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中国民间舞蹈。流行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因源于农业劳动中的歌唱而得名。原主要在元宵节表演,现逢节庆日子表演。清代吴锡麒的《新年杂咏抄》说:“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可见它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从伴随劳动的小曲到独立的歌舞,再到民间小戏。表演形式有两种:地秧歌和高跷。由10多人到上百人组成秧歌队,扮成生活中、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手持扇、帕、伞、棒等道具。表演的开始和结尾为大场,由1~2名领舞率队边舞边走出各种队形、图案,如二龙吐须、卷白菜心等;中间穿插小场,是几个人的舞蹈或小戏。秧歌的基本动作较单纯,为挥臂跳跃,扭腰甩肩,一步一拍,前3拍向前进,后1拍后退,4拍一小节。演唱分领唱秧歌和走戏调,前者用于开场,悠扬风趣,有招徕观众之意;后者都是从流行的民间小调移植过来的,结合舞蹈,边舞边唱,有的还有一定的叙事情节。各地秧歌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东北秧歌以小戏为主,故更重歌唱,热闹、泼辣、风趣;河北秧歌以演唱小曲为主,曲调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有些已发展为戏曲表演;山东秧歌以鼓子秧歌为代表,慓悍粗犷,大场十分壮观 ;山西秧歌也以民间小曲为特色,如《走西口》、《小赶会》等都是十分流行的,唱腔高亢、粗犷、辽阔略带苍凉;陕北秧歌潇洒大方,雄健有力,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一些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陕北秧歌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秧歌"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7851/129680549144.html
更多阅读
来自文汇报张爱玲发表《花凋》时所绘的男、女主人公造型图写作是张爱玲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最重要方式一九九五年秋,张爱玲去世后一个月,张子静在其上海居处,手边是《张爱玲全集》张爱玲发表于1944年5月的散文《童言无忌》中曾经这
“天空越蔚蓝,越怕抬头看;电影越圆满,就越觉得伤感······”刘若英的《一辈子的孤单》,几乎百听不厌。今天,当流苏在婚礼上深情款款地表白完跟柳原的相濡以沫、对永久和平的企盼,又充满孝心地给家里打过电话之后,这句歌词马上从脑海
平剧艺术里存在着以张君秋为代表的张腔,四十年代风靡一时,至今仍是广泛传唱的主要腔派。相应的,小说界亦存着“张腔”。小说界的张腔以张爱玲肇始。张爱玲以其独特的作风与细腻的文笔,屹立了文坛五十年。一九九五年,才女张爱玲在香港遽逝
最近读张爱玲,读得蠢蠢欲动。嫌不过瘾又翻出几部被翻拍的电影版重新看过,不免有些惋惜,更多的还是失望。在为数不多的几部翻拍片中,除了李安借张文讲了个自己的故事外,其余几部,完全不得要领。许鞍华虽然足够细腻,但她那是种生活气,张爱玲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象上海这样传统:古老的家族、神秘的大宅、浓重的吴音,弥漫着永远抹不去的怀旧心绪;然而,那时的中国又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象上海这样现代:洋场的灯火、风云的变幻、各国的来客,夹杂着无时无刻不在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