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年3月14日9:03
历史常被曲解。我们并非总是能够掌握足够信息,肯定地说发生过什么。有时,历史真相会和我们所理解的历史截然相反。信息太多,导致我们分不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更有甚者,时过境迁,我们所理解的历史,会变为我们眼中的既定事实。不管历史长河中确有其事还是人为捏造,总有事件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发生过的。
10. 无助的女性参政运动
女性参政运动被认为是女权运动(或人权运动)的里程碑。女性参政运动发轫于19世纪,它是为全世界范围内女性谋求同男性拥有同等权利的一场运动,尤其是投票权。在美国,女性为争求权利而战比美国内战还早,但直到20世纪初叶,女权运动才初具规模。
女性参政论者受到了每位女性的拥护。反对女权运动的人大都怀有性别歧视,或对女性秉持厌恶态度,他们认为:政治对女人来说太难以理解。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完全对。实际上,有很多妇女也反对妇女参政运动。反对观点之一便是,男人和女人擅长的领域天生有别,这种情况应该继续保持下去。还有观点称,妇女已经影响了社会改革,尽管影响不是通过投票产生的。甚至称,妇女在处理军事、海事、外交、财政和其他领域政策时不能按照政府以往惯例行事。
主要反妇女参政论者包括小说家Mary Ward,剧作家Florence Bell和牛津大学校长Elizabeth Wordsworth。随着女性参政运动在英国的兴起,全国妇女反参政同盟逐渐诞生。同盟会成立10年后,和一个性质相同的男性组织合并。同盟会成立期间,建立了100多家同盟分部。
9. 林肯和《解放黑奴宣言》真相
1863年1月,亚伯拉罕·林肯宣布《解放黑奴宣言》,这对推动种族平等起到巨大作用,但和我们所认为的巨大进步尚有差距。尤其在解放黑奴方面,《解放黑奴宣言》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完全解放黑奴。实际上,法案仅解放了背叛了整个合众国的南部邦联的黒奴。
为保部分州继续合法蓄奴,决策法案措辞非常严谨。发起者决定,臣服联邦的州部,和已受联邦政府控制的州部一样,并不施行《废奴宣言》。这样做,这些州的忠诚度会降低。即使如此,《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依然重大。被解放的黑奴,即自由民,允许在联邦参军。当年,受益于此法案,士兵和水兵增加了近20万人。
《解放黑奴宣言》让“自由”这一理念深入普通美国民众人心,形成高尚道德观,鼓舞士气纯属偶然。法案的历史重要性不可忽略,但实际上,是第13次修订版(写于两年后)从真正意义上废除了全美黑奴制度。
8. 1965年北美大停电(Northeast Blackout Of 1965)
1965年11月9日,美国东北部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停电事故。纽约,新泽西州(New Jersey),罗德岛州(Rhode Island),佛蒙特州(Vermont),康涅狄格(Connecticut),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等地区都受到了该事故的影响。
共计3千万民众有超过半天的时间置身于断电的状况中。电源的中断导致无事可做,黑暗中的人们变得格外放纵,而这种放纵又造成了大停电九个月后出生率暴涨。这个观点是由《纽约时报》的几篇文章首先提出,尽管之后已经辟谣,但今天人们还是已经普遍接受了大停电会带来新生儿这个说法。
据《纽约时报》的记者称,1966年8月,一些医院发出了每日新生儿数量显著增加的消息。然而,一份人口学研究则显示,那段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比前一年有很大的提高。事实上,准确地说是在大停电那晚267天之后,这本该是在大停电中怀孕的孕妇分娩的日子,但新生儿的数量还比前一年要低。
除此之外,之后的一份社会学论文深入探究了一些关于解释停电并不一定会带来更多新生儿的细节问题。对当事人来说,1965年的这场大停电发生于下午5点左右。这就意味着,许多受到停电影响的人要么就是被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要么就必须留在工作岗位上。另外,即使停电会激起人们进行性活动的冲动,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使用避孕产品,或者堕胎。
7. 公交车上的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
