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曾去江西、贵州、四川等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烈士陵园,并采访了几位红军老前辈,聆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随着他们追忆时绘声绘色的谈吐和起伏的手势,我被带进了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脑际。
在当年奔赴长征的万千儿女中,也有女军人矫健的身影。几千名女战士参加了红军几个方面军的长征,表现英勇绝伦。有30名女战士参加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其中,10名女战士是跟随着自己所属的单位长征,另外20名组成了一个特殊连队,其负责人先后为徐特立和董必武。从瑞金至陕北,她们自始至终无一人掉队。
长征中,中央红军的30位女战士虽未参与正面战斗,但她们自觉承担起了艰巨的政治宣传工作:鼓舞民夫队、安慰伤病员,还要四处去寻找躲藏起来的老乡,宣传红军的宗旨、散播革命火种等等。
参加长征的部分女红军合影。右起:刘英、夏明、蔡畅、陈琮英
红军女战士个个英姿勃勃,革命意志坚定。她们在途中忍受、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血腥屠杀,红军行军多在奇崛、险恶之地,气象地理环境恶劣,缺衣少食,医药匮乏。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女战士的革命热情,她们每人负荷几十斤的装备,还要完成运输、宣传任务,照顾老弱病残。有的人生病或怀孕了,可分得担架和马匹,而她们相互谦让,有四五名女战士完全徒步走完全程。
红军女战士大多是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人,正值人生花季。在当年破碎贫穷的中国,苦难和战争像瘟疫一样到处泛滥,扫荡了她们青春年华中的阳光和绿地。她们不能享受年轻人的快乐、浪漫,似乎没有花季。吃的是树叶草根,穿的是破衣草鞋,她们经常饥肠辘辘,拄着木棍前行。但她们满怀爱国激情,革命意志坚如钢,怀着必胜的信念,所向披靡。面对革命和使命、杀戮和死亡、战争与爱情,红军女战士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更加炽烈的爱,创造了自己灿烂的花季,令人赞叹不已。
女红军战士是中国妇女的典范,她们的琼影,是矗立在岁月深处的一群威武美丽的巾帼群雕。我怀着敬意记叙部分女红军的事迹。
生于湖南,1925年入党的刘英,随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跨过了于都河走上长征途。
1976年,刘英(左)、张闻天(右)夫妇返回无锡时合影
当年,她任“红章”纵队第三梯队政治部主任。此队是运输队,负责由人挑肩扛转移苏维埃的全部家产:全套通讯设备、成箱的枪支弹药??这支队伍负载沉重,步履维艰。
为了不让一名战士掉队,不让军需物资损失分毫,刘英等同志一路穿梭在队伍头尾,鼓劲打气,一个个瘫倒了的小战士挣扎着起来上路了。
刘英给我讲述了自己过草地时九死一生的经历。她告诉我:那七天七夜,天上不停地下毛毛雨,道路湿滑泥泞,一步三滑。草地气候变化莫测,黑夜来临,气温骤降,达零度以下。晚上闭上眼,卧在泥水地里就是一觉,身上湿漉漉的,能冻死人。
草地上到处是吃人的泥沼,一不小心掉进去,越挣扎越陷得深,直至被黑水完全吞没。很多人深陷草地中牺牲了。邓颖超在长征途中,骑的马受了惊,她落入了泥沼地。为防止深陷,很长时间她一个人在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中一动不动地坚持着,直到后面的人跟上来把她救出。
气象、地理环境能致人死命,水和植物也暗藏杀机。草地沿途的水不仅污浊,还有毒,喝下去使人又吐又泄,可又不得不喝。不少植物也含有剧毒,3位女战士过草地时吃了毒蘑菇,幸亏抢救及时才脱险。
沿途到处都是同伴的尸体,刘英心如刀割。她和蔡畅一路互相扶持,也不停地为同志们鼓劲。长征时,蔡畅任总政机关党总支书记,在部队通过险关、江河、草地时,她经常腰别手枪,抓紧宣传,鼓舞斗志,在路边唱:“起来吧??战斗的时候到了。”
过草地的第5天,刘英开始泻肚,浑身无力。她坚持着继续行进,终于走出草地。看到旷野上的牛羊群和田里的萝卜缨时,刘英欣喜若狂,就像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生于南方,1926年入党的谢飞,在海南、广东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刚到中央苏区不到3个月,她就赶上了长征。谢飞身体健壮、动作敏捷,是女战士中精明强干的一员。
过大渡河时,谢飞突然患病,无力行走。她不愿拖累同志,让其他人照顾自己,下山时,就坐在地上,双手按地,一点点往前蹭,挪到大渡河边。手被坚硬的石块、沙子磨破,渗出了血滴。被敌人拆掉大部分桥板的铁索桥高悬于湍急的河流上,除了摇晃的铁索,就是一些乱铺的木板。她咬紧牙关,用流血的双手紧握铁索,慢慢地爬着、蹭着、挪着。几十米的距离,却用了一个多小时,几次险些跌进湍湍的急流??深夜赶到部队宿营地,她立刻昏了过去。然而,她未卷刃,第二天又挣扎起来前进了。
生于浙江桐乡,1925年入党的张琴秋,是红军中的大知识分子,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会英、俄等多国外语。1931年回国到了中央苏区,成为苏区著名的女红军将领,曾率500农妇缴过一团白匪的枪。1935年,她作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团长,随军参加长征,一路负责运送弹药、伤员和其他军需物资,并不时与主力部队并肩阻击敌军,战功卓著。
1938年,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张琴秋
因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张琴秋率妇女独立团与红四方面军的将士三过草地、两过雪山,枪林弹雨中多次侥幸躲过死神的魔爪。后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被军阀马步芳部队冲散,张琴秋不幸被俘。先做苦工,后送到苏州反省院关押。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张琴秋与其他同志才由周恩来出面营救回延安。
