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进入中国市场两周年了。
领英中国用户数突破2000万,领英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在分享会上进行了《努力,梦想触手可及》的主题演讲。
▲图为领英中国两周年分享会上,
图像同声传译师毛泡泡现场作品
20号晚上,我刚从美国回来。
这次去除了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洛杉矶现场见证了科比的告别比赛。
这张照片是我在现场用手机拍到的,这是距离比赛结束还有9分多钟时的一次暂停,整整下半场科比没有休息一分钟。
就在我的面前,科比低着头,大口地喘着粗气,他已经精疲力尽了。这时湖人的一名助教,蹲在他的面前不断地挥舞着拳头,向他大喊:
“坚持住,坚持住,现在或者永远”。
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动。科比20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都浓缩在了这最后的几分钟。
5次总冠军、1次MVP、2次final MVP、1次81分,6次60加,25次50加,告别赛轰下破纪录的60分。
这就是科比,这就是——努力,梦想触手可及。
领英在中国的努力,也正是为了这份触手可及的梦想。
我是在13年底决定加入领英的。如果拿今天的场面,今天领英中国的影响力来看,我们的很多成绩似乎都很理所应当。
其实在两年多前,当我决定加入领英的时候,领英要进入中国的决定却是为大多数的人所不看好。
这个不看好其实很有道理。在我们之前,这么多伟大的跨国互联网公司,这么多聪明人的努力,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折戟中国。
当我们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非常清晰的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LinkedIn在中国肯定没戏,水土不服;LinkedIn如果变得太low了,我就不用了,我就喜欢LinkedIn高大上不接地气的感觉。
好吧,就这样,作为一条不折不扣的下狗Underdog(冷门选手),我们开始了在中国的奇幻之旅。
2014年1月1日,作为领英中国的第一位员工,我加入了领英。第一件事情是到总部入职。
直到今天,每次看到这张拍摄在首都机场的照片,我都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当年那种彷徨和那份面向不可未知的未来而产生的兴奋交织在一起的感觉,至今难忘。
加入领英,把领英带进中国,要不就是创造历史的决定,要不就是一个很愚蠢的决定。
在总部的第一天,领英全球CEO Jeff,召集了几乎公司所有的高管给我开了一个欢迎会。在那个会上,我给大家讲了中国互联网的不同,最后给大家展示了这么一张图:领英是一艘航空母舰。
我们在中国要打造一艘小飞船。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我们要和航空母舰长得类似,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接和使用总部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持灵活快速,这样才能应对中国互联网快速激烈的竞争。
直到今天,我们一直在按照这个原则去努力。
没有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成功过,我们想要创造历史,我们就要做出一些非常不一样的尝试。
我们在中国引入了风险投资,尽可能的按照创业的方式在运作,没有找一位履历更加光鲜的职业经理人,而是找到了我来领导领英中国。
我的身上有三个标签:工程师、产品经理、创业者。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外企高管来看。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董事会,我们的团队有领英中国的股票期权,更多的团队向我实线汇报,我是直接向全球CEO汇报。
2月25日,中文版上线了。并且第一次启用了我们的中文名称:领英。
经过我们两年的努力,今天领英这个名字在中国职场人中的认知度已经非常的高了。
领英甚至成为了职场精英的代名词。
2贴近中国的市场策略和知识洞察缔造中国的领英在中文版上线的时候,领英在中国的现状是,通过10年多的积累,在中国有了4百万的用户。
中国在领英全球的新用户增速上仅仅排在第12名,甚至排在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后面。
在产品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努力。5月14日我们和微信的合作率先上线。到今天,通过账号绑定,在微信的名片上通过领英展示自己的职场身份已经成为中国职场人的标配。
市场合作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接地气的尝试。
我们在中国创立了领英影响力这一线下活动品牌。我们的目的是把职场大咖邀请到线下,和我们的用户分享他们的职场感悟和成功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传递给用户,领英不单单可以帮助你建立人脉,我们更能帮助你获取知识和洞察。
这是我们在5月23日举办的领英影响力第一辑,创投思维看中西机遇。我们的创始人Reid和沈南鹏是那一场活动的嘉宾。
除了用户产品,我们也加速把领英的招聘解决方案带进中国,帮助中国企业解决人才问题。
9月9日,Jeff来到了北京,我们搞了第一场面向企业的线下活动ConnectIn,吸引了几百位企业的HR高管到场,反响热烈。
紧接着,我们开始着手搭建营销团队。11月5日惠普软件的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先生加入领英,围绕着他组建了一只非常优秀的SAAS软件销售团队。正式开启了在中国的商业化。
依托领英的大数据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我们陆续发布了超过30份职场报告,用数据洞察职场变迁,为中国职场人指点方向,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
