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进项税额认证和抵扣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就是:是否可以抵扣就看是否进项发票是否认证通过,只有认证通过的进项发票才可以抵扣。严格的说进项发票列示的项目应首先符合该企业可抵扣范围,其次通过专用设备认证通过后则可以抵扣销项税额。换句话说如果某份进项发票不符合可抵扣条件,即使设备认证通过了也是不允许抵扣的。如果抵扣了那么在税务检查中一旦发现则要补缴税款还有进行滞纳金罚款,主管情供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解答二:认证抵扣进项税额是什么
进项税就是购进货物时所发生的税金,可以和销项税抵,如进项税多可做为留抵税,用于以后月份抵,若销项税多则应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
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增值税是国家就增值额征的一种税。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你花1元钱买的商品的同时(卖方如果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话),给你商品的一方要替税务局向你收0.17元的税款。你要向卖给你商品方支付1.17元.当你把1元的商品以1.2元卖出的时候(或加工成别的商品以1.2元卖出时),你要替税务局向购买方收取1.2*0.17=0.204元税款.实际你的纳税额是0.204-0.17=0.034元.0.17元叫进项税0.204元叫销项税.用0.17元抵减0.204元的过程就叫抵扣进项税.抵扣的前提是你是一般纳税人,有认证过的进项税额.当月没抵扣完的可到以后抵扣.
相关解答三:本月认证的进项税额只能在本月抵扣吗,本月没有认证的进项税额怎么做分录?
本月认证的进项税额只能在本月抵扣吗,——不是的,也可以留作以后月份进行抵扣。
本月没有认证的进项税额怎么做分录?——可以把未认证的进项税额计入到“待摊费用”科目里面挂一下,等以后月份认证了这发票时再冲回待摊费用科目。
比如是购入原材料,本发票本月未进行认证的进项税额挂账时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待摊费用——待认证的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以后月份进行发票认证后,冲回待摊费用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金额为正数)
借:待摊费用——待认证的进项税额(金额为负数)
但是注意,发票认证的期限不能超过180天。
相关解答四:未认证进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可以吗?
这样做是可以的,而且就应该这么做
将取得未认证进项发票入账,
1可以保证当月库存商品及时入账,如果当月发生销售,可以结转成本,不必再暂估入库。
2计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一方面不影响“应交税费-进项税额”,另一方面次月注意将“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余额结转到“应交税费-进项税额”
明细科目无固定要求,总体原则就是便于企业核算监督即可
相关解答五: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相互抵扣的时候怎么做凭证
销项税是开发票时产生的
借: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进项税是认证之后记账
借:主营业务成本/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现金/银行存款
月底计提的时候,如果销项税大于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次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如果进项税大于增值税,可以不做凭证,只是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为借方
报表上应交税费可能是负的,没什么太大问题
我是这么做的
相关解答六:已认证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月末怎么处理?
不需要处理,继续做留抵处理,待以后有销项时继续抵扣。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相关解答七:六月初认证的发票可以抵扣五月份的税额吗?
期初(5月)、本期(5月)、期末(5月)已认证未申报抵扣的发票,可以调整在5月,跨月在六月里认证就属于6月,不可以调入5月
相关解答八:已认证且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 已经正常抵扣了怎么办?
已经认证抵扣,根据情况分别做以下处理:
一、业务本身出错,比如未发生或发生的金额 不符,这种情况应该退回发票重新开具

因为已经认证,所以需要主管税局机关出具证明,然后退回,账务处理时冲抵已经做进项的税额
二、业务没错发票也没错,只是规定不能认证抵扣的税额由于操作人员业务不熟导致已经认证,则在发现的月份做进项转出处理,属于改变用途不享受抵扣。
你在上面列出的分录正是这种情况的处理。
相关解答九:对于已入账但未认证抵扣的进项税额怎么处理?
将帐本上的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扣税额
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下月认证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扣税额
相关解答十:可抵扣税额是什么意思
一般纳税人,通常向国税申报销项税时,减去进项税额(即指“可抵扣税额”)后,等于增值税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