生于福建,1931年入党的邓六金,征途中负责伤员护理工作。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邓六金自告奋勇去负重。一次夜行军中,一位双腿负伤的红军战士无法行走需担架,当时又找不到担架夫,邓六金毫不迟疑地去承担。她和另一同志一路抬下来,整整走了3天,直累得咳出了血,两只脚磨起了泡,但她未流泪,反而为尽到了责任而感到欣慰。
生于湖南浏阳,1926年参加革命的李贞,1934年8月随红军长征北上,调任新组建的红六军团组织部,既是领导者,又是普通战斗员。到了湘鄂川黔根据地后,组织上考虑她已怀孕,建议她留在根据地,她坚决随军长征。
李贞(左)、甘泗淇(右)夫妇合影
路上,李贞常将自己的马给伤病员骑,将衣服送给战友穿。部队过赤水河后,李贞病倒了,发烧至39.2度,跟在大部队后面边走边爬行。军团首长得知后,立即通知她爱人甘泗淇随行守护,并设法解决医药问题。
军团政委王震在百忙中赶过来,将自己的干粮留给了李贞;红六师政委廖汉生也将自己一直带在身边的皮衣送过来给她保暖。在组织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她顽强拼搏,坚持走完了长征。
生于江西,1931年入党的王泉媛,早年在井冈山老区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10月,她领导的妇女工作团随中央卫生部开始长征。两个月后,部队翻过夹金山到达两河口。王泉媛奉上级指示,随红四方面军北上。
2003年7月,王泉媛九十大寿时于江西泰和留影
当时,张国焘正另立中央拒不听执行中央确定的北上战略方针,命令部队全部南下,向四川进军。无奈,王泉媛不得不和姐妹们重走了一趟雪山、草地。1936年10月会宁会师后,正式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妇女先锋团,王泉媛任团长。
193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西路军开始西征,不久与西北军阀激战中,由于部队连续行军,加之气候恶劣,一交战即损失严重。就在这万分危急中,王泉媛挺身而出,带领妇女先锋团狙击敌人,掩护总指挥部撤退。
王泉媛带领1300名女战士进入阵地,与敌军进行殊死较量,仗打得很苦,一连三天,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弹尽粮绝后,王泉媛命令妇女先锋团化整为零,分头突围。她带着5名战士向祁连山突围,不幸被俘押解凉州。
几百名女战士都关押在那里。马步芳匪帮凶狠奸诈,对女俘除了枪杀、活埋,马匪带头强奸女兵,并分发给部下做妻妾丫鬟,甚至转卖多处,使她们受尽了百般凌辱。
因叛徒出卖,王泉媛的团长身份暴露。这位性格刚烈的战士,对马匪的威胁、利诱、劝降拒不屈从,以死相抗。1939年3月9日,王泉媛从马匪魔掌中逃脱。
生于四川贫困家庭做过童养媳的王定国,1933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10月,红军会师后她又参加了西征,曾被俘,后被党中央营救回到中共驻兰州办事处。
如今的王定国(左)已103岁,是唯一健在的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百岁女红军
王定国告诉我,她参加长征时才20岁,主要做宣传工作,和大部队一起艰苦行军,跋山涉水,最苦的记忆是爬雪山。
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荒凉无人烟,高耸的山岭上白雪皑皑,寒风怒吼,山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她们身穿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冻得发抖。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只好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谁要是停步坐下来休息一下,就很难站起来了。每个人都拼尽全身力气,相互搀扶着前进,有的被狂风卷进了山谷,有的踏虚了脚步连人带枪跌落雪坑牺牲了,能活着的真是九死一生。
王定国还给我讲了许多女红军的故事,她们在征途中处处以革命大局为重,让人敬仰。红一方面军的30名妇女中,有5位在长征中生孩子。生于广东惠阳,1929年入党的廖似光,怀着四五个月的身孕,始终跟随部队,沿途做群众工作,顽强地通过了敌人设置在粤赣湘桂边境的四道封锁线。生产后,为减少拖累专心工作,她忍痛割爱把孩子让人收养,产后不到一个月,她就参加了宣传工作,每到一地,她抢先到群众中去调研,了解当地地主土豪积粮和钱财的情况,为部队征粮筹款。女战士曾玉在少数民族地区生孩子,随后托人收养,产后第三天又踏上了征途;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的女战士戚元德,在翻越大山时,将孩子诞生在雪山上,无人托付,只有诀别??
激烈的生死战斗,使这些母亲们不得不毅然放弃自己的亲骨肉,容不得半点犹豫。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妇女虽然走完两万五千里,却没能见到革命的最后胜利。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人类精神史上的绝唱。作为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长征镌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其中红军女战士的业绩同样可歌可泣,我们想不出用更好的语言,来描述她们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风采,她们在烽火连天的旧中国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各自岗位上鞠躬尽瘁,用言行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悲壮战歌,将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