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的概念一经弄清楚,谁是画派创始人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便可以顺带解决了。很明显,它的创始人应是高、陈三位,而不是居巢、居廉。因为居氏兄弟终究只是旧式文人圈子里的传统派画家,他们既没有那种眼光,也没有胆量和气魄去提出“革新国画”的口号和要求,去掀起一场“艺术革命”。
不过,二居与岭南画派确实有它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今天的广州美术学院也不必建在当年的“隔山乡”了。但必须看到,他们的贡献毕竟只限于“量”的积累方面,到三杰出,才产生质的飞跃。这两个阶段是不应混淆的。如果一定要突出居氏兄弟与这一画派的密切渊源,也不妨把居派称为“前岭南派”。
![除旧革新 岭南画派 除旧革新的岭南画派](http://img.aihuau.com/images/e/77911/1011060511102888977267.jpg)
“围外”、“围内”的不同看法。
先听听“派外人”的议论。有的说:“岭南派的特点主要是爱用熟纸、熟绢加上撞水撞粉的技法。”甚至说:“岭南派画实际是日本画的中国变种。”“是西洋水彩画。”“四不象,野狐禅!”这些贬义分明的过头话显然失之偏颇。较严肃的一说是:“所谓‘岭南画派’是指广东一带的具有亚热带地方色彩的以调和中西艺术为主旨的画派。”这个定义也未能很好地概括出岭南画派的主要特征。
让我们再听听几位“派内人”的意见吧。
黎雄才说:“岭南派要有时代感和地方色彩,要能受大众所接受。写画要以笔墨为主,渲染乃帮助气氛。能先行一步便是创作,跟后便是模仿。”赵少昂说:“岭南画派是要具有时代感的文艺思潮,还要有新的题材,美的构图,有神韵的笔墨和诗的意境,而达到真善美的效果,能使雅俗共赏。才是最好作品。”关山月则认为:“作为一个画派来说,不能排除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具体的师承关系,也不排除它在技法上有某些共同的特色和惯用的手法,但我认为这都不是主要问题,……实质上,岭南派之所以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受到进步人士的支持肯定,主要因为它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代表了先进的艺术思潮。
它揭起的艺术革命旗帜,主张以新的科学观点对因袭、停滞的旧中国画来一番改造。它主张打破门户之见,大胆吸收外来的养料,使具有千百年古老传统的中国画重获新生;它反对尊古卑今的保守观念,强调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出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新中国画;它强调这种新中国画不是为了表现自我而只满足个人的陶醉与欣赏,也不是狭义的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了更多人能接受它,即为了时代的需要而追求一种大众化的、雅俗共赏的美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