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重点推荐】鲁昕: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新需求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在刚刚结束的APEC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明确了增速换档、结构升级及创新驱动等三大特点,指出了四个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二是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三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四是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我们理解,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方位转型升级。

在这个背景下,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充分说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职业教育的新常态。

◎增速换档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同时蕴含了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创新的新机遇。

在增速保持中高速发展时期,我们必须摒弃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要实现发展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

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在稳定规模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阶段,尤其是要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升级,必须以结构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调整,促进制造与服务相融合、高中低端诸环节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不断提升系统培养人才的能力,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重点推荐】鲁昕: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新需求

◎民生普惠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新常态下,将使就业更充分、收入更均衡、社会更完善,人民享受的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必须有比较充分的就业,职业教育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关键举措,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有序推进城镇化及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

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创新驱动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中国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新活力。我国确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融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依法治国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样,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还很薄弱,现有法律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亟需加强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协调和支撑,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必须主动适应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好法律制度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规范市场和激发活力,使职业教育通过法制化轨道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开放合作要求职业教育新常态

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通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上升。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必须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重新定位。新常态下,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从局部开放过渡到全面开放,从积极“引进来”到主动“走出去”,创建新的竞争优势,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为新常态释放更为长期、持久的动力。

所以,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主动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推向国际市场。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适应新常态,需要职业教育理念、制度和机制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技术、现代科学、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与传统职业教育相比,其内涵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现代人才培养定位,传统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重视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

二是现代国家制度建设,要加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一整套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包括产教融合、职普沟通、中高职衔接、行业企业参与、“双证书”等制度以及就业政策、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等。

三是现代培养模式创新,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现代教育资源配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行业企业办学内生动力,推动公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五是现代运行机制重塑,要以集团化办学为主要实现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理治理结构和科学决策机制,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六是现代评价体系构建,要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界的专家参与职业教育评价,形成开放评价体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7951/313082385919.html

更多阅读

我们生活在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下

文/王思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毫无疑问,要认识的是“新”,要适应的是 “常”,要引领的则是“态”。一、新常态的含义及特征(一)新常态的含义。新常态

经济危机的新表现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

在古典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危机是一个痛苦的现象,高的失业率伴随通货膨胀出现。    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迅速修正政策和分析方法,利用金融、财政政策以及贸易政策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些手段之后的

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社区四化建设

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管清友近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十八大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规划。这印证了之前我们所做的三个判断:一是十八大之后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规划和项目建设会密集出台。二是中

声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重点推荐】鲁昕: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新需求》为网友仰头一饮而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