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中国蛋糕1897
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日益强大,中国却成为停滞、专制的帝国,来自西方世界的人们一次次的被这个高傲、封闭的帝国拒之门外,一次次被无情的羞辱,中国成为无礼、野蛮的象征。
2 / 28 德国人拍摄的1900年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更使这种形象得以巩固,深化。从此,中国在西方人眼中不再神秘,1840年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用枪炮对这种中国形象的一种确认而已,从此,西方对于中国取得了完全的自信。
3 / 28 19世纪末美国出版的讽刺中国的政治漫画
诡计多端的中国人走“后门”,鬼鬼祟祟潜入美国北疆(19世纪末美国出版的讽刺中国的政治漫画),指的是发生于1900年的义和团战争,是这种形象认知不同的高峰——在1898年前后,多个了解中国的驻华使节被召回,中国形象在西人眼中已经低落到与非洲同等地位。
4 / 28 西太后
在不断的碰撞和交流中,西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开始多元化,多层次化,从洋务派聘请的洋教习,到各大媒体的驻华记者,除了傲慢与偏见之外,也给西人认识中国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5 / 28 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
西人真正得以深入了解中国则是在国门全开之后,随着交流的日渐加深,不少在华时间久的学人和记者竟能由于处于更加超脱的地位,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得出了许多国人难以自我认知的结论。
6 / 28 反而是中国内部自身,由于隔阂日久,未能意识到这种进展,依然将西人投来的注视和观察,研判为一种误读,从而激起强烈的反弹。
7 / 28 1870年的宁波海关巡逻艇
8 / 28 这是最早的一个时代封面,封面人物是吴佩孚,期刊时间是1924年9月8日。
9 / 28 封面人物:蒋介石,期刊时间是1927年4月4日。
小字说明:总司令蒋介石。“General Chang kai-shek”。这是指时任北伐军总指挥的蒋中正,说明时代在关注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0 / 28 封面人物:末代皇帝溥仪,期刊时间是1934年5月5日。小字说明:亨瑞溥仪。“Henry PuYi”。
12 / 28 1945年上海,一个穷苦的家庭坐在关了门的银行的阶梯上。George Lacks摄。
11 / 28 抗日战争时期,这张中国士兵肖像出自摄影师卡帕之手,并成为当年《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广泛支持。
12 / 28 1945年上海,一个穷苦的家庭坐在关了门的银行的阶梯上。George Lacks摄。
13 / 28 图为1949年前的上海街头
14 / 28 《乘凉的男子》,由Howard French 拍摄。美国摄影师 Howard French 一直在记录上海旧街区的最后遗貌。20世纪早期的街区正在被夷为平地,供2010年世博会及现代开发之用。
15 / 28 1958年12月1日的封面,人物:毛泽东。封面的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我们经常把它译成: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她竟震惊世界。
17 / 28尼克松访华时的中国
18 / 28 北京长安街
19 / 28 1983年的上海
21 / 28 1984年北京35周年国庆阅兵
22 / 28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23 / 28 1987年6月8日。中国走向疯狂——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24 / 28 1989年10月2日。在中国一天的生活。
25 / 28 1993年上海等公车的人们
26 / 28 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
27 / 28 北京2008奥运会展望——刘翔
28 / 28 原定2009年9月2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则于当月19日提前出版,“China's Moment(中国时刻)”躍然纸上,以鲜红的五角星作封面设计,美国媒体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来源:新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