没有人贬低罗莎·帕克斯的行为,以及她的行为之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她拒绝把自己在公交车上的座位让给一位白人男子的做法对美国的民权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罗莎常常被描绘成一名质朴的女裁缝:1995年12月1日,辛苦工作一天后的罗莎·帕克斯已经筋疲力尽,她不让座给白人只是因为疲于接受因种族问题而造成的不公正待遇。她也从未料想过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事实并非如此。1932年,罗莎·帕克斯与一位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成员结婚,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她就积极参与该组织和民权运动。事实上,当公交车事件发生时,她是当地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首领 E.D.尼克松的秘书。
而且更有趣的是罗莎·帕克斯并非是第一个这么做的黑人女性。事实上,仅在9个月前,同样在蒙哥马利市,克劳黛特·科尔文也拒绝把她的座位让给一位白人。不幸的是,对于科尔文来说,在事件发生时她仅15岁,并且还怀着一位已婚男士的孩子。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认为围绕着她的丑闻会对他们的事业不利,因此他们选择了等待,直到有人再次这么做。
6. 桂河大桥
如果你是从小说或者电影里知道桂河大桥的,那么,你肯定被误导了。首先,这个故事讲述了日军强迫同盟军的战俘修建缅甸的铁路的故事。这也让人们认为桂河在缅甸,可事实上,它在泰国。
更大的问题是,桂河上压根儿就没有桥。桂河的位置恰好和铁路平行。而那条有桥的河,其实是美功河。在电影《桂河大桥》获得奥斯卡奖以后,桂河也成了有名的旅游景点。游客慕名而至,可是,他们却跑错了地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泰国政府只能把这个地方从美功改名叫桂河了。
与此同时,电影和小说里关于同盟军战俘的故事与现实也是南辕北辙,尤其是影片中演员艾力克·吉尼斯对同盟军指挥官的刻画。影片中,尼克森上校是一个陈腐、自负的英国军官,为了维持尊严,与日本人沆瀣一气。事实上,真正的同盟国高级指挥官菲利普.图西恰恰相反。他拒绝了日军为士官提供的特殊治疗,他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他的士兵。只要有可能,他就制造破坏活动和怠工,给日本人添麻烦。
5 . 七六精神
电影《七六精神》反映了美国人在独立战争期间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理念因为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闻名于世。之后,一幅鼓舞人心的画作(见上图)及大量电影中都体现了这种精神。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甚至把总统专用飞机“空军一号”也改名为“七六精神”号。
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热血的美国青年为了自由而奋斗。然而,这样的影响力其实只持续了几个月。在1775年,志愿军新兵的数量确实出现暴增。在新英格兰的殖民地上,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揭竿而起。看起来,这次,英国人注定要失败了。可是,奇怪的是,华盛顿将军对此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他发现,组建一支志愿军军队这个想法其实让人有些沮丧。华盛顿意识到,一旦新鲜劲过了,人们就会看到战争的真面目,然后,大部分的人就会逃回家或者陷入困境。
华盛顿是正确的。在1776年,殖民里开始用金钱或货物换取人们一年或更短时间的兵役期。1777年,国会颁布法令,规定兵役的最短时间为三年,而且参兵就会奖励。不这样做,压根没人会愿意入伍。即使是这样,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在1778年,许多州开始了强制征兵的行动。同年,一些州决定允许黑人入伍,这一决定最开始是被国会禁止的。
4. 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
大多数人对于波卡洪塔斯的了解都是有偏差的,因为我们所了解的都来自于1995年的迪斯尼动画电影。起初一些人争辩说我们不应该通过一部电影来了解历史,但迪斯尼最大的卖点在于他们的电影改编于真实的人物事件,而这在之前从未有过。人们相信其历史的准确性也是无可厚非的。
让我们从史实开始。波卡洪塔斯的真名是Matoaka . 波卡洪塔斯其实是她的绰号,意为“淘气的”、“顽皮的”。她(可能)并没有不顾自身安危挡在约翰·史密斯身前从而挽救了他的生命。我们获知这件事的唯一来源就只是史密斯本人,而他却不是那么可靠的。尤其是在他的个人日记里从未提及波卡洪塔斯以及那段生死攸关的经历,而对波瓦坦人的描述除了友善再无其他。很久之后直到1616年,史密斯致信女王安娜讲述了这一事件,那时的波卡洪塔斯已经享有盛誉。
虽然在电影里讲述了史密斯和波卡洪塔斯的爱情故事,但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那个时候的她年仅十到十一岁。而且现实中的波卡洪塔斯在17岁时被英国人绑架并被当作人质达一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她嫁给约翰·罗尔夫并育有一子,随后移居伦敦,在那里波卡洪塔斯改名为蕾贝卡·罗尔夫。
