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anet做出的贡献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

ARPANET历史发展

ARPANET

阿帕网(英语: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目录

?

?

?

?

诞生 ? 诞生 ? 互联网简史:ARPANET雏形初具(1970) ? 退出历史舞台 ? Robert E. Kahn—Arpanet网络系统设计者

所谓“阿帕”(ARPA),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他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处(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1962年,杰·西·亚·利克里德(J.C.R.Licklider)离开MIT,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他在任期间将办公室名称从命令控制研究(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改为IPTO。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据估计,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并在许多人看来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军事机构相去甚远,并给许多研究者自由领域来实验,结果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

1964年伊凡·沙日尔兰德(Ivan Sutherland)继任担任该处处长,2两年后的鲍勃·泰勒(Bob Taylor)上任,他在任职期间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的想法,并筹集资金启动试验。在鲍勃·泰勒的一再邀请下,日后成为“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出任信息处理处处长。

1967年,罗伯茨来到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着手筹建“分布式网络”。人员调度和工程设计很顺利,不到一年,就提出阿帕网的构想。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罗伯茨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使之结构日益成熟。

1968年,罗伯茨提交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其中着力阐发的就是让“阿帕”的电脑达到互相连接,从而使大家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份报告组建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就是著名的“阿帕网”,拉里·罗伯茨也就成为“阿帕网之父”。

1969年底,阿帕网正式投入运行。

互联网简史:ARPANET雏形初具(1970)

70年代初的美国深陷在越南战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国内的反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到了二战后第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虽然这样,但是国内的各种科学技术还是在飞速地发展。

ARPANET在不断地壮大。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Here is the BBM team, known as the "IMP guys", who deployed ARPANET in 1969

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为了把这四个不同型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终端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煞费苦心、艰辛探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其中包括有“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

伴随着ARPANET的成长,第一份有关最初的ARPANET主机-主机间通信协议的出版物,由C.S. Carr、S. Crocker和V.G. Cerf撰写的 “HOST - 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发表在了AFIPS的SJCC会议论文集上。这份出版物在当时成了不少工程师的“掌中宝”。当然,政府的支持是早期

ARPANET能够顺利发展的主要动力,以“保持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为

首要职责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主动把1969年的合同截止日期延续到了1970年12月31日。当初合同的总金额是50万美元,而实际执行的时候大约增加了一倍,在1970年与BBN公司新签定的合同中,金额则达到了200万美元。从此以后,ARPANET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

AT&T公司在UCLA和BBN公司之间建成了第一个跨国家连接的56Kbps的通信线路。这条线路后来被BBN公司和RAND公司的另一条线路所取代。第二条线路则连接MIT公司和犹他州大学。1970年12月,S.Crocker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领导的网络工作小组(NWG)制定出“网络控制协议”(NCP)。他也正是一年多前写出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征求意见与建议(RFC)的人。最初,这个协议还是作为信包交换程序的一部分来设计的,可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关系重大,不如把这个协议独立出来为好。

也在那个时候,天才的Kahn也为临时需要而开发过局部使用的“网络控制协议”。由于这个协议是局部使用,就不必考虑不同电脑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因此也就简单的多。 虽然“网络控制协议”是一台主机直接对另一台主机的通信协议,实质上它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接口信号处理机”被用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就相对稳定,因此没有必要涉及控制传输错误的问题。 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网络连在一起有多么困难。于是很多人都在研究怎样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让在不同的网络后面的计算机可以自由地沟通。

1970年备忘录

★Digital推出PDP-11/20系列16位小型机。

★IBM的Edgar Codd发表论述关系型数据库的论文。

★Gene Amdahl组建Amdahl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为NASA开发出第一种飞行模拟程序。

★Telemart Enterprises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市的计算机化食品杂货店开张。购物者利用电话连接到计算机来订购食品;商店后来不得不关门,因超量的电话使计算机过载。

★Honeywell公司收购通用电气公司的计算机部。

退出历史舞台

ARPA网无法做到和个别计算机网络交流,这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根据诺顿的看法,他的设计需要太多的控制和太多的网络中机器设备的标准化。因此,1973年春,文顿·瑟夫和鲍勃·康(Bob Kahn)开始思考如何将ARPA网和另外两个已有的网络相连接,尤其是连接卫星网络(SAT NET)和基于夏威夷的分组无线业务的ALOHA网(ALOHA NET)瑟夫设想了新的计算机交流协议,最后被称为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1975年,ARPA网被转交到美国国防部通信处(Defense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g Agence)。此后ARPA网不再是实验性和独一无二的了。大量新的网络在1970年代开始出现,包括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加拿大网络(CDnet,Canadian Network),因时网(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最后一个网络最终将在它自身被商业网络取代前代替ARPA网作为互联网的高速链路。

1982年中期ARPA网被停用,原先的交流协议NCP被禁用,只允许使用Cern的TCP/IP语言的网站交流。1983年1月1日,NCP成为历史,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

1983年ARPA网被分成两部分,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的军事网(MILNET)和用于民间的ARPA网版本。

1985年成为TCP/IP协议突破的一年,当时它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它放进了Sun公司的微系统工作站。

当免费的在线服务和商业的在线服务兴起后,例如Prodigy、FidoNet、Usenet、Gopher等,当NSFNET成为互联网中枢后,ARPA网的重要性被大大减弱了。系统在1989年被关闭,1990年正式退役。

Robert E. Kahn—Arpanet网络系统设计者

TCP/IP协议合作发明者、互联网雏形Arpanet网络系统设计者、“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创立人 Robert E. Kahn出生于1938年12月23日。

Kahn于1960年从City College of New York获得其学士学位,1962年和1964年分别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其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一段时间后,Kahn成为MIT电子工程系的一个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然后,Kahn请假离开MIT加入了BBN(www.bbn.com )并且负责ARPANET的研发工作。ARPANET是的一个packet-switched网络。

1972年,Kahn加入了DARPA(www.darpa.mil ),并且成为IPTO的部门主管。

在ARPANET早期阶段,ARPANET的通讯协议是NCP。Kahn与Cerf一起合作提出了TCP/IP协议。TCP/IP协议已经成为现代Internet的通讯基础。

1986年,Kahn离开DARPA并且创办了非营利的公司CNRI(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Research Initiatives)。目前,Kahn是CNRI的董事长和CEO。

