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五大慢病之一,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25.2%,全国每年有 200 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避免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用药误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一般知识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美国《2014年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明确指出:
① ≥60 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可启动药物降压治疗,降压靶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② < 60 岁的高血压患者,只要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 即可启动药物降压治疗,降压靶目标值是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伴糖尿病和肾病者,血压控制要求更严格,无论年龄大小,目标都是<140/90mmHg。
3、高血压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普利类)药物、ARB类(沙坦类)药物、CCB类(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
高血压治疗常见用药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没有办法预防
很多人会觉得,高血压没有办法预防,其实不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不能保证让你百分之百远离高血压,但是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重要的是低盐饮食;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超重者应该减重;学会缓解压力;戒烟;限酒等。
为了做到有效预防,建议:年龄>18岁、无高血压病史的成年人,每2年测1次血压;35岁以上每年测1次;对易患人群(血压在130~139/85~89 mmHg、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建议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如果已有高血压,测量的频率就要更高。
误区二: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管
世界卫生组织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因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这就容易引起患者对病情的忽略而致延误就诊和治疗。所以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无论有无不适症状都应该用药治疗。
治疗高血压重要的是控制血压,以减少长期高血压对心、脑、肾和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控制或控制不佳,会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异常等健康问题,就错过控制高血压的最佳时机。
误区三:担心耐药、成瘾,不愿意过早服药
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也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所谓的“依赖”不是说药物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因为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误区四:可以自行用药治疗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听信病友、广告的推荐,或者是按药店的推荐用药,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是很危险的。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用药也不尽相同,适合别人的药未必是适合你病情的药。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伴随的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
误区五:血压降的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周达到目标值。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些;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一些。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误区六: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原发性高血压是不能被根治的,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并不是高血压被治好了。一旦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所以就算血压已经保持稳定很长时间,也不要随便自己停药,可以先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量,同时严格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七:老年人血压高点没关系
有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越高,这一错误认识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最新的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的定义适用于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故老年人血压水平超过正常值虽属常见,但并不正常,仍需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长期吃
“是药三分毒”的俗语在我国流传已久,因此很多人认为药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而排斥吃药。不可否认,任何药都不能避免副作用,但是批准上市的药品都通过严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估,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之内都无明显肝肾毒性。
再者,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降压药的副作用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那是微乎其微的,担心副作用而不用药控制血压,岂不是因噎废食!
误区九:迷信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很遗憾,没有保健品可以治疗高血压。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保健品降压即使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目前没有太多的手段可以治疗高血压,吃药依然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任何辅助治疗都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误区十:盲目用药不复查
有人认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没有不舒服就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其实这也是很危险的。不监测血压,盲目用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初期服药者,可1天测2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周测1天,必要时做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有利于医生更为准确地指导用药。
由于人们对于高血压认识的不足,对于高血压防控知识的欠缺,导致存在诸多治疗误区。高血压的治疗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基础,在考虑患者综合因素如个人意愿、经济条件、地域条件等情况下根据我国高血压指南选取合理的个体化降压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做到稳定长期用药,达到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