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特点 釉里红瓷器特点 釉里红瓷特点及发展历程

【导读】釉里红瓷是在瓷胎上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工艺过程和青花瓷完全一样,不同的是青花用钴料成彩,而釉里红则用铜红料。最早的釉里红瓷产生于唐代长沙窑,但只是到元代景德镇才烧成了成熟的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是瓷器釉下五彩品种之一。首创于元代。因以铜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纹饰,(含铜0.3%~0.5%)施于坯体,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wWW.aIhUaU.cOm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红色花纹,故又称“铜红釉”,是我国颜色釉中的名贵品种。由于铜在高温下易挥发,对窑室烧成气氛非常敏感,烧成技术不易掌握,故而初创阶段红釉呈色不够纯正,发色暗红。明初烧成永乐“鲜红”与宣德“宝石红”名贵品种,质料细腻、红而深沉、釉汁莹厚,器口一周洁白宛如玉带,为后人所重,有“以鲜红为宝”的评价。嘉、万时期,鲜红器多以矾红代之,这是由于铜红釉难以烧成所致。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就偶有釉下铜红彩的产品。釉里红自创烧以来一直是人们喜爱的瓷器品种之一。釉里红与青花瓷一样同为釉下彩绘瓷。釉里红与青花瓷所不同的是,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已成型好的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一层透明釉,经1200℃左右的高温,在还原焰的气氛中一次烧成。烧成后显现出白地红花或红第白花装饰,因其是釉下彩绘,又是红色花纹,所以称其为“釉里红”。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制出釉里红瓷器,质量好的釉里红作品应该是发色纯正华丽,但由于铜红在高温下呈色不稳定,因此烧成难度较大,成功之作较少。从目前所见传世品看,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产品虽然数量较多,但成功之作甚少。直到宣德时期才能很好地掌握釉里红瓷的烧制技术,发色纯正鲜艳。釉里红瓷器的生产到了明中期以后,曾经一度衰落,清康熙时期又开始恢复生产。

    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瓷产品质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作技术也最为精湛,成功率也最高,特别是青花和釉里红两种不同颜色在同一瓷器上的运用,最为精绝。乾隆之后釉里红瓷器的生产技术从未达到过雍正时期的最高水平。

釉里红瓷器特点 釉里红瓷器特点 釉里红瓷特点及发展历程

    元代釉里红瓷器:由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黑色,少量红色器物以青花盖碗、罐、玉壶春瓶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草叶纹等。明洪武朝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莲等。

    明代釉里红瓷器:明永乐时期的釉里红器物也不是很成功,传世不多,直到宣德时期方成功烧制出釉里红瓷器。这时期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做纹饰,烧成后图案凸显白色釉面的方法,呈色鲜红。

    清代釉里红瓷器: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三果、五蝠为多见。不管是元、明还是清初,釉里红瓷器都是采用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绘线,即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多种不同的图案花纹;二是釉里红留白,装饰方法多出现在元代中、晚期;三是釉里红涂绘,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图案花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8051/717644591158.html

更多阅读

明代青花釉里红、青花红彩、黄釉青花 宣德黄釉青花瓷器

(二) 明代青花(釉里红、青花红彩、黄釉青花)——青花瓷器是烧造量最大、最多、最鼎盛的宫廷和民用瓷器。青花瓷器作为明代最主要的装饰和生活实用器,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宫廷不仅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烧制瓷器,专供朝廷,还派官员督办,使瓷

声明:《釉里红瓷器特点 釉里红瓷器特点 釉里红瓷特点及发展历程》为网友最爱虎牙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