劝学》)
【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答曰:学习的方法,应当以诵读经文为起始,以研究礼法为目的。学习的意义,以做有志之士为起始,以成为圣人为目标。果真能持久努力不懈就能深入进去,一直到身死才可以停止学习。
345、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
【译文】射一百之箭,有一支没射中就不能叫善射。驾车行千里,而差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善御。学者为学,而不能尽知其伦类,不能专一于仁义,就不能叫善学。
346、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
【译文】君子为学,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外散于仪态之中,而表现于一举一动之间。即使极细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人的楷模。
347、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
【译文】有德操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应变外来事物。内有定,外有应,才可称为全人。天之所贵在其大,地之所贵在其广,君子所贵就在其全。348、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译文】没有专一精诚的精神,就没有清明的智慧;没有坚定不移的行为,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彷徨于歧路的人到达不了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会被两者不容。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样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
349、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
【译文】不可以和他说却和他说叫急躁,可以同他说却不同他说叫隐瞒,不看脸色而说叫盲目。所以君子不急躁、不隐瞒、不盲目,顺其人之可与言否,小心谨慎地言说。
350、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
【译文】权力和利益不能打动他,众人不能改变他,天下之大也不足以动摇他的心志。生执于此,死由于此,这就叫道德操守。
351、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译文】箭靶树起来,弓箭才会射到那儿,林木长得茂盛,才会招来斧头的砍伐。树林成荫,鸟雀才会栖居其上。醋变质后蚊虫才会聚生其中。所以言语有时会招来祸患,行为有时会招致侮辱,君子于自立之所一定要慎重选择。
352、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译文】凡一种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根源。荣耀和屈辱的到来,一定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有对应的关系。肉腐烂后就会生蛆,鱼枯死后就会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灾祸就要发生了。
353、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
【译文】祭祀,是表达人们对死者思慕之情的方式,是忠信爱敬之德的极致,是礼节文饰的极盛,如果不是圣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精义所在的。圣人明白其中的意思,士君子安心去实行它,祭祀之官则以之为职守,百姓则以之为习俗。
354、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後学者也。(《荀子·劝学》)
【译文】学,就是求其专一。一会儿出,一会儿进,那就不过是一般人了。从善者少,从不善者多,就是桀、纣、盗跖之流了。完全、彻底地学善,才可以称得上是学者。
355、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
【译文】孝,是德行的根本,王道教化就是由孝产生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受父母所赐,不敢毁伤父母赐予的身体发肤,这是孝的起点。以孝道立身处世,名扬后世,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终点。
35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经·天子章》)
【译文】爱父母的人不敢厌恶他人,敬父母的人不敢侮慢他人。先将爱心与敬心全部用来侍奉父母,再把这种孝道的德教施加给天下百姓,为四海人民做出典范,这就是天子之孝。
357、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行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曾子·仲尼闲居》)
【译文】孔子说:“孝,是天地的常道,是人民行为的准则。天地显示它的常道,而为人所效法。君子效法上天的光明,顺应大地的利义,用来和顺天下。所以君子的教化不待严肃而自然成功,为政不需威严而自然得到治理”。
358、子曰:“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曾子·仲尼闲居》)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的人,居于上位不骄傲,处于下位不作乱,在众人中不忿争。居上位骄傲就会危亡,在下位作乱就会招致刑罚,在众人之中忿争就会导致兵刃加身。”
360、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曾子·仲尼闲居》)
【译文】孔子说:“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之类律令有三千条,其中最大的罪是不孝。要挟君主的人目中无上,非议圣人的人目无法纪,否定孝道的人目无亲情,无上、无法、无亲就是社会大乱之道”。
36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译文】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亲爱人民,在于使人们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之道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定力;有定力,然后才能心静;心静下来,然后才能精神安稳;精神安稳,然后才能展开思虑;展开思虑,然后才能有独到的心得。