2004年和Cerf一起被授予图灵奖以表彰其在互联网领域先驱性的贡献,其中包括Internet基础通讯协议的设计与实现,TCP/IP协议,和网络领域的权威性的领导地位。

下图分别是Internet的第一批4个节点(SRI,UCLA,UCSB, UTAH),Internet历史上的第一个连接通讯:SRI和UCLA,1969年10月29日,以及Internet1971年的节点分布图。

结构

阿帕网连接方式最初的“阿帕网”,由西海岸的4个节点构成。第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因为罗伯茨过去的麻省理工学院同事L.克莱因罗克教授,正在该校主持网络研究。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研究院(SRI),那里有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Engelbart)等一批网络的先驱人物。此外,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犹他大学(UTAH)分别被选为三、四节点。这两所大学都有电脑绘图研究方面的专家,而泰勒之前的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伊凡·泽兰教授,此时也任教于犹他大学。

评价和影响

以现在的水平论,这个最早的网络显得非常原始,传输速度也慢的让人难以接受。但是,阿帕网的四个节点及其链接,已经具备网络的基本形态和功能。所以阿帕网的诞生通常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创世纪”。

不过,阿帕网问世之际,大部分电脑还互不兼容。于是,如何使硬件和软件都不同的电脑实现真正的互联,就是人们力图解决的难题。这个过程中,文顿·瑟夫为此做出首屈一指的贡献,从而被称为“互联网之父”。 ARPANET详解

ARPANET是互联网(Internet)的始祖。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

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选择这四个结点的一个因素是考虑到不同类型主机联网的兼容性。对arparnet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它利用了无限分组交换网与卫星通信网。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起初是为了便于这些学校之间互相共享资源而开发的。ARPANET采用了包交换机制。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最初,

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到了1975年,arpanet已经连入了100多台主机,并结束了网络试验阶段,移交美国国防部国防通信局正式运行。在总结第一阶段建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始了第二代网络协议的设计工作。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网络互联问题,网络互连技术研究的深入导致了TCP/IP协议的出现与发展。到1979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了tcp/Ip协议的研究与开发之中。在1980年前后,arpanet所有的主机都转向tcp/IP协议。到1983年1月,arpanet向tcp/ip的转换全部结束。同时,美国国防部国防通信局将arpanet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部分仍叫arpanet,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另一部分稍大一些,成为著名的MILNET,用于军方的非机密通信。

70年代协议成功的扩大了数据包的体积,进而组成了互联网。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该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 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IP的通讯,在5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那时,ARPAnet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ARPAnet--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到1990年,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

ARPA1971年更名为DARPA,因此有时用DARPANET来表示ARPANET,这两个词表示同一个意思。 ARPAnet网络与NSFnet网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特网实现了全球范围的电子邮件、WWW、文件传输、图像通信等数据服务的普及,但电话和电视仍各自使用独立的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传输。人们希望利用同一网络来传输语言、数据和视频图像,因此提出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概念。这里宽带的意思是指网络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承载大数据量的传输;综合是指信息媒体,包括语音、数据和图像可以在网络中综合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由此可见,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综合化和高速化。支持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有: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光纤传输介质、分布式网络、智能网络、高速网络、互联网技术等。人们对这些新的技术注以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正在不断深入地研究和应用。

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企业、学校、政府、科研部门和千家万户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应能提供目前电话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服务;能支持多

媒体信息通信,以提供多种形式的视频服务;具有高度安全的管理机制,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具有开放统一的应用环境,智能的系统自适应性和高可靠性,网络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将更加方便。总之,计算机网络将进一步朝着"开放、综合、智能"方向发展,必将对未来世界的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Internet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研究的ARPANET网络。1969年11月,ARPANET通过租用电话线路将分布在美国不同地区的4所大学的主机连成一个网络。通过这个网络,进行了分组交换设备、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与系统操作

软件等方面的研究。自从1983年1月TCP/IP协议成为正式的ARPANET的网络协议标准后,大量的网络、主机和用户都连入了ARPANET,使得ARPANET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认识到了arpanet对大学研究工作的重大影响。利用arpanet,各国的科学家可以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共享数据,合作完成研究项目。 到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决定组建NSFNET。通过56kb/s的通信线路将美国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NSFNet:1986年建立,实现了广域网域与计算机中心以及计算机中心与计算机中心之间的互联。NSFNET采取的是一种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广域网络,整个网络系统由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组成。各大学的主机可连接到本校的校园网,校园网可就近连接到地区网,每个地区网又连接到主干网,主干网再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ARPANET连接。这样一来,学校中的任一主机可以通过NSFNET来访问任何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后来,NSFNET所覆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全美饿大学和科研机构,NSFNETHE和ARPANET就是美国乃至世界Internet的基础。

当美国在发展NSFNET的时候,其他一些国家、打趣和科研机构也在建设自己的广域网络,这些网络都是和NSFNET兼容的,它们最终构成Internet在各地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网络逐渐连接到Internet上,从而构成了今天的世界范围内互连网络。

在我国,1994年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首次实现和Internet直接连接,同时建立了我国最高域名.服务器,标志着我国正式接入Internet。接着,相继又建立了中国教育科研网(Cerent)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和中国金桥网(Genet),从此中国用户日益熟悉并使用Internet。

阿帕(ARPA)网的产生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加深读者对互联网的认识,本报特约互联网撰稿人万赟先生,在认真考究的基础上,为本报撰写了一批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及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文章,以飨读者。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为抵御前苏联的核打击而建造的通讯网络。事实并非如此。

从时间上看,阿帕网的产生正好是美苏冷战的关键时期。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发射成功后,美国政府为了迎头赶上,立即作出两个回应,即创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前者是为了发展航空技术与前苏联直接竞争,后者是为了研究万一遭受苏联核打击的应急技术准备。而阿帕网就是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支持的一个项目。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

当然,阿帕网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对阿帕网的产生有铺垫性贡献的重要人物值得一提。他们一个是颇有建树的心理学教授,一个是推销员出身的国防部长,还有一个是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高级研究规划署,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没有阿帕网。他们对阿帕网的影响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政府对科技开发的前瞻性思路。

这位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就是二战期间指挥诺曼底登陆,后来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的艾森豪维尔。他非常重视科学家的建议,并且如果有可能,他也总是让他的科学顾问给他提供决策意见。由于艾氏对军方的不信任,所以当他考虑挑选国防部长时,他提拔了一个跟军方毫不相干的商界人才来坐这个位置,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推销员出身的国防部长、宝洁公司当时的总裁内尔·麦克罗伊。

