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生于1056年,少时散漫但极为好学,后来成为太学的生员,一生为官多年,长期在外宦游,不过总的来说仕途是在上升的。
周邦彦画像
神宗时期,周邦彦给皇帝献上了一篇称赞王安石变法的《汴都赋》,从而名扬天下,并被提拔为太学的老师,不久开始被调任到外地,任过庐州教授,做过溧水县的知府。后来,周邦彦被皇帝召回成为一名京官,然后又到各处担任知府。等到徽宗即位,他做了大晟府的提举,即音乐机关的管事。最后,他因为和蔡京的同堂交往过密而晚节不保,于1121年去世,享年66岁。
从他任职大晟府就可知,周邦彦精通音律,他的确自己作曲、填词。所以,他除了是一个词人,也是一个音乐家。周邦彦创作了不少新词的曲调,比如《琐窗寒》,《瑞龙吟》,《花范》等这些词牌,都是他创作的调。因此,他的词也十分强调格律,所以他被后世称为是格律词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也长期被尊为婉约词的正宗。而这一点,使周邦彦有一个美称“词中老杜”,“诗圣”杜甫在格律上就要求炼字精到、对仗工整,周邦彦也是如此。
周邦彦的词大多写闺情、羁旅,或者是在咏物。因为题材相对集中,其他主题较少,所以周邦彦被王国维说是“创意之词少创调之词多”,但他还是不失为第一流的词人。
周邦彦的词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在他年轻时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在宋神宗时,就写有《汴都赋》来赞扬新法。又在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周邦彦画像
关于他的写词作品,大多数写的是闺情、羁旅,但其中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词的长调尤善铺叙,被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他的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是“词家之冠”或着“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并且在宋代影响甚大。
除此之外,他被尊称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关于他的词的作品有《兰陵王·柳》、《西河·金陵怀古》、《苏幕遮·燎沉香》、《少年游·并刀如水》、《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等多部作品。他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派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所创出的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关于他的词,确实在艺术技巧上要比他人更高出一筹。他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象相交错,技法多变却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而又委婉曲折。其次他本人精通音乐,又搞过“专业创作”,在审订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他还能度曲,创造了《六丑》等新词牌。总之,他继承了柳永、秦观等人成就,开了格律派的先河,为词的艺术形式作出了贡献。
苏幕遮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作者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借眼前的荷花联想到故乡的荷花,表达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作者从荷花娓娓道来,整个结构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了荷花姿态,下片则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融合了景、人、情、梦,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将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作者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周邦彦所做的词勘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新自然,却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围绕雨后的荷花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整首词的意思比较单纯。
这首词在上阕中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的景象,后又继续写屋檐上鸟雀呼晴,以及室外的荷花摇摆的情景,这个词意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层次变化有序。词中更是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还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词中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而他的下阕由眼前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自己的故乡吴门在五月间的风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将作者的相思之展现的情淋漓尽致。
2016-03-15 08:38:15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琦0条评论
浣溪沙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家。他精通音乐格律,能自度曲调,曾任宋徽宗时音乐机构大晟乐府的提举。诗词文赋无所不能,最出名的是词。其中就包括《浣溪沙》。
《浣溪沙》周邦彦
《浣溪沙》这首词算是在作者众多的词中一首相当别致的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小令词。虽然是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可是通读全篇却没有一个明确表达思乡的字和词。放眼看去,这首词的通篇都弥漫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词的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一种绵延万里的空间感受,寓示作者离家的遥远;下片的景物描写则有一个发时间的流逝过程,寓示作者离家的时间久。“劝君莫上最高梯”,是作者怕望到天涯外的家乡会“归思难收”,因而劝告思乡之人不要站得太高。后面又引用杜鹃叫声来讲述羁旅之人常被勾起的乡情,最后两句没有直接来表白自己的心思,而是婉转地传达出一片怀归之意;没有过分渲染,只是轻轻淡淡点到为止,很是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整首词的结构上也安排的相当的巧妙。整个词看上去并没有按照上篇写景下篇抒情的结构,而是以两句写景一句抒情的写法,使得情景相互萦绕,给人一种无尽的意味。再者,这首词的时空安排也是有一定的特色。在空间上作者以楼台为中心,将上下的景物交织到一个特定的时间,也就是在登楼的瞬间上,使整首词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集中。总之整首词语言通俗,有声有色,节奏明快,音韵流转,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关河令 周邦彦
《关河令》,是词坛大家周邦彦诸多作品中的一首。这首小令是悲秋之作。声潇潇,却无鸿雁传书,期盼落空,寒意逼人。主要描述了在夜深人去,惟孤灯作伴,以酒浇愁愁更愁,漫漫长夜孤苦难的心情。
周邦彦《关河令》
这首词的本名应当是《清商怨》源于古乐府。后来周邦彦结合欧阳修填写的思乡之作,于是取“关河”二字,并命名为《关河令》。
