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之美”
征服阅卷老师的心
」写人记事的手法多种多样,譬如刻画人物就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而在这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如果能更进一步,以极其细致的笔触,把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放大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就成了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指人物等描写对象身上的那种富有个性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就是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的一种特殊方法。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许多作家所喜爱。但精彩的细节描写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同学们首先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相应的素材。观察得越仔细,积累得越详尽,描写起来就越生动传神,打动人心。
那如何去观察生活,积累细节描写的素材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哪怕是孪生兄弟和姐妹。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最直观的就是外貌和神态了。因此,同学们平时在与各种人物的接触中,要有意识地去观察他们的衣着、长相,以及说话做事时那不易为人察觉的神态。通过观察,发现人物外貌、神态的独特之处,以便描写时能细笔勾勒,进行“放大”。
一位同学在作文《表弟》中写道:
这一片段抓住面部神态,把表弟的紧张、恐惧、痛苦写得活灵活现,引人注目。如果事前小作者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又怎么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人物的行动一般都受其思想、性格制约,因此,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所以,同学们在观察人物时,千万不要忽视人物的动作,一定要去发现并积累人物个性化的动作,以便仔细刻画,凸显人物性格。
一位同学仔细观察了爷爷收麦子的过程,发现其中的动作很有特色。把这个素材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
爷爷拧袋子的动作快速准确,令人难忘。如果小作者事前不做有心人,就不会有这段生动的文字了。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折射人物性格。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要取得这种表达效果,那就必须仔细进行观察,注意倾听人物语言,选取典型,品析特色,以便把人物独白和对话极为细致地表现出来,凸显人物性格。
我们来看一篇作文中的语言描写:
小刚搓着蒙眬的睡眼拖着步子进了教室,课代表正在收作业,叫道:“小刚,你的作业!”小刚一听马上弯下腰,翻找起来。
课代表敲敲桌子:“还没找到吗?就差你的。快一点,要不然,我可报告老师了。”
小刚一边找一边道:“你看你,说话像放小钢炮似的,火药味咋这么浓,我不正在找吗?”
“找到了吗?找到了吗?你看看,怎么总是老牛拖破车——慢死人?”
好不容易,小刚把作业本从书包里拽了出来,交给了课代表。课代表看看“蓬松”的作业本,不停地摇头:“你怎能把作业本虐待成这样……”
以上这一片段,抓住人物对话中的细微之处,妙语连珠,精彩纷呈,令人忍俊不禁。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细腻的,但想要写出这种细腻,那就必须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世界,甚至可作必要的采访,为仔细描摹作准备。
最常用的心理描写是人物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出来非常简单;但如果是别人的心理状态,要想写得仔细传神,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位同学在看到班长把学校唯一参加数学竞赛的名额让给另一名预赛发挥失常的女生后,表面上很大度,但内心并不平静,于是事后他对班长进行了采访,写出了好作文《班长的谦让》,我们来看其中的一段心理描写:
这段文字写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非常细腻、生动。
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运用等,如果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或动态观察,然后对比呈现,反复描摹,无疑能形成鲜活生动的细节。一位同学在作文《迎难而上》中运用了这样一则素材:
这一片段,抓住“眉头”这一细微之处,写它的前后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有特色。真是观察得越细写得就越细。
细节描写魅力大,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主要有以下五种技巧:
技巧一
细笔勾勒即抓住人物外貌、神态特征的一个方面,详细进行描摹。我们来看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的一个片段:
这段文字紧紧抓住外祖母的笑,写她黑樱桃般的眼珠儿,写眼中愉快的光芒,写快活中露出的牙齿,写两颊中的皱纹,描写极其细腻传神,令人过目难忘。
技巧二
动态造型即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的动作进行细致刻画, 力求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请看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
选段中写父亲爬月台的细节,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烘托了伟大的父爱。
技巧三
反复出现即对描写对象的某一个特征从不同角度反复呈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细节描写最典型的当数阿累《一面》中对鲁迅的三次肖像描写: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②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三次肖像描写,抓住鲁迅的“瘦”,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详到略,由整体到部分,把人物描写得丰富清晰,跃然纸上。
技巧四
对比展示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呈现描写对象的不同特征,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来看鲁迅《故乡》中的两处细节描写: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 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两段描写,许多细节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圆脸”变成了“灰黄”,“毡帽”变成“破毡帽”,“红活圆实的手”变成了“又粗又笨而且开裂”,折射出了闰土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技巧五
运用修辞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仔细刻画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仍然来看鲁迅《故乡》中的一处细节描写:
在这段文字中,把杨二嫂比喻成一个细脚的圆规,实在是太生动传神了。
除了上述五种方法外,细节描写的技巧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通过多阅读,多练笔,加以掌握,灵活运用。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作用胜过一大片笼统的叙述。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赵树理
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
——托尔斯泰
创作就是把若干细节结成或大或小有完美形式的整体。
——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