麦克罗伊在宝洁工作的最大收获,是他发现宝洁的研发部门对其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从不干涉,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这种不干涉政策却大大提高了整体研究效率和创新水平,从而使宝洁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相对于其它公司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麦克罗伊就任后通过调查发现军方在研发方面各自为政的情况很严重,许多项目在不同的军种单位被重复立项,导致研究经费浪费严重,而有价值的跨军种的研究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于是他给国会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划拨经费建立一个由国防部直接领导的研发组织,负责前瞻性的科研项目的开发,从而与前苏联抗衡,这就是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该署于1958年正式成立,这时距离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仅一年。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调整能力和国会对他国科技挑战的迅速反应能力及计划实施效率由此可见一斑。

麦克罗伊把宝洁公司的传统也移植到规划署里来,科研人员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项目。同时规划署频频与各大科研院校展开合作,资助的项目五花八门。这就为以后麻省理工学院那位心理学教授的计算机人机共生研究事业,以及阿帕网的立项创造了一个宽松有利的萌发环境。

约瑟夫·立克里德在被规划署聘任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主任之前,是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主任,也是该实验室的创办人。他是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心理学背景出发,很快发现并定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对人类行为提供决策支持。计算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取代人在各个层面的重复性工作,从而把人类彻底解放出来,仅仅作决策。要达到他构想的这个最终目标,一个大前提,就是要消除当时的“巴别塔”现象,即每个型号的计算机都各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控制语言以及计算机文件的组织方式,而这些结构的差异使任何两台不同型号的机器之间无法展开合作。

立克里德组织了一个由当时计算机专家组成的,称为“星际网络”的专业人士社团。通过这个社团网络,先进的计算机思想得以传播、批判和实践。立克里德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构想,就是通过这个星际网络社团传播出去的。他提出:“或许只有在很少的场合(我们才需要)让所有的或绝大部分计算机能够在一个集成网络里相互合作,但即便如此,在我看来,开发集成网络操作功能也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阿帕网的产生以及后来的互联网雏形的最初设想。在立克里德卸任之后,他的接班人——罗伯特·泰勒同其他互联网的众多先驱一起具体实施了阿帕网。

分组交换的思想

众所周知,互联网上数据的基本传输方式是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简单地说,分组交换就是计算机将要传输的数据分割成一个个标准大小的数据包,然后给每个数据包加上发送地址等传送信息发送出去。在传输过程中,这些数据包被装载到帧(Frame)上,然后从一个路由器被传送到另一个,直至到达目的地为止。 很多关于互联网的书和文章充分肯定了分组交换思想的重要性和独创性。因为在此之前,信息的电子传输主要是以脉冲信号为主。阿帕网(ARPA)的设计需要第一次使大规模的实验分组交换分布式网络成为可能。事实上,最初阿帕网能够吸引众多科学家和企业界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看一看这种想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分组交换分布式网络完全可以高效率地传输信息。

学术界公认分组交换技术是英国人多纳德·戴维斯和美国人保罗·巴兰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分别独立发明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两个人都不是通讯领域的专家。戴维斯发明分组交换技术的动机是希望增加人机互动性。他在研究分时系统过程中发现信道资源有很大的浪费,他想应该有一个办法可以将整个信道充分利用起来。于是他尝试将用户的传输信息分割成标准大小的信息片,然后通过网络共同传输,每个用户不再单独占用信道。他给这种传输方式命名为“分组交换”。巴兰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他当时主要是研究如果前苏联对美国进行核打击,美国的通讯系统如何自存活。最初,他认为冗余性网络是自存活通讯的最关键技术。换句话说,如何使一个节点与多个节点连接,从而使任何两点之间的通讯可以有多种路径,是通讯网络是否能够自存活的关键。可是,当他在整理自己的这一思想并撰写著作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最关键的技术还不是冗余性网络,而是将信息分割开来发散到网络中。这样,即便部分信息被拦截,其他信息还有可能一次到达,而被拦截的信息可以重发,这样整体效率就能得到提高,同时信息的保密性也得到加强。他称这一技术所支持的网络为“分布式自适应消息块网络”。显然这个名字没有“分组交换”来得简洁,有点儿拗口,所以最终被以“分组交换”的名字使用开来了。现在看来,最终的“分组交换”的思想对互联网的成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性意义,但它是不是具有独创性的呢?

分组交换的思想从通讯领域来看,当然具有独创性,因为它标志着一种彻底不同的通信方式。但如果从整个人类社会自产业革命以来的技术革新看,它并不独特,因为它和网络分层技术一样,都是现代工业发展在通讯领域对标准化和高效率分工的必然要求。有趣的是,分组交换的思想在刚刚被提出时遭到当时通信领域很多权威专家的质疑,很多人认为这根本不可能被实现。正像当年福特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最早在美国推出时,也遭到了当时在欧洲的汽车制造业的权威人士的质疑一样。福特在筹建他的第一个汽车组装工厂时,主流的汽车生产模式依然是欧洲的手工作坊。这种生产方式不可能满足大众需求。福特开创性地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他把整个汽车的零件标准化,并将尽量多的标准化部件集成为一体,这样一来,整个车的复杂性降低,质量的可控程度提高,更重要的是,标准化的零部件使流水线组装成为可能。仔细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福特车生

产方式的标准化与分组交换中信息(数据包)传递方式的标准化有着共同的思路,就是通过流程标准化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或传输效率。

“期货交易”这一发明可以看做是经济领域里的分组交换,因为它将原来需要买家和卖家一对一进行交易的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标准化,并且设立了一个中介组织(交易所)来统一安排交易。这样,使对货物有不同数量和质量需求的买卖双方不必非要等到找到合适的另一方时才能进行交易。相同质量的产品可以统筹交易,在一起统一运输,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运输空间,如此种种优势,使大规模交易成为可能。

除了以上讲的类似性以外,分组交换、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期货交易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它们更能够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并且,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它们所带来的收益才可以超过操作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些创新其实都是市场在不断扩张过程中,要求对其运作信息载体进行技术更新的历史必然趋势。

互联网与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

今天,以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迅速延伸,抚今追昔。回顾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又会让我们生出几多感慨、几多启示?