36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译文】研究事物原理而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而后意念诚实,意念诚实而后心志端正,心志端正而后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而后整顿好家庭,整顿好家庭而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而后天下太平。
36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
【译文】做人君的要止于仁爱,做人臣的要止于恭敬,做人子的要止于孝道,做人父的要止于慈祥,与国人交往要止于诚信。
364、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译文】人们对自己亲爱的人往往过分偏爱,对自己轻贱厌恶的人往往过分轻贱厌恶,对自己畏敬的人往往过分畏敬,对自己同情的人往往过分同情,对自己傲视怠慢的人往往过分傲视怠慢。因此,能够做到喜爱某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而能知道他的优点,这在天下是少有的。
365、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大学》)
【译文】君子应该首先注重德行。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事。如果轻根本而重末事,那就会与民争利。
366、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礼记》)
【译文】孝子的养老,让父母的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让父母的耳目快乐,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饮食奉养父母,直到孝子生命结束。这里所说的终身,不是终父母之身,而是终孝子之身。
367、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礼记》)
【译文】孝有三种情形:小孝奉献气力,中孝建立功劳,大孝无穷无尽。慈幼爱长,忘记劳苦,可以算是小孝的用力;尊重仁者,安顿义者,可以算是中孝的建立功劳;广泛施惠,备其物用,可以算是大孝的无穷无尽。
368、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愤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
【译文】一开口说话而不敢忘记父母,因而恶言不出口,怨愤之言与自己无关,然后才能做到不辱身体,不让父母蒙羞,这样做可是说是孝了。
369、曾子曰:“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悌,可谓知终矣。”(《曾子·养老》)
【译文】曾子说:“孝敬父母的人善于侍奉君主,尊敬哥哥的人善于侍奉官长。君子一孝一悌,可以说是自己修养的终点了。”
370、曾子曰:“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曾子》)
【译文】尽自己的努力,对父母有礼,以端庄、恭敬的态度使父母安享晚年,父母有了过错,就不倦地委婉劝谏父母,继续听从父母之命而不敢稍加怠慢,快乐地履行忠信之道,祸咎也就不会发生,这可以说是孝了。
371、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逮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曾子》)
【译文】曾子说:“一去而不复返的是父母。节限到了而不能增加的是年寿。所以,孝子虽然想多奉养父母几年,但父母年寿却不等人,如同树木想长得更直一些,但成长时机已过而不再回来。”
372、曾子曰:“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曾子》)
【译文】曾子说:“亲昵过分就相互怠慢,庄重过分就没有亲切感,因此,君子的亲昵到足以快乐交往的程度就行,君子的庄重到足以成礼的程度即可。”
373、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後能起。” (《礼记》)
【译文】子思说:“先王制作礼仪,为的是让感情过重的人俯下身子迁就一下,让感情过淡的人踮起脚能够上标准。君子替父亲守丧,三天不喝水和米汤,扶着丧杖才能站起来。”
374、曾子曰:“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说话不离修身,这是说话的关键;行动不离修身,这是行动的根本。说话抓住了关键,行动抓住了根本,这就可以称得上对大道有所知闻了。
375、与君子游苾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曾子全书》)
【译文】和君子交游,如同进入馨香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渐渐与之同化了。与小人交游,如同把自己卖到臭烘烘的鲍鱼店一样,久而不闻其臭,也就与之同化了。
376、曾子曰:“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惜时光以便学习,抓紧时机将所学付诸行动,困难的事不逃避,容易的事不随从,只看义在哪里,每天早晨就开始攻治学业,晚上自我反省思考,一直坚持到死的那一天,这样做可以说是守住自己的学业了”。
377、曾子曰:“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广博地学习,谨小慎微地守持学业,少说话,笃厚地行动,行动一定要在他人之先,说话一定要在他人之后。君子应该终身以忧患意识恪守这些信念。”
378、曾子曰:“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行动不要追求立即有名声,做事不要追求立即成功。自身说了话,为后人所称颂;自身做了事,为后人所秉持。君子应该终身诚惶诚恐地恪守这些信念。”
379、曾子曰:“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不因为善事微小就不做。自己的善行应该隐匿,但不要隐匿别人的善行。别人知道你的善行,就随别人所愿;如果别人不知道你的善行,那就只要自己知道就行了。君子终身以忧患意识恪守这些信念。”
380、曾子曰:“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己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把灾祸看做可怕的事,把侮辱看做是可畏的事。看到善事,怕的是自己不能参与;看到不善的事,唯恐自己也会做同样的事。”
