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背景是怎样的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面,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的利益,但是这两个政党曾经有过两次重大的合作,而每一次合作得以成功的根源无不让人想到其合作的政治基础。究竟是怎样的政治基础才能够让这两个如此不同的政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呢?说起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顾名思义,就是指国共两个政党能够形成合作关系的政治前提,也就是这两个政党都具有的本质属性。

国共合作历史图片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众所周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候,中国国民党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地体现着中国的当时的情势和人民的心声,基本上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而中国共产党的党的纲领的内涵与中国国民党所提倡的新三民主义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因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无疑便是中国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

其中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在原先的三民主义的基础之上新增加而成的,主要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而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候,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形同水火的,但是整个中国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敌人,便是日本帝国主义,因此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便是抗日救国,可以说这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共同的政治前提。

两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可以说是都是切合了整个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的问题上面,中国两个政党有着共同的利益。

国共合作的背景是怎样的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一共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是在1924年到1927年,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那么这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及意义是什么呢?

国共合作照片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从二七罢工中意识到,想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有可能结成同盟的人,建立统一战线。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条件有:一、在列强的侵略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而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二、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是比较民主的党派,而且国民党在当时有崇高的威望;三、来着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第一次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北伐战争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之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建立了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要条件有:名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国民党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等。

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合作促成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名族统一战争的行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有了的基础。

国共合作的影响是怎样的

国共合作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两次合作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侵略的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历时三年半。第二次国共合作是1937年8月到1946年6月。那么国共合作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背景是怎样的

国共合作遗址

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重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和侵略中华的势力。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对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有重要意义,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逐渐增高,广大人民群众也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为中国革命日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还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脚步,虽然第一次合作最后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党在这次合作中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这对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在对敌作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了抗日人民武装队伍和抗日的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抗日的力量,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两次国共合作显示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力量,中国军民一心,积极保卫家园的决心让外国侵略者刮目相看,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两次国共合作的启示介绍

国共合作在我国近代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国共合作是促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也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关键路线,同时也是对于两个政党的较量与考验。

国共合作历史图片

说起两次国共合作的启示,主要可以从国家的形式与政党的发展上来看,无论是哪一个政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偏离国家的整体环境,同时只有全民族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够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并且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国共合作是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而国共合作无疑也是这两个政党关于自己的自身利益作出了巨大让步的合作,足以看出在共同的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远远低于民族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的,国共合作无疑是关乎利益的最好证明启示。另外,在两次国共合作中,都是针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两个政党的发展需要,才最终形成了合作。

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我国的治国方针有着莫大的辅弼作用。国共合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国共两党的摩擦和矛盾,而这又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要在团结中寻找到上升的空间,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

两次国共合作的启示远远不止上述内容,国共合作不仅仅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决策,同时也是对于国家和个人一种言传身教的重要的过程。

民国时的国共合作谁提出的

在充满屈辱的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权势的压制下,民间的有志之士无不团结起来,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要想让众人团结起来,就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和章程来规范人们的行动,而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十九世纪初,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各党派人士面对这样羸弱的国家,都想有一番作为来拯救这样的中国。但是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善国情的,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挽救中国。国共合作谁提出的?孙中山自然是第一人选,但其中也少不了共产国际和学生运动的直接影响。

国共合作画像

历史上国共有过两次合作,而第二次国共合作谁提出的呢?这完全要归功于所有保卫中国的抗战人士。张、杨二人发动了决定历史的西安事变,直接促使国民党负责人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这才有了统一战线抗击日寇并取得胜利的基础。可以说促成国共合作的人不只是两党的领导人,还有广大民众。这是顺应民意,挽救中国的必然选择。

无论这两次的国共合作谁提出的,这两次的合作,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第一次合作沉痛打击了北洋军阀,第二次合作成功把日寇赶出中国,使得中国没有沦为殖民地。特别是第二次合作的胜利,让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史终止,中国人民重新站了起来,把一切帝国主义都赶了出去。

历史上国共合作几次

共产党和国民党是军阀混战时期最主要的两个党派。他们代表了不同的群体利益,因此有过多次的斗争,但是他们也因为面临共同的强敌而有过合作。既然谈到合作,那么国共合作几次呢?

国共合作历史图片

国共合作几次的答案是两次。他们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初到1927年中旬,历时了三年半。那时,军阀势力日益猖狂,民不聊生,急需进行反军阀的斗争。国共两党结成盟友掀起了多次的革命运动,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后来,国民党内部因为对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最后蒋介石等人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就这样彻底破裂了。

1935年以后,中日矛盾开始加剧,终于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更需要国共两党同仇敌忾,联合起来一起战斗。于是就有了时间长达九年的国共第二次合作。他们经历了多次的艰难险阻,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共两党开始就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和谈,可惜和谈最终失败了。因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单方面撕毁了和谈协议,对解放区大举进攻,爆发了全面内战。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也宣告结束了。

建国几年以后,共产党方面积极地与国民党进行沟通交流,主要想就台湾问题进行再次合作。但最后由于国民党的坚决反对而没有达成,这是非常遗憾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8851/48712384046.html

更多阅读

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读后 9.18事变读后感

为什么会发生西安事变?根本上是由于张学良与中共先前曾有密谋联合苏联,实现西北大联合的政治基础。这一计划虽然一度被莫斯科叫停,国共之间也秘密建立了商谈的管道,但由于红军全部集中到甘北来,被南京的中央军团团围住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蒋

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 改革共识的价值基础

     现在讨论重启改革议程,往往思维比较局限,难免“盲人摸象”看不到利益与观念的源流。当改革走到“深水区”,意味着不能再对困扰中国百年的“转型”大命题含糊其辞。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各个局部领域的技术性调整不重要,而是当

2016入党积极分子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6月思想汇报2016

入党积极分子6月思想汇报2016  敬爱的党组织: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正如流沙河《理想》中所写的那样,党的纲领是中国共 产 党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

2012年考研政治基础阶段复习计划安排指导

   1.基础比较差的。对于这类考生,政治考研辅导老师建议大家在政治理论复习上要认真一些,考研政治教材起码要看两遍以上。同时还要抓练习,这是比较有效的。但不管是做题还是看书,政治理论复习当中都要结合时政问题进行思考。2.基

声明:《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背景是怎样的》为网友动我女神全撸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