一、谬言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十年前的美国。1968年仲夏,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一家名为BBN的小公司,老板交给计算机专家西弗罗·奥恩斯坦因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局(简称ARPA)送来的一份招标书,招标项目是要建立一个将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联机并交换数据和文件的网络系统。在当时,这样的网络系统从无先例,所以奥恩斯坦因的老板想知道自己的公司能否承接这个项目。

奥恩斯坦因将文件带回家中通宵研究,一两天后,他胸有成竹地把文件又放回到老板的桌上。“如果你有意投标,我想我们能够承接”他说:“但我看不出要这东西有什么用。”

在现代史上,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为荒谬的技术预言了,后来奥恩斯坦因本人也为此自嘲不已。当时尽管他持有保留意见,BBN公司还是参加投标,并且获得了建立高级研究规划局网络的合同——这是一个简陋的用四台计算机进行的试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它会演变为今天遍布世界、用途广泛的因特网。

也许没有高级研究规划局的资金,因特网也会一样问世,因为这样一个网络系统的用途太显而易见了。无数科学家,当时正在开发类似技术。参与ARPANET开发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历史终将证明,他们的努力与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一样举足轻重。

二、失之交臂

实际上,为计算机网络提供第一笔种子资金的,不是高级研究规划局,而是美国空军。

那还是6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兰德公司,研究员保罗·巴伦使用美国空军提供的综合研究资金,研究了使战略军事通信系统更加稳固的方法。

巴伦特别关心,在全面战争爆发时,如何保证全国指挥机关能够下令进行报复性核打击。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库都似乎很容易被对方的首次核打击彻底摧毁。结果形成了一种千钧系于一发的极不稳定的平衡。

巴伦认为,如果双方领袖人物确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动反击,他们贸然投入核大战的可能性会小一些。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一种极其稳固的发散式网络通信系统。这种如同蜘蛛网似的设计将保证信息顺畅传递,即使部分通信线路受损也无关紧要。

于是,巴伦写出洋洋十一卷的报告,解释了他设想的通信系统的技术细节。随后,兰德公司正式建议美国空军建立巴伦式通信系统。

问题在于,当时负责美军各军种远距离通信的机构是新成立的国防通信局。巴伦和一些高层国防部官员认为,国防通信局不具备完成这个项目的技术实力,所以项目暂时被取消,留待一个实力雄厚的机构接手。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

美国空军或许失去了创造计算机历史的大好机会,但巴伦认为当初决定正确。他说:“如果项目草率上马,最后搞砸了,那将很难再重新开始。”

二、网络问世

1966年,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局对巴伦式通信系统产生浓厚兴趣,决定建立一个联接各研究中心的试验性计算机网络ARPANET。那时的当务之急是寻找一名堪当大任的项目主管。为此,高级研究规划局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兰利·罗伯兹。罗伯兹是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林肯实验室的一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有着丰富的计算机工作经验,因为正是罗伯兹有力的领导和管理才使项目大功告成。

1969年1月,BBN公司赢得合同兴建ARPANET的合同,这成为未来因特网的第一块奠基石。BBN公司开业时只是个音响效果设计公司。它兴建ARPANET的成功实在出人意料。当年9月,BBN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个受高级研究规划局资助的研究中心安装了首台接口信息处理机。到年底,另外三个该局的研究中心也安装了接口信息处理机: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1969年11月21日,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与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联网成功,ARPANET终于问世,尽管一开始这与一个局域网相差无几,而且在场的网络先驱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一成功的历史意义。

三、成功历程

ARPANET成功并非一日之功。对一些学究气十足的人来说,分享计算机资源的想法毫无吸引力。BBN公司的一位专家回忆:“对某一网址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网络要么无关紧要,要么甚至与他们的自身利益和愿望相对立。”

在ARPANET早期,最经常的使用者是因调动工作而搬往另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他们上网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原单位的特定软件。到1971年,ARPANET由十五个节点组成。科学家们开始使用系统进入数据库和彼此交流信息,而不是进入别人的计算机程序。

甚至电子邮件也不是网络最初设计时提供的一项服务。这是网络使用中的创造,是一个附加功能,直到197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一旦研究人员意识到使用网络通信、共享信息资源的力量,协作性软件的使用很快被人遗忘。

1972年,ARPANET初次亮相,向国际计算机通信大会作了精彩演示。为此,ARPANET名声大噪,平均每二十天便有一台新的计算机上网。

四、功不可没

在网络开通初期,军方的影响微乎其微。70年代初,军方逐渐介入ARPANET。到1975年,与军方有关的网上通信数量变得十分庞大,高级研究规划局也开始试验ARPANET基本的信息包转接技术在军事上的新用途。这些试验对互联网络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互联网络将是一个巨大的由区域网络相互联接而成的开放性体系,而不是一个单独封闭的系统。

信息包无线电就是其中一个试验,这是高级研究规划局官员罗伯特·坎恩提出来的。如果试验成功,这技术将在各军种内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陆军,使用这个技术,坦克、军辆内的移动计算机将能轻而易举地把所有步兵师联接在一起。

70年代中期,信息包无线电系统的原型在军事演习中大获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在跑道上待命的空运部队,当空运能力突然发生变化时,部队可以通过一台中心计算机,自动修改登机计划。如今,这已经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但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突破。

尽管信息包无线电和信息包卫星系统从未投入实用,有关试验却促使坎恩产生新的想法:如果将包括ARPANET在内的各个信息包网络联接在一起会怎么样? 坎恩发现,这将产生一种强大的信息工具。

五、光荣引退

要把这种设想变为现实,需要一个灵活的翻译者,将彼此分离使用不同语言的网络联在一起。这就是被称作“计算机协议”的软件。

计算机协议将协调许多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它得发现中继错误,整理网址,完成所有的电子“邮递”任务。坎恩与同事温顿·瑟夫制定出一个“传递控制协议”,1974年,发表在一个技术期刊上,向全世界推出了网络相互联接、实现网络化的概念。

到80年代初,ARPANET迅速扩大,所有上网计算机必须能够使用互联协议,这为今天的互联网络打下了基础。1984年国防部将ARPANET一分为二:网络中的军用部分被分离出来建立了新的MILNET(军事网),网络的剩余部分继续为其他使用者服务。

不久,ARPANET的民用部分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NSFNET(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作为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之间的高速计算机网络“骨干”。NSFNET很快扩展升级,到80年代末,NSFNET的用户数量大大超过ARPANET,ARPANET逐渐过时。1990年6月1日,它终于被正式“拆除”,结束了二十一年的光荣历史。

