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茶的故事 名人与茶的轶闻雅事](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896/4513060401454463358549.jpg)
我国是茶的故乡,栽培茶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或以茶会友,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亦或倾之以情,或状之以诗,他们为此留下的轶闻雅事,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宋代文豪苏东坡是一位谙熟茶事的高手。他在谪居宜兴时,吟诗挥毫,伴随他的常常是一把提梁式紫砂壶,他曾写下“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名句。苏东坡爱壶如子,后来人们便将此种茶壶称之为“东坡壶”,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陆游是位著名的茶客,他出生茶乡,喜尝品茶,所写茶诗达300多首,堪称历代诗人咏茶之“冠军”。他嗜茶成癖,以致带病冒寒,深夜汲泉煮茗:“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儿童亦熟睡,汲水自煎茗。” 清代乾隆皇帝喜茶成瘾,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正是茶伴乾隆度过了89岁的高龄。他一生巡幸各地,品了不少名茶,曾将龙井茶产区杭州狮峰山下胡公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他对泡茶之水和茶具也颇有研究.认为北京玉泉山水烹茶最佳,赐为“天下第一泉”,宜兴紫砂壶沏茶最优,命为“世上茶具之首”。 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每当春去夏来,便在淄川县西铺村通往县城的大道旁的一棵大树下,摆设茶摊,热情地请过路人憩息、喝茶,请他们讲一些民间的故事,“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月复月,年复年,茶换故事,勤奋写作,终于完成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清代曹雪芹是位深谙茶艺的行家。他的名著《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茶香飘逸字里行间,茶事茶艺跃然纸上,茶味服从于艺术,让人们品出味中之味,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绝招。 大作家林语堂善于品茶。他根据自己的品茶经验,提出了“三泡”说。他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以佳人喻茶,可谓心裁别出而富有雅韵。 毛泽东一生中除了吸烟之外,最大嗜好便是品茶。他常以茶会友,在《和柳亚子先生》七律诗中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名句。那次在“粤海” (广州)的品茶,给柳亚子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抗战时期的1941年,柳亚子还在一首诗中写道:“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 周恩来关心茶叶生产,生前曾5次亲自到龙井茶产区杭州梅家坞视察,并和干部群众制订龙井茶发展规划。他珍惜龙井茶,曾津津有味地将杯中的龙井茶叶全部咀嚼吃光,留下了“啜英咀华”的佳话。 朱德生前与茶有着不解之缘。1960年视察杭州龙井茶区,他品尝龙井茶之后,即挥毫题诗《访龙井村》一首:“狮峰龙井产名茶,生产大队一百家,开辟茶园四百亩,收入年年有增加。”他曾在庐山品饮了云雾茶后即席赋诗道:“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