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痰饮2

主题:痰饮肠鸣证治有微妙

        肠鸣主要由肠功能紊乱或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金匮要略》有关肠鸣,证治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凡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等。笔者认为苓桂术甘汤与己椒苈黄丸的证治有以下区别:苓桂术甘汤证主要在胃(“心下有痰饮”),由痰饮引起,以脾虚为主,其证较轻(“微饮”),无腹部胀满,大便稀薄;己椒苈黄丸汤证主要在肠(“此肠间有水气”)。由痰饮水气与饮食积滞引起,以邪实为主,其证稍重,有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兹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如下。

        例1.苓桂术甘汤证沈男,41岁,2005年9月2日就诊。主诉:肠鸣1周,大便日行1次,便质质稀软,腰痛,肝硬化脾切除术后。舌嫩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细。肝硬化脾切除术后。脾阳不足;治宜温阳化饮;处方:茯苓20g,桂枝log,白术15g,甘草6g,黄芪30g,杜仲15g,川断12g,狗脊12g。补骨脂12g,7剂。方中黄芪益气健脾以助苓桂术甘汤化饮,余药补肾强腰。二诊时肠鸣止,腰酸明显改善。

        例2.已椒苈黄丸证王女,36岁,2006年12月8日就诊。主诉:肠鸣、腹胀3周余,大便里急后重,矢气频,胃脘亦痞胀,体瘦,舌偏红,苔薄,脉细弦。慢性萎缩性胃炎7~8年。气滞食阻,肠间水气;治宜消食理气,化饮导滞;处方:防己 log,椒目6g,葶苈子9g,制大黄6g,枳壳12g,青陈皮各12g,佛手6g,木蝴蝶6g。木香6g,莪术12g,神曲12g,麦芽12g,莱菔子9g,7剂。方中己椒苈黄丸逐饮导滞;枳壳、青陈皮、佛手、木蝴蝶、木香、莪术理气;神曲、麦芽、菜菔子消食。二诊:腹胀、肠鸣、大便里急后重明显减少至几无,唯胃脘仍有些许不适,以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巩固疗效。

        例3.苓桂术甘汤合已椒苈黄丸证杨女,50岁,2007年11月2日就诊。主诉:肠鸣,大便不成形而量少,胃脘痞堵,头晕,舌淡红,苔薄润,脉细弦。饮停胃肠;治宜利尿化饮;处方:防己log,椒目6g,葶苈子6g,桂枝12g,茯苓15g,白术12g,泽泻15g,车前子15g,炮姜12g,7剂。方中泽泻、车前子助渗湿利尿,炮姜助温阳化饮。三诊:肠鸣止,大便稍成形,胃脘痞堵减而未尽。

        后人根据《金匮要略》有关论述,认为肠鸣乃肠间痰饮水气所致,固然无错。但笔者根据己椒苈黄丸中葶苈子与大黄的药物性能认为凡胃肠气滞、饮食积滞也可引起肠鸣,非独痰饮水气。大黄的功能众所周知,勿庸赘述。葶苈子有泻肺平喘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提示葶苈子既能降肺气,亦能顺大肠逆气,肠鸣可以理解为肠中气滞不顺。古书有载:“腹内气胀满喘息不得卧,葶苈子一升炒紫色,酒浸七日。研烂,每服三匙,温酒调服无时,大效”。己椒苈黄丸能够治疗“腹满”.其中应有葶苈子的功劳。从案例2似可窥见葶苈子及其它理气药在肠鸣中.的作用。以下案例可以直接证明笔者“凡胃肠气滞、饮食积滞也可引起肠鸣,非独痰饮水气”的观点。

        例4.木香槟榔丸夏女,73岁,2007年4月3日就诊。主诉:近来肠鸣、矢气,脘腹痞胀,泛酸、烧心,舌暗红、齿痕,苔薄黄,脉细弦。胃经检查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处方: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青陈皮各log,木香lOg,槟榔lOg,莪术log,路路通lOg,乌药lOg,枳壳log,连翘30g,川连6g,吴茱萸2g,煅瓦楞40g,甘草3g,7剂。二诊:肠鸣止,脘腹痞胀减半,轻微泛酸及烧心。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辩证施治]栏目中日学者对痰饮辨证论治的认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关于痰饮、痰病相关理论的文献报道较多,使痰饮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法日益丰富,治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现将中日学者对痰饮的形成、鉴别、中医辨治方法的认识论述如下。1古代医家对痰饮的认识

        痰饮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饮病之名,最早见于《素问》:“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所胜,饮发于中”,“土郁之发,饮发注下”,“太阴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积,中满不食”,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除湿气偏胜的年份与季节因素外,作为病理产物的饮,其形成直接与五脏之脾有关,属于六淫中湿邪的范围,具有积蓄于体内的特点,所主的疾病主要在消化系统。《内经》中虽无“痰饮”之称,但日本著名汉方医家丹波元简在《杂病广要》中说:“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描述了四饮致病,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治疗原则,被后世尊为治疗痰饮病的基本治则。后世医家受到张仲景思想的影响,对形成痰饮的病机阐述也较多。唐·孙思邈指出“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从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论述痰饮病机,提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论痰饮时主要强调“百病中皆有兼痰”、“凡人身有块多是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痰和饮作了鉴别:“痰之与饮,虽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留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故治此者,当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为临床治疗又拓宽了思路。近代学者提出“痰瘀同源”的理论,以活血化瘀治疗痰饮,可取得独特疗效。

  2对痰饮形成的认识

        痰饮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有专门论述:“水在脾、少气身重”“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或恣食肥甘炙煿等,皆能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湿不化,变生痰浊;②七情内伤:忧思、郁怒、惊恐、喜乐无度等皆可引起气机紊乱,水湿停蓄而为痰浊;脾主运化,脾气虚弱,或脾胃失和,运化无权,水津失布,则聚而为痰。③外感六淫:六淫之邪外袭,如风寒外束,肺气失宣;或感受燥邪,损伤肺津,导致肺失宣肃而致痰饮内停;④五脏亏虚:若肺失宣降,治节无权,津液停聚,则为痰浊。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内停,亦可生痰。脾虚湿盛则为痰为饮;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膀胱为州都之官,若气化不利,水液排泄障碍,亦可聚水成饮,饮凝成痰。肝对痰饮的形成主要体现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化不能,升降运动受阻,水液停蓄而成痰饮。心阳不振,胸阳痹阻,湿浊聚积而成痰饮。或因心气不足,运血无力,瘀血化水,亦可成痰。

  日本学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以下观点,①功能低下而致痰饮:湿邪长期滞留体内加重脏腑的负担,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又可加重水湿停滞,最终形成痰饮。脾的功能低下水湿停滞可形成“脾虚痰饮”,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继发于心功能不全的呼吸道症状、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的肥胖症、梅尼埃尔病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功能低下所致的痰饮,多表现为阳虚,治疗“当以温药和之”,常用方剂如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汤等。②湿邪化热而致痰饮: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提出“湿邪化热而生痰饮”的理论,《丹溪心法》“’中提出头晕的治疗原则以治痰为主,兼用补气、降火药。其他如中风、癫狂、痫、惊悸怔忡、健忘等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心脏疾病均与痰有关。这不仅扩大了痰饮理论,而且使临床治疗方法和范围得以扩展。③气逆所致无形之痰饮:气逆指上逆性的气机异常,常见胃气上逆、肺气上逆、肝气上逆等。紧张、热性消耗性疾病、激烈的体育运动均可出现气逆。治疗伴有气逆的精神疾病方剂如温胆汤、半夏厚朴汤、大柴胡汤及钩藤散中,都配伍了相应的祛痰药。清·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提出,气逆之极可达“狂证”,因此治疗精神疾病时,首先应限制饮食,以杜生痰之源。④精神与痰饮: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胆主决断、与思维活动有关。临床常见的惊悸怔忡、心神不安或焦虑等属于胆郁痰扰、心胆不宁等证,与神经、精神有关.治疗常给予黄连温胆汤、十味温胆汤等以温胆汤为主的方剂.

3痰、饮、水、湿的区别

  关于痰、饮、水、湿的区分,①在《素问》中无“痰”的记载。②《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痰饮”为诸“饮”的一种,与“痰证”不同。③朱丹溪记载了较多“痰”的表现。④张景岳分别记载“痰”、“湿”,但偏重于“痰”的描述。具体区别,痰稠浊,饮清稀,湿黏滞;痰可至全身各处、病变多样,湿证多见于下焦、下半身;痰易受热邪影响,湿邪无形、属于阴证、寒证。痰与肺脾相关,随肝风蒙蔽心窍,海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但痰与饮、湿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互相转化。前村勉提出“痰饮”,可分为“痰湿”、“水饮”两科变化,常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有半夏、胆南星等化痰药,用于湿证的主要为苍术、厚朴等芳香化湿药,用于水饮证的有白术、苍术、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具体应用时,有必要区分痰、饮、水、湿,以提高临床疗效。

  4    痰饮的辨证论治4.1药物治疗:古有“怪病多痰”、“痰生百病、百病兼痰”的说法,因此临床治疗痰饮时,应辨清病因、病位及兼症。①风痰证,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②寒痰证,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③热痰证,治以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④燥痰证,治以贝母瓜蒌散;⑤湿痰证,治以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其次,根据饮停的部位不同,辨证方法亦不同。如①饮留胃肠,可用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治疗;②饮邪留于胸胁,可用十枣汤:③饮溢肌肤可用小青龙汤或大青龙汤;④饮停于胸肺可用小青龙汤治疗。八牧将彦以二陈汤为基础,对临床常用的祛痰方剂进行了归纳:①二陈汤:为燥湿化痰的基本方,《医方集解》中提出可治疗“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还可治疗痰湿犯肺引起的咳嗽。②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饮证,方中四君子汤用于补气健脾,二陈汤理气化痰、和胃降逆。脾胃气虚、寒湿阻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呆吐泻者,加木香、砂仁成为香砂六君子汤。血虚者,加当归、芍药成为归芍六君子汤。③温胆汤: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恶心呕吐、失眠、心悸、惊悸、头重、眩晕等。本方在二陈汤基础上加枳实、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若热状明显者,加黄连而为黄连温胆汤。若少阳胆经痰热郁滞者,应用竹茹温胆汤。④半夏白术天麻汤:用于风痰上扰证。若食欲差、疲劳、便溏等脾气虚明显者,可在本方基础上加人参、黄芪、苍术、泽泻、干姜、神曲、麦芽、黄柏而为《脾胃论》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⑤参苏饮:用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的气虚外感风寒、痰阻气郁证。参苏饮是扶正祛邪、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⑥抑肝散加陈皮半夏:用于肝郁日久化火生风的肝阳化风证。4.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痰饮亦须辨证论治:①痰饮壅肺,冶当宣肺化痰,针刺可选定喘、风门、肺俞、合谷、中脘、丰隆等穴;耳针可取肺、肾、肾上腺、交感、定喘等穴。②痰饮凌心,可选内关、足三里、丰隆、隐白、三阴交、脾俞、胃俞等以健脾化痰。岩渊提出治疗痰饮首先要化痰。参阅相关医籍中所记载的有化痰作用的腧穴,以足阳明胃经中化痰的穴位最多(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梁门、归来、足三里、丰隆、内庭),其次为足太;日膀胱经(膈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委中),其他正经仅有l或2个穴位。足太阴脾经中只有阴陵泉有较弱的化痰作用。痰饮为病,心经的症状较多,治疗痰饮的穴位应以心、胃、肺、子宫为重点。治疗原则以化痰行气降逆为主。

  5痰饮的主要相关疾病5.1    肥胖症:一些古籍文献中可以找到肥胖症的病机及症状,如《素问·奇病论》中“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金匾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的“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素问·宣明五气论》中“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等属于对肥胖症的论述。肥胖病因复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坐少劳、脾胃阳虚、肝肾阴虚等均可致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肥胖。肥胖症的病机特点,古人多认为与“痰湿”、“脾虚”、“气虚”有关,其中痰湿为标,脾虚、气虚为本。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临床上对肥胖者及早采用化痰除湿干预,对糖尿病等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高士将典认为,肥胖症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机体气虚、阳虚(包含脾气虚、肾气虚),气化运行作用低下,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痰饮引起肥胖症。间接病因是受病邪或其他脏腑的影响,使脾胃功能低下而致肥胖症。今北认为,皮下脂肪相当于中医痰饮的概念,其形成多与内湿、痰饮、瘀血有关。内湿和痰饮可致机体气虚、气滞,影响血的运行而致瘀血,瘀血形成后又易导致内湿和痰饮的形成。所谓脂肪,是构成人体阴液的津液、血液失去了正常的流动性,不能充分排出体外蓄积而成的痰湿之邪。临床常见于消渴、脂肪肝及手术、外伤、分娩后肥胖等。5.2眩晕:眩是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站立不稳。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水液代谢失常引起的眩晕(如梅尼埃尔病),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辨证,属于实证者,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虚实夹杂者,给予五苓散;虚证者给予苓桂术甘汤、钩藤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吴茱萸汤治疗。

        综上所述,中日学者对痰饮的认识同源而异流,在历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挥了对痰饮的形成以及辨证论治方法的认识。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辩证施治]栏目痰饮治验二则

【关键词】  溢饮;支饮;食疗;单方

单方、食疗为中医治病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它如同针灸、按摩一样,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同样闪烁着灵异的光辉。五年慢性肾炎,去掉一切药物,只用食疗而获得痊愈;顽固性胸腔积液,复方大剂少效,用单方独味收工,可见中医治病,灵动活泼,不拘一格。复方大剂中药煎服,虽然时尚而多用,此其治病之一法耳,但在慢性、久病以及一些顽固性疾病的治疗中,单方、食疗尤可取法焉。

    1  溢饮食疗收奇效

    患者,男,23岁,未婚,苍溪县双石乡茯苓村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身体羸弱。因面浮足肿,反复发作,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病历5年,易疲易感,面浮不泽,肤色萎黄,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腰膝酸软,头昏乏力。2008年6月21日来诊,查:患者双足足踝上下浮肿,按之成凹,舌淡胖嫩,苔薄白,脉象细弱,询其饮食,患者诉曰:戒盐数年,未见荤腥,每次病情反复,医生都责之犯戒食盐,其实自己谨守医嘱,三餐茹素,连咸菜都不敢餐用,但身体却每况愈下,因家境本不富裕,久病致贫,难以维持治疗,欲求单方为治。患者素弱,久病更损,加之数年戒盐断荤,体质更虚。《灵枢·五味》曰:“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粟藿皆咸[1]”。遂决定以食疗为法,嘱其用腊猪肉100 g,鲜豆腐500 g,慢火久煮,以大蒜、葱、生姜切末,起锅时下为调料,饱饱食之,并饮其汤,隔日一次。叮咛其腹常温,忌受寒,寒则停,从此废除盐戒。患者连续食用腊猪肉一答(即一块),约1 500~2 000 g,10 kg黄豆所做之豆腐后,肿消,身健,精神抖擞,五年痼疾,食治得除,随访至今从未复发,患者每每言及,喜不自胜。