1991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决定允许网络用干商业用途,这大大增加了网络的潜在用户。1992年日内瓦核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一种编组和联接INTERNET(因特网)信息的方法,为随后很快被称作万维网(简称www)的信息查询工具打下了基础。

无论怎样ARPANET在技术和社会进步方面都留下了宝贵遗产。第一个网上团体“交谈小组”,就是在

ARPANET上由一帮科幻小说迷所发起的。与此同时。开发ARPANET也为美国培养了一批世界上最优秀的计算机精英。

瑟夫指出:“毫无疑问,是高级研究规划局在ARPANET上的投资使信息包转接技术成为现实??导致了以后各种新的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大爆炸”。

从ARPANET到因特网的故事

到了1980年,ARPANET已经互联了100多个结点,以太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ARPANET这样的广域网可以把不同城市的计算机互联起来,而像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可以把一个办公室或者一栋楼里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但奇怪的是,处于中间层次的网络却没有。比如,一个大学可能有好多楼房,分布在方圆几公里的地方,这就需要一个校园网。一个企业可能有好几个办公室和工厂,分布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方,这就需要一个城域网。这些网络如果采用ARPANET技术可能太浪费,采用以太网技术距离又太远。

斯坦福大学就面临这个问题。当时,斯坦福大学已经有了5000多台电脑,分布在15平方英里的校园内的各个大楼里。这些电脑在大楼内部已经用局域网联起来了,但是大楼之间的电脑却无法通信,形成了很多局域网的孤岛。

对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电脑设备主管伦·波沙克(Len Bosack)来说,这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学生们一直在向他抱怨,他们需要在多个地方工作,这些电脑互相不通对同学们很不方便。

斯坦福大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构建一个“斯坦福大学网”。但这个项目尽管花了很多钱,还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波沙克等不及了,决定自己干。他联合了他的妻子桑蒂·勒纳尔(Sandy Lerner),她是商学院的电脑设备主管,以及另外两个部门的电脑设备主管,开始偷偷地构造校园网。好在他们用不着做很多研究开发,技术都是现成的。唯一特殊的是一些接口电路,让这些众多种类的局域网能够联接起来互相通信。而这些接口电路,斯坦福的老师和学生也很快发明了。波沙克他们要做的事是要把这些零散的技术集成起来,实际地应用到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中。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产品可买,也没有其它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可以参考。

伦·波沙克(Len Bosack)和他的妻子桑蒂·勒纳尔(Sandy Lerner)

由于是偷偷干的,他们既没有经费也没有人员。除了学生和志愿者帮忙,有很多事情都是波沙克和勒纳尔亲自干的,包括利用废弃了的下水道拉通信线路。

三年以后,这个偷偷干的“重复建设”成功了!斯坦福的师生们纷纷转来使用这个“地下网络”,于是校方把它正式命名为“斯坦福大学网”。不久,这个网络迅速增长到互联100多个局域网,几千台电脑。

其他大学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向波沙克联系,要求购买这个校园网技术。波沙克向校方申请,许可他们为其他院校生产校园网,但斯坦福大学一反通常的开明,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同时,斯坦福大学本身也不愿意成立一个实体来做这件事,因为大学不是做生意的地方。

波沙克和勒纳尔在无奈之中,决心不让自己多年的创造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于是他们在1984年注册了一家公司,自己干。他们没有钱租办公室,就把公司办到自己三居室的家里。一间卧室用作实验室,另一间卧室是办公室,起居室则是生产测试车间。

大概由于公司是在旧金山(又名圣弗兰西斯科 San Francisco)注的册,桑蒂·勒纳尔把公司命名为Cisco,就是今天在中国叫作“思科”的著名网络公司。公司的商标也是勒纳尔自己设计的,是旧金山金门大桥的一个艺术加工。

加上波沙克和勒纳尔,思科公司只有五名员工。他们在波沙克和勒纳尔的家里工作,每周要干100小时以上。每个人都没有薪水,一干就是三年。为了要糊口,他们在白天不得不去做一些技术咨询工作。但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开发一个名叫“思科路由器”的核心产品。经费实在周转不开的时候,他们只好用自己的信用卡。

思科公司实际上不需要发明新技术,而是要把现有技术集成为一个质优价廉的产品。他们采用的技术路线是专用系统,即不是用一个通用计算机来实现路由器,而是把路由器的功能用一个价格低廉的专用系统来实现。

思科公司也没有钱做广告。他们的市场渠道主要是个人之间的口头宣传和电子邮件。但是,由于市场上急需思科路由器一类产品,他们的订单迅速增加。到了1986年11月,公司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每月25万美元。

思科公司不是不想吸引风险投资来加速产品开发和扩大市场。他们不断与风险投资商洽谈,但开始洽谈的75个风险投资商都拒绝为他们投资。直到1987年12月,红杉树投资公司才给他们投入了200万美元,换取思科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到了1988年底,思科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700万美元。今天,思科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公司,市值上千亿美元。

1966年10月,罗伯特·康恩(Robert Kahn)暂时离开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职位,去BBN公司做网络通信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在通信方面有很强的理论背景,他很快参加了BBN公司的ARPANET工作。尽管要到两年后BBN公司才正式签约参加ARPANET项目,但公司早就开始做这方面的预研工作了。后来,康恩参加了BBN公司为ARPANET研制IMP的项目。

1970年初,ARPANET的头两个结点成功地安装到了洛杉矶加州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并成功地完成了初步的实验。康恩和另一个BBN的同事一起到了洛杉矶,与克莱因洛克教授的研究小组一起对网络进行全面的测试。小组的成员之一是一位叫文森特·舍夫(Vincent Cerf)的研究生。

康恩设计出一系列测试,然后舍夫运行这些测试程序,检查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有没有问题。他们测试了各种通信模式和网络负载情况,发现了很多问题,然后交给BBN的工程师去纠正。其中一类问题叫死锁,就像十字路口车辆无序拥塞一样,造成网络速度变得极其慢,甚至网络全面崩溃。

三年以后,康恩到了ARPA去做项目管理,舍夫到了斯坦福大学任教。康恩这时面对了一个新问题。网络已不再只有ARPANET一种了。人们发明了无线网、卫星网,移动网技术,它们都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但各自有不同的通信协议。如何让这些网络能够互联起来,互相通信呢?