10月20日,领英中国发布第一份数据分析报告—《领英职场人士跳槽报告》。
3本土化产品理念让领英更加“中国”经过在中国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也看到了三个很明显的问题。
首先,领英是一款伟大的职场社交产品。但是,领英是一个10年旧的产品,是围绕着PC和Email打造的。在中国,互联网讲究的是无线为先。作为一家巨大的上市公司,领英向无线移动的速度不够快。
其次,领英自然会吸引那些讲英语,海外背景,跨国公司背景的人,他们需要与世界相连。但是,我们同时很清晰的看到中国有一群规模更大的职场年轻人,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中国发展的更好。我们现有的产品,不能够很好的打动和服务好他们。
第三,产品方面,虽然我们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努力,但是,我们还是在维护一个全球化的平台,没有办法去应对中国互联网快速和激烈的竞争。
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双品牌的策略。领英之外,我们要做一个本土化的产品赤兔,由中国团队100%来控制。
▲图为领英中国两周年分享会上,
图像同声传译师毛泡泡现场作品
令我自己都惊讶甚至感动的是,总部居然批准了。
要知道,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推出新产品我们并不是第一个。但是在核心业务上,敢于给中国团队自主权,做独立于全球体系之外的产品,而且这款产品甚至和全球化平台有着一定的交集和竞争,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当然惊讶归惊讶,我们在用创业的节奏来努力。在总部批准赤兔之前,我们已经开始了布局。15年2月2日王迪加入领英中国,负责赤兔的研发。
3月份正式立项,工程师和产品经理陆续到位,我们在京郊怀柔的酒店封闭开发了两个月,6月23日赤兔上线,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就是赤兔,全中文、全无线、全中国团队控制的本土化产品。
至于领英的无线化做得不好的问题,领英全球也在迎头赶上。
我们在12月14日上线了全新的旗舰客户端产品。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单独给中国做了一个特殊的版本西风。西风完全由中国团队的工程师负责,体验更贴近中国。这在领英全球几十个国家中,是唯一的待遇,可见中国的重要性。
在市场推广方面,我们大胆了尝试了线下推广。
如此规模的线下推广,在跨国互联网公司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我们请来了李宁、徐小平、海泉还有我们的创始人Reid来代表各种不同背景的职场精英,突出领英是全球的精英人脉圈的概念。
6月10日开始,在北上广深的地铁站,出现了这样的广告:
在电影院中,出现了下面这支广受好评的广告片:
7月8日,我们和支付宝旗下芝麻信用的深度合作上线。至此,中国用户最多的两款无线客户端产品,微信和支付宝都和我们做了深度的整合。
除了领英,还想不出另外一款产品和微信、支付宝两家同时合作。
我们做到了。
4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连接中国和世界不仅仅在企业层面,我们与各级政府也开展了紧密合作。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成为了我们首选的合作城市。
9月7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接见了领英的管理团队,我们和上海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会帮助上海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认知度和影响力。我们会帮助上海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的人才。
我们坚信,只有真正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领英才能在中国取得成功。
领英进入中国时,我们提出了领英是中国和世界相连最好的平台。
2015年12月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这张照片完美的诠释了这个理念,也浓缩了我们的努力。
习大大身后,一左一右分别是领英创始人Reid和马云,他们的两侧是分别是马化腾和李彦宏。这充分体现了领英在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领英是中国和世界相连最好的平台。
中文版上线两年,我们的成绩究竟怎样呢?
截止到2016年3月底,两年时间,我们在中国的用户数突破了2000万。
两年前,新用户增速,中国排第12名,今天呢?第一。超越了印度,甚至也超越了美国。
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看到了回报。
在商业化方面,我们的招聘解决方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的青睐。
从两年前屈指可数的客户,到今天已经有将近600家客户,都是在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比如互联网领域的BAT,电信领域的华为、中兴,源自中国走向世界的联想、复星等等。
两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想告诉大家的是未来的路还很长。
领英要成为中国和世界相连最好的平台。我们想要创造历史,成为第一家在中国成功的跨国互联网公司。
努力,梦想触手可及。
LinkedIn中国招新一代小编啦~~~
直接进入本公众号回复【领英招聘】查看详细的岗位要求吧,货真价实的没有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的限制。都什么时代了,我们需要的只是你的才华,对吧?!
本文由LinkedIn领英原创,作者沈博阳。
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4000106277。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