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芈月跟项羽有什么关系
《芈月传》前段时间各大影视热播,很多影视迷观众突然瞬间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文盲,“芈”这个字难倒了一片粉丝,这个字作为姓氏是真实存在的,“芈”是古代楚国王公贵族的族姓。那么很多人就很好奇,芈月跟项羽什么关系。
芈月
从楚国的起源,以及可考察的历史记载资料上来看,楚国的人民大多是由芈姓季连部落组成,楚国的王族、公族都是姓“芈”。芈月这个女子,是楚国皇室的后人,自小皇宫里长大,前文也说道,“芈”是古代楚国王公贵族的族姓,所以芈月这个人在历史上可能确有此人存在。那既然王公贵族都是以此为姓,那么项羽人们为什么都叫做项羽,为什么不叫芈羽呢?这个是因为,在先秦时期,各国的姓氏都有区别,有的地方,出生的男孩子,叫名字的时候称他的姓不称氏。在当时,这些是大有讲究的,而且这个姓,是必须得有血缘关系的整个大部落才有的共同称号,氏只是某个小分支系的称号。故而西楚霸王项羽不称为芈羽,叫做项羽。同样是楚国的屈原,也不叫芈原,叫做屈原。
通过上面的论述,芈月跟项羽什么关系?其实,项羽、芈月同样都姓芈,但是氏族不一样而已,而且,根据以上可以大概知道,芈月和项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是宗亲,只是他们的支氏不一样而已。现在相信广大粉丝多少有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吧。
西楚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是谁
西楚霸王项羽手下有五个大将,分别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以及虞子期,五大将与项羽一起发兵反秦,他们都是西楚时期的大英雄,一个个都勇战、善战,智勇双全。
项羽帐下五大将剧照
龙且是五大将中的第一猛将,且与项羽是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交情匪浅。龙且英勇无比,却在楚汉决战时被将灌婴斩杀,楚军也大败,项羽得知此消息悲痛万分。英布是一个勇战且善战之人,虽是一个囚徒,却在灭秦是立下了大功,令项羽刮目相看,曾被封为九江王。他因以少胜多而令各诸侯钦佩不已,后来却背叛了楚国,投靠汉朝,后被封为当阳君,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最终因起兵谋反而被斩。季布却以信守承诺,仗义而被世人所知,“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沿用至今。季布在楚国大败后,被刘邦缉拿追捕,最终刘邦拜其为郎中。钟离昧足智多谋,且与韩信是故交,对项羽也是忠心耿耿,面对敌国的离间之计,忠臣们纷纷离去,只有钟离昧依然跟随项羽。虞子期是虞姬的兄长,项羽兵败后,一直追随他,直至战死。
项羽的个人悲剧性格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项羽身上最是恰当不过,因为历史上项羽一向是以悲情英雄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这取决于项羽的悲剧性格。
悲情英雄项羽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一——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项羽自幼出身在一个武将世家,力大无比,周边无人可及,于是项羽便洋洋得意起来,他的叔叔项燕劝他多读书,他却说要学什么万人敌的学问,结果自然是不学无术。项羽相比于刘邦来说,出身自然高贵的多,但是最后却沦为武夫,实在令人可惜。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二——独断专行,不善纳谏。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西楚霸王。但是这位天下霸主的周围却没有几个像样的谋士,只有一个亚父范增,即便如此项羽也不过是表面上尊重范增,实际上嫌他谨慎过度,胸无大略,但这恰恰说的是项羽自己。在著名的鸿门宴中,范增几次对项羽使眼色要杀掉刘邦这个最大的敌人,但是项羽都无视,气的范增大骂项羽。在平时的作战中,项羽往往独断专横,从来不开军事会议,往往只按他个人的意志办事,连将士们的忠言也听不进去。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三——重视面子,缺乏远见。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原因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也太在乎面子了,其实那时候,项羽的威望还在,如果渡江再重新召集部队,东山再起,未必不能成功,但是项羽却目光狭隘,最终成为悲剧英雄。