康恩找到了舍夫。两人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TCP/IP协议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基本要点,后来这种思想在因特网中被广泛使用。第一,网络的通信要分层次,每个层次只实现一种特定的功能。比如,物理层的功能就是把通信内容从同一个物理网的一台电脑传到另一台电脑。IP层的功能是把一个包文从一个物理网传到另一个物理网。但是,IP层并不管包文是否传丢了,也不管从什么途径传输。这些工作由TCP层来完成。比如,TCP层保证了,每一个包收到后都应该发一个回执。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回执,就假定该包文传丢了,于是就重传一次。

第二,每层之间用“信封”方式把上一层的内容封起来,再加上一些本层的信息,叫作包头,用来告诉网络和目的地的电脑如何处理这个信息包。这整个过程有点像邮局传递信件的过程。每封信件就是一个包。信包含的信息本身是内容,信封上的信息(尤其是邮政编码,以及是否快递、航空、挂号等)就是TCP/IP的包头。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邮政编码所辖地区是一个物理网。邮局收到信后,并不看内容,而是根据信封的信息负责把信件送到邮政编码指定的邮局,并做出是用飞机、火车、汽车或是轮船的方式从何条路线传递信件的决定。一旦到了指定目的地邮局,工作人员再根据物理地址将邮件送到收信人手中。在这个过程中,邮政编码有点像IP地址,而是否航空或挂号则像TCP层的信息。

这些物理网络内部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又叫协议),但是,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都采用TCP/IP。这些协议之间的翻译和转换则由路由器来完成。

1974年5月,康恩和舍夫的论文在《IEEE通信技术汇刊》杂志上发表。于是,TCP/IP协议正式诞生了。它可以把很多计算机网络互联起来组成一个大的网络之网。这也就是因特网(Internet)的本意。到了1983年,ARPANET与美国国防部的另一个网络“国防数据网”开始使用TCP/IP协议。有人把这个时间认为是因特网的真正诞生年代,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因特网,是指使用TCP/IP协议(或至少是IP协议)的网络之网。二十多年后,TCP/IP协议不仅在因特网,也在电信网中普及。人们把它使用到各种领域。

中科院计算所门外有个卖香烟的小贩。1999年以前,人们听到她的叫卖声是:“要不要香烟?”2000年以后,她的叫卖声变了:“要不要香烟?要不要IP卡?”她说的IP卡,就是使用TCP/IP协议通过因特网打电话的付费卡。

以太网、TCP/IP协议和路由器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加速了因特网的普及。1974年,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上还只有几十个结点。到了1986,结点数增长到了5000个,1989年增长到了10万个。到了1992年,因特网上已经有了超过100万个结点。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

目录

?

? ? 阿帕对于因特网的贡献及其内在意义 ? 参考文献

阿帕对于因特网的贡献及其内在意义

全球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网”,也就是由阿帕主持研制的阿帕网,这是一个应该记住的重要事实。因为对于阿帕网的成功来说,阿帕的政策鼓励、资金支持和管理风格是至关紧要的。随着因特网向全世界的扩散,以及有关网络的各种矛盾的展开,我们有必要通过对阿帕和网络关系的考察,弄清楚因特网最初是如何发展的,与之相连的内在意义又是什么。

【关键词】阿帕;阿帕网-因特网;内在意义

阿帕(ARPA)是高级研究计划署(

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简称,它隶属于美国国防部。1958年,受制于苏联发射旅伴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惊人事件的影响,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提议下,这个机构得以成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军队寻求最新的科学与技术。

谈到阿帕对于因特网的贡献,人们不能不想到以它命名的阿帕网(ARPANET),后者已被公认为国际互联网的前身。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笼统的认可以外,有关阿帕网产生的背景,阿帕的工作与当时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的联系,它对于网络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促进作用,以及深刻的文化和传播学内涵,等等,都还没有得到比较系统的讨论。本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作一些论述与分析,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阿帕为什么要从事阿帕网的研究?比较通行的说法是:阿帕网的创立是军方为了减少集中的信息站点易受攻击的危险而作出的。这在一般意义上是正确的。阿帕网产生的大背景是冷战中美国和苏联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明争暗斗,尤其是围绕核武器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军事竞赛;但另一方面,阿帕本身所具有的研究性质、它的独特的研究方式和管理风格,又使阿帕网最终具有了超出单纯军事领域的一般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没有成为直接的战场,因此为从事核武器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相继流亡美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如爱因

斯坦、特勒和齐兰德后来成为研制核武器的中坚力量;罗斯福总统也给予大力支持,使美国在研制核武器方面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远远超出任何其他国家。这些因素都保证了二战期间美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战后,世界核武库不断扩大,核武器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加,相关的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很多国家相继加入了核俱乐部,打破了美国独家垄断核武器的局面。尤其是美苏两国的核竞赛逐年升级:“1949年,苏联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1953年和1954年,美国和苏联先后成功地爆炸了比原子弹更具威力的热核武器,即氢弹。”①

50年代末、60年代初,冷战进入高峰期,核武器库成为最主要的威慑力量。美国一方面频繁使用核威胁追求政治目的,另一方面鉴于核大战使集中命令式的控制系统极易遭到破坏的事实,优先考虑改善通信设施,这种考虑因为苏联人造卫星的升空而变得日益紧迫。冷战时期的军事智囊团兰德公司提出了有关阿帕网的最初设想:建立一个分布式冗余的计算机网络,使所有的消息拆分为一个个分组并可以通过协议发送,这样,即便出现核战争,也总是可以找到最保险的信息通道,将命令等信息的发送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②这也就决定了阿帕将其对于计算机研究的投资,应用到了命令和信息传递的方向上。

为了保证这样的思想能够得到贯彻,设计者们避免了军队历史上习惯采用的将基层和总部相连的中心控制模式,而仿照邮政系统的做法,采取了“无头”分配的网络进入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传播总是在信源和目的地之间进行。③这个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无中心,当多个节点被摧毁的情况发生时,信息仍能通过剩余的节点进行流动。

之所以优先考虑改善通讯设施,是因为它对命令的传达十分重要。在这个意义上,阿帕的建网工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研究的继续。当时,第一台原始的计算机被用于弹道学和射击术的研究,并为原子弹的研制做过大量的计算工作。而作为电子学的研究发展中心的贝尔实验室,也被深深地卷入到战事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为美国军队进行了2000项研究计划,范围从发展雷达、声纳、火箭炮、轰炸瞄准器、高射炮控制系统和音响鱼雷,到与无线电、电传打字机电报机和电话系统中的信息保密有关的密码工作。”