    按:腊猪肉,为家畜猪身上的肌肉,在每年腊月肥猪宰杀后用盐腌制10天左右,再用鲜柏树枝叶烧烟熏黄而成。咸、温、无毒。《本草纲目》谓“补肾气虚竭,治浮肿胀满”[2],《食疗本草》云:“猪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磷、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B1、烟酸等,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益气的功能[3]。”盐为“百味之王”,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是氯和钠的化合物,可使人体内的渗透压、酸碱度、水盐代谢得以平衡,人体与盐须臾不可离,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生存。具有清火解毒,凉血滋肾。止燥通便之功。并是构成胃液的基本物质,胃液中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用于分解蛋白质,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3],猪肉与食盐本为急性(肾炎)水肿所忌,然长戒五载,断绝荤腥,健康之人,尚且致虚,何况体弱久病之人。豆腐为豆科植物,黄豆的种子加工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容易被胃肠吸收,是理想的补益食疗佳品,熟食可强壮身体,调和肠胃,增进食欲[3]。薤葱:其块根即薤白,入肺、胃、大肠经,理气,宽胸,通阳,散结[4],当地人又称野葱,其味芳香,多用作调味。大蒜:辛、温。入脾、胃、肺经。解毒,健胃,杀虫[4],蒜瓣中含磷质糖分较多,以及蒜辣素、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多作调味品用,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因蒜辣素具有杀灭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病菌或病毒作用及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享有“地里生长的青霉素”及“天然抗生素”之美誉,为防病、保健、治病之良药[3]。生姜:辛、微温。入肺、胃、脾经。发表散寒,消痰下气,温中止呕,并解蟹、禽、兽肉毒,其皮入脾、肺经,行水消肿[4],主要含挥发油、姜辣素、树脂、淀粉等,可使肠管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对大脑皮质、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3],亦可预防感冒风寒。猪肉、豆腐、蒜、薤、姜并作一食,共奏解毒、抑菌、开胃、消肿、补益之功。增强人体机能,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脏腑得补,三焦通利,水归正化,决渎有司,而溢饮蠲除。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作用于不同的脏器,而起调理和治疗的作用,称食疗或称食治。在我国周代,设有专门为帝王、后妃管理饮食卫生、调配饮食营养的专科医生,即食医。古人对饮食营养和食疗的研究达到了专科专职的程度,可见古人对食疗何等的重视。食疗作为中医防病、治病、强健肌体的一种方法,从古到今,乃至开来,均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拓展的空间,因其不受性别、年龄、种族、病种的局限,美味可口,老少皆宜,而会备受优宠。

    2  支饮单方有殊功

    患者,男,50岁,苍溪县元坝镇安全村三组人,2005年10月上旬,作食管癌切除术。术后月余出现胸闷、气紧、咳嗽、痰多、喘气、不能平卧,于11月15日门诊,面色萎黄,身体消瘦,气怯声低,X线片显示:(1)气胸;(2)右侧胸腔积液约600 ml左右,因其发热、恶寒,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其症缓解,后用五苓散、葶苈大枣泻肺汤、桂枝薤白半夏汤等加减治疗效果甚微,一医用十枣汤一剂,病情反不如前。即改用西医治疗,在常规消毒下,用空针抽取积液约500 ml,液色淡红,抽后症减,2~3天后其症又作,服用西药仍少疗效,每以抽取为事,反复五次后,已不敢再频繁抽取,苦无良策,又求治于中医,此时又过月余矣。因复方少效,改用单方治疗。药用甘遂一味30 g,面包火煨,面黄为度,去面,将药焙脆,研粉,每服用量以现代五角硬币为匙,约0.4 g,前三天早晚各一服,3天后,每天1服,饭后用米汤送下,症状解除即止。服1天后胸闷,气紧缓,2天后咳痰、喘气减,3天后即可平卧,再续服7天,诸症全消,停药。来院超声复查,未见胸腔积液,每月一次复查3个月,积液全无,继用参苓白术散、八珍汤等加减调理,身体逐渐康复。

    按:兵法云:接敌之际,以正合,以奇胜。面对强敌迎头痛击,阻敌攻势,穿插迂回,奇兵制胜。遣方遗药,犹如用兵,多药复方,功效协同,对因、症复杂之病,用多效宏。一药独用,单方直指,少却掣肘,务尽全力,直捣黄龙,锐不可当。甘遂:苦、寒、有毒。入脾、肺、肾经。泻水,逐痰,破积,通便,治水肿腹胀,二便不通,胸胁积液,癥瘕积聚,痰迷癫痫,噎膈痞塞[4],时珍曰:“面包火煨熟用,以去其毒。”并言:“能泻十二种水疾,去痰水,泻肾经及隧道水湿。”宗曰:“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元素曰:“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泄水之圣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2]。”实乃诸辈先贤经验之谈,可不敬服哉!

    《内经·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5]”。坟典圣旨,恩泽万世,膜拜顶礼之。

【参考文献】
  1 史崧.灵枢经(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04.

2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136,2686-2687.

3 王维.食疗本草.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50,250,360,376,377.

4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7,91,105,409.

5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99.


作者单位:四川苍溪,苍溪县元坝中心卫生院

日期:2009年8月24日 - 来自[2008年第4卷第4期]栏目吴鞠通医案——痰饮

吴鞠通医案——痰饮
乙酉五月二十七日 董 四十五岁 脉沉细弦弱,咳嗽夜甚,久而不愈,饮也。最忌补阴,补阴必死,以饮为阴邪,脉为阴脉也。经曰:“无实实。”
桂枝六钱 小枳实二钱 干姜三钱 五味子一钱 白芍四钱 半夏五钱 炙甘草一钱 炒广皮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六月初一日 复诊加云苓三钱 枳实二钱
十七日 其人本有痰饮,服小青龙胃口已开。连日午后颇有寒热,正当暑湿流行之际,恐成疟疾。且与通宣三焦。
茯苓皮五钱 杏仁三钱 姜半夏四钱 生薏仁五钱 小枳实三钱 青蒿二钱 藿香梗五钱 白蔻仁一钱五分 广皮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九日 寒热已止,脉微弱。去蔻仁 青蒿,加桂枝 干姜以治其咳。
二十二日 咳减,寒热止,胃口开,咳未尽除,脉尚细小。效不更方,服至不咳为度。
『来源』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痰饮 痰饮2
日期:2009年5月5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加味旋覆赭石汤在“痰饮病”的灵活运用

【摘要】  旋覆代赭石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用于汗、吐、下法后出现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逆不降之证,方以和胃降逆化痰而设。但在临床上凡遇疑难杂症均可一用,以中医理论“怪病多疫”和一方多用的原则为论,不周之处予以斧正。

【关键词】  旋覆代赭石汤 降逆化痰 益气和胃 痰饮病

    旋覆代赭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痞证篇因伤寒用汗、吐、下后出现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所设。其用意为虽经汗、吐、下三法后表邪虽解,但造成胃气虚弱,直接累及脾虚,脾虚不能化湿,则湿化为痰而湿痰壅阻为患,而致心下痞硬。胃虚气逆则噫气不除。方以益气和胃、降逆化痰而设。方中旋覆花15g、人参10g、生姜15g、代赭石25g、炙甘草10g、半夏12g(洗)、大枣12枚以水1000ml,煎取600ml,去渣再煎成300ml,两煎混合温服100ml,日三服。方义为补中降浊,涤痰镇逆之剂。方中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脾胃大肠经,其功效以消痰化水、降气止呕,多用于痰涎壅肺、咳喘多痰之症。代赭石甘寒质重,能镇冲气之上逆,平肝气之横强,治胃而兼治肝。生姜微温,归肝肺二经发汗解表,在此起温中止呕、去冷除痰、温肺经作用,并能解半夏毒。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在本方用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用。半夏生姜合用温中促进脾运,(脾喜燥)涤痰止呕,专为浊阴凝聚,以痞硬、噫气、呕吐化痰降浊之妙用。人参微温归脾肺经,在此用于补脾胃后天之本虚损,导致脾气不足,生化无力,无运化水湿之能。甘草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润肺缓急、缓和诸药、调和诸药之能,炙用性为补中缓急。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三者合用起到益气和中,既可补已伤之正气,又可防重镇之品伤胃,使中焦恢复健运功能,涎痰除则清升浊降而诸证可愈。本方用药严谨,温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确能起到调中降逆的作用,经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和反复推敲,或增或减使该方用于许多疑难杂症中,每获显效。笔者在临床上,发挥中医的一方多用之特长,如痰湿作祟所致的眩晕症;早中期贲门癌的治疗以及肿瘤化疗后的呕吐;癫痫病的预防等方面不胜枚举,都能每获显效,予以举例。

    1  眩晕症

    该病为目眩和晕的总称,该病又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昏花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常伴有发热头痛,耳聋耳鸣,恶心呕吐,面红目赤,心悸汗出,肢体震颤等状。故在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头眩”、“掉眩”、“眩晕”、“癫眩”、“头晕”等记载,清代以后才统一为“眩晕”。

    关于眩晕的病因,中医对本病都有许多论述,如“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论述。《内经》以肝风主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汉代张仲景提出气血两虚学说,《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汗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金代诸医家(刘完素)又论为风火所致;朱丹溪提出七情和痰致眩晕“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明清时代对眩晕认识逐渐完善,如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眩运门提出“四气乘虚,四气指风、寒、暑、湿,虚指气、血阳虚”,“七情郁而生痰动火”,“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虽经历代医家多从病证推测其发病之因,但不可能避免其片面性。在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又对眩晕有了一定的本质上认识,如内耳性、中枢性、外伤性、颅内占位性、感染性和低血压、贫血性等病因,治疗起来并不太理想,显得很无奈。利用祖国医学宝贵之精华,用人体整体观念理论入手,再认真进行辨证施治确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病例:患者,女,54岁,2004年9月10日上午8时许,由市级医院转回本院。诉:10日前发病,以头痛呕吐不能动弹为由,家人以“脑血管意外”打120求救。后经检查诊断为“美尼尔式综合征”治疗无效转回。观其体稍胖,中等身材,面部表情暗淡,双目紧闭,怕呕吐无时嘴紧闭。头胀痛,天旋地转,目不能视,其大小便畅、微汗。言间突呕吐发作,呕声响亮,吐大量涎液(无胆汁),即诊:脉弦而虚细,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稍薄白、口淡。10天内无法进食。辩证为眩晕症。其发病10日呕吐频发,脾胃早已虚弱,吐物多为涎液,符合“肥人多痰湿”之眩晕。后思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味以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为主,用药:旋覆花18g(包煎)、代赭石25g、半夏15g、人参15g、砂仁10g、白术12g、陈皮12g、茯苓12g、勾藤15g、生姜12g、川藿香12g、苏梗12g、竹茹15g、伏龙肝60g水煎20min左右,少量频服,须臾即呕吐止,微汗出。1h后再服150ml左右,即感腹中饥,后进粥小碗,未呕吐,下午即开眼见物,眩晕减轻,后嘱半卧休息次日即下床走动,未复发,服原方到下午,再带原方1剂离去。后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去伏龙肝、苏梗、川藿香再加天麻15g、勾藤12g、砂仁减至6g连进5剂,至此未复发。本例在原方中加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留而为痰饮故吐为涎液;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安神,砂仁辛散温通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之良药,若遇呕吐恶心,寒湿冷泻,以此温中调气。陈皮气香性温,能升能降,具有理气运脾调中快膈之功,如兼伤风虚证而致头昏再加天麻、勾藤,本草纲目称“勾藤治大人头旋目眩”、“天麻治风虚眩晕头痛”。川藿香、苏梗芳香化湿之品。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三者取其轻可去实之意,再用伏龙肝60g包煎,用意于温中健脾止呕。

    在近几十年的临床上用本方治愈数百例头昏目眩,周身不适之症。到上级医院检查又无任何参考值指标,均以“怪病多痰”论治每获良效。

    2  早中期贲门癌

    病例:患者,女,54岁。2001年2月感咽部不适,吞咽无困难,吐涎样痰液粘稠,但食道下段灼感,进食物如置于胸椎内一处不动,大便暗溏,急带去市医院做电子胃镜,为“早中期贲门癌”嘱手术治疗一搏,但经济拮据,患者抱定人之均去之意,非中药莫属,后投本方加麦冬15g、石斛15g、白花蛇草30g、半枝莲30g,重楼15g,砂仁6g,沉香6g,青皮12g,后人参加至30g,日服3次,2日1剂,2年内见人说自己顽疾已去。后因减少了用药频率,几月难见其人。第3年下半年病情加重后离世。感无功之举,但缓解了症状,一直到去世未感到疼痛,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后在多例食道、贲门癌患者中每试起到缓解和延长生命期的作用,如几位在市医院断定“只有2星期生命期了”最长活到半年以后。

    3  宫颈癌术后化疗胃肠道反应

    患者,女,45岁,体胖,主要症状化疗后反复恶心呕吐,汤水不进,用本方加石斛、玉竹、砂仁、竹茹、伏龙肝等,水煎少量频服,即缓解呕吐症状,能进食,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4  癫痫

    患者,男,20岁,每次发作口吐痰涎,四肢抽搐,面部抽搐,呲牙咧嘴,嗔嗔作响,眨眼歪斜,弓角反张喉中哽哽有声,过时“嗯”一声后不省人事,后经专科医院治疗后归来,但不时反复发作,根据怪病多痰的论点,以本方为基础加大剂量,另加羚羊角粉、竺黄、勾藤、胆南星、茯苓、石菖蒲、天麻、地龙、生铁落、石决明为散剂,再自购蒙石滚痰丸一次6g为引,坚持用药8个月后稳定,到外地打工5年,至此未见复发,常与通话告平安。

    本篇以“怪病多痰”而论。祖国医学认为痰饮和瘀血都是在疾病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形成产物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引起新的病理变化,又形成多种病证,故痰饮瘀血又称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痰饮本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又以较稠浊为痰,较清稀白为饮,痰又可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可视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无形之痰,指见其证,不见其形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因此中医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病症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痰饮又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器官组织的间隙及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的部位不同而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论。

    历代医家共识痰饮伏在胸膈上下随气流行,内伤五脏六腑,外伤四肢躯骸,肌肤腠理,变为诸病,或侵犯颈胸背,腹胁手足胯髀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灼痛走窜不定,或皮肤麻痒,似瘫痪;或头痛不可举,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或睡中流涎,或麻木眩晕,痞闷嘈杂等。主要致病因素,不外乎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所以致病广而变化多端,在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故“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而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治疗相当棘手,只要认真加以分析,运用中医特有的辨证施治方法,用经方、验方而不拘泥于此,深思熟虑,当可处事必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628000 四川广元,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卫生院

日期:2008年12月27日 - 来自[2008年第8卷第5期]栏目温脾化饮治眩晕

项××,女,52岁,农民,2003年3月2日诊。眩晕3月,加重2天。发则头晕如旋,如坐舟中,视物模糊,呕吐清水,有数次晕倒。近日头晕且重不能行走,时有胸闷心悸,脘痞纳呆,午后下肢肿胀,舌淡体胖,苔薄白而润,脉沉弦。证属痰饮中阻,浊阴干上,清阴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法。拟桂苓术甘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吴茱萸汤合而化裁。处方:吴茱萸5g、桂枝12g、生姜3片、肉桂3g、半夏10g、茯苓15g、天麻12g、泽泻30g、陈皮5g、白术15g、牡蛎30g、党参15g、炙甘草5g。服1剂呕吐止,眩晕稍减,继服3剂后,诸症减轻,下肢肿亦消。再服3剂,症情稳定,后半年感冒后复发,症状相似,仍用上方治疗收效。
 

