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开始拍照时,很多 初学者 像幼儿一样,常会被 鲜艳 的颜色所吸引,但在摄影上的色彩,真的只是把 对比度 拉高, 饱合度 调到最高点,这么简单而已吗?要做 后制处理 时,常会看到 RGB 、 sRGB 、 CMYK 却不知道该使用哪一个色彩模式处理比较恰当。下面内容将简单讲述何谓 三原色 及 色彩空间 ,接着深入探讨 色相 、 明度 及 饱合度 在摄影上的运用。有了基本概念,不管是谁都是玩色(摄)高手哦!
三原色与色彩空间 RGB & Color Space
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若将这些色光看成一个有系统的组织,色彩空间就是描述不同颜色在组织中位置的定位系统,也是我们作色彩管理的好帮手。
看似白色的阳光,事实上是由不同色光混合而成,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空间来描述它
使用DSLR时,你是不是曾经发现色彩管理选单中有个RGB与sRGB的选项,看起来很简单,却搞不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使用Adobe Photoshop之类的影像处理软件做后制时,你是不是曾被影像→模式中的RGB、CMYK等稀奇古怪的名词吓得举白旗投降?其实这些名词都是描述、运用色彩的不同方式,了解它们之后,你就会对影像背后的色彩原理更熟悉了!
RGB
首先,我们要说明“原色”。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它颜色的调配混合而得出的“基本色”。它并不是一种物理概念,反而是基于人眼对光线的生理作用而来。我们的眼睛中有两种视觉感受细胞:椎状细胞(cone cell)和杆状细胞(rod cell)。椎状细胞有三种,分别侦测红、绿、蓝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线,大脑将这三种讯息混和、比较后,再解读成我们所感受的各种色彩;但当夜晚光线很弱时,椎状细胞便休息,改由杆状细胞上场,杆状细胞只能分辨明暗,因此我们看不到颜色。虽然椎状细胞并非对红绿蓝三色的 感受度最强,但是肉眼的椎状细胞对于这三种光线频率所能感受的频宽最大,也能够独立刺激这三种颜色的受光体,因此这三色被视为原色。
RGB迭加系统示意图
CMYK
不过,由于颜料使用的是另一套“消减型”的原色系统(Subtractive Color System),因此这套系统反而对我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在传统颜料技术上,一般使用红、黄、蓝作为原色,当这三种颜色彼此混合时,同样会产生其它颜色,例如我们熟知的黄加蓝等于绿,蓝加红等于紫等等。与RGB相同的是,当这三种原色以等比例迭加在一起时,会变成灰色;若将此三原色的饱和度均调至最大并且等量混合时,理论上会呈现黑色,但实际上呈现的是浑浊的褐色。因此,在印刷工业上,我们另外加入了第四种“原色” — 黑色,以弥补三原色的不足;这套系统遂被称为CMYK色彩空间(CMYK Color Space),也就是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与黑(Black)等四色。我们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加入白色,但只会改变其饱和度,而不会改变色相。
CMYK递减系统示意图
HSB
虽然在现代色彩管理上较少用到,但HSB却是更符合人类生理视觉模型的色彩空间。这个模式就是由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色相(Hue)、饱和度 (Saturation)、明度(Brightness),亦称为HSL(L是Lightness,亮度)或HSV(V是Value,色调)。HSL和 HSV是由RGB变换而来,两者都将颜色描述为圆柱体内的点,其中心轴底部为黑、顶部为白,在中间则是灰色,在圆柱体上不同角度对应于不同色相,表面至轴心的距离对应于饱和度,垂直距离则对应于亮度、色调或明度。
HSL系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