④作为这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克劳德·香农就是在战争时期从事密码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信息论。如他自己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尔实验室从事保密系统的工作。我所进行的是传播系统的工作,并被指派到某些委员会研究密码技术。大约从1941年起,传播的数学理论和密码术这两方面的工作齐头并进。我就这两者一起从事研究,关于一方有些想法,同时进行另一方的工作。我不能说一个先于另一个,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不可能将之分开。”⑤自此,信息和通信、信息技术和军事领域的联系就保留了下来,并且在阿帕那里出现了明确的综合性尝试:计算机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局部的和定点的使用,而是要找到进入通信领域的方法;反过来,只有长途通信的扩展,才能允许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进入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计算机产业和通信媒体的融合趋势,大抵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

阿帕的构成具有浓厚的研究色彩,而不单单以某个军事产品为方向。在阿帕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与大学的联姻:关键性的步骤往往采取的是与大学(和其他一些研究单位)签约和招标的方式得以进行的。在阿帕网的产生历史中,大学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仅举数例:

成立伊始,阿帕就选择了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少数其他组织作为赞助的对象,探讨计算机的新前景,“每个团体每年得到1000万美元,致力于长期的基础研究,这些成为推动计算机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⑥

最初的主机间传播协议由密歇根大学承担,它包括字符和部件传输、错误检测和转发、计算机和使用者识别等规定:“接口信息处理器”的基础研究由“斯坦福研究所”进行,在完成以后,由博尔特·贝拉尼克和纽曼公司赢得了生产“信息接口处理器”之间的子网络的合同;麻省理工学院承担多路存取计算机(MAC)计划的工

作,1974年,该计划被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正是这个实验室,90年代成为举世闻名的万维网大本营。⑦

阿帕网的4个第一批节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衫矶分校的网络测试中心;斯坦福研究所的网络信息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互动数学系统;犹他大学的图形学(隐线移去)系统。⑧

在70年代这个分布式结构网络大量扩展的时期,又是少数军事基地和将近20所大学被连接到阿帕网,由此带来的是对于阿帕网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促使阿帕开始认真讨论连接不同网络、实现转型的问题。

大学参与因特网的开发与研制,其内在意义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在因特网从军用走向民用的过程中,大学的中介作用不可忽视。或许可以说,是大学帮助美国因特网达到今天的程度,使其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对于大学网络研究的资助最初就主要来自阿帕这一军事机构,后者将军事和科学环境下的技术需要确定为研究者的方案目标。

如今,美国的网络高等教育四通八达,就招生规模而言,美国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学生的32%,另有21%的高等学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就教学形式而言,学位学历教育是美国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160多万名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中,有130多万名学生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其中研究生为28万;就课程覆盖面而言,美国网上开设的课程达到49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的各个学科和专业。⑨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美国的网络教育之所以如此发达,在本源上就归因于阿帕网时期阿帕和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所以比起任何其他国家来,美国的大学网络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观念形态以及制度配套方面,都经历了更长的准备时期。因特网最初的诞生地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在走向民用和商务之前,它有十几年专属于教育和科研的领域,使高等院校先于其他行业和普通民众,在参与研制、改进因特网的过程中,已经与这个新的传播方式有了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和“磨合”期。因此,当90年代中,因特网完成了从科研教育向商业和民众的转变后,美国的大学凭借其雄厚的基础和实力,比较轻易地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并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大众化和个性化的进程。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前主任德图佐斯曾经说过:“阿帕对新的信息世界的贡献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重大革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归功于它的投资。这些创新包括分时技术、计算机网络、里程碑式的程序语言如Lisp语言、操作系统如Multics系统(它导致Unix操作系统)、虚拟存储器、计算机安全系统、平行计算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能听懂人类语言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和人工智能(旨在用机器理解和模拟人类智能)。”⑩由此可以看出,阿帕网以及后来的因特网从根本上说,是和计算机联在一起的,并且是从计算机中产生出来的。而阿帕在这方面的特殊贡献是:将重要的创新思想注入到对计算机科学研制的支持当中,从而使其最终产生了超出计算机本身的意义。

成立阿帕的时候,人们还没有计算机网络的完整概念。但美国军队和国防部已经意识到可检索、可查询的大型数据库的指挥中心的重要性,因此各自建立了许多彼此分离的数据库,并要求自己拥有更多、更大型的昂贵计算机。阿帕的创立除了服务于减少集中站点易受攻击的危险的目的之外,还在于让它所资助的团体共用远程计算机,以便充分利用资金,实行资源共享。⑾

阿帕的“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主任J·C·R·利克利德1962年10月来到阿帕。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首次将一种革命性的见解引入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利克利德看到,只有通过推进现行的计算机技术的状态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出‘(军事)命令和控制系统’方面的改善。他特别期待向交互计算机的时代迈进,而当时(阿帕的)其他合约人都还没有意识到那个方向。”利克利德富有远见地将他所领导的计算机专家小组称为“星系际网络”(Intergalactic Network),并从中孕育出了有关阿帕网的整体思想。

罗伯特·泰勒是利克利德的继任,他曾经这样回忆利克利德对于互联共同体的兴趣:“利克属于第一批想到在分时系统的最早使用者中创造共同体精神的人……。共同体现象部分地是由在一个分时系统内对资源的共享所创造的,利克通过指出这一点,而使人更加容易地想到把这些共同体互联起来,即把由人构成的、互相作用的、在线的共同体互连起来。”⑿泰勒本人也受到把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激动人心的技术前景的吸引,他继续领导和

支持与人相关的计算机联网研究和计划。可以说,自利克利德创办“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以来,由阿帕/信息处理办公室所支持的工作就一直贯彻他关于传播的基本思想,并将之确定为发展的主题。

由利克利德所带来的关注不仅仅在于机器之间的连接——这是成立阿帕的初衷,而是看到了一个“计算机和人将和谐作用的新时代。”⒀“共同体精神与利克利德的兴趣有关,即让计算机帮助人与其他人相沟通。利克利德关于把人们连接起来的‘星系际网络’的视野代表着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转变。这个视野对于阿帕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当阿帕网获得成功并开始运行以后,使用它的计算机科学家意识到:帮助人类传播是一种最根本的进步,而这一进步是由阿帕网促其成为可能的。”⒁