按:眩晕病机有虚有实,虚多在气血,实多在肝郁。也有髓海空虚,脾湿阳困,痰饮湿气中阻者,临床上亦多相兼为病,本例痰饮中阻,浊阴犯上,清气不升,气机不利,药证合参,温脾化饮,清升浊降而收效。

日期:2008年12月18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治痰饮(附咳嗽)

  倍术圆
                 
  治五饮酒癖;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饮,水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
  皆因饮酒冒寒,或饮水过多所致。此药并治之。
  乾姜(炮)肉桂(去粗皮)各半斤白术一斤上三味捣筛,蜜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圆,温米饮下,加至三十圆,食前服,日二服。
                 
  消饮圆
                 
  疗酒癖停饮,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暗耳聋,胁下急痛,腹中水声。
  枳实(麸炒)半两茯苓(去皮)乾姜(炮)各三两白术八两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圆,温米饮下,不计时候。化痰玉壶圆、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天南星(生)半夏(生)各一两天麻半两头白面三两上为细末,滴水为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圆,用水一大盏,先煎令沸,下药煮五、七沸,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别用生姜汤下,不计时候服。
                 
  辰砂化痰圆
                 
  治风化痰,安神定志,利咽膈,清头目,止咳嗽,除烦闷。
  白矾(枯过,别研)辰砂(飞研)各半两南星(炮)一两半夏(洗七次,姜汁捣,作僸)三两白矾、半夏僸、天南星为末,合和匀,用生姜汁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末为衣。每服十圆,生姜汤下,食後服。亦治小儿风壅痰嗽,一岁儿服一圆,捶碎用生姜薄荷汤下。
                 
  金珠化痰圆
                 
  治痰热,安神志,除头痛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痰实咳嗽,咽嗌不利。皂荚仁(炒)天竺黄白矾(光明者,放石、铁器内熬汁尽,放冷,研)铅白霜(细研)各一两半夏(汤洗七次,用生姜二两洗,刮去皮,同捣细,作饼子,炙微黄色)四两生白龙脑(细研)半两辰砂(研飞)二两、金箔(为衣)二十片右以半夏、皂荚子仁为末,与诸药同拌研匀,生姜汁煮面为糊为圆,如梧桐子大。每十圆至十五圆,生姜汤下,食後,临卧服。
                 
  玉液圆
                 
  治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除咳嗽,止烦热。
  寒水石(烧令赤,出大毒,水飞过)三十两白矾(枯过,研细)、半夏(汤洗七次,为细末)各十两上合研,以白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圆,温生姜汤下,食後,临卧服,每服三十圆亦得。
                 
  玉芝圆
                 
  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咳嗽烦满,咽嗝不利,呕吐恶心,神志昏愦。心忪面热,痰唾稠粘。人叁(去芦)乾薄荷叶白茯苓(去皮)白矾(枯过)、南星(米泔浸一伏时,焙乾)各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为末,生姜汁捣和作面)六十两上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和圆,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圆,生姜汤下,食後。如痰盛燥热,薄荷汤下。
                 
  桔梗汤
                 
  除痰下气。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桔梗(细,微炒)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陈皮(去瓤)各十两、枳实(麸炒赤黄)五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胡椒理中圆
                 
  治肺胃虚寒,气不宣通,咳嗽喘急,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腹胁满痛,迫塞短气,不能饮食,呕吐痰水不止。款冬花(去梗)胡椒甘草(炙)荜拨、良姜细辛(去苗)陈皮(去白)乾姜各四两白术五两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温汤下,温酒、米饮亦得,不拘时候,日二服。
                 
  备急五嗽圆
                 
  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躁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
  皆由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无问久新轻重,以至食饮不下,语声不出,坐卧不安,昼夜不止,面目浮肿,胸胁引痛,并宜服之。肉桂(去粗皮)、乾姜(炮)皂荚(去皮、子,炙黄)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圆,温酒下,米饮亦得,食後服。
                 
  阿胶圆
                 
  治肺虚客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咽乾口燥,渴欲饮泠,多吐涎沫,或有鲜血,肌瘦发热,减食嗜卧。又治或因叫怒,或即房劳,肺胃致伤,吐血呕血,并宜服之。麦门冬(去心)丹叁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半两乾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乾地黄五味子各一两远志(去心)人叁各一分上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二十四圆。每服一圆,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和滓温服,少少频呷,不拘时候。
                 
  百部圆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乾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差。
  咯唾脓血者,亦宜服之。天门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黄、百部根各六两瓜蒌根十六两紫苏紫菀(去苗,洗)马兜铃各二十二两、黑叁八两肉桂(去粗皮)四两右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圆,煎乌梅甘草汤温下,食後服。
                 
  款冬花散
                 
  治寒壅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头痛眩冒,肢体倦疼,咽嗌肿痛。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十两、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各二十两麻黄(去根、节)四十两、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二十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温服。
                 
  钟乳补肺汤
                 
  治肺气不足,咳嗽上气,胸满上迫,喉咽闭塞,短气喘乏,连唾不已,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甚者唾血腥臭,乾呕心烦,耳闻风雨声,皮毛瘁,面色白。钟乳(碎如米粒)桑白皮麦门冬(去心)各三两白石英(碎如米粒)、人叁(去芦)五味子(拣)款冬花(去梗)肉桂(去粗皮)紫菀(洗去土)、各二两上除白石英、钟乳外,同为粗末,与白石英等同拌令匀。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擘破,粳米三十馀粒,同煎至一盏,用绵滤去滓,温服,食後。
                 
  华盖散
                 
  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紫苏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後。
                 
  丁香半夏圆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满,胁肋刺痛,短气噎闷,不思饮食。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叁陈皮(去白)各一分、藿香(叶)半两半夏(汤浸七次,姜汁炒)三两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圆,如小豆大。每服二十圆,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藿香散
                 
  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上为粗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

 

日期:2008年6月16日 - 来自[卷之四]栏目咳嗽者肺气之不清

洁古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丹溪谓咳嗽之因有风寒、有痰饮、有火郁、有劳嗽、有肺胀。戴元礼注

曰:鼻塞声重恶寒者,风寒也。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者,痰饮也。有声痰少面赤者,火郁也。盗汗出痰多作寒热者,劳嗽也。动则喘满,气急息重者,肺胀也。

咳嗽之脉: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浮大者吉,沉小者危。

风寒嗽用苏沉九宝饮。痰饮嗽用导痰汤,甚者用小胃丹。火郁嗽用参苏饮去人参加枯芩。劳嗽用知母茯苓汤,或用清离滋坎汤。久嗽不止用款冬花、紫菀、五味子、乌梅肉,等分为丸,噙化。肺胀嗽用清肺饮。

苏沉九宝饮

(紫)苏沉九宝饮,麻(黄)(肉)桂薄荷陈(皮),杏仁甘(草)大腹皮,寒嗽效如神。

导痰汤见7页

小胃丹

小胃丹用醋芫花,大戟甘遂(川)军(黄)柏加,白术煎膏和成丸,临卧空腹热汤下。

参苏饮见18页

知母茯苓汤

知母茯苓汤,当归(白)芍地黄,天冬甘(草)白术,劳嗽是良方。

清肺饮

清肺饮栀(子)(黄)芩,桑(皮)(当)归茯(苓)(麦天)二门(冬),桔(梗)陈(皮)甘(草)杏(仁)(五)味(子),(生)姜(大)枣水煎吞。

清离滋坎汤

劳嗽丹(皮)(白)术泽(泻),(白)芍萸(肉)(山)药(甘)草(茯)苓,(天麦)二冬(当)归(熟生)二地,知(母)(黄)柏坎离清。


按:小胃丹皆猛烈之药,必体壮痰饮过盛之症方可用。


主题:痰饮+ 关注 ≡ 收起全部文章治痰饮方

1.理饮汤 
治因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粘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然必诊其脉,确乎弦迟细弱者,方能投以此汤。

于术(四钱) 干姜(五钱) 桂枝尖(二钱) 炙甘草(二钱) 茯苓片(二钱) 生杭芍(二钱) 桔红(钱半) 川浓朴(钱半)

服数剂后,饮虽开通,而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 数钱。

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茯苓甘草同用最泻湿满)。用浓朴者,叶天士谓︰“浓朴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欲借温通之性,使胃中阳通气降,运水谷速于下行也。用桔红者,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也。至白芍,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热药之上僭(平者主降),若取其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浮游(《神农本草经》谓芍药苦平,后世谓芍药酸敛,其味实苦而微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况 其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一妇人,年四十许。胸中常觉满闷发热,或旬日,或浃辰之间,必大喘一两日。医者用清火理气之药,初服稍效,久服转增剧。后愚诊视,脉沉细几不可见。病家问︰系何病因?愚曰︰此乃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饮也。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临其上正当太阳部位(膈上属太阳,观《伤寒论》太阳篇自知),其阳气宣通,若日丽中天暖光下照。而胃中所纳水谷,实借其阳气宣通之力,以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清升浊降,痰饮何由而生?惟心肺阳虚,不能如离照当空,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于是饮食停滞胃口,若大雨之后,阴雾连旬,遍地污淖,不能干渗,则痰饮生矣。痰饮既生,日积月累,郁满上焦则作闷,渍满肺窍则作喘,阻遏心肺阳气,不能四布则作热。医者不识病源,犹用凉药清之,勿怪其久而增剧也。遂为制此汤,服之一剂,心中热去,数剂后转觉凉甚。遂去白芍,连服二十余剂,胸次豁 然,喘不再发。

一妇人,年三十许。身形素丰。胸中痰涎郁结,若碍饮食,上焦时觉烦热。偶服礞石滚痰丸有效,遂日日服之。初则饮食加多,继则饮食渐减,后则一日不服,即不能进饮食。又久服之。竟分毫无效,日仅一餐,进食少许,犹不能消化。且时觉热气上腾,耳鸣欲聋,始疑药不对证。求愚延医,其脉象浮大,按之甚软。愚曰︰此证心肺阳虚,脾胃气弱,为服苦寒攻泻之药太过,故病证脉象如斯也。拟治以理饮汤。病家谓,从前医者,少用桂附,即不能容受,恐难再用热药。愚曰︰桂附原非正治心肺脾胃之药,况又些些用之,病重药轻,宜其不受。若拙拟理饮汤,与此证针芥相投,服之必无他变。若畏此药,不敢轻服,单用干姜五钱,试服亦可。病家依愚言,煎服干姜后,耳鸣即止,须臾觉胸次开通。继投以理饮汤,服数剂, 心中亦觉凉甚。将干姜改用一两,又服二十余剂,病遂除根。

一妇人,年四十许。上焦满闷烦躁,思食凉物,而偶食之,则满闷益甚。且又黎明泄泻,日久不愈,满闷益甚,将成臌胀。屡次延医服药,多投以半补半破之剂,或佐以清凉,或佐以收涩,皆分毫无效。后愚诊视,脉象弦细而迟。知系寒饮结胸,阻塞气化。欲投以理饮汤,病家闻而迟疑,似不敢服。亦俾先煎干姜数钱服之,胸中烦躁顿除。为其黎明泄泻,遂将理饮汤去浓朴、白芍,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一妇人,年近五旬,常觉短气,饮食减少。屡次延医服药,或投以宣通,或投以升散,或投以健补脾胃,兼理气之品,皆分毫无效。浸至饮食日减,羸弱不起,奄奄一息,病家亦以为不治之证矣。后闻愚在其邻村,屡救危险之证,复延愚诊视。其脉弦细欲无,频吐稀涎。询其心中,言觉有物杜塞胃口,气不上达,知其为寒饮凝结也。遂投以理饮汤,方中干姜改用七钱,连服三剂,胃口开通。又觉呼吸无力,遂于方中加生黄 三钱,连服十余剂,病全愈。方书谓,饮为水之所结,痰为火之所凝,是谓饮凉而痰热也。究之饮证亦自分凉热,其 热者,多由于忧思过度,甚则或至癫狂,虽有饮而恒不外吐。其凉者,则由于心肺阳虚,如方名下所言种种诸情状。且其证,时吐稀涎,常觉短气,饮食廉少,是其明征也(后世谓痰之稀者为饮,稠者为痰,与《金匮》所载四饮名义不同)。

邑,韩××医学传家,年四十有四,偶得奇疾。卧则常常发搐,旋发旋止,如发寒战之状,一呼吸之间即愈。即不发搐时,人偶以手抚之,又辄应手而发。自治不效,广求他医治疗皆不效。留连半载,病势浸增。后愚诊视,脉甚弦细。询其饮食甚少,知系心肺脾胃阳分虚惫,不能运化精微,以生气血。血虚不能荣筋,气虚不能充体,故发搐也。必发于卧时者,卧则气不顺也。人抚之而辄发者,气虚则畏人按也。授以理饮汤方,数剂, 饮食加多,搐亦见愈。二十剂后,病不再发。


2.理痰汤 
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溢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生芡实(一两) 清半夏(四钱) 黑芝麻(三钱,炒捣) 柏子仁(二钱,炒捣) 生杭芍(二钱) 陈皮(二钱) 茯苓片(二钱)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 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此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浓其闭藏之力。肾之气化治,膀胱与冲之气化,自无不治,痰之本原清矣。用芝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芝麻、柏实之滞腻也。

友人毛××,曾治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东加减治之,三年,病转增剧。后延毛××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 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毛××又尝治一少妇,患痫风。初两三月一发,浸至两三日一发。脉滑、体丰,知系痰涎为恙。亦治以此汤,加赭石三钱,数剂竟能拔除病根。后与愚觌面述之。愚喜曰︰向拟此汤时,原不知能治痫风,经兄加赭石 一味,即建此奇功,大为此方生色矣。 x按︰x此方若治痫风,或加朱砂,或加生铁落,或用磨刀水煎药,皆可。

 

3.龙理痰汤 
治因思虑生痰,因痰生热,神志不宁。

清半夏(四钱) 生龙骨(六钱,捣细) 生牡蛎(六钱,捣细) 生赭石(三钱,轧细) 朴硝(二钱) 黑芝麻(三钱,炒捣) 柏子仁(三钱,炒捣) 生杭芍(三钱)陈皮(二钱) 茯苓(二钱)

此方,即理痰汤,以龙骨、牡蛎代芡实,又加赭石、朴硝也。其所以如此加减者,因此方所主之痰,乃虚 而兼实之痰。实痰宜开,礞石滚痰丸之用硝黄者是也;虚痰宜补,肾虚泛作痰,当用肾气丸以逐之者是也。至虚而兼实之痰,则必一药之中,能开痰亦能补虚,其药乃为对证,若此方之龙骨、牡蛎是也。盖人之心肾,原相助为理。肾虚则水精不能上输以镇心,而心易生热,是由肾而病及心也;心因思虑过度生热,必暗吸肾之真阴以自救,则肾易亏耗,是由心而病及肾也。于是心肾交病,思虑愈多,热炽液凝,痰涎壅滞矣。惟龙骨、牡蛎能宁心固肾,安神清热,而二药并用,陈修园又称为治痰之神品,诚为见道之言。故方中用之以代芡实,而犹恐痰涎过盛, 消之不能尽消,故又加赭石、朴硝以引之下行也。