项羽败给韩信故事详细解读
一场旷日持久的楚汉之争,终以西楚霸王项羽的兵败自刎而落下帷幕。当汉高祖开国奠基以书写中国历史上大汉王朝的壮丽篇章之时,又有多少人为昔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枭雄项羽的悲壮结局而唏嘘感慨。
项羽剧照
世人只道项羽败给了刘邦,又有谁知其实项羽败给韩信,想来垓下兵围之际,韩信以一支洞箫一夜吹散了项王的八千子弟兵,项羽又岂会想到,自己英雄一世,竟会惜败于这个曾经在市井之中受过屠夫胯下之辱的懦夫。
项羽败给韩信,与其说败在智谋,不如说败在眼界格局。
项羽乃盖世英雄,天生神力,武艺超群,同时手握西楚百万大军,是一位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霸气领袖。这样一位身居“神坛”之上供人仰望的人物,却有个致命的弱点:丈夫能伸不能曲,难以承受挫折。
项羽不光自己承受不了挫折,更视他人的一时受挫为人生奇耻大辱,好比韩信过去曾从屠夫胯下钻过的可耻经历,在项羽眼中简直是永远无法洗去的污点。韩信在项羽麾下一直不得重用,很大程度上与这段经历有关。
项羽败给韩信,实因性格所致。比之项羽,韩信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英雄,他懂得审时度势,在一时失意时收敛锋芒,决不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纠结,他心中有更大的世界,不会轻易挥霍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度过了人生的低谷,以“齐王”的身份王者归来。
而面临同样挫折的项羽,却选择了成全自己的气节,将一腔热血与悲愤尽付涛涛乌江之水,虽成一曲壮志悲歌,却连从头再来的机会也失去了。
秦末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如何
很多后代史学家评论项羽的性格时通常用有勇无谋4个字,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恰当的,项羽这个人虽然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他却没有政治才能,这一点从鸿门宴上就能看出来,项羽的性格太过迂腐,项羽是可以杀死刘邦的,但是项羽却没有下狠手杀死刘邦,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项羽真的是有勇无谋。
项羽剧照
其实项羽的性格中也有仁义的一面,项羽对待自己的盟友仁至义尽,巨鹿之战他不仅是想推翻秦朝的暴政,更是想解救自己的盟友,当时各路诸侯有很多人被秦王抓住了,项羽为了解救自己的朋友就挑起了战争,虽然最后死伤惨重,但是依然不放弃盟友,从这一点上来看项羽的性格就非常仁义。
后代有专家分析项羽的性格中其实也有残暴的一面,他虽然对盟友仁义,但是对待敌人非常残酷,项羽这一生中东征西战四处征讨,伤了不少人,对待那些投降的人尤其是主动投降的人,他都毫不犹豫的杀掉了,且不说这样给后来投降之人的影响,这样做就显示出他的性格非常残暴,也非常苛刻,不允许别人有后悔的机会。
总的来说项羽的性格非常复杂,对待不同的人他的性格是不同的,对待盟友他仁义无双,但是对待敌人他却残暴异常,尤其是对他认为没有骨气的人更是凶狠毒辣,项羽作为一代杰出的英雄没有政治才能,所以说有勇无谋也是对项羽的最好评价。
项羽是怎么死的
西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是当时反秦的领袖人物。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且有勇有谋,善战,好战。那么,项羽是怎么死的,很多人会好奇,这么一位英雄人物,最后为何会自刎于乌江。
乌江自刎
公元前209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大破秦军,因此项羽得到统帅的位置。公元前205年,刘邦出师,占关中之地,并进行伐楚。刘邦和项羽一战,刘邦大败。大败后,刘邦不但没有气馁,反而重整旗鼓,派人与项羽谈成了以鸿沟为界分天下的约定。但是好景不长,公元前202年,刘邦失信,带兵围捕项羽,项羽大败,被刘邦逼至绝境,兵力大减,军粮食尽。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与爱妾虞姬在军帐中饮酒对歌,此情此景周围之人无不潸然泪下的。直至半夜,项羽带着剩下的兵力,突破重围,却在阴陵迷路了,最后逃至乌江。船夫劝项羽急渡,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时的项羽已经不在是当初那个说出“彼可取而代也”血气方刚的将军了,他认为天意如此,已经没有脸面回去见他的江东父老了,最终自刎于乌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