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医称为“哑科”,既难学又容易学,2016年春节,因为工作原因,特别的留意了一下乡村医疗资源及儿童卫生情况,发现中医处理儿科问题有独特的优势。
在农村,或者县级城市,其实中医药资源是非常缺乏的,往往在一个中医院真正的中医不到五分之一,乡村中医就更加匮乏了。再者,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每家每户都有颇有积蓄,所以一般家长对儿童疾病,开始不会使用中成药,更不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有什么疾病就将就,稍微过几天就没事了。但是对于现代的家长来说,小儿生病第一选择就是输液,从不考虑因为过多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抗药性,这样的状况也导致医疗资源也因此浪费。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在乡村卫生室里,只有一个医生,医生从头到尾都在忙着拆吊瓶、处理吊瓶后留下的针口。
因为我的叔父是中医,所以侄儿有什么疾病基本都是用中药治疗,经常备一点治疗感冒颗粒,备点小柴胡颗粒,有的时候脾胃不适也是备一些常见的中成药。很多时候,风寒感冒、腹泻吐奶不出家门就痊愈了,所以很省事,每年花在看病上的钱不超过2000元,但是相比较而言,另外随意访问的儿童,每年至少住一次院,平均花费在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花费几万,一年的工资基本都花在小儿治病上。
针对以上现状,在做好儿科医生困境上,笔者认为可以从“开源”“截流”两方面做相关工作,开“儿科医生”之源,截“病号”之流:
首先,建立基层培训制度(以西学中)
面对中医药人才的严重匮乏,基层中医药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如何在操作层面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开源”,培养更多中医药儿科人才。基层医生基本都是全科医生,很少有专科儿科大夫。因为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儿科疾病治疗与大人的疾病治疗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专门分科。儿科出现的常见问题以中医的角度看,基本可以分成几种,只要对基层医生做短期的培训,就可以使得原本就具备基本医疗知识的医生手段多样化。只要以西医的角度考察不是什么大病,即可稍微使用一些常用的中成药治疗,如果疾病真的危重再考虑转移到大型医院。
其次,加大中医药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保驾护航了几千年,很多中医药知识都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但是近年来很多家长不信中医,不了解中医,甚至质疑中医,一遇见新名词、新概念就会问“中医能治什么细菌引起的某某病吗”,形成现在这种风气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教育上的缺失,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他们很多这种观念都是因为缺乏最基本的中医药常识导致的,一听见中医就觉得很玄,觉得高不可测。一方面,近代以来,取消中医、抵制中医等观念的传播在社会上很容易形成盲从。另一方面,中医人应该给人树立一个平易近人的印象,书写应规范,多与患者沟通,当我们被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之后,就不怕被误解,被恶意地攻击了。
其实现在做爷爷奶奶的人基本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他们那个时候生病基本上以中医治疗,我们可以通过广告、文化节目、电影电视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人们走出误区。让人们知道很多小疾病使用中医药可以达到不受罪、不折腾、不浪费的效果。
第三,在幼师教育适度增加中医儿科课程
在儿童的生活中,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其实陪在身边的时间很少,真正与儿童相处多的是幼师,现在很多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前都被托管,而这个时候正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时候,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幼师作为老师对儿童的影响很多情况下都是决定性的。所以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以及家长的态度。中医药儿科不需要太多的理化知识,很多都是护理知识,如穿衣服、饮食、睡眠等常识,对于学历要求不高的幼师来说,学起来容易上手,能降低儿科门诊的病人量。
延伸阅读:应对“儿科医生荒”中医大有作为中国儿科医师缺20万 破“荒”需多管齐下医生并非医改“小儿科” 解读两会医改20万儿科医生缺口调查 累穷险被指成医荒主因我国的唯一的儿科医院被收购儿科专家建议 儿科医生挂靠社区卫生机构