一人,年三十余。常觉胆怯,有时心口或少腹 动后,须臾觉有气起自下焦,上冲胸臆,郁而不伸,连作 呃逆,脖项发热,即癫狂唱呼。其夹咽两旁内,突起若瘰,而不若瘰 之硬。且精气不固,不寐而遗,上焦 觉热,下焦觉凉。其脉左部平和,微嫌无力,右部直上直下(李士材脉诀云直上直下冲脉昭昭),仿佛有力,而按之非真有力。从前屡次医治皆无效。此肾虚,致冲气挟痰上冲,乱其心之神明也。投以此汤,减浓朴之半,加山萸肉(去净核)五钱,数剂诸病皆愈,惟觉短气。知系胸中大气下陷(理详升陷汤下),投以拙拟升陷汤,去升麻、柴胡,加桂枝尖二钱,两剂而愈。盖此证,从前原有逆气上干,升麻、柴胡能升大气,恐兼升逆气。 桂枝则升大气,兼降逆气,故以之代升、柴也。

一媪,年六十二,资禀素羸弱。偶当外感之余,忽然妄言妄见,惊惧异常,手足扰动,饥渴不敢饮食,少腹塌陷,胸膈突起。脉大于平时一倍,重按无力。知系肝肾大虚,冲气上逆,痰火上并,心神扰乱也。投以此汤,去朴硝,倍赭石,加生山药、山萸肉(去净核)、生地黄各六钱。又磨取铁锈水煎药(理详一味铁养汤下), 一剂即愈。又服一剂,以善其后。

 

4.健脾化痰丸 
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至生痰。

生白术(二两) 生鸡内金(二两,去净瓦石糟粕)

上药二味,各自轧细过罗,各自用慢火焙熟(不可焙过),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白术为健补脾胃之主药,然土性壅滞,故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滞之弊;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佐之,则补益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壮旺流通,精液四布,清升浊降,痰之根柢蠲除矣。又此方不但治痰甚效,凡廉于 饮食者,服之莫不饮食增多。且久服之,并可消融腹中一切积聚。

初拟此方时,原和水为丸。而久服者间有咽干及大便燥结之时。后改用蜜丸,遂无斯弊。

 

5.期颐饼 
治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胸次满闷,胁下作疼。凡气虚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气。

生芡实(六两) 生鸡内金(三两) 白面(半斤) 白沙糖(不拘多少)

先将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轧细,过罗。再将鸡内金(中有瓦石糟粕去净分量还足)轧细,过罗,置盆内浸以滚水,半日许。再入芡实、白糖、白面,用所浸原水,和作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随意食之。鸡内金,以补助脾胃,大能运化饮食,消磨瘀积。食化积消,痰涎自除。再者,老人痰涎壅盛,多是下焦虚惫,气化不摄,痰涎随冲气上泛。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气化。且与麦面同用,一补心,一补肾,使 心肾相济,水火调和,而痰气自平矣。

或问︰老人之痰,既由于气虚不行,何不加以补助气分之品?答曰︰凡补气之药,久服转有他弊。此方所用药品,二谷食,一肉食,复以沙糖调之,可作寻常服食之物,与他药饵不同。且食之,能令人饮食增多, 则气虚者自实也。

此方去芡实,治小儿疳积痞胀,大人 瘕积聚。

 

6.治痰点天突穴法 
(附︰捏结喉法、明矾汤、麝香香油灌法)

点天突穴以治痰厥,善针灸者,大抵知之。而愚临证体验,尤曲尽点法之妙。穴在结喉(颈间高骨)下宛宛中。点时屈手大指(指甲长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里),其气即通。指端, 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频频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

一妇人,年二十许。数日之前,觉胸中不舒,一日忽然昏昏似睡,半日不醒。适愚自他处归,过其村。 病家见愚喜甚,急求延医。其脉沉迟,兼有闭塞之象。唇动。凡唇动者,为有痰之征。脉象,当系寒痰壅滞 上焦过甚。遂令人扶之坐,以大指点其天突穴,俾其喉痒作嗽。约点半点钟,咳嗽十余次,吐出凉痰一碗,始能言语。又用干姜六钱,煎汤饮下而愈。

岁在甲寅,客居大名之金滩镇。时当孟春,天寒,雨且雪,一兵士衣装尽湿,因冻甚,不能行步,其伙舁之至镇,昏不知人。呼之不应,用火烘之,且置于温暖之处,经宿未醒。闻愚在镇,曾用点天突穴法,治愈一人,求为延医。见其僵卧不动,呼吸全无。按其脉,仿佛若动。以手掩其口鼻,每至呼吸之顷,微觉有热,知犹可救。遂令人扶起俾坐,冶以点天突穴之法,兼捏其结喉。约两点钟,咳嗽二十余次,共吐凉痰碗半,始能呻 吟。亦饮以干姜而愈。

【捏结喉法】x得之沧州友人张××,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欲习其法者,可先自捏其结喉,如何捏法即可作嗽,则得其法矣。然当气塞不通时。以手点其天突穴,其气即通。捏结喉,必痒嗽吐痰后,其气 乃通。故二法宜相辅并用也。

按︰西人谓,冻死者若近火,则寒气内迫,难救。宜置寒冷室中,或树阴无风处,将衣服脱除,用雪团或冷水,周身摩擦;或将身置冷水中,周身摩擦。及四肢渐次柔软,行人工呼吸法,此时摩擦,更不宜间断。 迨患者自能呼吸,先被以薄衾,继用稍浓之被,渐移入暖室。

按︰此法必周身血肉,冻至冰凝,呼吸全无者,方宜用之。若冻犹不至若是之剧,用其法者又宜斟酌变通。究之其法虽善,若果有寒痰杜塞,必兼用点天突穴,捏结喉法,方能挽救。人工呼吸法,即患者呼吸全无,以法复其呼吸之谓也。其法,先将患者仰卧,俾其头及胸稍高。启其口,将舌周遭缠以细布条,紧结之,防舌退缩,及口之收闭。救护者跪于头之旁,以两手握患者之两肘,上提过头,俾空气流入肺中,以助其吸后,须臾,将两肘放下,紧压于胸胁之际,以助其呼(助其呼时更有人以两手心按其胸及心窝更佳)。如此往复,行至患者自能呼吸而止。此为救急之良方,凡呼吸暴停者,皆可用此方救之。

【明矾汤】生白矾,长于治顽痰热痰,急证用之,诚有捷效。惟凉痰凝滞者,断不可用。一妇人,年二十余。因悲泣过度,痰涎杜塞胃口,其胃气蓄极上逆,连连干呕。形状又似呃逆,气至咽喉不能上达。剧时,浑身抖战,自掇其发,有危在顷刻之状。医者,用生姜自然汁灌之,益似不能容受。愚诊视之,其脉左手沉濡,右三部皆无。然就其不受生姜观之,仍当是热痰杜塞,其脉象如此者,痰多能瘀脉也。且其面有红光,亦系热证。遂用生白矾二钱,化水俾饮之,即愈。此方愚用之屡次,审知其非寒痰 杜塞,皆可随手奏效。即痰厥至垂危者,亦能救愈。

【麝香香油灌法】严用和云︰“中风不醒者,麝香清油灌之。”曾治一人,年二十余。因夫妻反目,身躯忽然后挺,牙关紧闭,口出涎沫。及愚诊视,已阅三点钟矣。其脉闭塞不全,先用痧药吹鼻,得嚏气通,忽言甚渴。及询之,仍昏昏如故,惟牙关微开,可以进药。因忆严用和麝香清油灌法,虽治中风不醒,若治痰厥不醒,亦当有效。况此证形状,未必非内风掀动。遂用香油二两炖热,调麝香一分,灌之即醒。又︰硼砂四钱化水,治痰厥可代白矾,较白矾尤稳妥。若治寒痰杜塞,用胡椒三钱捣碎,煎汤灌之, 可代生姜自然汁,与干姜汤。

附录︰沧县董××来函︰ 朱姓妇,产后旬余,甚平顺。适伊芳弟来视,午后食煮包一大碗,伊芳弟去后,竟猝然昏倒,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延为诊视,六脉皆伏。当系产后五内空虚,骤而饱食填息,胸中大气不能宣通,诸气亦因之闭塞,故现此证。取药不及,急用点天突穴及捏结喉法,又用针刺十宣及少商穴,须臾咳吐稠痰若干,气顺腹响,微 汗而愈。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栏目苏子降气汤

苏子 (三钱)、半夏 (二钱)、当归 (三钱)、陈皮 (二钱)、前胡 (二钱)、厚朴 (一钱)、沉香 (一钱)、甘草 (一钱)、生姜 (三片) 
气即水也, 水凝则为痰, 水泛则为饮, 痰饮留滞, 则气阻, 而为喘欬, 苏子生姜半夏前胡陈皮, 宣除痰饮, 痰饮去而气自顺矣, 然气以血为家, 喘则流荡而忘返, 故用当归以补血, 喘则气急, 故用甘草以缓其急, 出气者肺也, 纳气者肾也, 故用沉香之纳气入肾, 或肉桂之引火归元为引导。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七]栏目痰饮

痰饮之证, 已详于欬血咯血欬嗽诸条, 兹因失血诸人, 无不兼痰饮者, 故更言之, 不惮烦复。

痰饮者, 水之所聚也, 人身饮食之水, 由口入, 由膀胱出, 肺气布散之, 脾气渗利之, 肾气蒸化之, 是以泻而不留也, 此水不留, 则无饮邪矣, 人身津液之水, 生于肾中, 寄居胞室, 随气而上, 布于肺经, 是为津液, 津液散布, 则不凝结而为痰矣。

上焦血虚火盛, 则炼结津液, 凝聚成痰, 肺为之枯, 欬逆发热, 稠粘滞塞, 此由血虚不能养心, 则心火亢甚, 克制肺金, 津液不得散布, 因凝结而为痰也, 豁痰丸治之, 二陈汤, 加黄连黄芩柴胡瓜蒌霜亦治之, 玉女煎, 加茯苓白前旋覆花, 或保和丸, 以滋肺, 胃为燥土, 燥气甚, 则津结为痰, 指迷茯苓丸主之, 顽痰壅塞者, 滚痰丸治之。

痰粘喉中哽塞不下者, 名梅核气证, 仲景用七气汤, 理气除痰, 血家病此。

多兼郁火, 宜指迷茯苓丸, 加甘草桔梗紫苏香附旋覆花薄荷射干瓜万霜牛蒡, 余按咽中乃少阴脉所绕, 心经火甚, 往往结聚成痰, 发为梅核, 宜甘桔汤, 加射干山栀子茯神连翘薄荷, 再用半夏一大枚切片, 醋煮三沸, 去半夏, 入麝香少许, 冲前药服, 又冲脉亦挟咽中, 若是冲气上逆, 壅于咽中, 而为梅核, 必见颊赤气喘等证, 审其挟水饮而上者, 桂苓甘草五味汤治之, 审其挟痰火而上者, 猪苓汤, 加梅粉瓜蒌霜旋覆花治之。

夫痰为津液所凝, 而津液之生原于肾, 下焦血虚气热, 津液不升, 火沸为痰, 猪苓汤, 地黄汤, 加川贝母五味子麦冬旋覆花款冬花海蛤粉牛膝白前龙骨牡蛎黄柏知母等药。

饮由水气停蓄, 其责在于膀胱, 若膀胱之水, 因寒上泛, 胸腹漉漉有声, 喉中潮响, 欬嗽哮吼等, 此为土不治水, 肺受其惫, 通用二陈汤治之, 六君子汤, 真武汤, 小青龙汤, 治之。

按失血之人, 由于阴虚火旺, 少病寒饮者, 即或欬吐涎水, 审其?滑数心烦热者, 仍是火盛水溢, 火逆之至, 是以水逆之甚也, 其治法清火泻水, 兼而行之, 宜葶苈大枣泻肺汤, 消化丸, 及二陈汤, 加芩连柴胡白前根, 参看欬嗽诸条乃详。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六]栏目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证第十五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数被駃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寸口脉不出,而反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

  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吐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

  肺痿,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则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甚则脉浮弱。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其脏。师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饮水者,自愈。自张口者,短气也。

  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为浮寒,非肺痿也。

  问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则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后竟吐脓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

  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

  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畜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寒,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寸口脉数,趺阳脉紧,寒热相搏,故振寒而咳。趺阳脉浮缓,胃气如经,此为肺痈。

  问曰:振寒发热,寸口脉滑而数,其人饮食起居如故,此为痈肿病。医反不知,而以伤寒治之,应不愈也。何以知有脓?脓之所在,何以别知其处?

  师曰:假令脓在胸中者,为肺痈。其人脉数,咳唾有脓血。设脓未成,其脉自紧数。紧去但数,脓为已成也。

  夫病吐血,喘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气躁而喘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极饮过度所致也。

  咳家,脉弦为有水,可与十枣汤下之。咳而脉浮,其人不咳不食,如是四十日乃已。咳而时发热,脉卒弦者,非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咳家,其脉弦,欲行吐药,当相人强弱,而无热乃可吐之。其脉沉者,不可发汗。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不可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其脉沉者,有留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大如手。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者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甘草汤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主之。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以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可与十枣汤。

  膈上之病,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心下水停,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喜喘短气。

  病人一臂不随,时复转移在一臂,其脉沉细,非风也,必有饮在上焦。

  其脉虚者为微劳,荣卫气不周故也,久久自差。

  腹满,口苦干燥,此肠间有水气也。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者,水也,五苓散主之。

  先渴却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水在心,心下坚,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日期:2008年5月15日 - 来自[脉经卷第八]栏目痰饮

经义
气交变大论曰: 岁土太过, 饮发中满, 食减。

五常政大论曰: 太阳司天, 湿气变物, 水饮内蓄, 中满不食。

六元正纪大论曰: 少阴司天, 四之气, 民病饮发。 太阴所至为积饮, 痞隔。 土郁之发, 为饮发注下。

至真要大论曰: 岁太阴在泉, 民病饮积。 岁阳明在泉, 民病喜呕, 呕有苦。 太阴之胜, 饮发于中。 太阴之复, 饮发于中, 唾吐清液。 太阳之复, 唾出清水, 及为哕噫。 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

