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菜篮子工程是什么?
菜篮子工程 shopping basket program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目录提出背景 发展状况 历史阶段 “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 (一)总体思路 (二)主要目标 (三)基本原则 (四)建设一批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基地 (五) (六)建设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七)建设一批“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中心 (八)建设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 (九) (十)强化产销衔接功能 (十一)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 (十二)推进标准化生产 (十三)健全检验检测体系 (十四)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十五)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 (十六)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十七)科学规划生产布局 (十八)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十九)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二十)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成果表现 重要影响提出背景 发展状况 历史阶段 “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 (一)总体思路 (二)主要目标 (三)基本原则 (四)建设一批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基地 (五) (六)建设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七)建设一批“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中心 (八)建设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 (九) (十)强化产销衔接功能 (十一)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 (十二)推进标准化生产 (十三)健全检验检测体系 (十四)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十五)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 (十六)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十七)科学规划生产布局 (十八)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十九)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二十)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成果表现 重要影响展开
相关解答二:什么是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 shopping basket program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到1993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1994年,“菜篮子工程”已处在由过去以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入生产基地与市场体系建设并举的新阶段。同年年底,全国肉类总产量达4499.3万吨,禽蛋147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2146.4万吨,水果总产量达3499.1万吨,蔬菜面积达1.34亿亩。全国有27个省市初步建立了主要副食品的地方储备。
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主要有四大特点:加大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高档化发展;城乡协手共建“菜篮子工程”。不仅城郊发展“菜篮子”,而且广大农区也积极发展“菜篮子”,一批全国性的农区基地正在形成和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增加花色品种。为了适应城镇居民对“菜篮子”产品“鲜活、优质、营养、方便、无虫害”的消费要求,各地在生产中广泛采用良种、良法、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探索新的流通方式,积极推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1995年,农业部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同年,农业部实施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联网。到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
1996年,“菜篮子工程”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武汉、广州、沈阳、西安四个城市入选为首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成立的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试点的总体安排时间为2至3年。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菜篮子”产品生产要推广优新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给,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
1999年9月,全国10大城市第12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国内“菜篮子”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标志着我国“菜篮子”工程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11月17日, 全国十大城市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提出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以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三:什么是“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到1993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1994年,“菜篮子工程”已处在由过去以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入生产基地与市场体系建设并举的新阶段。同年年底,全国肉类总产量达4499.3万吨,禽蛋147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2146.4万吨,水果总产量达3499.1万吨,蔬菜面积达1.34亿亩。全国有27个省市初步建立了主要副食品的地方储备。
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主要有四大特点:加大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高档化发展;城乡协手共建“菜篮子工程”。不仅城郊发展“菜篮子”,而且广大农区也积极发展“菜篮子”,一批全国性的农区基地正在形成和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增加花色品种。为了适应城镇居民对“菜篮子”产品“鲜活、优质、营养、方便、无虫害”的消费要求,各地在生产中广泛采用良种、良法、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探索新的流通方式,积极推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1995年,农业部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同年,农业部实施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联网。到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
1996年,“菜篮子工程”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武汉、广州、沈阳、西安四个城市入选为首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成立的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试点的总体安排时间为2至3年。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菜篮子”产品生产要推广优新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给,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
1999年9月,全国10大城市第12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国内“菜篮子”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标志着我国“菜篮子”工程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11月17日, 全国十大城市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提出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以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实现“菜篮子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2001年4月,一项重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由农业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计划用8到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2002年7月,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宣布,“三绿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三绿工程”是指......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四:什么是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
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礌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相关解答五:如何申请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是通过政府及部门来申请的,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我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可行性报告
相关解答六:怎么申请菜篮子工程
你好!
菜篮子工程是专门招标项目,让一些公司来完成的,店面比较统一,由公司直接监督完成的。
相关解答七:菜篮子工程怎么申请
现在已经不接受申请了,原来的净菜社现在也已经没有了
相关解答八:菜篮子工程怎么申请
现在已经不接受申请了,原来的净菜社现在也已经没有了
相关解答九:超市里怎么申请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是专门招标项目,让一些公司来完成的,店面比较统一,由公司直接监督完成的。
相关解答十:什么是菜篮子工程?它的实施有哪些好处?
菜篮子工程 shopping basket program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丰富多彩的“菜篮子”,把农民千家万户的菜园子推向了市场,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出了一个大产业。 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应从以城市郊区为主转变为城郊与农区并举,农区发展“菜篮子”产销势头持续高涨,日益成为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的主要供应者。中国蔬菜生产已基本摆脱了“农家菜园”的布局结构,形成区域化大规模生产基地格局,并与日益成熟的全国蔬菜大市场相衔接。
在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下,蔬菜生产的投资主体、经营形式也由单一转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生产者、经营者、企业集团甚至外资参与到“菜篮子”产销中来,使“菜篮子”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
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34.7万公顷,总产量4.05亿吨,每年的蔬菜生产总值约2800亿元,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居第二位。
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快速提高。寿光人率先实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使蔬菜冬天生产成为现实。如今,在广大北方菜区,节能型日光温室工程在大范围内推广;在南方菜区,每年遮阳网设备的应用量日益扩大;在城市郊区,标准化菜田面积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全国蔬菜杂交优势品种的应用率已达95%。
在有“中国第一号菜篮子”之称的山东寿光,无土栽培、音乐培植、气体肥料、磁化水滴灌等蔬菜种植的最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太空椒、扁桃南瓜、小粒西红柿、彩色茄子等最新瓜菜品种应有尽有。
随着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化、区域化、设施化程度越来越高,蔬菜产业的“链条”也不断向前后延伸:一头向农民的田间地头延伸,促使农民生产高附加值的品种;一头向分选、包装、初级加工、储藏保鲜等产后环节扩展,增加了农民增收的环节。
“菜篮子”产业向纵深发展,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不少地区,“菜篮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菜篮子”产品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占到三分之一,很多农民靠发展“菜篮子”脱贫致富。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