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裸课”
张丽钧
【张丽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唐山市“十杰”青年、“十佳”教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
首先,我得说,“裸课”这个词是不妥帖的。何谓“裸课”?借某一宣称“敢上裸课”的教师的话来讲,就是“一师,一黑板,一粉笔,一群学生,不磨课,不试教”的课。这是不是叫“原生态课”更准确呢?这年头,“裸”很忙——“裸奔”“裸官”“裸捐”“裸婚”“裸妆”“裸考”,连“肉色”都不时兴叫“肉色”,叫“裸色”了。稍加分析即可发现,这些词中“裸”的含义是各不相同的。“裸课”一词很“潮“,管它妥帖不妥帖,反正人家跟头趔趄地搭上了时尚的列车。
朋友圈里多人转发一篇鼓吹上“裸课”的文章,有一个微信版本索性将题目改成了《中国式赛课饱受诟病,裸课时代已经到来》。我记下了作者的名字,搜到他的博客,一口气读了十几篇文章。读后我笑了——人家已经是名流了,并且教的是小学,大师讲小课,自然敢上“裸课”。但是,我朋友圈里却有高中教师、大学教师跟着起哄,还有职初教师兴奋不已地认定怠惰也能够换取勋章。据说,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每篇课文都倒背如流,人家以上课前备课为耻,以上课前不备课为荣。这种在被窝里就能把课备好的人,大概是有资格上“裸课”的吧?
看不懂为什么“磨课”又遭吐槽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盛赞那个讲《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的历史教师,说他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即使是这样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优秀教师,授课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上课前也是要需要备课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说:“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语文特级教师斯霞把课备出了“花儿”——为了讲好《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她就亲自养蝌蚪,观察它“先后长出四条腿”究竟是“先长出前腿还是先长出后腿”;语文特级教师孙剑锋为了给学生讲清“草色遥看近却无”,硬是将一块泡沫板涂成大地的颜色,采来松针,在上面疏密有致地栽了上万棵“小草”。
我曾邀请名师熊芳芳来我校讲《珍贵的尘土》一课,她说,在飞机上翻来覆去地想着新课的导入,住进宾馆之后,又推翻了教案中的一部分内容……备课,不仅仅是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活生生的学生。这是一个神圣的“预先虚拟对话”过程。这个过程在广大教师中摆放了一个看不见的筛子,筛网之下是尘屑,筛网之上是珍宝。我遗憾地看到,大批庸师被筛掉。如果你问我:你“磨课”吗?我必须坦白地告诉你,我“磨课”,就算讲我自己写的文章,我也要“磨课”,因为我相信,“功夫”源自“工夫”。
我早就作别了“试教”时代,但是,我感谢早年的那些“试教”。这个过程不像医生用柳叶刀在患者身上做试验,更不像法官的开庭预演,它更一个像准妈妈忐忑又兴奋地试着抱起她的“婴儿”。借助这种试抱,她缓解了压力,获取了自信。即使她抱起的是一个枕头,她也绝不允许自己鲁莽,绝不允许自己苟且。我不知道抛出“试教就是对被试教对象不负责任”这一论调的人是否有过“试教”的经历,我的经验告诉我:在“试教”环节不负责任的教师,公开课也绝对讲不好。我鼓励自己学校的教师在上大型公开课前要“试教”,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见证了教师的认真与成长,何乐而不为?
在我看来,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可以让教师获得“飞翔的快感”;这宝贵的体验,哪怕仅有一次,也足以让他(她)厌弃匍匐。
毋庸讳言,当“满堂灌”从“人灌”升级为“电灌”,许多教师患了“PPT依赖症”,上课突遇停电,人便也跟着没了电。然而,电化教学手段发明出来,不就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的吗?因为个别人用不好,就号召大家都不要用,这是不是因噎废食?我欣赏钱志亮教授的PPT风格,简洁明了、含金量高;最近听陶西平先生讲座,惊叹于80岁的他在PPT制作上下的功夫。再说我自己,我讲作文时,“随堂练”总是要借助实物投影打出来,屏幕上的文字缩放随意,文面优劣一目了然,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举重若轻”多么令人艳羡,然而,除却天才,几乎所有的“举重若轻”都曾经历过一个“举轻若重”的过程。当一个芭蕾舞演员对你说“趾尖点地,临风飘举,你也能行!”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她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