论证共六条
1.痰饮一证, 其在<内经>, 止有积饮之说, 本无痰证之名, 此<内经>之不重痰证, 概可知矣。 及考痰之为名, 虽起自仲景, 今后世相传, 无论是痰非痰, 开口便言痰火, 有云怪病之为痰者, 有云痰为百病母者, 似乎痰之关系, 不为不重, 而何<内经>之忽之也。 不知痰之为病, 必有所以致之者, 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 但治其风火, 风火息而痰自清也; 因虚因实而生痰者, 但治其虚实, 虚实愈而痰自平也; 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 虚实可自调者, 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 非病之因痰而致也。 故<内经>之不言痰者, 正以痰非病之本, 而痰惟病之标耳。 今举世医流, 但知百计攻痰, 便是治病, 竟不知所以为痰, 而痰因何而起, 是何异引指以使臂, 灌叶以救根者乎? 标本误认, 而主见失真, 欲求愈病, 难矣难矣。 
2.痰之与饮, 虽曰同类, 而实有不同也。 盖饮为水液之属, 凡呕吐清水, 及胸腹膨满, 吞酸嗳腐, 渥渥有声等证, 此皆水谷之余, 停积不行, 是即所谓饮也。 若痰有不同于饮者, 饮清澈而痰稠浊, 饮惟停积肠胃, 而痰则无虚不到。 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 其病全由脾胃; 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 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故治此者, 当知所辨, 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3.痰即人之津液, 无非水谷之所化, 此痰亦既化之物, 而非不化之属也, 但化得其正, 则形体强, 营卫充, 而痰涎本皆血气; 若化失其正, 则脏腑病, 津液败, 而血气即成痰涎。 此亦犹乱世之盗贼, , 何孰非治世之良民, 但盗贼之兴, 必由国运之病, 而痰涎之作, 必由元气之病。 尝闻之立斋先生曰: 使血气俱盛, 何痰之有? 余于初年, 颇疑此言, 而谓岂无实痰乎? 及今见定识多, 始信其然也。 何以见之? 盖痰涎之化, 本由水谷, 使果脾强胃健, 如少壮者流, 则随食随化, 皆成血气, 焉得留而为痰? 惟其不能尽化, 而十留一二, 则一二为痰矣, 十留三四, 则三四为痰矣, 甚至留其七八, 则但见血气日削, 而痰涎日多矣, 此其故正以元气不能运化, 愈虚则痰愈盛也。 然则立斋之言, 岂非出常之见乎。 今见治痰者, 必曰痰之为患, 不攻如何得去? 不知正气不行, 而虚痰结聚, 则虽竭力攻之, 非惟痰不可去, 而且益增其虚。 故或有因攻而遽绝者, 或偶尔暂苏而更甚于他日者, 皆攻之之误也, 又孰知痰之可攻者少, 而不可攻者多也。 故凡将治痰者, 不可不先察虚实。 
4.痰有虚实, 不可不辨。 夫痰则痰矣, 皆若有余, 又何有虚实之异? 盖虚实二字, 全以元气为言, 凡可攻者, 便是实痰, 不可攻者, 便是虚痰。 何为可攻? 以其年力犹盛, 血气未伤, 或以肥甘过度, 或以湿热盛行, 或风寒外闭皮毛, 或逆气内连肝膈, 皆能骤至痰饮, 但察其形气病气俱属有余者, 即实痰也。 实痰者何? 谓其元气犹实也。 此则宜行消伐, 但去其痰, 无不可也。 何为不可攻? 则或以形羸气弱, 年及中衰者, 即虚痰也。 或以多病, 或以劳倦, 或以忧思酒色, 致成劳损, 非风, 卒厥者, 亦虚痰也。 或脉见细数, 脏无阳邪, 时为呕恶泄泻, 气短声喑等证, 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 皆虚痰也。 虚痰者何? 谓其元气已虚也。 此则但宜调补, 若或攻之, 无不危矣。 且凡实痰本不多, 其来也骤, 其去亦速, 其病亦易治, 何也? 以病本不深也。 虚痰反多甚, 其来则渐, 其去则迟, 其病亦难治, 何也? 以病非一日也。 是以实痰无足虑, 而最可畏者, 惟虚痰耳。 总之, 治痰之法无他, 但能使元气日强, 则痰必日少, 即有微痰, 亦自不能为害, 而且亦充助胃气。 若元气日衰, 则水谷津液, 无非痰耳, 随去随生, 有能攻之使尽, 而且保元气无恙者, 吾不信也。 故善治痰者, 惟能使之不生, 方是补天之手。 然则, 治此者可不辨其虚实, 而欲一概攻之, 如王隐君所论, 内外百病皆生于痰, 悉用滚痰丸之类, 其亦但知目前, 而不知日后之害哉。 
5.五脏之病, 虽俱能生痰, 然无不由乎脾肾。 盖脾主湿, 湿动则为痰, 肾主水, 水泛亦为痰, 故痰之化无不在脾, 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所以凡是痰证, 非此则彼, 必与二脏有涉。 但脾家之痰, 则有虚有实, 如湿滞太过者, 脾之实也; 土衰不能制水者, 脾之虚也。 若肾家之痰, 则无非虚耳。 盖火不生土者, 即火不制水, 阳不胜阴者, 必水反侵脾, 是皆阴中之火虚也; 若火盛烁金, 则精不守舍, 津枯液涸, 则金水相残, 是皆阴中之水虚也。 此脾肾虚实之有不同者, 所当辨也。 又若古人所云湿痰, 郁痰, 寒痰, 热痰之类, 虽其在上在下, 或寒或热, 各有不同, 然其化生之原, 又安外此二脏? 如寒痰湿痰, 本脾家之病, 而寒湿之生, 果无干于肾乎? 木郁生风, 本肝家之痰, 而木强制土, 能无濊于脾乎? 火盛克金, 其痰在肺, 而火邪炎上, 有不从中下二焦者乎? 故凡欲治痰, 而不知所源者, 总惟猜摸而已耳。 
6.非风门有痰论三篇, 所当互阅。 
论治共七条
1.脾胃之痰, 有虚有实, 凡脾土湿胜, 或饮食过度, 别无虚证而生痰者, 此乃脾家本病, 但去其湿滞而痰自清, 宜二陈汤为主治, 或六安煎, 橘皮半夏汤, 平胃散, 润下丸, 滚痰丸之类, 皆可择而用之。 若胃寒生痰而兼胀满者, 宜和胃二陈煎, 或兼呕吐而痛者, 宜神香散。 或为饮食所致, 宜加麦芽, 神?, 山楂, 枳实之类。 然脾胃不虚, 则虽生痰饮, 不过微有留滞, 亦必不多, 且无大害, 惟脾虚饮食不能消化而作痰者, 其变最多, 但当调理脾胃, 使其气强, 则自无食积之患, 而痰饮即皆血气矣。 若脾气微虚, 不能制湿, 或不能运化而为痰者, 其证必食减神倦, 或兼痞闷等证, 宜六君子汤, 或五味异功散之类主之, 金水六君煎亦妙。 若微虚兼寒者, 宜苓朮二陈煎主之。 若脾气大虚, 或兼胃寒呕恶而多痰者, 宜六味异功煎, 温胃饮, 理中汤, 圣朮煎之类主之。 又有劳倦本以伤脾, 而疲极又伤肝肾, 脾气伤则饮食减少, 或见恶心; 肝肾伤则水液妄行, 或痰饮起自脐下, 直冲而上, 此脾肾俱伤, 命门土母之病也。 虽八味地黄丸乃其正治, 然无如理阴煎, 其效更如神也, 或加白朮, 陈皮亦可。 
2.肾经之痰, 水泛为痰者也, 无非虚证。 有以肿胀而生痰者, 此水入脾经, 谓之反克, 脏平者, 宜六味地黄丸, 左归饮之类主之; 脏寒者, 宜理阴煎, 加减<金匮>肾气丸, 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其或但宜温燥者, 则单助脾经, 亦能化湿, 惟六味异功煎及理中汤, 圣朮煎俱可酌用。 有以虚损而生痰者, 此水亏金涸, 精不化气, 气不化精而然, 使不养阴以济阳, 则水气不充, 痰终不化, 水不归源, 痰必不宁, 宜以左归, 右归, 六味, 八味等丸, 酌其寒热而用之。 若阴火乘肺, 津液干枯, 或喉痛, 或烦热, 或喜冷, 或便实, , 必察其真有火邪, 而痰嗽不已者, 宜四阴煎, 一阴煎之类加减主之; 若火本非真, 则但宜纯补, 庶保万全也。 
3.风寒之痰, 以邪自皮毛内袭于肺, 肺气不清, 乃致生痰, 是即伤寒之类, 但从辛散, 其痰自愈, 宜六安煎, 二陈汤, 甚者小青龙汤之类主之。 其有风寒外袭, 内兼火邪者, 亦可兼用黄芩。 若血气兼虚者, 不得单用消耗, 宜金水六君煎主之。 若伤寒见风而兼发热嗽痰者, 宜柴陈煎主之, 或金水六君煎君柴胡亦妙。 
4.中风之痰, 本非外感, 悉由脾肾虚败所致, 治痰之法, 详载非风门, 当与此互察之。 
5.治痰当分缓急。 凡非风等证, 其有痰涎壅盛, 闭塞上焦, 而药食不能进者, 此不得不先治其痰, 以开清道, 若痰之甚者, 惟用吐法为最妙。 若痰气不甚, 食饮可进, 便当从缓, 求其本而治之, 不宜妄行攻击, 或但以六安煎, 二陈汤, 润下丸, 橘皮半夏汤之类, 调之为宜。 若火盛生痰者, 宜清膈煎, 抽薪饮之类主之。 若类风等证, 但察其上焦无滞, 或见其神昏困倦, 而胸喉之间, 气清息平, 本不见痰者, 切不可疑其为痰, 而妄用克伐消痰等剂, 则无有不败者矣。 若杂证势已至剧, 而喉中痰声漉漉, 随息潮甚者, 此垂危之候, 不可治也。 诸吐痰治痰之法, 俱详载非风门痰治条中。 
6.治痰当知求本, 则痰无不清, 若但知治痰, 其谬甚矣。 故凡痰因火动者, 宜治火为先。 痰因寒生者, 宜温中为主。 风痰宜散之, 非辛温不可也。 湿痰宜燥之, 非渗利不除也。 郁痰有虚实; 郁兼怒者, 宜抑肝邪; 郁兼忧者, 宜培肝肺。 饮食之痰, 亦自不同, 有因寒者, 有因热者, 有因肥甘过度者, 有因酒湿伤脾者, 此皆能生痰, 而其中各有虚实, 辨之不可不真也。 又如脾虚不能制湿, 肾虚不能约水, 皆能为痰, 此即寒痰之属也; 或以脾阴干烁, 而液化为胶, 或以金水偏枯, 而痰本乎血, 此即热痰之属也。 凡此二者, 于痰证中十居八九, 是皆虚痰之不可攻者也。 又或有过用峻利, 以致痰反日甚者, 亦皆脾肾受伤之候, 治不求本, 济者鲜矣。 
7.诸家治痰之法, 多有治其标者, 虽不可执, 亦不可废也, 详列如左。 痰因表者汗之, 因里者下之, 挟湿者分利之。 痰在膈上, 必用吐法, 泻亦不去。 胶固稠浊之痰, 必用吐。 痰在经络中, 非吐不可, 吐中就有发散之义。 痰在肠胃间, 可下而愈, 痰在四肢, 非竹沥不能达。 痰在?下, 非白芥子不能除。 痰在皮里膜外, 非姜汁, 竹沥不能达。 热痰火痰, 宜青黛, 黄芩, 天花粉, 连翘, 石膏, 火炎上者, 用流金膏。 老痰, 宜海石, 瓜蒌, 贝母, 兼火盛胶固者, 节斋化痰丸。 实痰火痰, 滚痰丸最效, 但不宜多用。 风痰, 用南星, 白附子。 湿痰, 用苍朮, 白朮, 半夏, 茯苓, 泽泻。 食积痰, 用神?, 山楂, 麦芽。 酒痰, 用天花粉, 黄连, 白朮, 神?或五苓散, 四苓散分利之。 痰结核在咽喉, 咯唾不出, 化痰药中加咸药以软其坚, 瓜蒌仁, 杏仁, 海石, 朴硝, 海藻, 佐以姜汁。 竹沥导痰, 非姜汁不能行经络。 荆沥治痰速效, 能食者用之。 二沥佐以姜汁, 治经络之痰最效。 痰中带血者, 宜加韭汁。 海粉, 热痰能清, 湿痰能燥, 坚痰能软, 顽痰能消, 可入丸药, 亦可入煎药。 南星, 半夏, 治风痰, 湿痰。 石膏坠痰火极效。 黄芩治热痰, 假其下行也。 枳实治痰, 有冲墙倒壁之功。 五倍子能治老痰, 佐以他药, 大治顽痰, 人鲜知也。 天花粉治热痰, 酒痰最效。 又云: 大治膈上热痰。 玄明粉治热痰, 老痰速效, 能降火软坚故也。 硝石, 礞石, 大能消痰结, 降痰火。 研细末, 和白糖, 置手心中, 以舌餂服, 甚效。 苍朮治痰饮成窠囊, 行痰极效; 又治痰挟瘀血成窠囊者, 即神朮丸之类。 润下丸降痰最妙, 可常服。 小胃丹, 治实痰积饮必用之药, 不过二三服而已, 虚者不可用之。 中气不足之痰, 须用参, 朮; 内伤挟痰, 必用参, 耆, 白朮之属, 多用姜汁传送, 或加半夏, 茯苓。 中焦有痰, 胃气亦赖所养, 卒不可用峻攻, 攻尽则大虚矣。 
先君吐法记
先君寿峰公, 少壮时, 素称善饮, 后年及四旬而酒病起, 遂得痰饮之疾, 多见呕酸胀满, 饮食日减, 眩晕不支, 惊惕恍惚, 疾疟等证, 相继迭出, 百方治痰, 弗获寸效。 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 遂遵而用之。 初用独圣散, 茶调散及虀汁之类, 一吐而稍效, 再吐而再效, 自此屡用不止, 虽诸痰渐退, 而元气弗复也。 如此年余, 渐觉纯熟, 忽悟其理, 遂全不用药, 但于五鼓食消之后, 徐徐咽气, 因气而提, 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 再提之, 则胶浊后随。 自后凡遇诸疾, 无论表里虚实, 虽变出百端, 绝不服药, 但一行吐法, 无不即日尽却。 后至六旬之外, 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 全不惮烦, 而鹤发童颜, 日增矍铄。 斯时也, 宾将弱冠, 渐已有知, 恐其吐伤, 因微谏曰: 吐本除痰, 岂诸病皆可吐耶? 且吐伤元气, 人所共知, 矧以衰年, 能无虑乎? 先君曰: 吐以治痰, 尔所知也, 吐治百病, 尔知之乎? 吐能伤气, 尔所知也, 吐能生气, 尔亦知乎? 余当为尔细谈之。 夫先哲中之善治痰积者, 无如子和之三法, 及丹溪之倒仓, 在倒仓之法不易行, 亦未敢有用之者, 惟子和之法, 则为人所常用, 而取效不为不速, 亦不为不多也。 今以余法言之, 则有不同者矣。 盖子和之吐, 用药而吐也, 药必苦劣, 吐必勇猛, 势不我由, 不能无伤也; 余之吐, 不用药而吐者也, 痰降气行, 气因痰至, 徐疾自如, 有益无损也。 子和之法, 其用在急, 故但攻有余之实痰; 余之法, 其用在缓, 故可兼不足之百病。 夫百病所因, 本自不一, 何以皆宜于吐? 如痰涎壅盛, 格塞胃脘, 而清道不通者, 不得不吐也; 积聚痛急, 不易行散者, 不得不吐也; 胶固稠浊, 非药所能消者, 不得不吐也; 痰在经络膜窍, 及隐伏难状等痰, 其藏深, 其蓄远, 药所难及者, 不得不吐也, 此皆人所易知者也。 
又若风寒外感者, 吐能散之; 食饮内伤者, 吐能清之; 火郁者, 吐能发越热邪; 寒盛者, 吐能鼓动阳气; 诸邪下陷者, 吐有升举之功; 诸邪结聚者, 吐有解散之力。 且人之百病, 无非治节不行, 吐能达气, 气从则无所不从, 而何有于病。 故凡有奇怪难治之病, 医家竭尽其技而不能取效者, 必用吐法, 方见神功, 此又人所罕知者也。 再如生气之说, 则不惟人不知, 而且必不信, 兹余力行身受, 始悟其微。 盖天地不息之机, 总惟升降二气, 升本乎阳, 生长之道也; 降本乎阴, 消亡之道也。 余之用气, 惜此升权, 可疾可徐, 吐纳自然之生意, 无残无暴, 全收弗药之神功。 故凡吐之后, 神气必倍王, 尔之所见也; 阳道必勃然, 我之常验也, 使非吐能生气, 而有能如是乎。 盖道家用督, 余则用任, 所用不同, 所归一也, 不惟却病, 而且延年, 余言非谬, 尔切识焉。 宾奉此教, 常习用之, 无不效如响应, 第不及先君之神妙耳。 忆自轩岐之后, 善用吐法者, 惟子和一人, 若以先君法较之, 则其难易优劣, 奚啻霄壤? 而所谓亘古一人者, 当不在子和矣。 倘智者见同, 则必有踵而行之, 而蒙惠将来者, 自应不少。 第恐百世之下, 泯此心传妙道, 故详录语训, 以为之记, 并列其详法于左:

