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健康教育
发热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以感染原因最为常见。
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可减少氧耗量,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饮食: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高热引起的营养物质消耗,多吃蔬菜和水果;
饮水量:2000-3000ml/日,补充因发热而缺失的水,加快毒素排泄的热量散发,心脏病或老年人酌减并少量多次饮水;
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高热时注意保暖,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擦汗,防止受凉。
降温方法:
热者冷降,冷者热降
酒精擦浴:以酒精擦颈部、腋窝、手心、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反复擦至皮肤发红,前胸、或背、腹部、足底不可擦浴,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温水擦浴;
冰袋冷敷头部或者大动脉走行处,经常更换冷敷部位,防止冻伤;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足心禁止进行冷敷;
不宜自行随意使用退热药,以免因大汗引起虚脱,或干扰病情观察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应在医生建议及指导下遵医嘱使用药物,并观察有无特殊不良反应。高热褪去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幅度较大,以免影响病情。
发热待查健康教育
1.发热待查是指不明原因发热超过2周以上,相关检查均无阳性体征,B超、胸片、血细菌培养等均正常;
2.高热者需卧床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低热者可适当活动;
3.因发热机体代谢率增高,出汗多,水分消耗大,每日需饮水2500-5000ml,同时多饮水有利于毒素排出及降温;
4.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牛奶、鸡蛋汤、菜汤、果汁、小米粥、蜂蜜水等;
5.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易出现口腔感染,易晨起、餐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6.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衣着应宽松、易吸汗。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房间内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7.因需要查明病因,故所做检查化验可能较多;
8.体温38.5℃以下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如予冰袋、冷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浴等,出现高热等情况再使用药物降温,如糖皮质激素、消炎痛栓塞肛等。
咳嗽咳痰健康教育
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人常因各种疾病导致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咳痰,使痰液淤积或堵塞在气道内,造成呼吸不畅,机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咳嗽咳痰方法: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压住腹部,帮助咳嗽;
胸部叩击法: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隆部位,病人侧卧位,叩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至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力的叩击胸壁,每次叩击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体位引流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借重力使痰液借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排出;
痰液较稠时,引流前应先雾化吸入。间歇做深呼吸后用了将痰咳出,同时轻拍患者背部有利于痰液引出;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引流后应清洁口腔,减少感染机会;
以下情况不宜体位引流:呼吸功能不全;
有明显呼吸困难的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者;
4、湿化和雾化: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适于痰液粘稠和排痰不畅者
(1)防止窒息: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应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尤其是年老体弱、无力咳嗽者;
(2)避免湿化过度: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也可导致体内水潴留、心脏负荷。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20分钟为宜;
(3)控制湿化温度:温度过高会引起呼吸道灼伤;温度过低可诱发哮喘、寒战反应。一般温度在35-37度之间;
5、机械排痰;
辅助措施:
1、加强营养补充;
2、每天少量多次饮水,饮水量在1500ml以上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好的文章可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