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象:学生对教师不感兴趣,总是和老师对着干,师生关系紧张。
招数:出奇制胜,让他们感觉你和其他教师不一样。
乱班的学生认为所有的教师对他们都有看法,处理问题有偏差。但当他们看到你和其他教师处理问题不一样,自己以前对付老师的那一套不灵时,会有新鲜感和敬畏感。
在上第一节课时,一进教室,假装环顾四周,检查有无“相关”。然后说:“首先我要表扬大家。”学生觉得很纳闷,互相看看,可以接着说:“我以为会像港台电影那样,从门上掉下个水盆,或讲桌里藏有机关,我都穿了防弹衣(拍拍胸脯),看来没有,所以要表扬大家。”学生觉得有趣,拉近了距离。
在一节课上,学生大声说话,吵闹,可以说:“给你一分钟,把你非常想对谁表白的话说完,一分钟后不许再说话。”然后做出一个很酷地等的样子,学生自然安静了下来。
2现象:上课铃响了,学生无法安静,教师发火,没有心情上课。
招数: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课前五分钟。
让教师感到头疼的是,乱班的学生在上课铃响后,坐不下来,坐下后也是叽叽喳喳,安静不下来,把老师不当回事。教师在制止学生无效的情况下,终于爆发了,大发雷霆。学生看似老实了,可教师带着情绪上课,教学效果就谈不上了。
课前五分钟非常关键,主要是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先不说话,环顾四周。如无效果,再抓典型,“张三,你快点说,我等着上课呢”,“李四,这么高兴,有什么喜事给大伙讲讲,让大家一起分享”。此时点名要比大声制止效果好。如果以上办法对你的学生无效,那你就说:“现在把书合住,提问上节课的内容。”你会看到他们一个个老老实实地坐好了,因为没有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提问有把握,尤其是调皮的孩子,你只用提醒一些学生不要偷看课本就可以了。
3 现象:学生上课发呆、走神,玩东西或做小动作,大声争论等。
招数:以幽默和机智化解矛盾。
在这样的班上,有一些不良习惯的学生不足为怪,一般以幽默化解。如学生发呆,用方言高调说:“有些娃年龄大了,想法多了,不好管了。”也不点名,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哪有学生还敢发呆。有学生上课和别的学生争论起来,走过去,很夸张地拍拍肩膀:“不要激动!不要激动!”他会在其他学生的笑声中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有学生玩硬币,假装夸张地把硬币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说:“下次你玩点大的,那个红颜色的(100元)我最喜欢了(用两个指头比划)。”学生哈哈大笑,为老师和学生都留了台阶。当然,别忘了把硬币还给学生。
4现象:课堂乱哄哄,教师无处下手,或学生上课不配合,不思考。
招数:不留空闲时间,让他们总处于紧张的思考状态。
学生乱,更多的是没有事做,要让学生忙起来,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此,常用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课前提问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交流总结,做练习回答问题,总是让学生处在紧张的不断思考回答问题的状态。每节课安排的阅读也让学生逐渐学会静心阅读,培养了自学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因为怕回答不了问题难堪,不敢捣乱,想捣乱,也没有空闲时间。最“狠”的一招是让学生阅读后上讲台讲课,那一个个老实得大气都不敢出。
5 现象:学生屡教不改,对批评和惩罚不屑一顾。
招数:奖惩以理服人,让学生心服口服。
一个乱班,对教师的批评、惩罚、奖励不屑一顾,从心理角度分析,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上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就想在其他方面有一席之地。一般用眼睛暗示违纪学生,或走到座位旁轻轻拍他肩膀。如还不改,让其写自我心理分析书(规定字数),写心理分析书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表现好一点时,马上减字,如还不收敛,随即加字。当学生看到还有减字的希望时,接下来他就会加倍努力,争取“宽大处理”。
另外,对屡教不改、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我常假装无意安排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并抓住回答中突出的地方诚恳地表扬。既然老师对他不薄,他也就不好意思给老师添麻烦了。
面对一个乱班,教师要有信心,学高一尺,师高一丈,只要认真分析学生“乱”的心理,对症下药,你会发现“乱班”其实不乱,你的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