先君行吐之法, 每于五鼓睡醒之时, 仰卧用嗳提气, 气有不充, 则咽气为嗳, 随咽随提, 痰涎必随气而至, 虽以最深之痰, 无不可取, 但最后出者, 其形色臭味, 甚有紫黑酸恶不堪言者, 所以每吐之后, 或至唇肿咽痛, 但以凉水一二口漱咽解之。 吐毕早膳, 悉屏五味, 但用淡粥一二碗, 以养胃中清气。 自四旬之后, 绝不用酒, 行吐法者, 四十余年, 所以愈老愈健, 寿至八旬之外, 犹能登山, 及灯下抄录古书。 后以无病, 忽一旦含笑而辟谷, 时年八旬二矣。

述古论共八条
仲景<金匮>曰: 夫饮有四, 何谓也? 师曰: 有痰饮, 有悬饮, 有溢饮, 有支饮。 其人素盛今瘦, 水在肠间, 沥沥有声, 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下, 欬唾引痛, 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痛, 谓之溢饮, 欬逆倚息, 气短不得卧, 其形如肿, 谓之支饮。 水在心, 心下坚筑, 短气, 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 吐涎沫, 欲饮水。 水在脾, 少气身重。 水在肝, ?下支满, 嚏而痛。 水在肾, 心下悸。 夫心有留饮, 其人背恶寒如掌大。 留饮者, ?下痛引缺盆, 欬嗽则转甚。 胸中有留饮, 其人短气而渴, 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 有留饮。 膈上病痰, 满喘欬吐, 发则寒热, 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 其人振振身?剧, 必有伏饮。 病人饮水多, 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 水停心下, 甚者则悸, 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 皆大下后善虚。 脉偏弦者, 饮也。 肺饮不弦, 但苦喘气短。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 加短气, 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陈无择曰: 病人百药不效, 关上脉伏而大者, 痰也。 眼皮及眼下如灰烟黑者, 痰也。

<活人书>云: 中脘有痰, 亦令人憎寒发热, 恶风自汗, 胸膈痞满, 有类伤寒者, 但头不痛, 项不强为异。

<原病式>曰: 积饮留饮, 积蓄而不散也。 水得燥则消散, 得湿则不消, 以为积饮, 土湿主病故也。 大略要分湿热, 寒湿之因。

张子和曰: 凡人病痰证有五: 一曰风痰, 二曰热痰, 三曰湿痰, 四曰酒痰, 五曰食痰。 如新暴风痰者, 形寒饮冷; 热痰者, 火盛制金; 湿痰者, 停饮不散; 酒痰食痰者, 饮食过度也。

王节斋曰: 津液者血之余, 行乎脉外, 流通一身, 如天之清露, 若血浊气浊, 则凝聚而为痰。 痰乃津液之变, 如天之露也。 故云痰遍身上下, 无处不到, 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 津液生于脾胃, 水谷所成, 浊则为痰, 故痰生于脾土也。

薛立斋曰: 凡痰火证, 有因脾气不足者, 有因脾气郁滞者, 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 有因肾阴虚不能摄水, 泛而为痰者, 有因脾气虚不能摄涎, 上溢而似痰者, 有因热而生痰者, 有因痰而生热者, 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 有因惊而得者, 有因气而得者, 有因酒而得者, 有因食积而得者, 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 有胸中痰郁而似鬼附者, 各审其源而治之。

徐东皋曰: 脾胃为仓禀, 所以纳谷, 因脾弱不能运行, 致血气失于滋养, 故不周流, 气道壅滞, 中焦不能腐谷, 遂停滞而为痰为饮。 其变为寒为热, 为喘为欬, 为呕吐, 为反胃, 为肿满, 为眩晕, 为风痫, 为嗳气, 为吞酸嘈杂, 为噎嗝, 为怔忡, 为疼痛之类, 不可尽状, 是皆痰之变病, 而其源则出脾湿不流, 水谷津液停滞之所致也。

述古治共七条
庞安常云: 有阴水不足, 阴火上升, 肺受火邪, 不得清肃下行, 由是津液凝浊, 生痰不生血者, 此当以润剂, 如麦门冬, 地黄, 枸杞之属滋其阴, 使上逆之火, 得返其宅, 则痰自清矣, 投以二陈, 立见其殆。 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原, 原出而不纳则积, 积不散则痰生焉, 八味丸主之。

吴茭山<诸证辨疑>云: 八味丸, 治痰之本也。

许学士用苍朮治痰成窠囊一边行, 极妙。 痰挟瘀血, 遂成窠囊。

朱丹溪曰: 脾虚者, 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 二陈汤加白朮之类, 兼用升麻提起。 二陈汤, 一身之痰都治管。 如要下行, 加引下药, 在上加引上药。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问其平日好食何物, 吐下后方用药。

王节斋曰: 痰生于脾胃, 宜实脾燥湿。 又随气而升, 宜顺气为先, 分导次之。 又气升属火, 顺气在于降火。 热痰则清之, 湿痰则燥之, 风痰则散之, 郁痰则开之, 顽痰则软之, 食痰则消之, 在上者吐之, 在中者下之。 又中气虚者, 宜固中气以运痰, 若攻之太重, 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薛立斋曰: 凡痰证饮食少思, 或胸膈不利者, 此中气虚弱也, 宜用补中益气为主, 中气既健, 其痰自运化。 若肾气亏损, 津液难降, 败浊为痰者, 乃真脏之病, 宜用六味地黄丸为主。 肾气既壮, 津液清化, 而何痰之有哉。 亦有因脾胃亏损, 中焦气虚, 不能运化而为痰者; 亦有因峻厉过度, 脾气愈虚, 不能运化津液, 凝滞而为痰者, 凡此皆当健脾胃为主。

又曰: 痰者, 脾胃之津液, 或为饮食所伤, 或为七情六淫所扰, 故气壅痰聚。 盖脾为统血行气之经, 气血俱盛, 何痰之有? 皆由过思与饮食所伤, 损其经络, 脾血既虚, 胃气独盛, 是以湿因气化, 故多痰也。 游行周身, 无所不至, 痰气既盛, 客必胜主, 或夺于脾之大络之气, 则倏然仆地者, 此痰厥也; 升于肺, 则喘急欬嗽; 迷于心, 则怔忡恍惚; 走于肝, 则眩晕不仁, ?肋胀痛; 关于肾, 不哈而多痰唾; 留于胃脘, 则呕泻而作寒热; 注于胸, 则咽痛不利, 眉棱骨痛; 入于肠, 则漉漉有声, 散则有声, 聚则不利。 若脾气虚弱, 不能消湿, 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 半夏。 若因脾气虚弱, 湿热所致, 宜用东垣清燥汤。 若胃气虚弱, 寒痰凝滞者, 宜用人参理中汤。 若脾胃虚寒而痰凝滞者, 宜用理中化痰丸。 若脾虚不能运化, 而痰滞气逆, 宜用六君子加木香。 若脾胃虚弱而肝木乘侮, 宜用六君子加柴胡。 若肺气虚弱, 不能清化而有痰者, 宜六君子加桔梗。 头痛, 宜用半夏白朮天麻汤。 若脾肾虚弱, 寒邪所乘, 以致头痛, 宜用附子细辛汤。

又曰: 凡治风痰, 若肺经风热而生痰者, 宜用金沸草散。 若风火相搏, 肝经风热炽盛而生痰者, 宜用牛黄抱龙丸, 或牛黄清心丸。 若肝经血燥而生痰者, 宜六味地黄丸。 若热盛制金, 不能平木而生痰者, 宜柴胡栀子散。 若中气虚弱, 不能运化而生痰者, 宜六君柴胡, 钩藤。 若肾虚阴火炎上, 宜六味丸。

又曰: 凡治结痰, 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 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 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 治法: 若因七情郁结, 痰涎滞于喉间者, 先用<局方>四七汤调和滞气, 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 脾火伤血, 用加味归脾汤。 肾水亏损, 用六味地黄丸。 肺经郁火, 用知母茯苓汤。 若妇人患此而兼带下, 皆由郁结伤损肝脾, 当佐以四七汤, 送青州白丸子。 此等证候, 属脾胃气虚为本, 而气滞痰结为末也。 古方用十枣汤, 控涎丹, 神佑丸, 滚痰丸, 木香, 枳实利膈涤痰, 透罗破饮, 降气化痰等汤, 苏合丸之类, 皆形气充实之药也, 西北人用之, 或有效验, 其属虚弱者, 必致肚腹胀满而殁。

又曰: 痰之为病, 若热病则多烦热, 风痰多成瘫痪奇证, 冷痰多成骨痹, 湿痰多怠惰软弱, 惊痰多成心痛癫疾, 饮痰多?痛臂痛, 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 其为病种种难名。 窃谓前证若因肾水虚弱, 阴亏难降, 使邪水上溢, 故多痰唾, 宜滋其化源, 廿其痰自消。 若因肝木侮脾土, 而风痰壅滞者, 先用南星, 半夏清其痰, 后用六君子之类调胃气, 痰自不至。 若概用风药, 耗其阳气, 而绝阴血之源, 适足以成其风, 益其病也。

又曰: 若因脾气亏损, 痰客中焦, 闭塞清道, 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 理宜壮脾气为主, 兼佐以治痰, 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 若倒仓之后而痰反甚, 此脾气愈虚, 则津液反为痰者, 理宜补中益气, 非参朮二陈之类不能治, 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徐东皋曰: 严氏云: 人之气顺则津液通流, 决无痰患。 古方治痰, 多用汗下温利之法, 不若以顺气为先, 分导次之。 气顺则津液流通, 痰饮运下, 自小便中出矣。 此则严氏亦有所见而云然也。 <玉机微义>云: 顺气特一法耳, 要观痰之深浅, 有痰积胶固, 气道因之而不得顺, 宜先逐去积痰, 然后气可得顺, 岂可专主理气一法? 愚谓有理气而痰自顺者, 治其微也; 有逐痰而气方畅者, 治其甚也; 二者皆治痰之要也, 不可偏废者也。 但看痰与气孰轻而孰重, 施治有可急而可缓, 故曰逐痰理气, 有所先后。

痰饮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温胃饮新热五。 理中汤热一。 小青龙汤散八。 金沸草散散八一。 四苓散和一八七。 归脾汤补三二。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四阴煎新补十二。 柴陈煎新散九。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润下丸和百十六。 左归饮新补二。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右归丸新补五。 六安煎新和二。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圣朮煎新热二五。 理阴煎新热三。 五苓散和一八二。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 清燥汤寒一三二。 一阴煎新补八。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十枣汤攻二八。 流金膏攻四五。 五味异功散补四。 滚痰丸攻七七。 左归丸新补四。 苓朮二陈煎新和四。 六味丸补一三。 理中化痰丸热九。 抽薪饮新寒三。 神佑丸攻四八。 小胃丹攻七三。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节斋化痰丸攻八十。 知母茯苓汤外一六一。 柴胡栀子散散二十。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八味丸补一二一。 
清膈煎新寒九。 控涎丹攻八二。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抱龙丸小八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局方>四七汤和九七。 附子细辛汤散三。 牛黄清心丸和三六五。 半夏白朮天麻汤和十五。

论外备用方
吐法新攻一。 八物定志丸补百十七安神清痰。 小半夏汤和八。 大半夏汤和十一。 十味温胆汤和一五三虚痰。 小降气汤和四二气滞。 星香汤和二四三痰逆。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温中消痰。 四君子汤补一。 朮附汤补四一寒痰。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饮。 温胆汤和一五二郁涎。 四磨饮和五二。 苓桂朮甘汤和三六脾气虚寒。 星香丸和百二气嗽痰。 白朮汤和二七湿痰。 茯苓饮和九三吐水。 千缗汤和九五痰喘。 加味四七汤和九八郁痰。 泽泻汤和九九支饮眩冒。 导痰汤和九一留痰。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热痰。 清心散和二四九风痰不开。 玉壶丸和百五风痰。 茯苓半夏汤和十二水饮。 祛痰丸和百三风痰眩。 玉液汤和九六气郁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风痰。 青礞石丸攻七九食积痰。 茶调散攻百七吐。 辰砂化痰丸攻八一化痰止嗽。 参苏饮散三四风痰。 双玉散寒七一热痰烦喘。 清膈导痰汤寒七六胃火痰。 强中丸热九三寒痰。 安脾散热六七寒痰。 黄芩二陈汤和五热痰。 茯苓丸和百十四化顽痰。 黄瓜蒌丸和百十八痰喘。 不换金工气散和二一湿痰。 消饮丸和百一寒痰水。 五饮汤和九二五饮。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冷气停痰。 神朮散和百九湿痰。 玉液丸和百六痰火嗽。 朱砂消痰饮和百痰迷心窍。 玉粉丸和百七气滞痰。 吐痰方攻八四痰癖。 清气化痰丸攻七四, 七五, 七六。 犀角丸攻九十火痰。 独圣散攻百六吐。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风痰。 桑白皮散寒五二热痰喘。 三生饮热九四风痰。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寒痰呕。 倍朮丸热百四饮。 胡椒理中汤热六胃寒。 黑钖丹热一八九寒痰上壅。 温中化痰丸热九七行滞。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中行滞。 丁香五套丸热百一温中。 养正丹热一八八上壅不降。 温胃化痰丸热九八脾寒气弱。 丁香半夏丸热百冷痰。 苓桂朮甘汤热八七支饮。 九还金液丹小八八风痰。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来自[卷之三十一贯集杂证谟]栏目第十二节论痰饮不孕

