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手术分离的一对曾经的联体姐妹,今天分躺在父母的怀抱中顺利出院。主刀的郑珊教授上午表示,分离手术后的大女、小女均恢复良好,下一步将按治疗计划,两个月后再各自实施一次腹部造瘘口关闭术,即大功告成。
本月9日,借助于3D打印技术进行精准辅助,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郑珊教授领衔的团队成功地为来自江西的罕见臀部联体女婴实施分离手术。术后两女插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被安置在同一监护病房接受专职护理,由外科手术团队和监护团队共同管理。两女相继顺利撤离呼吸机、拔管、开始少量喂养,术后第4天双双平稳度过危险期,转回普通病房,由病房医护人员继续对姐妹俩加强察看和护理。
郑珊介绍说,因为臀部相连、肛门融合,分离手术中为大女和小女分别进行了肠子“改道”,并在各自腹部做了临时排便用的造瘘口。术后两人的造瘘口排泄通畅、伤口干净、无积液、皮瓣无坏死、无中枢感染,肛门外形良好。两周后,又开始了“扩肛”。目前,两女中的大女体重4.6公斤,小女4.8公斤,都生长发育良好。
今天上午,在儿科医院七病区,准备出院的“联体”姐妹被爸爸妈妈抱着,面面相对,还不时做出笑眯眯的模样。备感欣慰的孩子父亲再三感谢儿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努力,也感谢天使妈妈基金的帮助,“是他们坚定了我们一家人生活的信心。”
相关链接
今日,由吉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办的2015年骨科医师年会暨东北亚骨科学术研讨会于6月25—27日在延边州敦化市召开。本届大会是吉林省骨科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来自韩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著名专家,及全国各地的骨科同仁相聚一堂,就骨科学术、骨科护理以及如何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吉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金成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以“创新与发展”为主旨,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更好地为广大骨科同仁深入探讨交流、展开学术争鸣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也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吉林省骨科医疗水平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次研讨秉承了历届研讨会的学术精神,六个节段的学术报告涵盖了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手足外科、康复疼痛科和骨科护理等骨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业务。大会现场特邀嘉宾的专题演讲,手术视频现场讨论和点评,疑难病例交互式讨论,骨科护理的常规问题规范化共识等环节都引发了在座各位同行的激烈讨论,整个会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学术讨论高潮。通过与会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使骨科医师们受益匪浅,也对提高国内骨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基层医师的诊疗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近几年骨病发病率不断升高,骨病患者更是呈几何倍数上升,而作为承办“东北亚骨科学术研讨会”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多年来在院长王金成的领导下,在科主任教授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一直致力于做好骨科疾病预防,给疾病阶梯治疗,术后康复,终身随访的工作,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降低手术风险,使病患者的健康权益得到最大保护。不仅如此,王金成院长还带领骨科医院关节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了行业领先的3D打印全肘、全腕、肱骨近端半肩、桡骨远端半腕关节、胫骨近端表面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吉林省使用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领域趋于世界领先地位。打造国际标准的骨科医院,建设世界一流的医护团队,也将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目标。
![江西连体男婴分离 江西联体女婴分离手术后今天顺利出院](http://img.aihuau.com/images/e/77834/5614060402561764024110.jpg)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骨科器械、设备及药品展览会,国内外多家知名相关器械厂商充分展示了关节外科领域的临床诊疗技术的最新产品与成果。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北京力达康也以其优质产品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莅临展台参观指导。力达康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用心做好产品造福中国患者,为骨科医学发展持续不断提供新产品支撑。
延伸阅读:东北亚骨科学术研讨会召开 3D打印技术取得新突破男子不能咀嚼移植3D打印下巴 术后变帅图像研究揭示心脏细胞3D结构3D打印的医学憧憬造人体器官医用3D打印进入加速增长期 产业链尚未成型利用3D技术成功救治面部罕见畸形的新疆兔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