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玉也称马来西亚玉,吕宋玉等。是一种人造仿翡翠制品,主要矿物为石英,为纯石英或石英晶体熔化加入着色剂而制成。硬度6.5~7,比重2.65,折射率154。是1988年在泰国、缅甸及我国云南边境一带开始流行。开始时许多人上当受骗,有些人为马来玉倾家荡产。销路不错,到中后期不法商人把绿色石英岩、澳洲玉、东陵玉及绿色玻璃通通称作马来玉了。用肉眼可准确判断。
&naIhUaU.combsp; 马来玉实质上是一种绿色脱玻化玻璃。因为外表酷似高档翡翠,又称马来翠,也有人称为“准玉”或“依莫利石”,确切名称应是人造澳玉或人造绿玉髓。它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灰绿色,长波紫外荧光灯下无荧光。玻璃光泽,半透明。一般为老艳绿色,在透射光下可看到如绿色蛛网或蜂巢的结构。
马来玉外表酷似高档翡翠,玻璃光泽,半透明,一般为老艳绿色,在透射光下可看到如绿色蛛网一样漂亮的翡翠,价格便宜的只有百八十元,着实让人心动。因为最初出现时声称来自马来西亚,所以称马来西亚玉,简称马来玉,又称马来翠,也有人称为“准玉”或“依莫利石”,确切名称应是人造澳玉或人造绿玉髓。这就是目前有很多人误认为是天然的高档马来玉。

“马来玉”与翡翠的区别
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出现一种绿色鲜艳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不少人,以为它是“难得的高档翡翠”。这种玉石究竟是甚么呢?这种玉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名称而已。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马来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1.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
2.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3.24~3.43。
3.马来西亚玉的平均折射率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4.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十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