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纷纷把优化体制机制和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作为“重头戏”,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便是在其中深耕细作的醒目一员。该局在构建统一的监管体制、延伸监督检查触角、提升检验检测技术等方面下功夫,打通了监管的“梗阻”,树立了良好的监管形象。本版特将西安市局在这些方面的努力总结成文,以供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借鉴。
自2013年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及同年陕西省《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镇(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意见》下发后,西安市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努力探索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新模式,着力破解多部门监管食品安全不顺畅、监管触角下延不到位、检验检测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统一、高效、权威的监管新体制,实现了体制机制改革与安全监管能力“双促双赢”。
经过优化体制机制,延伸监管触角,强化检验检测能力,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效能全面提升,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和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下简称行刑衔接)等工作走到了陕西省的前列。2014年底,西安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综合考核成绩名列陕西省第一位,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
优化体制
整合多部门职能 构建统一监管机制
首先,积极整合监管职能,构建权威的横向机制,变多部门分段监管食品安全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程监管。
西安市现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903家、食品流通企业20783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99家,餐饮服务单位18890户,登记备案食品加工小作坊2326家。与此同时,西安食品产业逐渐升级,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等日渐增多。
长期以来,西安市食品安全由多部门监管,监管职能交叉和监管空白并存,监管责任叠加难以完全落实,监管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以往涉及农委、水务、卫生、质监、工商、食药监管等多部门的从农田到餐桌的分段监管食品安全的模式,已难以满足监管实际需要。
为明晰监管责任,整合监管力量,实现监管“无缝”衔接,西安市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整合市、区、县工商、质监、水务、卫生等多部门监管职能,实行食品安全全链条一个部门统一监管——将原来由工商、质监、卫生和水务等多部门分段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统一划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原来工商和质监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划转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形成了以“农业部门监管农田源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通过优化和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整合多部门监管职能,明晰了监管责任,节约了监管成本,解决了多年来监管责任难以厘清、部门间推诿扯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