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看着这本书的名字,我首先想到了我的学生:“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其实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也常听到类似的牢骚,孩子不听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家庭里的火药味是越发浓烈了,可问题却还是解决不了。孩子的不听话真的让无数家长和老师为此烦恼、头痛不已啊!接着我又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吃饭时把饭弄得满桌子、满地都是,还故意用手指捻平;不要玩水弄湿衣服,偏偏一天里得换掉5套湿衣服;见到熟人就是不叫叔叔阿姨;玩好玩具就是要到处乱扔,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怎么说都不听。
看了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吃惊。原来这本书说的是一种让孩子可以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我们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和忠告。那么这种语言该“如何说”“怎么听”呢,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并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其中的“欣赏孩子”给我的感触最深,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是我们每一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欣赏的最大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每一个孩子时时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首先,以公正的态度欣赏孩子。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其次,以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缺乏自信时,我们教师要鼓励其点滴进步,帮助他树立信心,而且,对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
第三、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孩子。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更要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孩子尝试错误、允许孩子宣泄情绪、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全神贯注地倾听,学会了解、体会并且接受孩子的感受,不要想当然的否定它。如果孩子的感受不断地被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当我们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孩子一旦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有时,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去否定孩子的感受,那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结果,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让孩子自己成长。
以理 服人,以德服人
我觉得不能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应该多给他们鼓励~一方面是工作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时候的叛逆心理很强~你应该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在紧张的关头~适当活跃一下气氛~搞个野外大放松也是不错的~管理方面一方面自己应该注意学生的休息状况~疲劳程度~一方面关注学生成绩方面的波动~多做沟通~还可以找一些负责的班干部来参与~可以更好了解情况~最好不要把差生撇到一边~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应该个别调动座位~形成互补~不能大面积调~会让他们感觉到学习.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