3. 阿拉莫之战(The Alamo)
阿拉莫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爱国故事的最好例证。一直以来,阿拉莫战争都被认为是德克萨斯州独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它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德克萨斯州的群众(他们当时是居住在墨西哥的白种人)。为了获得独立,德州民众们竭尽全力对抗墨西哥军队。最终,德克萨斯州脱离墨西哥并和合并到美利坚合众国。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被置于近乎传奇的地位,多年来,一些历史史实变得模糊不清也不足为奇。
关于这场战争的一个事实已经被遗漏——废除奴隶制度是德克萨斯独立战争的重要刺激因素。当时,墨西哥涌现出大批废奴主义者,并且废除奴隶制度已获得法律许可,而这对于以奴隶贸易为主要经济支撑的德克萨斯是个大难题。奴隶主们或钻取法律漏洞,或争取免税政策,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些优惠,但奴隶制问题从没让他们的抱怨消停过。
说到战争本身,那么关于阿拉莫战争最大的不实之处是,德克萨斯一方几乎无人生还。人们声称他们要么死于战争要么随后被处死,但这并不是事实。实际上有约20人最后是被释放,他们大多都是妇女和小孩儿,甚至是乔伊(Joe)——他曾是指挥官威廉·特拉维斯的奴隶,也活了下来。此战中著名的牺牲是关于戴维·克洛克特的。他是战场前线的大英雄,据说他死的时候手里还握着步枪,周围全是墨西哥士兵的尸体。然而,也有说法称,克洛克特是被俘之后处死的。还有一个饱受争议的说法是,克洛克特实际上是投降了的。
2. 大逃亡
“大逃亡”是二战时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人据此创作了一本书,后来又把书中的故事翻拍成了一部由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主演的著名战争电影。就此点而言,这倒是与《桂河桥》十分相似。但是《桂河桥》这本书是基于真实背景的小说。而《大逃亡》则与之不同,这是澳大利亚作家保罗·布里克西尔(Paul Brickhill)的作品,他在二战时曾经是一名歼击机驾驶员,也是那场著名的逃亡发生时第三集中营的一员。
尽管布里克西尔对于集中营里的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可是电影的制作团队为了增加影片的商业价值不得不进行一些不同的演绎,比如增加美国元素。电影中突出表现了以史蒂夫·麦奎因为首的美国战俘,但事实上,那场逃亡中没有美国人参与,因为集中营里所有的美国战俘都已经在逃亡发生前被转移了。而76人中脱逃成功的3个幸存者是挪威人和荷兰人。同样本不该出现在影片中的还有Harry密道。
人物设定讨论完,接下来我们也许可以关注一下这部电影中最著名的画面——摩托车追逐竞驶。尽管这是影片最经典的场景之一,也使得史蒂夫·麦奎因成为酷帅一词的代言人,但这些场景从未发生过。出逃的76名战俘并无一人使用摩托车作为工具,这一整个场景都是在麦奎因的强烈要求上加上去的,因为詹姆斯·加纳(James Garner)所饰演的人物出场时间较长,这让麦奎因萌生了妒意。
1. 奥森·威尔斯的《世界大战》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被频繁地被提及和赞扬,我们几乎不需要再进行任何介绍。年轻的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根据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制作了一个无线广播节目,但他却被指责引起了大范围的恐慌并背负了举国的骂名,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我们的星球曾经被火星人入侵过。尽管这本小说背后也有一些事实作为支撑,但这些事实也已经被过分夸大了。
但其实报业才应该为这件事的持续发酵买单。当时,无线广播刚刚兴起,而纸媒是老前辈,正努力维持传媒界大哥大的地位。这些记者们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让无线媒体出丑的机会。一位每日时报的编辑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这个节目开始广播时,整个曼哈顿街区万人空巷。而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就有别家报纸指责这一广播节目引起全美恐慌。
事实上这一广播不仅没有引起恐慌,而且起初就没多少人在收听这个节目。C.E.胡珀评级服务(The C.E. Hooper ratings service)指出只有2/5000的听众在晚间收听奥森·威尔斯的节目,而且他们都不认为这是真实的新闻。再说,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从不想愚弄民众,他们在广告间隙反复播放的免责声明里称:所谓的火星人入侵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