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 刘伯承评述

刘伯承述评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名伯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四川省(今重庆市)开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市长。有“川中名将”、“军神”的称号。

一.身经百战,历练成“军神”。

1.护国护法战争中崭露头角。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十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丰都之战。

1916年3月中旬,为了配合护国军主力在川南与袁军作战,刘伯承率护国军第一支队准备攻克长寿县,以牵制敌人兵力。刘伯承根据长寿易守难攻的特点,积极争取长寿城内的警备队起义,警备队在护国军的策动下准备起义,但当刘伯承率队攻击时,警备队却发生变故,护国军伤亡很大,只好转向和长寿位置相似并很重要的丰都前进,准备夺取丰都。

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

几天后进了一家诊所,在这里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的过程,在选入小学课本的一篇叫《军神》的文章中,有相当精彩的描写———

沃克的目光柔和了,正穿手术服时护士过来告诉说,病人拒绝用麻醉剂。医生不同意。病人平静地回答: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都割掉!病人点了点头。手术进行着,你疼不过可以哼叫。可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崭新的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竟被抓破。手术毕,医生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72刀。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沃克医生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小心地问:告诉我,你的真名字叫什么?刘伯承。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伸过手去。

护国护法战争中,由于刘伯承指挥有方,作战勇猛。年仅二十四岁就得到了“川军名将”和“军神”的美名。

2. 抗日战争中百炼成钢。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

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抗日战争中的刘伯承在战事指挥方面显得更加成熟。这便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3. 解放战争中功绩不凡。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他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随后又打了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接着战陇海,下定陶,挥师南下,按毛泽东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楔子。刘伯承与陈毅的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五十五万多;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随后渡过长江,打下南京城,挥师向南,解放了华东和西南地区。

二.在战争中总结军事思想。

1. 牢牢坚持人民的军队的原则,适时实行向现代化、正规化的转变。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勤务员,与人民群众有血缘般的关系。共产党军队打胜仗的秘诀,就在于进行的是为人民、得民心的战争;任何时候都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军民、军政团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执行群众纪律秋毫无犯。②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革命战争能够胜利,是靠党的正确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式的军事制度。军队建设首要的是贯彻党的领导,团结于党和党的路线之下,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和号令。兵权只能归于党,决不能归于个人。③政治质量是军队战斗力的先决因素。政治工作首先要在各级部队大力发挥党组织的实际领导作用,

使部队具有“胶力与活力”。④ 夺取全国政权后,人民军队要实行向现代化、正规化的转变,这个转变要比以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大得多。从单一兵种向诸军种、兵种合成化转变,创立新的军种、兵种学术,掌握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方法,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⑤司令部是军队指挥方式从“司令时期”进到“组织战斗时期”的历史发展产物,司令部是首长组织军队进行战争,实施指挥的“头脑”机关。

2. 实行综合群力的“全面战”、“全力战”。

①中国革命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全面战”和“全力战”。②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军队作战的特点在于把战术与群众的斗争结合起来运用。人民军队离不开人民。要以民兵(群众武装)为“肉”,游击队(地方武装)为“筋”,正规军(基干军)为“骨”,形成一个动作一致的有机“拳头”,陷敌于四面楚歌之中。③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根据地的全面建设。④必须用大力开展政治战即“攻心战 ”。政治战是“全面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 刘伯承评述

3. 办好军事院校,培养治军人才。

中国革命战争要赢得胜利,人民军队要实现现代化,正规化,必须办好军事院校,造就大批军事人才。 ①明确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②建立合理的正规化的制度,才能保证教育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③ 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新军种、兵种学术。④军事学术研究要博而约,博学古今中外军事,约之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要有

的放矢,矢之于未来反侵略战争。应采取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研究并举的方针。⑤教材与教员是院校最重要的两项基本建设,要格外重视。

三.注重对军事翻译人才的培养。

1.军事翻译的开拓者。

刘伯承是我现代军事翻译的开拓者。他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打动和带动一大批军事翻译工作者积极加入到军事翻译上来,感召着他们为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做贡献。

