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过,又到了过敏性鼻炎、哮喘的高发季节。对于病人来讲,这真是个难熬的季节,甚至很多人被迫像候鸟一样,选择迁移来改变环境,缓解症状。过敏性鼻炎、哮喘病人中很多具有以下特点:咳喘,痰液呈水样或黏液样,量较多,或鼻塞、打喷嚏,特别是流清水样鼻涕,被戏称为“青龙水”。因为神话中的青龙喜欢翻江倒海、兴风作浪。同时,患者恶寒怕冷,特别是背部有明显的冷感,发热或不发热,平时无汗,咳喘时可有汗出,苔白滑。
这种病症在中医里被称为“外寒内饮”,早在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在其著作《伤寒论》中有所描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这里的水气,又称为痰饮、水饮,是指水液停留体内所引起的病变。
黄煌,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生致力于医圣张仲景经方的研究,看病时不光看症状、看病种,更注重看体质。他以中药为名,开创性提出人体的五种体质学说,在中医界声名远扬。
黄煌教授在临床中发现,有一大部分人群,外观上看大多体型略胖、肌肉比较发达或偏松,肤色黄或浅黄色,或浅黑色、皮肤较粗、较干燥。平时不易出汗,有肌肉酸重感,全身倦怠感,血压不高。唇暗或者紫红、舌体偏大、舌质淡红,口不干、苔白。他将这些人的体质总结为“麻黄体质”。
黄煌教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人时,如果发现患者具有“麻黄体质”,然后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常常疗效更好,效如桴鼓。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再配伍他药共奏良效。“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小青龙汤作为一个止咳平喘的名方,被沿用千年,在日本也得到了广泛使用。
本文旨在科普供中医同行参考,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杏花岛作者吕文科,中医学硕士,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原国家青年女排队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