381、曾子曰:“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言思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要用思虑战胜血气冲动,先思考而后行动,先讨论而后践行,既然践行就一定要想到此事可以对人说,既然对人说了就一定要想到此语能够兑现,既然兑现就一定要想到没有后悔之言,这样做可以说是慎重了。”
382、曾子曰:“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自己善良,也喜欢别人善良;自己能干,也喜欢别人能干。自己虽不能干,也不要攀求别人援助。”
383、曾子曰:“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喜欢别人为善,但不要趋炎附势;讨厌别人为不善,但也不要嫉恶如仇。君子讨厌有过错而不要去小修小补,装饰自己美德而不自我夸耀,自我夸耀就不会再有进步了,小修小补过错就不会改正了。”
384、曾子曰:“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而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不预言别人之恶,不因失信而使别人疑惑,不讲别人过错,而要成全他人之美。既往不咎,以观后效,别人早晨有过错晚上改正就给予赞许,晚上有错早晨改正就给予赞许。”
385、曾子曰:“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于人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行义就能持之以恒,为善就会有亲邻。君子看到别人有一善,就希望别人有二善;看到别人有小善,就希望看到别人有大善;只要别人有一些美德,就不求别人十全十美。”
386、曾子曰:“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进入他国,不说该国的名讳,不犯该国的禁令,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说让人恐惧警惕的话。所以说,与其奢侈,宁愿俭朴;与其倨傲,宁愿拘束;与其说话不被人相信,宁愿闭口不说。”
387、曾子曰:“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无私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恭敬而不畏惧,安逸而不发舒,谦逊而不谄媚,宽容而不放纵,施惠而不俭约,正直而不走捷径,这样做可以说是无私了。”
388、曾子曰:“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不断绝朋友的欢心,不要求他人对自己尽礼,有来依附者不为之快乐,有离去者不为之生气,别人离你而去不要恶言诽谤,别人接近你也不要用财物贿赂。”
389、曾子曰:“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 君子弗与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说话一定有主心骨,行动一定有所取法,亲近他人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知识多而不能亲自践行,学问广博而没有常道,爱好众多而不能专精,这些都是君子不赞成的。”
390、曾子曰:“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俭,径而好塞者,君子不与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应该多知人而能从中择善,广博学习而能从中选择真知,多说话而能谨慎。博学而不能付出行动,进取便捷而不能礼让,爱好正直而过于俭约,径自行事而好闭塞,君子是不赞成的。”
391、曾子曰:“夸而无耻,强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自我夸耀而不知羞耻,强悍而无所畏惧,爱好勇敢而对人残忍,这些是君子所不赞成的。急于求通达而不讲操守,爱好虚名而无实体,忿怒而作恶,十足的恭顺,口诵圣人之言而没有恒常之德,这些是君子所不赞成的。”
392、曾子曰:“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圣人,亦无若何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出入不讲时机,说话语无伦次,安于简易而乐于残暴,吓唬他也不怕,劝说他不听,即使有圣人在,也拿他没有办法。”
393、曾子曰:“少称不悌焉,耻也。壮称不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能与焉,辱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少年时被人称为不尊敬兄长,这是做人的耻辱。壮年时代被人称为不道德,这是做人的耻辱。老年时代被人称为无礼,这是做人的罪过。有过错而不能改正,这是懈怠。行动而不能成功,这是羞耻。仰慕善人而不能和他在一起,这是耻辱。”
394、曾子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凭借外现的东西,可以预测隐蔽的东西。听一个人说话,可以知道他的爱好。观察一个人言论,可以知道他的心术。长时间观察他能否兑现其言,可以知道他的诚信。观察一个人所亲所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395、曾子曰:“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谓弃民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最上的境界是乐于行善,其次是安于行善,其下是在行善中自强。仁者以大道为乐,智者从大道中获利。愚者随从大道,弱者畏惧大道。既不是愚者也不是弱者,却要背弃大道强行,这种人可以说是为人所弃之人。”
396、曾子曰:“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遇事而心怀畏惧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君子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疼爱但不要流露在脸上,使唤时不要在容貌上心疼,用大道引导儿子而不能强迫。在家和谐,在外恭敬,兄弟和乐,朋友之间互相劝勉,用恭敬的礼貌对待远方的人,用忠诚之情对待近处的人。”
39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这是因为士的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以仁爱为己任,这不是责任重大吗?死亡之后方才停止努力,这不是道路遥远吗?”