  张子和云: 戴人过谯都营中饮, 会有一卒说出妻事, 戴人问其故, 答曰: 吾妇为室女时, 心下有冷积如覆杯, 按之如水声, 以热手熨之川冰, 娶来己十五年矣, 恐斲吾嗣, 长以去之。 戴人口: 公勿絒也, 如用吾药, 病可除, 孕可得。 卒从之。 戴人诊其脉, 寸脉沉而迟, 尺脉洪大有力, 非无子之候也, 可不逾年而孕, 其良人笑口, 试之帑先以三圣散, 吐涎一斗, 心下平软, 次服白朮调中汤五苓散, 后以四物汤和之, 不再月, 气血合度, 数月而娠一子, 戴人常口, 用吾此法, 无不子之妇, 此言不诬。 一妇人年三十四岁, 梦与鬼神交, 惊怕异常, 及见神童阴司, 舟楫桥梁, 如此一十五年, 竟无妊娠, 巫祈巫祷, 无所不致, 钻肌炙肉, 孔穴万千, 黄瘦发热, 中满, 足肿, 委命于天, 一日苦请戴人, 戴人曰: 阳火盛于上, 阴水盛于下, 见鬼神者, 阴之灵, 神垂者, 阴之所, 舟楫桥梁, 水之用, 两手寸脉皆沉而伏, 知胸中有实痰也, 凡三涌三泄三汗, 不旬日而无梦, 一月而有娠。 (此二案非子和先生不能) 


 

日期:2008年5月12日 - 来自[第七章 求子门]栏目第七节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张子和云: 凡妇人月事不来, 用茶调散吐之(据此吐法,能学子和者则可,在他人则不可,用吐固是一法,然体虚者不宜), 次用玉烛散, 芎归汤, 三和汤, 桂苓白朮散之类降心火, 益肾水, 开胃进食, 分阴阳, 利水道之药也。

  (验案)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一妇人月事不行, 塞热往来, 口干颊赤, 饮食少, 旦暮间咳一二声, 诸医皆用虻虫、水蛭、干漆、硇砂、芫青、红娘子、没药、血竭之类, 惟戴人不然, 曰: 古方虽有此法, 奈病人服之, 必脐腹发痛, 饮食不进, 乃命止药, 饮食少进。 内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心受之则血不流, 故女子不月, 既心受积热, 宜抑火升水, 流湿润燥, 开胃诱食, 乃涌出痰一二升(惟有痰者可用,亦须形疾俱实), 下泄水五六行, 湿水上下皆去, 血气自然惴流, 月事不为水湿所隔, 自依期而至矣。 亦不用虫虫水蛭之类有毒之药, 如用之, 则月经总来, 小溲反闭, 他证生矣。 凡精血不足, 宜补之以食, 大忌有毒之药偏胜而致夭阏多矣。

  一妇人年三十四岁, 经水不行, 寒热往来, 面色痿黄, 唇焦颊赤, 时咳二三声, 问其所服之药, 黑神散.乌金丸.四物汤.烧肝散.鳖甲散.建中汤.宁肺散.针艾千百, 转剧,家人意倦, 不欲求治, 戴人悯之, 先涌痰五六升, 午前涌毕, 午后进食, 饮证悉除(形盛气实病真药当然非轻试之法慎之), 后三日复轻涌之, 又去痰一二升, 食益进, 不数日, 又下通经散, 泻讫一二升, 数日, 去死皮数重, 小者如麸片, 大者如苇膜, 不月余经水自行, 神气大康矣。


 

