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其实是很主观的事,比如说补光。曾经看到某位摄影师在文中说,灯是随时都要用滴,因为自然光不完美。用灯,随时随地用灯补光,是把光变得“完美”的正路。
又看过一位摄影师的文章,他老哥却唱反调:太阳就只有一个,能不用灯,最好不用。否则,又如何让照片表现出现场那种微妙的气氛捏?
还有一位摄影师说,用灯的多与少,是区别业余摄影师和专业摄影师的区别哦。我看过他的作品,很好看,很商业,很professional。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个疙瘩:是不是摄影就只有这种拍法?
我爱看时尚杂志(其实是爱看里面的片片),常常看到该补光没补光却显得很有味道的照片,甚至还看到N多失焦的照片,不是卡帕那种在枪林弹雨中抢拍的战地片,而是可以不慌不忙拍摄的时装大片,可是,人家就是失焦给你看,而且还失得有滋有味,你又怎么说?
呵呵,瘦得可以在巴掌上跳舞的赵飞燕是美女,可是,珠圆玉润的杨玉环也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榜啊,美女不是以胖瘦来定的,就像专业与否,似乎也不应该以用灯的多少来划分。关键,还是要看你拍摄的主题,还有你想营造的画面效果。
摄影,真的是个主观的东西。
就我个人而言,补光的“补”,顾名思义,就是补充、修正的意思。也就是说,补光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是辅助性的。
尤其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前提上的拍摄:
一、户外人像的拍摄。棚拍不在此列,事实上,棚拍的灯光已经不能叫做补光,因为棚内是没有光的,棚拍的光是根据需要而设计的,所以,应该念第四声“布光”更妥。
二,追求自然清新的效果。厚着脸皮来说,也就是我的“风格”。我喜欢自然点的东西,这决定了我的拍法不能用太刻意的手段。
该补光的地方是:
1、拍摄时遇到阴雨天气,或者拍摄场地处于建筑内部、树林这种光线严重不足的场所,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表现人物皮肤、衣服的质感,或者为了获得安全的快门速度,需要补光。
拍摄时天空飘着细雨,用闪光灯对人物作了补光,使人物的质感得到较好的表现
树林里光线较暗,通过补光来增加人物的亮度,并使人物眼睛产生眼神光
在汽车内,如果不使用闪光灯,人物的细微表情便无法得到清晰的表现 2、当人物处于逆光位置,面部与背景形成较大光比时,需要补光。人类的眼睛有很大的宽容度,看到明暗对比强烈的物体时,一般都能够识别明暗部的细节,而数码相机成像元件(CCD或CMOS)的动态范围则窄很多,在光比较大时,如果对暗部曝光,就会“高光溢出”,照片的高光部分失去细节,一片死白;反之,如果对亮部曝光,则会失去暗部细节。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通过补光来减少二者之间的光比是唯一的办法。
a、逆光拍摄,背景亮而人物暗,主要针对面部补光,但要注意光量应稍微低于背景,否则会显得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