通过阅读这首词不难发现,该词为感怀寒秋羁旅伤怀的作品,作者以时光转换为线索,突出表现了在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产生的凄切孤独之感。作者主要是写自己的心境和自己的感情,但通篇下来主要笔墨却是多为环境描写,那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以及在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中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这个词的上篇终于要描写了寒秋黄昏景象。在词的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只是偶尔放晴,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样的景象实在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在客舍庭中,却要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自己亲朋好友。下篇则写了深夜中孤灯独映的情景,将词的境地向前推了一步。并且结局以羁旅悲愁、凄苦推至无可解脱的境地来结束全词,更加明显了词人无助与郁闷。这首词没有作者以往的艳丽之彩,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蝶恋花周邦彦
周邦彦所写的这首《蝶恋花·早行》,主要描述情人辞家早行的全过程。该词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正是这样的完美组合,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
《蝶恋花·早行》
这首词篇幅虽短,情节却很完整,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某些细节还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离别的痛苦和忧伤浸透全篇,历来受到赞誉。
关于这首词,作者在开篇就主要描写的是离情,题目中的:“早行”,是描写了出行者在秋季晨风中离家时的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纵观全篇,并没有感情的直接抒发,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很少有连结性的词语。因此,词中的离情主要是靠各种不同的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共同来完成的。
在上篇是引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概括了出行者整夜都未曾合眼的情景。并且还暗中交待了一位女子,使得离别的气氛更加浓烈。在下篇时,词的前三句写了别时依依难舍的情景,在这一句“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中,看着是写的情感,其实是写的动作。这笔表达了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又与亲朋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自立行间都充满了满满的离愁之情。总之,将全篇的运用手法连接在一起,不仅仅增加了整个词的表现力,并且还衬托出来那个浓厚的时代感与环境气息。
2016-03-15 08:38:15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琦0条评论
满庭芳周邦彦
周邦彦所写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正是他当时被贬的时候,那时的他心中愤愤不平,而又求自我解脱的一首抒情之作。上阕系凭栏所见,有自然恬淡的初夏景致。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在词中的“地卑”两句写卑湿之地令人不适。“人静”三句又描画出了一种风景宜人的境界。“凭栏久”句将自己的处境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相比较。
在下阕中写凭栏所想,写逐客之悲。并以飘流的“社燕”来做比拟,将为宦亦喻为寄人篱下,从这里就足以感受到词人孤愤与凄凉心境。同时这首词还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矛盾,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以酒麻醉自己,都不能够完全忘却现实。所以总是陷于沉郁顿挫之中。
通过阅读了这首词,可以明确的看得出,这首词比较真实的向大家反映了在封建社会里,一位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愁苦寂寞心情。将人的情感与景色相融合,但整体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情味,体现了其一贯的风格。在词中还贯穿了和化用了多人的诗词,像杜牧“风蒲燕雏老“及杜甫“红绽雨肥梅”的诗词,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后面有运用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中的句意。将这些诗词的意思相结合,反倒更好的衬托出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瑞龙吟周邦彦
《瑞龙吟》是由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周邦彦所创作,还曾编入《宋词三百首》,是一首访旧感怀之作。在绍圣四年春,周邦彦出任外官期满后,回到京师,旧地重游,追怀往事,思念并寻找当年恋过的一个歌妓,由此引发了无限的感触。
《周邦彦 瑞龙吟》
当时词人因为遭造党祸而被罢黜到庐州,直到十年后,才被召回京师任国子监主簿。而作者写的这首词则描述的是自己回京后访问旧友的复杂心情。巧用铺叙手法披露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人物情绪与作品境界均给予动态性的表现,其结构模式甚至带有戏剧性特点。并使这首词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词是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首写旧地重游所见所感,次写当年旧人旧事,末写抚今追昔之情,处处以今昔对衬。全词层次分明,由折盘旋,情思缠绵,在艺术上颇具匠心。从这首词的表面上来看,这首词写的是旧地重游,可是文中却看不到旧日情人的怅婉之情。该词作于绍圣四年,那时作者在经历了十年外放后还朝任国子监主簿。十年后的他重回旧地,就目睹了人事全非。周邦彦在这十年里深刻体会到官场党争频繁,仕途险恶莫测。罗忼烈评价这首词:"看似章台感旧,而弦外之音,实寓身世之感,则又系乎政事沧桑者也。"
除此之外,这首词主要分三叠,前两叠字数、音韵完全相同。虽然是一部怀旧之作,但描写十分细腻,结构也缜密,且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解连环周邦彦
《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是寻访自己的情人以及旧居时抒写怨情之词。这首词可跟一般的相思别情的词不同。相思离情还有可托情怀之人,而他却是“怨怀无托”。词中抒发的便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解连环·怨怀无托》
整首词的上片由今天写到昔日,再由昔日写到今天,写了昔日聚会的燕子楼不见伊人的怅惘。而词的下片由对方到自己,再写自己写到对方,主要表达了对伊人的怀念和矢志不移的忠贞。纵观全篇,作者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以及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上片的三句话“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将作者心中郁结已久的幽怨和盘托出,也说明了作者心中的痛苦已经到了难以抑制、无可忍受的程度。其原因就是往日情人不仅绝情而且断信,毫不留恋地弃他而去。下片中的“汀洲渐生杜若。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与上片歇拍诅咒詈骂之语加以比照,几乎判若出自两人之口。春天来临,汀洲之上杜若渐萌,于是作者心中又打点起,为负心而去的情人料理一切的准备。其中的“杜若”指的是香草,是当时古代用来象征情人之间的寄赠之物。而后一句“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是作者因为人去日远,所以更加盼望心里的那个人寄来只言片语的消息以慰望眼,可惜这一切又化为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