日期:2008年5月12日 - 来自[第二章 经闭门]栏目痰饮

       某六一   高年卫阳式微,寒邪外侵,引动饮邪,上逆咳嗽,形寒,仲景云,治饮不治咳,当以温药通和之。外寒引动宿饮上逆
       杏仁三钱   粗桂枝一钱   淡干姜一钱半   茯苓三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周   向有耳聋鸣响,是水亏木火蒙窍,冬阳不潜,亦属下元之虚,但今咳聋,喉下有痰音,胁痛,卧着气冲,乃冲阳升而痰饮泛,脉浮,当此骤冷,恐有外寒引动内饮,议开太阳以肃上。
       云茯苓   粗桂枝   干姜   五味同姜打   白芍   炙草
       当午时服。
       某二一   新凉外束,肺受寒冷,气馁不降,宿饮上干,而病发矣,法当暧护背心,宿病可却。
       淡生姜粉   半夏   蛤蜊粉   茯苓   桂枝木
       苡仁煎汤。
       某五十   背寒咳逆,此属饮象,先当辛通饮邪,以降肺气。饮上逆肺气不降
       鲜枇杷叶   杏仁   茯苓   橘红   生姜   半夏
       某五二   脉右大弦,气喘,咳唾浊沫,不能着枕,喜饮汤水,遇寒病发,此属饮邪留于肺卫,如见咳,投以清润,愈投愈剧矣。
       葶苈子   山东大枣
       徐氏   痰饮上吐,喘不得卧,乃温邪阻蔽肺气,气不下降,壅滞不能着右,议用宣通,开气分方法。
       小青龙去细辛、麻黄,加苡仁、白糖、炒石膏。
       沈妪   冬温,阳不潜伏,伏饮上泛,仲景云,脉沉属饮,面色鲜明为饮,饮家咳甚,当治其饮,不当治咳,缘高年下焦根蒂已虚,因温暖气泄,不主收藏,饮邪上扰乘肺,肺气不降,一身之气交阻,熏灼不休,络血上沸,经云,不得卧,卧则喘甚痹塞,乃肺气之逆乱也,若以见病图病,昧于色诊候气,必致由咳变幻,腹肿胀满,渐不可挽,明眼医者,勿得忽为泛泛可也,兹就管见,略述大意,议开太阳,以使饮浊下趋,仍无碍于冬温,从仲景小青龙越婢合法。
       杏仁   茯苓   苡仁   炒半夏   桂枝木   石膏   白芍   炙草
       方氏   冷暖失和,饮泛气逆,为浮肿喘咳,腹胀,卧则冲呛,议用越婢方。
       石膏   杏仁   桂枝   炒半夏   茯苓   炙草
       施四七   劳烦太甚胃阳受伤,外卫单薄,怯寒畏冷,食物少运痰饮内起,气阻浊凝胸背皆痛,辛甘理阳已效,当此长夏,脾胃主令,崇其生气,体旺病可全好。脾胃阳虚
       六君子加益智木香。
       黄三四   身居沿海,氛瘴雾露客邪,侵入清阳,阳伤畏寒,久嗽病患不知却病护身,犹然用力承办,里结饮邪,沉痼不却病。
       茯苓桂枝汤。
       胡四六   脉沉而微,微则阳气不足,沉乃寒水阴凝,心痛怔忡,渐及两胁下坠,由阳衰不主营运,痰饮聚气欲阻,致痛之来,其心震之谓,亦如波撼岳阳之义,议用外台茯苓饮合桂苓方。
       人参   茯苓   半夏   枳实   桂枝   姜汁
       白二六   脉沉小弦,为阴浊饮邪,禀质阳不充旺,胸中清气不得舒展旷达,偶触入寒冷,或误进寒物饮邪暴冷,凝结胸痞,当平日食物,忌用酒肉腥浊,便清阳流行,常服仲景苓桂术甘汤百剂,若病来因冷,即服大顺散。
       戴   病去,神已爽慧,但本脉带弦,平素有饮,为阳气不足之体,年纪渐多,防有风痹,此酒肉宜少用,劳怒当深戒矣,议外台茯苓饮方。
       人参   茯苓   广皮   枳实   半夏   金石斛
       朱四九   烦劳太过,阳伤,痰饮日聚,阳跷脉空,寤不成寐卫阳失护,毛发自坠,乃日就其衰夺矣。初进通饮浊以苏阳,接服外台茯苓饮。
       吴氏   脉弦,背中冷,左偏微痛,食少欲呕,四肢牵强,此饮邪内结,议通阳气。
       桂枝   茯苓   半夏   姜汁   炙草   大枣
       某   眩晕恶心胸脘不爽,脉右弦左弱,面色红亮,此乃痰饮上泛,有厥中之事。
       炒半夏   制蒺藜   橘红   煨天麻   石菖蒲   茯苓   姜汁
       尤   口中味淡,是胃阳虚,夫浊饮下降痛缓,向有饮湿为患,若不急进温通理阳,浊饮必致复聚,议大半夏汤法。
       人参   半夏   茯苓   枳实   姜汁
       张二七   酒客谷少中虚,常进疏散表药,外卫之阳亦伤,其痰饮发时,胸中痞塞,自述或饥遇冷病来,其为阳气受病何疑,不必见痰搜逐,但护中焦脾胃,使阳气健运不息,阴浊痰涎,焉有窃踞之理。脾阳不运
       生于术   川桂枝   茯苓   淡姜渣   苡仁   泽泻
       姜枣汤法丸。
       王三二   脉沉为痰饮,是阳气不足,浊阴欲蔽,当以理脾为先,俾中阳默运,即仲景外饮治脾之意。
       苓桂术甘,加半夏陈皮水法丸。
       某三四   舌白,咳逆不渴,非饮象而何,宜宣温药和之。
       杏仁   苡仁   半夏   干姜   粗桂枝   茯苓   厚朴   炙草
       某   食后脘中痞阻,按之漉漉有声,手麻胁痛,心烦,耳目昏眩,是气不流行,痰饮内聚中焦。
       用桂苓丸,竹沥姜汁法丸。
       又   桂枝   人参   茯苓   半夏   广皮   炙草
       黄   味过甘腻,中气缓,不主运,延绵百天,聚气结饮,东垣云,病久发不焦,毛不落,不食不饥,乃痰饮为患,饮属阴类,故不渴饮,仲景五饮互异,其要言不繁,当以温药和之,通阳方法,固无容疑惑,大意外饮宜治脾,内饮治肾,是规矩准绳矣,议用苓桂术甘汤。
       某   形体似乎壮实,阳气外泄,畏风怯冷,脾阳消乏,不司健运,水谷悍气,蒸变痰饮,隧道日壅,上实下虚,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得效,从外饮立方。
       人参   淡附子   生于术   枳实   茯苓   泽泻
       荆沥姜汁法丸。
       某   老人久嗽妨食,议以外饮治脾。
       苓桂术甘汤。
       王三四   脉沉,背寒,心悸如坠,形盛气衰,渐有痰饮内聚,当温通补阳方复辟,斯饮浊自解。脾肾阳虚
       人参   淡附子   干姜   茯苓   生于术   生白芍
       冯   阳虚则形寒汗出,痰饮痞聚,都是阴浊成形,乘阳气衰微,致上干窃踞,古人法则,必通其阳以扫阴氛,但宿病无急攻方,况平素忧郁,气滞血涩,久耗之体,不敢纯刚,防劫液耳。
       人参   熟附子   淡干姜   炒川椒   川桂枝   乌梅肉   生白芍
       另真武丸三两。
       程四八   左脉沉静,右脉微弦,四旬清阳日薄,脾脏鼓运渐迟,加以烦心萦思,水谷悍气,蕴蒸痰饮,仲景谓外饮当治脾阳,况中年常有遗泄之患,按脉非龙相之动搏,议固下益肾,转旋运脾二方,分早晚服,早服从还少聚精七宝,参用丸方。
       熟地   苁蓉   枸杞   五味   萸肉   茯神   山药   菟丝   覆盆   鱼胶   菖蒲   远志   龙骨   青盐
       熟蜜同枣肉捣丸,早服五七钱。
       茅术   于术   半夏   茯苓   广皮   生益智   白蒺   钩藤
       姜枣汤泛丸,晚服三钱,开水下。
       徐   清阳未展,浊阴欲踞,久延必结痰饮,议用真武丸二钱五分,人参一钱煎汤送,胃阳得震,浊当退避矣,十服。
       某   脉沉弦,饮泛呛咳,乃下虚无以制上,议早服肾气丸,摄纳下焦散失,以治水泛之饮,午服外台茯苓饮,转旋中焦,使食不致酿痰,茯苓饮去术。
       某七一   高年久嗽,脉象弦大,寤不成寐,乃阳气微漓,浊饮上泛,仲景云,进温药和之。脾胃阳虚饮逆咳呕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川桂枝一钱   生姜一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大枣二枚
       顾二四   咳嗽数月,呕出涎沫,建中不应,已非营卫损伤,视其面色鲜明,饮食仍进,仿饮邪主治。
       小半夏汤加桂枝杏仁姜汁。
       李三八   劳伤阳气,内起痰饮,卧着气钝饮阻,其咳为多,痰出稍通势缓,且体常汗泄,非风寒表邪不解,并不热渴,亦非火炎烁金,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
       茯苓   桂枝木   苡仁   炙草   姜汁
       陈   脉涩小,舌白不渴,身动呕痰,身如在舟车中,此寒热攻胃致伤,逆气痰饮互结,通补阳明为正,白术甘草守中,未能去湿,宜缓商。
       人参汁   半夏   枳实汁   茯苓   竹沥   姜汁
       马三四   肌肉丰溢,脉来沉缓,始发右季胁痛,汤饮下咽,汩汩有声,吐痰涎头痛,此皆脾胃阳微,寒湿滞聚,年方壮盛,不必介怀,温中佐其条达,运通为宜。
       茅术   厚朴   半夏   茯苓   陈皮   淡姜渣   胡芦巴   炙草
       姜汁泛丸。
       马四十   甘缓颇安,辛泄不受,此阳分气衰,将来饮邪日聚,然卧着咳多,清气失旋,先用苓桂术甘汤,继进外台茯苓饮。
       曹四七   中年阳气日薄,痰饮皆属阴浊,上乾清道,为冲逆咳嗽,仲景治法,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分晰甚明,昔年曾用桂苓泽术得效,是治支饮治法,数年真气更衰,古人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须忌治嗽肺药,先用小青龙去麻、辛,接服外台茯苓饮。
       程五七   昔肥今瘦为饮,仲景云,脉沉而弦,是为饮家,男子向老,下元先亏,气不收摄,则痰饮上泛,饮与气涌,斯为咳矣,今医见嗽,辄以清肺降气消痰,久而不效,更与滋阴,不明痰饮皆属浊阴之化,滋则堆砌助浊滞气,试述着枕咳呛一端,知身体卧着,上气不下,必下冲上逆,其痰饮伏于至阴之界,肾脏络病无疑,形寒畏风,阳气微弱,而藩篱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烦曰,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脾肾阳虚饮逆咳呕
       桂苓甘味汤熟附都气加胡桃。
       陈   痛久气乱,阳微,水谷不运,蕴酿聚湿,胃中之阳日薄,痰饮水湿,必倾囊上涌,而新进水谷之气,与宿邪再聚复出,致永无痊期,仲景云,饮邪当以温药和之,又云不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则知理阳通阳,诚有合于圣训,断断然矣。
       真武汤。
       张四一   痰饮喘咳,肌肉麻痹,痞胀不堪纳谷,冬寒日甚,春暖日减,全是阳气已衰,阴浊逆干犯上,肺药治嗽,无非辛泄滋润,盖辛散则耗阳,滋清助阴浊,浊阻在阳分,气不肃,为夜不得卧,小青龙意,主乎由上以泄水寒,直从太阳之里以通膀胱,表中里药也,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驱阴邪以复阳,一定成法。
       早肾气去萸换白芍,炒楂炭水法丸,晚外台茯苓饮,姜枣汤法丸。
       程六十   肾虚不纳气,五液变痰上泛,冬藏失职,此病为甚,不可以肺咳消痰,常用八味丸,收纳阴中之阳,临时撤饮,用仲景桂苓味甘汤。
       孙   未交冬至,一阳来复,老人下虚,不主固纳,饮从下泛,气阻升降,而为喘嗽,发散寒凉苦泻诸药,焉得中病,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后贤每每以老人喘嗽,从脾肾温养定论,是恪遵圣训也。
       桂枝   茯苓   五味子
       甘草汤代水,加淡姜枣。
       李   肠红久病,不必攻治,今者气冲喘嗽,脘胁痞阻,是饮浊上僭,最宜究悉。
       川桂枝七分   茯苓三钱   干姜一钱   五味子同姜合捣一钱   杏仁一钱半   白芍一钱   炙草五分   生左牡蛎三钱
       吴二七   壮年下元久虚,收纳气泄,每交秋冬受冷,冷气深入,伏饮夹气上冲,为咳喘呕吐,疏肺降气不效者,病在肾络中也,盖精血少壮不旺,难以搜逐,病根不去谓此,绝欲一年,小暑艾灸,静养一百二十天可愈,附都气加车前。肾阳虚饮逆喘咳呕
       潘二九   劳力喘甚,肩背恶寒,饮泛上逆,皆系下元虚损,莫以喘用泻肺等药。
       薛氏八味丸。
       王   秋深天气收肃,背寒喘咳,饮浊上泛,缘体中阳气少振,不耐风露所致,最宜暖护背部,进通阳以治饮。
       茯苓   桂枝   半夏   姜汁   苡仁   炙草
       又   早肾气丸,夜真武丸。
       陈   脉虚微,春阳地升浊阴上干,喘不得卧,治在少阴。
       人参   淡熟附子   猪胆汁
       又   照前方加淡干姜一钱半。
       又   脉弦,暮夜浊阴冲逆,通阳得效,议真武法,以撤其饮。
       人参   淡附子   生白芍   茯苓   姜汁
       又   真武泄浊,脘通思食,能寐昨宵已有渴欲饮水之状,考金匮云,渴者饮邪欲去也,当健补中阳,以资纳谷。
       人参   生于术   淡附子   茯苓   泽泻
       又   早服肾气丸四五钱,晚用大半夏汤。
       人参   半夏   茯苓   姜汁
       董   脉弦右濡,阳微恶寒,饮浊上干,咳吐涎沫,且食减胃衰,寒疝窃踞,阴浊见症,岂止一端,喻嘉言谓浊阴上加于天,非离照当空,氛雾焉得退避,反以地黄五味阴药附和其阴,阴霾冲逆肆虐,饮邪滔天莫制,议以仲景熟附配生姜法,扫群阴以驱饮邪,维阳气以立基本,况尊年尤宜急护真阳为主。
       人参   茯苓   熟附子   生姜汁   南枣
       戴   十二月间,诊得阳微,浊饮上干为咳,不能卧,曾用小青龙汤,减去麻黄细辛,服后已得着枕而卧,想更医接用不明治饮方法,交惊蛰阳气发泄,病势再炽,顷诊脉来濡弱无神,痰饮咳逆未已,谅非前法可效,宗仲景真武汤法,以熟附配生姜,通阳逐饮立法。
       真武汤去白术,加人参。
       计   不卧呛喘,泛起白沫,都是肾病,议通太阳膀胱。肾阳虚膀胱气化不通降
       茯苓   川桂枝   淡干姜   五味子   白芍   炙草
       顾   饮邪泛溢,喘嗽,督损头垂,身动喘甚,食则脘中痞闷,卧则喘咳不得息,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二脏失司,出纳失职,议用早进肾气丸三钱,以纳少阴,晚用小青龙法,涤饮,以通太阳经腑,此皆圣人内饮治法,与乱投腻补有间矣。
       小青龙去麻辛甘芍,加茯苓杏仁大枣。
       某   形盛面亮,脉沉弦,此属痰饮内聚,暮夜属阴,喘不得卧,仲景谓饮家而咳,当治其饮,不当治咳,今胸满腹胀,小水不利,当开太阳以导饮逆,小青龙去麻辛合越婢。
       桂枝   半夏   干姜   五味   杏仁   石膏   茯苓   白芍
       某   服三拗汤,音出喘缓,可见苦寒沉降之谬,素多呕逆下血,中焦必虚,而痰饮留伏显然,议治其饮。
       桂枝汤去甘草,加杏仁茯苓苡仁糖炒石膏。
       某   太阳经气不开,小水不利,下肢肿浮渐上,着枕气塞欲坐,浊饮上干,竟有坐卧不安之象,医者但以肺病刻治,于理未合,急用小青龙法,使膀胱之气无阻碍,浊饮痰气自无逆冲之患矣。
       桂枝   杏仁   干姜   五味   半夏   茯苓
       章   伏饮阴浊上干,因春地气主升而发,呕吐不饥,自然脾胃受伤,六君子宣补方法,未尝不妙,今诊得吸气甚微,小溲晨通暮癃,足跗浮肿,其腑中之气开阖失司,最虑中满,夫太阳司开,阳明司阖,浊阴弥漫,通腑即是通阳,仿仲景开太阳一法。
       牡蛎   泽泻   防己   茯苓   五味   干姜
       张二七   呛喘哮,坐不得卧,神迷如呆,气降则清,水寒饮邪,上冲膻中,用逐饮开浊法。寒饮浊邪上冲膻中
       姜汁炒南星   姜汁炙白附子   茯苓   桂枝   炙草   石菖蒲
       某三四   咳缓,痰少,脘中不爽,肌腠瘙痒,皆湿邪未尽,痰饮窃踞之象,当用六安法。肺胃湿痰
       杏仁   白芥子   炒半夏   茯苓   淡干姜   橘红
       王   当年阳虚,浊饮上泛喘急,用真武汤丸而效,因平素嗜酒少谷,中虚湿聚,热蕴蒸痰,目黄龈血,未可为实热论治,议方用外台茯苓饮,减甘草佐以微苦,清渗理其湿热,以酒客忌甜故也。中虚湿热
       茯苓四两   人参二两   苡仁四两   枳实一两   半夏二两   广皮二两
       金石斛八两,煮汁为丸。
       汪   面色鲜明,脘中漾漾欲呕,因郁勃热气,蒸为痰饮,宜暂缓参术,务清中焦热痰。中焦痰热
       杏仁   枳实汁   橘红   瓜蒌皮   郁金   半夏曲   桔梗   黑栀皮
       张氏   痰饮挟燥,咳,喉中痒。痰饮挟燥
       杏仁   花粉   茯苓   象贝母   橘红   半夏曲
       陈妪   痰饮挟气火上踞,脘痞胀不爽,宜理气热。气火不降
       半夏   茯苓   瓜蒌皮   黑栀皮   橘红   郁金
       某   脉弦右涩,面亮舌白,口干不喜饮,头重岑岑然,胸脘痹塞而痛,得嗳气稍舒,酒客谷少中虚,痰饮聚蓄,当此夏令,地气上升,饮邪挟气上阻清空,遂令前症之来,金匮云,脉弦为饮,色鲜明者为留饮,口干不欲饮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况漐漐汗出,岂是风寒?春夏温邪,辛温发散为大禁,自云身体空飘,年已六旬又四,辛散再泄其阳,不亦左乎。
       半夏   姜汁   川连   吴萸   茯苓   枳实   竹沥
       潘三八   远客路途,风寒外受,热气内蒸,痰饮日聚于脏之外,络脉之中,凡遇风冷,或曝烈日,或劳碌形体,心事不宁,扰动络中宿饮,饮泛气逆,咳嗽,气塞喉底胸膈,不思食物,着枕呛吐稠痰,气降自愈,病名哮喘伏饮,治之得宜,除根不速,到老年岁,仍受其累耳。哮喘伏饮
       小青龙汤去细辛。
       童五六   背寒,短气,背痛映心,贯胁入腰,食粥噫气脘痞,泻出黄沫,饮邪伏湿,乃阳伤窃发,此温经通络为要,缓用人参。饮伏经络
       川桂枝   生白术   炒黑蜀漆   炮黑川乌   厚朴   茯苓
       叶四十   脉右弦,舌黄不渴,当心似阻,昔形壮,今渐瘦,咳久不已,卧着则咳,痰出稍安,此清阳少旋,支脉结饮,议通上焦之阳。胸次清阳少旋支脉结饮
       鲜薤白   瓜蒌皮   半夏   茯苓   川桂枝   姜汁
       杨   头中冷痛,食入不消,筋脉中常似掣痛,此皆阳微不主流行,痰饮日多,气隧日结,致四末时冷,先以微通胸中之阳。
       干薤白   桂枝   半夏   茯苓   瓜蒌皮   姜汁
       又   微通其阳已效,痰饮阻气,用茯苓饮去广皮,加姜汁。
       程三三   支脉聚饮,寒月喘甚,初因寒湿而得,故食辛稍安。支脉结饮
       杏仁   半夏   厚朴   苡仁   茯苓
       姜汁法丸。
       赵   支饮,胁痛咳逆。
       小青龙去麻辛。
       汪氏   支脉结饮,阻气喘胀,入胁则痛,厥逆为眩。
       茯苓   桂枝   半夏   杏仁   郁金   糖炒石膏
       黄   支脉结饮,发必喘急,病发用。
       桂枝   茯苓   五味   炙草
       冯   悬饮流入胃中,令人酸痛,涌噫酸水,当辛通其阳以驱饮。悬饮
       桂枝木   半夏   茯苓   炒黑川椒   姜汁
       又   照前方加淡附子。
       施   诊脉右虚,左小弦,面色黄,少华采,左胁肋痛,五六年未愈,凡久恙必入络,络主血,药不宜刚,病属内伤,勿事腻补,录仲景旋覆花汤,加柏子仁归须桃仁。
       又   初服旋覆花汤,未应,另更医谓是营虚,用参归熟地桂芍炙草,服后大痛,医又转方,用金铃半夏桃仁延胡茯苓,服之大吐大痛,复延余治,余再议方,谓肝络久病,悬饮流入胃络,致痛不已,议太阳阳明开阖方法。
       人参   茯苓   炙草   桂枝   煨姜   南枣
       服苦药痛呕,可知胃虚,以参苓阖阳明,用草桂开太阳,并辛香入络,用姜枣通营卫,生姜恐伐肝,故取煨以护元气,而微开饮气也。
       又   前方服之痛止议丸方。
       人参   半夏   川椒   茯苓   桂枝
       煨姜南枣汤丸。
       某   夏季阳气大升,痰多呛咳,甚至夜不得卧,谷味皆变,大便或溏或秘,诊脉右大而弦,议以悬饮流入胃络,用开阖导饮法。
       人参   茯苓   桂枝   炙草   煨姜   南枣
       又   早诊脉,两手皆弦,右偏大,凡痰气上涌,咳逆愈甚,日来小溲少,下焦微肿,议通太阳以撤饮邪。
       人参   茯苓   桂枝   炙草   五味   干姜
       又   脉弦略数,不渴不思饮,此饮浊未去,清阳不主营运,前方甘温,主乎开阖,能令胃喜,次法开太阳以撤饮邪,亦主阳通,据自述心下胃口,若物阻呆滞,其浊锢阳微大着,其治咳滋阴,适为阴浊横帜矣,议用大半夏汤法。
       大半夏汤加炒黑川椒。
       内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饮之名,两汉以前谓之淡饮,仲景始分痰饮,因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义,而立大小青龙半夏苓桂术甘肾气等汤,以及内饮外饮诸法,可谓阐发前贤,独超千古,与后人所立风痰湿痰热痰酒痰食痰之法迥异,总之痰饮之作,必由元气亏乏,及阴盛阳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滞,不能输布,留于胸中,水之清者悉变为浊,水积阴则为饮,饮凝阳则为痰,若果真元充足,胃强脾健,则饮食不失其度,营运不停其机,何痰饮之有,故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乃后人不知痰饮之义,妄用滚痰丸,茯苓丸,消痰破气,或滋填腻补等法,大伤脾胃,堆砌助浊,其于仲景痰饮之法,岂不大相乖谬乎,然痰与饮,虽为同类,而实有阴阳之别,阳盛阴虚,则水气凝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故王晋三先生取仲景之小半夏茯苓,及外台饮三汤,从脾胃二经分痰饮立治法,而先生又取仲景之苓桂术甘,外台茯苓饮,肾气丸,真武汤,分内饮外饮治法,而于痰饮之症,无遗蕴矣,愚历考先生治痰饮之法,则又有不止于此者,然而病变有不同,治法亦有异,如脾肾阳虚,膀胱气化不通者,取仲景之苓桂术甘汤,茯苓饮,肾气真武等法,以理阳通阳,及固下益肾,转旋运脾为主,如外寒引动宿饮上逆,及膀胱气化不通,饮逆肺气不降者,以小青龙合越婢等法,开太阳膀胱为主,如饮邪伏于经络,及中虚湿热成痰者,则有川乌蜀漆之温经通络,外台茯苓饮去甘草,少佐苦辛清渗理湿之法,其饮邪上冲膻中,及悬饮流入胃中而为病者,又有姜附南星菖蒲旋复川椒等,驱饮开浊,辛通阳气等法,丝丝入扣,一以贯之,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非深于得道者,其孰能之。邹滋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9851/871275188070.html

更多阅读

止咳祛痰法 止咳祛痰药

陈醋冰糖汁:冰糖100克捣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陈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即可服用。于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5毫升,长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更佳。烧萝卜止咳: 把萝卜切成约5厘米厚的条状或片状,放入炉灶内烧(煤气灶可用锅烤),烧至半生不熟的

痰多是怎么回事? 早晚痰多是怎么回事

痰多是怎么回事?中秋前后 咳嗽应分清温燥还是凉燥2010-09-12冰心一壶中医认为,在五行中,肺与秋同属于金,故肺与秋令相应。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若是受到燥邪侵害,肺气壅遏,气道不利,肺气失宣,易引发秋燥咳嗽。深秋时节,天气渐冷,寒风肃杀,万物凋谢,

生脉饮 生脉饮-药物来源,生脉饮-药物成分

生脉饮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药方,组成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其中,人参是主药,能大补元气,麦冬可养阴清热,五味子为敛汗生津,后两味起辅助作用,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同发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千年来,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实践检验,在

补气佳品 补气佳品--------自制生脉饮

生脉饮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药方,组成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其中,人参是主药,能大补元气,麦冬可养阴清热,五味子为敛汗生津,后两味起辅助作用,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同发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主治温病热伤气阴,倦怠气短懒言,口

小孩喉咙有痰呼呼响 孩子喉咙里有痰怎么办

孩子喉咙里有痰怎么办――简介孩子喉咙里有痰,容易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有效地帮孩子排痰呢?孩子喉咙里有痰怎么办――方法/步骤孩子喉咙里有痰怎么办 1、保持湿润  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声明:《痰饮 痰饮2》为网友鬧夠了就去吃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