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难正在成为社会的疑难症。“墓地太贵葬不起”更让本来的“最美不过夕阳红”成为一种奢侈,成为社会养老问题之殇。近日,北京召开的两会中有代表建言,把“健康促进”纳入养老体系,改善老年人的营养条件。在笔者看来,老人“营养不良”怎只是“缺医少药”?
据统计,北京居民的健康寿命只有60多岁,老人的疾病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事实确是如此,营养不良已是危害老人健康的主要杀手。根据调研,北京80岁以上老人,近一半患有贫血,60-90%的老人存在营养不良。
老年人之所以存在营养不良问题,不仅是因为很多老年人没有定期筛查营养指标的习惯,也是由于社会上严重缺乏有资质的营养师。
此外,老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尽管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大学、老年餐桌的使用率较高,但是多样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较少,尤其是缺乏精神慰藉的服务。
近些年来,老人集体健身活动引发的纷争不断进入公众视野,从“泼粪”到“放狗咬”,一些令人不解的纠纷反映出的是老年人生活的寂寞。因此,精神养老也是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
老人是社会的财富,使其安享晚年是社会应尽的义务。现如今老人的“营养不良”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为解决老人的“营养不良”问题,一要改善老人的营养服务条件,留住优秀的社区医疗工作者;二要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调动老人的精神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有老的那天,在小康社会已不再遥远的今天,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营养不良”问题实不该成为养老“病症”。只有不断提高养老意识,补足老年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营养”,“最美不过夕阳红”才不会只是歌词中的浪漫。
延伸阅读:黑龙江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烟台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设专项资金跨国养老成新潮 老人们亦应量力而行北京市星级养老院增至218家南京养老护理员缺口超4万北京居民对医疗养老满意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