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火星一号”官方网站。
(文/洪广玉)“你只要花1英亩19.99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平方米3分钱的价格就可以拥有月球上的土地。”几年前,一场购买月球土地的骗局让很多人上当,最近,一场有关火星的疑似骗局正在展开。
日前,自称“火星一号”的机构来到中国招募志愿者,该机构计划通过选拔培训,最终于2023年在申请者中挑选出2男2女送去火星,永远居住在那里。目前,在人类仅仅对火星发射了几个登陆器的情况下,火星定居计划可行吗?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
报名网站没有电话只有邮箱4月26日,一家自称“火星一号”的机构在上海发布了他们的火星永久居民招募计划,这是该机构在纽约举办全球首场新闻发布会后的第二场。该机构声称,目前已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8万多人通过邮件等方式表示有兴趣参加,其中至少有近千名中国人。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了这一消息,网友也议论纷纷。
记者联系了《新闻晨报》曾参加发布会的媒体记者,该记者表示,发布会上公布了招募计划,但具体下一步如何操作并不清楚,并且该机构在国内没有联系机构和联系方式,参加发布会的消息也是朋友转给她的。当记者询问发布会的具体地点时,该记者并未告知且表示这并不重要。
在“火星一号”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只有英语和中文两个版本,网站上有项目介绍、最新进展及常识问答。项目介绍中声称该“火星一号”为非营利组织,在注册页面,用户需要交费才能完成申请,然后进行包括填资料、回答问题、上传视频等后续操作。按照网站招募条件,申请人年满18岁均可,根据不同国家的GDP水平,申请费不同,中国为11美元,最高的卡塔尔为75美元。
不过,在网站上,记者并没有查询到该机构的联系电话。注册页面的“隐私政策、条款与条件”中提到,“火星一号” 项目的选拔由荷兰IMG负责,IMG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Verdiweg 537,3816 KS Amersfoort”。该项目是否为非营利项目仍然值得怀疑。
报名条款中还规定,无论申请人是否进入选拔流程,申请费用不可收回。同时,对于因申请人参加项目或其结果造成的损失,IMG、“火星一号”、其权利继承人或其关联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由于报名费并不高,很多网友均表示愿意“试一试”。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火星一号粉丝”的QQ群,该群已经有近200名“粉丝”,且随着近日媒体报道,每天都有新人加入。群里已经制作了详细的报名流程、中文版基本知识问答、火星知识科普等资料供学习,群友热心地探讨关于定居火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及各种登陆、定居的方案。不过,从聊天中也看到,大部分网友还是把这次报名当作一次“凑热闹”的机会,至于最后能否真的实现该计划,那并不重要。
记者按照网站上的邮箱,已发送邮件咨询项目具体计划及进展等问题,不过截至发稿时还未收到任何回复。
国外媒体反应冷淡,看衰该计划为了求证“火星一号”项目的真实性及可操作性,记者联系了一位法国《费加罗报》记者,他表示,几乎没有看到“火星一号”项目的报道;另一位常驻欧洲且同样对航天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也告诉记者,欧洲各媒体有相关报道,但多是持以娱乐的态度,原因是“火星一号”幕后不过是一家2011年才成立的私人巿场营销机构,其本身既没有科学经验也没有经济实力,所以没人拿他当一回事。而“火星一号”公司负责人Lansdorp甚至表示,他本人因和女友相爱无法加入火星定居计划。
“火星一号”在其网站使用的是美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航空载体照片,SpaceX公司具有领先的火箭技术,2012年5月,SpaceX公司成功使用自制的“猎鹰9号”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一艘“龙”货运飞船,它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开发的“红龙”火星项目被认为载客上火星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有消息称“火星一号”曾找过SpaceX洽谈,但至今没有达成意向。
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很难判断“火星一号”只是火星选秀节目,还是要假戏真做,又或是一个骗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多夫·麦凯 和ESA(欧洲宇航局)宇航员托马斯·瑞特对项目表示了支持,而德国宇航员乌利希·瓦尔特指出了该项目在造价和时间安排上不现实。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NASA的计划是在2031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而“火星一号”宣称2023年就能实现“火星定居”,且不论具体技术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从时间上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
“火星一号”面临复杂技术挑战未来如果只是派两个宇航员去火星一趟就回来,还是很可能实现的,毕竟NASA也在操作这个计划。不过,“火星一号”项目是计划在火星上建定居点,要想实现人在火星上生存,面临的技术问题要复杂得多。
根据公开资料,NASA的登陆火星计划中,预计制造的“火星飞船”重达400 吨,从地球飞到火星要30个月,目前美国研制的“战神5”型运载火箭能够把100多吨的物质运到地球轨道,可以把70至80吨的物质运达月球,目前推力大的火箭正在研制中。