398、曾子曰:“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自我反省,觉得是我理屈,即使对方是穿粗衣的卑贱之人,我也不会吓唬他。自我反省,觉得理直,即使对方有千万人之众,我一定要前去和他们论个是非曲直。”
399、曾子曰:“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后也;忠,德之正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孝,是道德修养的起点;悌,是继孝之后的道德修养次序;信,是体现道德的敦厚;忠,是体现道德的纯正。”
400、曾子曰:“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夫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随之。”(《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音响不会拒绝发出声音,镜子不会拒绝鉴照事物形体。君子端正一个根本而万物都会随之成功。人的行动不是为了留下影子,而影子却始终随着人的行动。呼喊不是单纯为了发出声响,而声响却伴随着人的呼喊。因此,君子先成就功劳,名声会随之而来。”
401、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有三句话可以贯穿起来佩戴在身上:第一句话是不要对内疏远而对外亲近;第二句话是不要自身不善而埋怨他人,第三句话是不要等到祸患到了而后呼叫上天。”
402、曾子曰:“ 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集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习礼而确立志向,贪欲之心就就不会萌生;君子时刻想到用礼修身,怠慢、懒惰、侮慢、轻易的事不会发生;君子习礼以讲求仁义,就会远离忿恨、争夺、残暴、作乱的言辞。”
403、仲尼曰:“以富贵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向之,可谓知时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仲尼说:“以富贵的身份礼贤下士,谁不尊重你?以富贵的身份仁爱他人,谁不亲近你?不对抗大众的言论,可以说是知言了。说话而大众响应,可以说是知道把握时机了。”
404、晏子曰:“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曾子·子思子》)
【译文】晏子说:“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处所,游历一定要选择方向,做官一定要选择君主。选择君主是为了求得做官的机会,选择游历方向是为了修炼道行。我听说违反常道、移易本性,是因为人有私欲,所以不可不慎重。”
405、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曾子·子思子》)
【译文】曾子说:“君子所重视的正道有三个方面:严肃自己的容貌,就会远离粗暴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可以使人相信;说话注意言辞语气,就会远离粗鄙无礼。”
406、濂溪先生曰:“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近思录》)
【译文】濂溪先生(周敦颐)说:“圣人讲得道理,听到之后就会积蓄在心中,内蕴则为个人品德,施行就是(治国、平天下的)事业。那些仅仅以圣人之道为言辞的人,也太鄙陋了。”
407、濂溪先生曰:“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近思录》)
【译文】濂溪先生(周敦颐)说:“伊尹以其君上不能成为尧舜一般的圣王为自己的耻辱,只要有一个人不得尽其才、得其位,身为宰辅的伊尹就引为莫大的耻辱,就好像在市井被人公然鞭挞一样;颜渊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长时间不背离仁德。学者以伊尹之志为志,学习颜渊的学问,极尽了全力可以成为圣人,用力足够可以成为贤人。只要用了力,就算未尽己之所能,也可不失于努力为善的美名。”
408、明道先生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近思录》)
【译文】明道先生(程颢)说:“所谓的定,并不是使心念不动,也不是离动而后才叫定,只要顺理而动,动也是定。顺理当静,静就是定。天下没有性以外的物,无所送于事之往,也无所迎于事之来。如果以外物为外,与吾人毫不相干,当与外物接触时,就把自己带出去跟从它,这就是己性为内外之分了。”
409、《近思录》:“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译文】《近思录》:“人要蕴蓄才德,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古圣先贤的言、行才能成其大。从圣贤伟大的事迹,以观其利用之道;藉圣贤不朽的言论,以求其立言之意。默识古圣先贤的言行而实得之,并融会贯通,以蓄成其善德。”
410、《近思录》:“君子之遇艰阻,必思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
【译文】《近思录》:“君子遇到艰难险阻时必先反身自省,是否有过失而导致蹇难。若有不善则当从速改掉;若问心无愧,则当益加自勉,这是自修其德的处蹇之道。”
411、《近思录》:“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译文】《近思录》:“见识不可不深远,期许不可不宏大,但要笃行实践也须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否则立志虽大而劳苦其心,力量既小而承艰重之任,不切实际,恐终败事。”
412、《近思录》:“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译文】《近思录》:“如果理不足,人就易为血气所支使。如果性不定,则习俗就会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本性就为习染所剥夺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寄望于立志了。大凡人的内里有所不足,才会出现外在之余;心中无主,才觉纷华的可爱。若能以修身养性为重,则富贵利达皆在所轻。所得于学问愈深,则外物的诱惑也就愈小。”
413、《近思录》:“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译文】《近思录》:“涵养德行需要用敬礼,没事的时候需要用敬将心存养在这里,提高警觉,不使放肆。要是学问有所进境就要致知穷理。涵养与致知不可偏废,《中庸》谈到'尊德行而道问学',也是这个道理。虽然说自幼教育都是先诚敬涵养其德性,其次再教以读书,认识义理。但是如果要等到涵养好了德行,才去理会致知,那就遥遥无期了。需是涵养和致知同时用功方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