刘伯承重视军事翻译,注重借鉴国外军事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他从苏联回国后不久,就开始了军事翻译和著述。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都翻译和校对了不少作品。在主持军事学院工作期间,他也翻译和编写了大量军事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刘伯承译文多达几百万字,相比相当多岁月在战争中度过,并且右眼已失的他来说,这尤为难得。王树森说:“他在主持军院的七年中,带头学习,亲自审定军语,校译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条令,言传身教,辛勤培育新中国第一批军事翻译人才。从翻译原则的确定,到具体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译稿的审改,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刘伯承在指挥军事的同时,还常常到学生课堂讲课,做军事报告,摘

译外国军事资料。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拿翻译的资料和我军具体情况相联合去编写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他的“拿来主义”比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还早几年。

2.开办教育,培养人才。

刘伯承不但是我军现代军事翻译的开拓者,并且是著名的军事教育家,是我军现代化军事院校的奠基人,他为新中国培育了第一批军事翻译人才。

“治军必先治校”是刘伯承的名言,他也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一生。刘伯承十分重视现代军事翻译人才的培养。刘伯承非常重视对年轻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带领。他大力抓军事翻译员的培养,目的便是经过他们的工作,了解外国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世界军事斗争,从而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他把翻译工作称为学术分析的“水龙头”,把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编写称为学院建设的“重工业”。他时常对翻译人员说:“常言道‘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可以攻玉’,你们的工作便是取‘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其目的便是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和作战经验,提升我军的军事基本理论水平,提升我军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战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好的翻译便是没有好的教材(教材是由

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翻译这个‘水龙头’一定灵敏、畅通而不堵塞,全院的‘重工业’建设才气面向未来,才气充满生机和活力。”他指出:“现代化军事科学,没有好翻译是谈不到学习的。”要想把军事学院的“重工业”建设好,使得“水龙头”顺畅,紧跟世界军事科学,就一定有一支高素质的翻译队伍。培养翻译人才,建设翻译队伍,是刘伯承不停放在心坎里的一件大事。为此,他耐心培养,积极指导,领导翻译室的译员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翻译苏联红军的部分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作为基础,跟踪世界军事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依照人民解放军现有武器技术装备情形,编译各类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结尾】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但是刘伯承的一些性格特点也使得他一直遭受磨难。文革时期,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刘伯承成为了第一位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元帅,被迫调离领导岗位。所以说他的一生是历经坎坷的一生。

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

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面对荣誉和功劳,他本人生前曾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8351/52483941501.html

更多阅读

演义版的刘秀传——评《嗜血的皇冠》 评书刘秀传

【推荐】喜欢历史的人要读,想了解刘秀的人也要读,想从成功人士身上找到经验的人更要读。此书讲的是历史,却也可以当故事书来看。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上演义式的情节构架,使历史更具可读性,让读者从书得到了历史知识之余,也会感受到读书

刘伯承元帅墓 刘伯承元帅电视剧全集

刘伯承元帅墓位于涉县将军岭,129师部驻地。“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这是1942年冬天,刘伯承在自己50寿辰致答谢辞中的一句

点评电视剧《刘伯承元帅》一 电视剧大全刘伯承元帅

第一集刘伯承父亲刘文炳年轻时参加秀才考试,结果被人诬告是吹鼓手出身而驱逐出场。剧中将这段情节改为父子俩同时考试,这明显不合理。第一,刘文炳此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当然不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为何过去几十年都平安考试,偏偏这一次遭人诬

刘先银评王蒙《老子的帮助》 王蒙 老子的帮助

【王蒙简介】王蒙,生于1934年,国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6岁入党,19岁发表处女作《青春万岁》,至今一再再版,经久不衰。22岁发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并因本书而被错划为右派。《我的人生哲学》、《青狐》轰动一时,深

信息技术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科目:信息技术 班级:四年级2班 课题:金山画王——用几何画板绘画授课人:刘克耀 评课主持:于德旺 评课时间:2009.9.29上午参与评课人员:于德旺、黄清艳等评课记录:于德旺老师:老师们好,今天听了刘老师的一节信息技术课总体上来说,体现了信息技术

声明:《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 刘伯承评述》为网友傲世万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