在发展理念上,当时的计算机产业仍然主要把计算机看作是一种计算的工具。不仅如此,这是一个仍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计算机科学方案所强化的观点。从作为一种计算工具的计算机到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传播媒介的计算机,在这个过程中,阿帕发挥了重要的契机作用。理解了这其中的内涵,我们便可以进一步认识1982年开始主持因特网研究工作的戴维·克拉克(David·Clark)说过的一段话:“把网络看作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这是不合适的。相反,它们把使用计算机进行传播的人连接了起来。因特网的伟大成功不是技术方面的,而是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在计算机科学中也许不是一个奇迹般的进步,但是它对人的传播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式。因特网的持续增长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个技术挑战,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忽略我们是从哪里起步的,不要忽略我们对于更大的计算机共同体已经做出的巨大变化,不要忽略对于未来的变化来说,我们所具有的巨大潜力。”⒂

二十几年以前,当阿帕支持因特网的研制工作时,并没有料到它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功。但是从一开始,阿帕就坚持一些特定的标准和管理方式,它们为阿帕网以及后来的因特网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石。

阿帕主张,某项研究是否可以获得支持的一个条件是:它必须达到一种境界,以至于能够展示极大的发展前景。由于大部分的研究和发展都不是立刻有利可图的,所以必须有某种组织,它帮助设立更高的目标,其价值甚于仅只进行当下有利可图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阿帕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它为计算机网络实验提供了第一张试验床。有关计算机联网方面的研究和计划,在当时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怪诞的想法,而M·德图佐斯给予了支持:“我和来自其他大学的同行已习惯于目睹怪诞想法成为重要革新的动力。我们试图使这一表面上看来是无稽之谈的想法获得成功,结果便是阿帕网,它是今天因特网的祖先。”⒃科学家的态度与组织者的眼界和信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初是较长时间的可能性论证,然后,1967年10月,有关计算机联网的工作被正式命名为“阿帕网”,而不再是从前的模糊描述。关于阿帕网的“方案计划”题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它于1968年6月3日上交,当月21日就得到阿帕署长的批准。⒄

在网络技术的标准形成方面,阿帕的管理风格随网络研制的进展而发生变化。7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一种从上到下的过程,通常要费时几年才使某项标准变得明确起来。到了70年代初,则由一个基层集团组成的链环控制因特网标准的形成过程。“这些新集团以非正式方式运作,时而征求意见,试验一种突发的奇想,时而给出某种代码,看看它是否‘管用’,直到它‘让人觉得是合适的’。这个看来是杂乱无章的过程推动联网工作稳定进行。”⒅

与此相关,拟定的计划并非是固守不变的,即便在大方向上也是如此。例如,70年代中期,伴随着网络同研究性大学的连接,阿帕网仍然主要被用于计算机的分时工作,原来设想的利用远程计算机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原因是没有共用通信的标准。“最终,电子邮件作为一种从未想到过的应用由网络开发者开发出来”,⒆人们很快便能与数千里之外的同行传递电子邮件和交流专业信息。在阿帕网的研制过程中,有许多进步都是依靠类似的计划外的革新成果所取得的。没有机动灵活的管理风格,没有随时更改狭隘目标的勇气,没有对于努力钻研新问题的志士的鼓励和支持,建网时代的许多重大成果都是不可能的。

从阿帕网到因特网的过渡发生在80年代,对于网络的巨大连通要求是它的直接推动力,同时阿帕也希望在全世界的联网浪潮中,保证军方拥有自己的优质网络。如果说以往阿帕关心的是阿帕网的早期进步,那么,在这个时候,它则面临着用户大增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阿帕为网络的转型作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仅以作为不同操作系统能够相互通信之关键的传输控制协议(TCL/IP)为例,其基本思想最早就出自阿帕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

学的文特·塞尔夫197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阿帕网既起了实际作用,又为进行高级网络技术研究提供了机会。传输控制协议就是在阿帕网的环境下出现的。这些协议使因特网的概念从本地网到广域网成为现实。”⒇ 1983年,阿帕网扩展为两大部分:“军网”和“科研教育网”。两年以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它使用TCP/IP协议,把已经建立的超级计算机站点连接起来,并大规模扩充各主要州际站点的中枢,加之联网技术方面的其他一些革新,从而取代了阿帕网,成为美国因特网的主干网。

arpanet做出的贡献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

9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取消阿帕网。人们评价说,阿帕网“由于它自己的巨大成功,而成为了一种快乐的牺牲品”(21),当然,原本打算建立一个在核战争中免受毁灭性打击的系统,最后竟成了和平条件下的民用交互通信网,这也是阿帕始料不及的。从阿帕网到因特网的发展再一次证实:一项技术诞生以后,不管它的最初目的如何,往往会因为社会的需要和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而发生变化。

注释:

①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P11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 张文俊(编著):《当代传媒新技术》,P190,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P84,华夏出版社,2000年。

④ EM Rogers: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The Free Press, 1994, p428

⑤ 同上,P431。

⑥ 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P41,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⑦ 参见www.google.com(History of Arpanet)及⑥P7、14。

⑧ www.google.com(History of Arpanet)。

⑨ 《文汇报》,2001-2-5。

⑩ 同⑥P41-42。

⑾ 王德华、李井(编著):《神秘莫测网络战》,P5,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⑿⒁⒂⒄ 同⑧。

⒀ 同⑥P41。

⒃ 同⑥P41-42。

⒅ 同⑥P46。

⒆ 同②。

⒇ 美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社会》,P189,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1) 同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8451/61534564670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发展主旋律 2014中国葡萄酒的主旋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起其特定的内在规律。中国葡萄酒历经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正象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混战。但,乱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嬗变、一个过程,我们只有正视才能理智地抉择。    2014年,

镶器 镶器-镶器,镶器-镶器的历史发展

镶器产品多为陈设艺术瓷,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型、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镶_镶器 -镶器镶器产品多为陈设艺术瓷,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型、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景德镇陶瓷史稿》载:“瓶罄尊彝,都属琢器。其圆者如造圆

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 踏青 踏青-历史发展,踏青-形成定型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踏青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

声明:《arpanet做出的贡献 59ARPANET历史发展_arpanet做出的贡献》为网友三岁就狠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