王俊杰认为,如果要在火星建定居点,它的重量、体积将会更庞大,定居点应该包括起居舱、工作舱和生态温室等几部分,肯定要采取分步运到火星再拼接的方案,但具体方案还无法确定,包括物质的定点投放技术也还没有完全解决。
如何在火星上建一个密封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难题,不光是水和空气的利用,还需要在里面种植蔬菜、水果甚至粮食。美国亚利桑那沙漠中进行的“生态圈二号”实验表明,建立体积有限的自循环生态系统非常困难,要使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长期维持下去,其体积和容量必须大于某个临界值。在地球上尚且这么困难,火星上如何搭建更是没有答案。
火星是一颗环境恶劣的沙漠行星,其地表充满着撞击坑和陨石,因为离太阳更远日射量少,表面平均温度为零下52度,太空船曾侦测到火星上时速达五百公里的暴风,规模比地球的飓风大五倍以上,面积能达到1000平方公里,而且火星上的砂尘让暴风更具破坏力。王俊杰介绍说,如果要抵挡这种飓风,可能需要在环山的环境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定居点,所以,如何设计飞船的轨道以准确着陆是重要问题,但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适应火星的“人居环境”也是挑战,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由于没有厚厚的大气层与地球磁场的防护,辐射更为严重,虽然可以通过覆盖火星土壤的方式进行屏蔽,但长期在火星上活动,则会增加暴露在辐射下的风险,并导致癌症发病率的升高。
此外,火星重力不足地球的三分之一,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会导致骨质疏松症,根据对国际空间站(ISS)中约14个宇航员的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停留4-6个月,骨质流失表现最明显的髋部的流失速率为1.5%/月。因此,在历经7个月的飞行到达火星后,骨质流失在最坏的情况下将损失10.5%。未来有可能通过医学治疗与运动减缓或阻止骨质疏松症,但是具体效果还很难说。
巨额费用尚无着落登陆火星需要多少钱?2012 年8月6日美国发射了“好奇号”火星车,其造价为25亿美元。载人登陆火星的成本当然更昂贵,根据目前的成本计算方法,把1公斤重的机器人送上火星需要花费约50万美元的设计和发射费用,将一个小组的人员送上火星需要至少45,000公斤重的飞船、装备、食物和水,项目总共要花费1,000亿美元,而NASA登陆火星计划估计费用最低为200亿美元,最高可达4500亿美元,这还不是考虑“永久定居”。虽然未来科技的重大突破可能节约成本,但“火星一号”计划预算仅为60亿美元,还是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不过,即使是60亿美元也没有着落。“火星一号”宣称计划通过出售转播权筹措资金,但是在该公司本身缺乏实力、项目存在诸多风险的情况下,很难说有机构愿意进行投资。从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该计划目前筹资数不到10万美元,虽然有一套“海选”和直播方案,但还没有看到和哪些媒体达成了合作意向。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登陆火星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NASA、ESA等国家航空机构,他们未必愿意与这种小公司合作。况且,目前连“月球定居”技术都还不成熟,“登陆火星”作为还在研究中的项目,需要经过多次试验以保证一定的成功率,在短期时间不可能做商业发布。
火星移民是科学,还是娱乐?目前,各国总共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成功抵达了火星,其余都消失在了茫茫宇宙中。可以说,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本来就存在很大风险,火星“移民”计划稍有不慎,其输送的第一批“居民”就成为了敢死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告诉记者,目前媒体宣称的到火星上定居,且“一去不复返”,这明显是把生命放在第二位了,“我觉得科学冒险不能拿人的生命作抵押品,应该在火星周边建空间站,容许那里有返回的燃料,到了火星上有退路,现在这些一概不谈,这是拿人的生命开玩笑。”李竞说。
李竞认为,对于地球人来说,移居到太阳系的其它天体并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地球环境虽然遭受了一定破坏,还远远没到需要移居的地步,科学家要做到的首先是把地球保护好。对于火星来说,那里本来就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做了移民,然后等着去补给,这样的行为除了满足人类征服宇宙的虚荣之外,并无实际意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火星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也是未知数,首先,它的空气十分稀薄,科学家尚未发现液态水。严寒的气候环境,也是人类难以应对的。
不仅如此,在火星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除了太空辐射,还有因长时间处在零重力环境下出现肌肉和骨骼退化和骨质流失,即使用器械锻炼,也无法预防这个问题。而最大的挑战,还是孤独和恐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火星生存条件艰苦,完全可能超出人类的想象,而封闭环境也可能是对人性的一场拷问。”此外,发起组织在资质上也需要商榷。
科学冒险不能拿人的生命作抵押品,如果人类要在火星上定居,至少应该在火星周边建空间站,容许那里有返回的燃料,到了火星上有退路,现在这些一概不谈,这是拿人的生命开玩笑。
原文发表于《科技生活》周刊,转载时文字部分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